
中小学教师教研活动低效的原因及对策.doc
3页中小学教师教研活动低效的原因及对策郑彩华口从实行新课程改革以來,“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日益成为大家普遍认同的促进学校发展的一个 重要理念,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小学教师在 校本教研活动开展过程中出现的教研活动效率低下的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比如,有研究者从教 师个人的认识观念、研究动力、研究动机及研究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有研究者从研究经费、科研 受重视的程度等方而进行了研究但是,除了前面提及的影响个人因索、外部环境因素,学校内部在 组织管理及引导方面也会直接影响教研活动的效果一、 中小学教帅教研活动无效或低效的管理原因分析1. 教研活动内容和方式单一学校H常的教研活动通常在一个学校范围内的教师Z间就某一问题或话题进行因为教研活动总 是在本校教师中定期进行,从而成为教师日常工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比如有些学校就在一周或一个 月中的某个固定的时间进行教研活动如果一个学校的教研活动的内容丰富、方式多样,乂有水平较 髙的学科带头人引领,每次活动都能够让参与者有所收获和提高,而这样的教研活动是有效的甚至是 窩效的,口然会受到教师的欢迎但是如果一个学校的教研活动一学期甚至一年都采用一种方式,而 冃没有什么新的活动主题或话题,或者研讨的内容与教师的教学实际相关度不髙,乂缺乏高水平的学 科带头人指导,那么这样的教研活动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推动作用,而且还浪费了 教师宝贵的时间,增加了教师的负担,时间一•长,教师对这样的教研活动就没有了兴趣,也不再重视, 因而不会积极参与甚至不想参与,即使被迫无奈参加这样的教研活动,也只是为了应付领导的检査, 走走形式,这样的教研活动当然不会有什么成效,口然也不会受教师的欢迎。
2. 教研风气不好,研讨交流触及不到问题的要害在有些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中,特别是在听课评课的时候,如果有学校领导在场,同组同科教师 Z间出于种种原因,在评课时往往不能客观公正地充分发表意见,而是只讲优点和长处,或者说一些 无关痛痒的套话,对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即使心知肚明也往往避而不谈,这样就使存在的问题不能够被 充分地揭示出來;有时即使提到问题,也只是在发言结尾的时候轻描淡写一下,或一句带过,或避重 就轻,甚至找理山掩盖在这样的人人都做老好人的教研风气下,在看似一团和气的研讨中,真正需 要解决的问题被搁置-边,讨论的问题仅仅停留在表面和表层,不能触及问题的实质和要害这样不 能发现问题或只停留在问题表层的教研活动,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窩方面是低效甚至是无效 的,只会使教研活动成为一种例行公事的形式3. 缺乏高水平的专业引领同一所学校里的同科同组Z间的教师工作在基本相同的环境中,接受:基本相同的教育教学理念的 影响,平时交流比较多,大家在所了解的信息、所接受的教育信仰、所认同的教育理念、所遵从的规 则等很多方面基本上不相匕下,因此,同校同科的教师对于一些问题的认识也往往存在•英雄所见略 同的现彖,不容易从完全不同的角度提出新的见解或质疑,所以在这种缺乏高水平专业教师引领下 的校本教研活动的效果可能会长期处于“高原期",很难有大的提升和突破,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到教 研活动的效率和质量。
二、 提髙中小学教师教研活动成效的对策1. 丰富教研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丰富教师教研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是提高中小学教师教研活动成效的一个有效途径当教研活动研 讨的内容是教师教学小实际遇到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或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话题时,教师对这 些问题或话题有切身的感受,同时乂存在某些方面的困惑,所以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兴趣就会比较髙 因为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总是会随着学生的变化、教育教学理念和政策要求的更新、课程教材的 更替而不断地变化,所以教研活动探讨的内容也应该与时俱进最好的办法是山学校的科研部门左期 向全校教师征集即将要研讨的问题或话题,或者根据学校总体的研究计划提前把即将要研讨的问题或 话题让教师了解,征求他们的意见,如果大家都认为这个话题没有实际效用,就更换教师认为有研讨 价值的问题或话题教研活动的方式对教研活动的效果和质量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教研活动的方式仅仅是学习 文件、听听报告,一个人或少数儿个人始终把持着话语权,大多数的教师只是充当听众或者看客,没 有就一些关键问题进行必要的交流、互动、争执与辩论,这样的教研活动可能传播了一些信息,但却 没有研究的成分,所以也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教研活动可以有多种方式,但是无论哪种方式,如探 讨问题、听课评课、观摩学习、听专家讲座,还是利用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的远程研讨和学习,关键的 是要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全身心地、全神贯注地参与其中,用心、用脑、动悄而不是心不在焉,置身 其外,甚金做其他的事情,比如备课、批改学生的作业、玩、看无关的书籍、私下聊夭等,这些 现彖在不少学校的教研活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这种情境下的教研活动效果可想而知2. 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和风气人是环境的产物,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有与Z相应的人的行为所以良好的教研氛囤对于提高教 研活动的成效和质量也是至关垂要的首先,良好的教研氛围有赖于整个学校的风气——教风、学风、 校风如果学校的整体风气不倡导或者不利丁-教师说真话、做实事、提问题,那么这种环境下的教研 风气和氛围也必然受到影响,教师会出于口我保护或习惯性地选择做老好人,评价一节课或一个问题 时倾向于只讲优点和好处,冋避缺点和真实问题其次,良好的教研氛围还可以在进行教研活动时主 动地营造,比如,主持人的民主作风和有意识地将活动场地布置成有利于大家面对面地交流、互动的 侧桌会议式或小纽讨论式,而不是等级次序、长幼尊卑分明的排列方式,即使是讲座报告也留出交流 互动的时间,增加教师主体意识等。
良好的教研氛围应该是所有参与者都能感到的民主、平等、宽松、 尊重不同声音的氛围,倡导以科学研究的态度对待面对的问题,允许并欢迎质疑、辩论、尊重权威但 不迷信权威3. 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智力资源校内的科力资源主要指学校口己培养的各种层次的名师和有名管理者,在学校的各种教研活动 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教师并挖掘这些教师身上在教科研方而的潜能,让他们在学校教育科学研究的 活动中起到带头引领和榜样示范的作用,教师对于身边的名师和名管理者的现身说法会更容易接受和 模仿引入校外的智力资源可以有多种途径,各学校最熟悉和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请校外的有影响的名师 和专家等來学校参加教研活动校外的名师和专家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会比校内名师所起的作用和影 响更大首先,因为有校外的名师和专家前來参加研讨活动并点评,所以执教教师或主讲教师甚至整 个学科组都会非常重视,会群策群力尽力把课备好,实际上这个准备的过程对教师來说也是-•个非常 重要的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其次,作为名师和专家前來听课点评的任何人,出于对口己特宦的身份和 声誉的维护,以及展示口己专业水平的需要,一定会对所听的课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对优 点、亮点、缺点、不足及改进的策略与途径进行鞭辟入里的分析和阐释,尽显行家里手的专业水准, 否则如果一个人只讲好话套话,没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指不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其他人都认识到的 明显的或潜在的问题,就会让人对其名师和专家身份的真实性产生怀疑,显然没人会这样做,因此, 研讨中的问题就可以被充分地揭露并得到相应的解决办法的建议。
再次,名师和专家因为其视野的广 阔和专业的精深,在评价与研讨的过程中肯定会给长期以一线教学为主的教师们带來他们平时没有时 间或没有机会接触到的某些专业的、新的、前沿的信息、理念或知识,为教师口主学习或深入研究提 供了机会现在我国很多省、市都在投入很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开展名师的培养培训工作,国家开展的“国 培计划”也在有声有色地进行.那些有幸参加各种培训的教师,优先享受了国家和社会免费提供的发 展和提爲的机会和资源,所以无论是从冋报社会的角度还是从口我提窩和发展的角度來看,他们都应 该积极参与到学校层面的教研活动中來,把口己学到的或积累的关于教育教学的经验、知识、理念、 智慧与更多的普通教师和同行进行交流和分享,带动和帮助更多的普通教师早日加入到名师队伍中 來同时,各学校也应该考虑到主动地、充分地利用学校己有的或者可以利用到的周围的名师资源, 为他们搭建平台创造机会,让他们成为本校教师发展的领头雁,成为激励教师进步的鲸鱼,促进本校 教师专业的发展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燕不成春,一木不成林",只有越來越多的教师通过 校本教研活动不断地提爲口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我们的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才有保障,教育均衡的难 题才有望得到破解。
作者单位: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天津,300191)《基础教育研究》2012年1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