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年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docx
40页2022-2023年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1 一、两位数加两位数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加数+加数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二、两位数减两位数 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3、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1再算 4、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1、连加、连减 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①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②连减运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减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算式,其运算顺序、竖式写法都与连加、连减相同 3、加减混合运算写竖式时可以分步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减)一样,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也可以用简便的写法,列成一个竖式,先完成第一步计算,再用第一步的结果加(减)第二个数 四、解决问题(应用题) 1、步骤:①先读题②列横式,写结果,千万别忘记写单位(单位为:多少或者几后面的那个字或词)③作答 2、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 3、比一个数多几、少几,求这个数的问题先通过关键句分析,“比”字前面是大数还是小数,“比”字后面是大数还是小数,问题里面要求大数还是小数,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 4、关于提问题的题目,可以这样提问: ①……和……一共…… ②……比……多多少/几……? ③……比……少多少/几……? 循环节的判断 判断一个小数是否循环小数,其关键是首先判断这个小数是否无限小数,其次看这个小数的小数部分是否有重复出现的数字,但是如何正确判断小数部分重复出现的数字,可根据以下几点进行判断 方法一:按照循环小数的意义来确定。
即根据“一个无限小数,如果它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都是由一个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这一意义来确定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方法二:可以用看余数的方法来确定循环小数的循环节例如:11÷9=1我们通过竖式计算可看出:余数“2”重复出现,商就重复出现,那么循环节就是从第一次出现余数“2”所得的商“2 ” 去、添括号顺口溜 去括号、添括号,关键看符号, 括号前面是正号,去、添括号不变号, 括号前面是负号,去、添括号都变号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2 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3.划线一定要用尺子,抄错数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4.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 要弄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知道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再分析用加法还是减法 5.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时注意加减号,不要混乱 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1.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四)边形。
2.搭一个五边形,最少要用(五)根小棒 3.从正方形的纸上剪去一个三角形,剩下的图形可能是三角形,可能是(四)边形,也可能是(五)边形 4.一个图形是几边形它就有几条边 三.表内乘法(一) 1.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捷 2.相同加数相加写成乘法时,用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如:5+5+5+5 表示:5×4或4×5 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5.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乘法: 3 × 4 = 12 (乘数) × (乘数) = (积) 6.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几的乘法口诀前一句和后一句就相差几 7.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 加法:3+3+3+3+2=14 乘加:3×4+2=14 乘减:3×5-1=14 8.熟练地背诵1-6的乘法口诀,顺着背、倒着背、竖背等多种方法 9.乘法口诀关系到下册的除法的计算,务必背熟。
10.乘法、乘加、乘减、加减的应用,要求学生首先读题,弄清楚题中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再确定用什么法计算 四、表内除法 1.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初步体会除法和乘法的联系,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出发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比较熟练地运用2~9的乘法口诀口算有关的除法 2.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平均分的两种分法: 分法1: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几个; 分法2:按每几个一份的分,平均分成几份 如:有10个苹果,分法1:平均分成5份,每份分得2个;分法2:按每2个一份的分,平均分成5份 五、米和厘米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4. 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在计算长度单位时,先看单位是否相同,不同则要先把单位化成一样的单位再加减如: 1米-40厘米=60厘米(100厘米 -40厘米=60厘米) 5.线段的特点: 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是可以测量出长度的 6.画线段要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画到题目要求的数字那里 比如:要求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就从0开始,画到5结束 例题: (1)从刻度0到7是( 7 )厘米 就直接用7-0=7厘米括号就填7厘米 (2)2到8是(6 )厘米 就直接用8-2=6厘米括号就填6厘米 7.画一条比6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就是求比6厘米短3厘米是多少? 6-3=3厘米所以题目要求就是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8.例题: 任意画一个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就是要求画一个三角形 六、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 1.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2.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3.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 3 × 4 = 12 (乘数) × (乘数) = (积) 4.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几的乘法口诀前一句和后一句就相差几 5.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6.熟练地背诵1-6的乘法口诀,顺着背、倒着背、竖背等多种方法。
7.乘法口诀关系到下册的除法的计算,务必背熟 8.乘法、乘加、乘减、加减的应用,要求首先读题,弄清楚题中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再确定用什么法计算 9.用表内乘法求商 七、观察物 1.从前.后.左.右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不一样 2.根据立体图形判断平面图形,根据平面图形判断立体图形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3 小学学习数学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通读数学书上的内容,通读课文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本的理解,同时在通读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解题意识下面给大家带来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 1.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我能辨认一个立体实物从前面、侧面和上面所看到的平面图形 第二单元:加减混合运算(重点) 1.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①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②连减运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减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加、减混合算式,其运算顺序、竖式写法都与连加、连减相同。
3.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4.加、减法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情况不需要进行精确计算,只是算出大致的结果就可以了,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估算估算时,把这个数估成与他最接近的整十数再去计算 5.解答应用题的步骤:①先读题;②列横式,写结果,千万别忘记写单位(单位为:多少或者几后面的那个字或词);③作答 6.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用加法;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用减法计算(注意:用大的数减小的数) 7.关于提问题的题目,可以这样提问: ①……和……一共…….? ②……比……多多少/几……? ③……比……少多少/几……?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重点) 1.乘法的含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如:计算:2+2+2=6,用乘法算就是:2×3=6或3×2=6乘号左右的两个数分别是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 2.乘法算式的读法: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如:6×3=18读作:“6乘3等于18”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在乘法算式中,乘号左右两边的数都叫做“乘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积”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
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如:4×5表示5个4相加或4个5相加 5. 2—6的乘法口诀: 2的乘法口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 3的乘法口诀: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4的乘法口诀: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5的乘法口诀: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6的乘法口诀: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 注意:一一得一 第四单元:角的认识(重点) 1.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像红领巾、三角板、钟面、等实物上都有大大小小不同的角 2.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条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口越小,角就越小 3.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 (注意:画完直角要标上直角符号) 4.三角板上的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