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辛文房《白居易传》原文及翻译.docx
3页辛文房《白居易传》原文及翻译原文辛文房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邦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 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 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贞元十六年,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馀篇规讽时事,流 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 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 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①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 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 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居易累以忠鳏遭拣,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宽卜居履道里 ②,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 尝科头③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 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元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公诗 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
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 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④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 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 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 存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五集,及所撰古今事实,为《六帖》,述作诗格法,欲自除其病, 名《白氏金针集》三卷,并行于世注:①勋庸:功勋此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②履道里:洛阳里巷名唐白居易居处C ③科头:指不戴冠帽④鸡林国:国家名译文: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邦人他在年近二十名声未起的时候,(有一次)去京城游 玩,拜见(当时名流)顾况顾况是南方吴地人氏,自恃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人, 于是就取笑白居易说:“长安城什么东西都贵,要想‘居’于此,是非常不容易的等到 翻阅白居易诗卷,读到其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诗时, 他就又感慨道:“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想居天下都不难老夫我之前的话是开玩笑的了 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主持进士考试,选拔英才,白居易全都考中,被朝廷授任为校书 郎元和元年,白居易写作乐府及诗歌一百多篇,讽谏时事,流传到了宫中。
皇帝读了他的 诗后非常喜欢他,召见他并且授任他翰林学士一职,接着又历任了左拾遗当时有盗贼刺杀 了宰相,京城议论纷纷白居易第一个上疏皇帝,请求紧急抓捕盗贼有权贵厌嫌他越职行 事,对他十分恼怒不久就有传言说:“白居易的母亲落井而死,他却写了篇《新井篇》, 词句十分浮夸华丽,如此品行不可重用后来白居易就被贬为江州司马起初白居易只是 认为不应当让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暴尸街头,其实并没有别的想法,(想不到却)触怒了奸 党,于是志向受挫但他能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借佛教的生死之说超脱形体的痛苦很长 一段时间后,又调任中书舍人,主管制定朝廷的政令有一年,河北发生暴乱,朝廷出兵无 功,白居易又向朝廷进谏,没有被采纳,于是请求外调,担任了杭州太守唐文宗即位后, 下诏升任白居易为刑部侍郎会昌初年辞职回家,最后死在家中白居易多次因为忠诚耿直遭到排斥,于是就纵情喝酒作诗被重新任用后,(由于) 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所以)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在履道里购宅定居,与香山僧人如 满等成立净社每天开挖沟池,栽种树木,建造石楼,开凿八节滩,作为游玩之乐,茶壶锅 子酒杯不离身曾经有一次光着头,像箕一样张开腿盘坐着,谈论佛理,吟咏古诗,十分清 静安闲。
自己号称醉吟先生,并且还为此作了篇传记白居易十分喜欢佛教,也常常几个月 不吃荤,自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等人宴饮 集会这些人都是年纪大却不肯做官的人,每天互相招待邀请,当时人们很羡慕他们,有人 给他们画了一幅《九老图》白居易的诗以风雅颂赋比兴六义为主,不推崇艰涩难懂,每写成一篇,必定让他家 里的老婆婆先读一读,询问老婆婆直到她理解了才抄录下来后人评价白居易的诗作就像靖 山以东的百姓谈论农桑之事,字字句句都是非常朴实的话鸡林国的商人把他的诗作卖给他 们的国相,每篇都是一百两银子,如果是伪造的,鸡林国相马上就能分辨出来白居易与元 稹关系十分要好,友情可谓如胶似漆,写诗追求的音韵也相同,天下人把他们并称为“元白” 元稹死后,白居易与刘禹锡齐名,并称为“刘白”白居易喜欢神仙,曾经自己造了一双飞 云鞋,点起香举起脚,好像在腌云驾雾,云雾冉冉降临刚来九江时,居住在庐阜峰下,建 了一座草堂,炼制丹药这座草堂如今还保存着撰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五集,以及所撰 古今事件实情的,写了《六帖》,叙述作诗格式方法,想自己改掉其中的不足,名叫《白氏 金针集》的三卷,都在世上流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