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理学实验 镇痛药的镇痛作用.docx
3页药理学实验镇痛药的镇痛作用【实验目的】学习镇痛实验化学刺激法,观察镇痛药的镇痛作用,并联系其临床用途原理】疼痛概念系伤害性刺激所引起的情绪反应、行为反应以及生理功能障碍,是许多疾病的症状,是 机体受到不良刺激或损害的一种信号和反应根据疼痛所表现出的行为反应,目前应用的疼痛模型有:1 •热刺激法⑴辐射热刺激法:用一定强度的温度来刺激动物躯体的某一部分使其产生疼痛反应大白鼠以甩 尾反应时间为痛反应指标实验时,用秒表计时,从照射开始到甩尾的时间作为痛阈⑵热板法:实验时,把小白鼠放在预先加热到55°C金属板上,以舔后足为常用痛反应指标给药 后痛反应时间延长一倍以上者作为有效镇痛药物注意事项:① 反复连续测定应注意防止局部烫伤而影响结果② 注意正常鼠体温应与室温相近,室温应在20C左右③ 给药前测试痛阈时,注意反应时间少于2s (10s,热板法)或大于10s (30s,热板法)表示该 动物反应过敏或迟钝,则剔除不用④ 热板法要求必须用雌性动物方法评价:① 仪器装置简单,反应灵敏,指标明确② 对组织损伤小,可反复利用动物③ 痛反应潜伏期长,利于比较药物镇痛作用的强弱、快慢、持续时间④ 可用于筛选麻醉性和非麻醉性镇痛药。
⑤ 但由于辐射热刺激法甩尾反应纯粹是一种脊髓反射,因此骨骼肌松弛药也会出现阳性结果,应 加以注意2 •机械刺激法大白鼠尾尖压痛法 用钝刀口用力压大白鼠尾,以产生嘶叫作为痛阈值此法与大白鼠的年龄关 系很大,以100~150g体重为宜压痛部位以大白鼠尾尖1/3处敏感性较高3 •电刺激法⑴齿髓刺激法目前公认牙髓神经是对痛颇敏感的刺激部位,其痛反应近似临床病理性疼痛因 此齿髓刺激法是评价镇痛药的标准而可靠的方法此法适用于狗、猫、家兔、大白鼠等,其中以家兔 应用最多动物在麻醉下用电钻在牙齿上钻孔后,将电极插入齿髓作慢性埋藏电极电刺激时,动物 因疼痛会出现咀嚼运动与摆头等反应,这些反应可视为痛阈的指标方法评价:反应灵敏、稳定,电刺激引起的舔舌/咀嚼反应比较一致⑵鼠尾刺激法 以串脉冲方波刺激大白鼠尾尖1/3处,以引起甩尾和嘶叫反应的电流强度作为痛 反应指标4•化学刺激法许多化学物质如强酸、强碱、钾离子、缓激肽等,接触到完整的皮肤和粘膜时,即引起疼痛反应因此,将某些化学物质给入动物体内可产生疼痛,造成疼痛模型,作为研究疼痛生 理及筛选镇痛药物的方法小白鼠扭体法是筛选镇痛药的常用方法之一,采用一些化学刺激物注入小 鼠腹腔内,引起深部的、大面积而较持久的疼痛刺激,致使小白鼠产生“扭体”反应(腹部内凹、躯干 与后腿伸张、臀部高起)。
观察给予化学刺激药物15分钟内发生“扭体”反应的小白鼠或各小白鼠发 生的“扭体”次数,将给药组与对照组相比,若使扭体反应发生率减少50%以上的,可认为有镇痛作用 常用致痛剂如:酒石酸蒂钾、醋酸等化学刺激法是筛选非麻醉性镇痛药的常用方法实验材料】器材:架盘天平、注射器、5#针头、玻璃钟罩药品:1%醋酸溶液、0.2%盐酸哌替啶溶液、0.2%颅痛定溶液、生理盐水动物:小白鼠实验方法】取小白鼠3只,称体重,编号,置于玻璃钟罩中观察小鼠正常活动分别给小白鼠腹腔注射0.2% 盐酸哌替啶溶液0.2ml/10g、0.2%颅痛定溶液0.2ml/10g及等容量生理盐水30min后,每鼠再由腹腔 注射1 %醋酸溶液0.2ml/10g,观察各组出现扭体反应的小白鼠数量实验结果】将结果记录于下表中,综合全实验室数据,计算镇痛药的镇痛百分率实验组无扭体反应动物数一对照组无扭体反应动物数药物镇痛百分率一 X100%对照组扭体反应动物数鼠号体重(g)剂量(ml)给药扭体反应的 鼠数(只)发生扭体反 应百分率10.2%盐酸哌替啶溶液+ 1 %醋酸溶液20.2%颅痛定溶液+ 1 %醋酸溶液3生理盐水+ 1 %醋酸溶液【注意事项】1•腹腔注射在小白鼠下腹部,切勿进针过深损伤内脏,否则内脏出血小白鼠而死,影响实验进 行。
2•结果可以班统计,当给药组比对照组的扭体发生率减少50%以上时,才能认为有镇痛效力3.小鼠体重轻,扭体反应发生率低4•扭体反应表现为小鼠腹部内凹,躯干与后腿伸张,臀部抬高思考题】吗啡类镇痛药与解热镇痛药的作用机理有何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