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年度甘肃省劳动关系协调员模考模拟试题(全优).docx
40页2024-2025年度甘肃省劳动关系协调员模考模拟试题(全优)一单选题(共80题)1、社会保险稽核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法对()情况进行核查单选题) A. 社会保险费缴纳 B. 社会保险待遇领取 C. 社会保险费缴纳情况和社会保险待遇领取 D.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 试题答案:C 2、协商代表因更换、辞任或遇有不可抗力等情形造成空缺的,应在空缺之日起()内按照本规定产生新的代表单选题) A. 5日 B. 10日 C. 15日 D. 20日 试题答案:C 3、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组成特别仲裁庭,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集体劳动争议案件,职工一方人数在一定数额以上才适用该程序,具体人数为()单选题) A. 5人以上 B. 30人以上 C. 40人以上 D. 50人以上 试题答案:B 4、通过集体谈判达成的集体协议分为定期和不定期的两种,定期的集体协议有效期最多()年单选题) A. 三 B. 四 C. 五 D. 六 试题答案:C 5、关于企业劳动规章制度重要性的表述,正确的是()单选题) A. 劳动规章制度是企业内部不容置否的行为准则,是组织成员行动的指南 B. 劳动规章制度是企业奖惩的依据 C. 劳动规章制度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的唯一标准 D. 劳动规章制度是资方的有效管理劳方的利器 试题答案:B 6、2014年1月,某建筑公司与2001年出生的罗某签订了劳动用工合同,该合同应被认为是()。
单选题) A. 有效的 B. 无效的 C. 有待劳动行政部门审批通过 D. 平等的 试题答案:B 7、以下关于劳动合同的表述正确的是()单选题) A. 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口头劳动合同即可 B. 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随意约定试用期 C. 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培训、保守秘密等事项 D. 只要劳动者无过错,用人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权解除劳动合同 试题答案:C 8、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引起的疾病,()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单选题) A. 不 B. 酌情 C. 全部 D. 部分 试题答案:A 9、作为决定培训需求起始依据的是()(单选题) A. 任务分析 B. 绩效分析 C. 培训计划制定 D. 前瞻性培训需求分析 试题答案:A 10、对劳动法的阐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单选题) A. 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法律部门 B. 它是民法关系密切,是从民法中分离出来的法律部门 C. 所有与劳动者有关的社会关系都是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D. 它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试题答案:C 11、若劳动争议诉讼的二审判决确有不妥之处,代理人员应当告知委托人依法申请再审或向()提出申诉。
单选题) A. 人民法院 B. 公安机关 C. 人民检察院 D. 社会媒体 试题答案:C 12、危机处置的方法不包括()单选题) A. 危机终止 B. 危机隔离 C. 危机消除 D. 危机上报 试题答案:D 13、当人们认为自己的报酬与劳动之比,与他人的报酬与劳动之比是相等这是就会有较大的激励作用,这种理论称为()单选题) A. 公平理论 B. 效用理论 试题答案:A 14、集体行动争议是指由于劳动者的()而引发的集体劳动争议:(单选题) A. 工作行为 B. 集体行动 C. 工作表现 D. 集体合同 试题答案:B 15、()将工资计划和培训计划结合在一起单选题) A. 年薪制 B. 技能工资制 C. 绩效工资制 D. 岗位工资制 试题答案:B 16、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由()管理单选题) A. 企业自己 B. 商业保险公司 C. 劳动保障部门 D. 国务院 试题答案:C 17、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随产量增加而成正比例增长的那一部分成本要素,它不包括()单选题) A. 材料费 B. 销售费 C. 工资 D. 设备折旧费 试题答案:D 18、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的期限为(),到期未结束的,视为调解不成。
单选题) A. 15日 B. 30日 C. 45日 D. 60日 试题答案:B 19、我国法律规章规定企业和职工双方均可提出集体协商,一方提出协商要求的,另一方在收到协商要求之日起以书面形式回应的期限为()单选题) A. 20日内 B. 25日内 C. 30日内 D. 60日内 试题答案:A 20、用人单位使用劳务公司的派遣员工,被派遣的员工与劳务派遣单位之间形成()(单选题) A. 劳动关系 B. 劳务关系 C. 雇佣关系 D. 经济关系 试题答案:A 21、突发事件预警的关键是建立()单选题) A. 工会三方调解机制 B. 企业劳资沟通机制 C. 企业信息网络平台 D. 企业突发事件预警机制 试题答案:D 22、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标准为()劳动标准单选题) A. 最低 B. 最高 C. 一般 试题答案:A 23、以下哪项,不属于集体协商双方采取的策略模型()单选题) A. 系统模型 B. 对抗模型 C. 互利模型 D. 混合模型 试题答案:A 24、劳动规章制度在实施的重要机制,不包括():(单选题) A. 劳动规章制度执行的监督机制 B. 劳动规章制度执行的处罚机制 C. 劳动规章制度的信息反馈机制 D. 劳动规章制度实施效果的评估机制 试题答案:D 25、我国《劳动法》第16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
单选题) A. 规章制度 B. 劳动合同 C. 工作计划 D. 集体协议 试题答案:B 26、下列关于工资协议的表述,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A. 工资协议,是指专门的就工资事项签订的专项集体合同 B. 已订立集体合同的,工资协议作为集体合同的附件,并与集体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C. 依法订立的工资协议对企业和职工双方的约束力是不对等的 D. 双方必须全面履行工资协议规定的义务,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工资协议 试题答案:C 27、()是组织管理沟通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指为了实现一定的组织目标,雇主和雇员之间相互传递信息,思想和情感,并达成共同协议的过程:(单选题) A. 劳资沟通 B. 劳资协商 C. 集体沟通 D. 集体协商 试题答案:A 28、下列不符合劳动关系协调人员职业道德的行为是()单选题) A. 不能把当事人当作服务对象 B. 客观公正,不做当事人的“代理人” C. 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随时履行风险告知义务 D. 具有良好的时间观念,办事不拖延 试题答案:A 29、某公司WZ,由于经营不善,依破产法进入重整期间,依法进行经济性裁员,老李和老周均在被裁之列,老李为WZ公司的司机,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为1800元,而老周为BZ公司的总工程师,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为8200元,当地2007年的社会平均工资为2200元。
老周和老李均在WZ公司工作了20年,现二人均因经济性裁员而被解除劳动合同依据劳动合同法,老周应该从公司获得经济补偿金多少元,()(单选题) A. 36000 B. 44000 C. 79200 D. 98400 E. 164000 试题答案:C 30、劳动标准散见于不同层次的规范性文件和合同文本中,其中效力等级最高的是()(单选题) A. 集体合同 B. 劳动规章制度 C. 员工手册 D. 劳动合同 试题答案:A 31、()是在一定时期社会赋予企业的经济、法律、伦理以及人道主义的期望,包括遵纪守法、保护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劳工的基本权利和人权、支持慈善事业、捐助社会公益、保护弱势群体等单选题) A. 企业社会责任 B. 企业经济责任 C. 企业责任 D. 企业使命 试题答案:A 32、自1919年至2011年,国际劳工组织已经通过了()个公约单选题) A. 169 B. 189 C. 201 D. 210 试题答案:B 33、如果用人单位的劳动规章制度与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约定内容不一致,那么应该()单选题) A. 适用集体合同 B. 适用规章制度 C. 适用劳动合同 D. 按照有利于劳动者的原则选择适用 试题答案:D 34、下列关于劳动合同变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单选题) A. 劳动者患病或者费因工负伤而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的岗位调整,应当与劳动者的身体状况相适应,即调整后的岗位在劳动强度上应当低于以前,在专业技术要求上应当为劳动者所能胜任 B. 劳动合同变更并不一定要双方当事人达成合议,只要一方提出的变更理由符合法律规定即可以进行变更 C.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的”岗位调整中,由于劳动者是工作能力,包括体能和技术不能胜任原工作,因此,调整后岗位的体能和技术等劳动技能要求不应当高于原来的工作岗位 D. 在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这种情况下的岗位调整应当考虑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劳动能力,调整后的岗位应当与调整前的岗位具有相关性或相似性 试题答案:B 35、用人单位中层管理部门在企业劳动关系管理过程中主要承担的角色中理解错误的是。
)(单选题) A. 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办法的执行者 B. 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办法的反馈者 C. 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协调者 D. 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办法的实践者 试题答案:D 36、()是关于劳资协商的正确表述单选题) A. 劳资协商就是集体协商 B. 劳资协商区别于集体协商 C. 劳资协商的目的是达成集体合同 D. 劳资协商是行使双方共决权的决策方式 试题答案:B 37、()是工人的首要权利单选题) A. 结社自由 B. 平等 C. 就业机会均等 D. 劳动条件 试题答案:A 38、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费用的,可以与该劳动者约定服务期单选题) A. 劳动安全卫生培训 B. 专项培训 C. 岗位适应性培训 D. 转岗培训 试题答案:B 39、任期内的职工代表大会代表在企业内部调动工作的,其代表资格()单选题) A. 予以保留 B. 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