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村一品龙子村推荐材料.doc
6页一村一品”典型村龙子村推荐材料依靠科技推广走共同富裕之路一、基本情况邢家社乡龙子村地处大川中段,水源充足,地势平坦, 交通便利,全村53户,286人,有耕地510亩,以蔬菜生产 为主,专业菜田485亩,日光节能温室2000间,年产鲜菜 250万公斤,仅蔬菜一项人均收入9800元,占人均收入10500 元的95.47%,是古交远近闻名的蔬菜村农民增收后,围绕“三清,四化,四改,五通”和“五 个一”工程,一是改变村容村貌完成硬化街巷5280平米, 实现硬化户户通,彻底改变干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局面 二是改善居住环境清理煤堆、粪堆、垃圾堆850余方,粉 刷墙壁7300平米,新建垃圾池5个三是建设宜居村庄 种植油松塔桧914株,建花池280平米,种植草坪2280平 米动员指导村民完善院落、围墙1800米,新建沼气池23 户,改厨、改厕、改圈11户四是完善基础设施投资20 余万元,完成了旧村人畜饮水工程一处,新村增设变压器一 台完善电教中心、计生卫生所、图书阅览室、科技星火学 校,老年活动室等基础设施建设,使村容村貌发生了较大的 变化2010年为配套“省级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新建450平米文体休闲广场,科技文化活动室120平米,并 配套图书3000余册,电脑3台,电视、投影仪、信息查询 机各一台。
新建120平米洗浴室,并投资20余万元配备太 阳能热水设备龙子村“五个一工程”全面完工,受益农户 100%该村先后被评为太原市“菜篮子工程先进村”,太 原市“文明和谐村”,山西省“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先进单 位”二、主导产业:蔬菜产业是该村的支柱产业,全村53户,有50户从事 蔬菜生产,专业菜田485亩,其中日光节能温室2000间, 村民收入95%来自蔬菜生产,所以增加村民收入的前提是增 加蔬菜产值,提高蔬菜生产效益该村围绕无公害蔬菜生产 基地建设,制定了古交市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 程,并严格组织实施,同时推进古交市蔬菜产业的标准化、 规模化、产业化进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打井3眼,安 装输水管道600余米,每间温室补助300元,修缮840间日 光温室,示范移动大棚39亩,水泥硬化田间路1500米依托合作经济组织进行技术攻关紫球葱头高产栽培” 创古交高产记录保护地“黄瓜冬春茬生产”技术进一步完 善,通过增施有机肥和改变环境条件控制病害发生与漫延等 措施,保护地亩产值达到3.8万元以上,在古交地区处于领先水平龙子村依靠标准化发展蔬菜产业走上了致富路仅 蔬菜一项人均收入达到9800元,成为贫困山区的富裕村。
蔬菜生产以来相继成立了 “古交市成昌盛养殖专业合作 社”、“古交市锦全成种植专业合作社”、“古交市德意园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古交市德盛全蔬菜专业合作社” 全村80%的村民加入了合作社其中,德盛全专业合作社集 资兴建冷藏库560立方,贮藏、加工、包装、销售蔬菜,对 内服务,对外参与市场竞争统一注册“净范”商标,统一 进行了葱头、西红柿、南瓜、西芹的无公害认证,年产鲜菜 达到250万斤,成为龙子村蔬菜生产的示范企业,并被评为 太原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示范社,获得“山西省模范集 体”称号主要做法和经验:龙子村之所以形成“一村一品”典型村主要有以下几条 做法:首先是依靠农业科技推广增加蔬菜生产效益产业的发 展关键是调动村民的生产积极性,蔬菜生产效益的高低直接 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几年来该村与省农科院蔬菜所、太 原市生态工程学校、太原市科技星火中心、古交市蔬菜技术 服务中心建立农科技术协作关系,围绕提高蔬菜生产效益进 行蔬菜科技培训、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使菜农基本掌 握新品种新技术应用常识以2010年为例,组织培训12期受训590人次,引进博杰一号黄瓜、晋番茄四号西红柿等9 个新品种,推广配方施肥、生物农药、合理轮作等新技术6 项。
科技推广促进了蔬菜生产效益的提高,保护地亩产值达 到了 3. 8万元创古交蔬菜高收纪录其次是改变经营体制适应市场经济以家庭承包形式为 主的土地经营体制不能满足蔬菜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需求, 针对大市场小生产的矛盾,龙子村农户成立专业合作经济组 织,解决单家独户想办而无法办到,村委会想管而管不好的 事以“德盛全蔬菜专业合作社”为例,社员分布龙子、郭 家社、邢家社三个村124户,成立以来注册“净苑”商标; 无公害认证西芹、葱头、西红柿等9个品种;统一购进草帘、 农膜、化肥等生产资料,社员享受批发价;联合聘请农民技 术员驻村指导;消费高峰统一组合包装销售,参与市场竞争该村相继成立“锦全程种植专业合作社”、“成昌盛养殖专 业合作社”四、产业发展规划和工作打算:2011年围绕古交设施蔬菜这一区域特色产业,建设实施500亩标准化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示范基地,核心技术推广示范应用500亩,建设40万公斤气调贮藏库,完善生产、储藏、加工、 销售的产业链中开展技术创新综合应用通过项目实施推动古交 市无公害设施蔬菜的区域化种植和规模化生产,提高蔬菜的生产 性能,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无公害设施蔬菜生产的良性 循环。
十二五”期间重点完成:(1)建立无公害设施蔬菜栽培技 术体系,建设无公害设施蔬菜高效栽培技术示范基地500亩(2) 加强病虫害监测,安装设施蔬菜病虫害全程监控系统,适时进行 农业与生物防治,杜绝农药含量超标3)引进推广博杰一号 黄瓜、晋番茄四号西红柿等省农科院认定的蔬菜优良品种,推广 新品种13个,稀特蔬菜的新品种示范6个;推广节水灌溉、生 物菌肥、地膜覆盖、标准化生产等新技术4)通过培训和技 术指导普及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统一供种、统一培训、统一防 治、统一收获、统一包装销售,打造山西省著名品牌5)建 设800平米蔬菜气调专用库,配套净菜加工厂1座,延长上市时 间,进行去污、分级、包装上市,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6) “设施蔬菜高效栽培技术应用”培训13期,共培训1500人次; 聘请2名技术员驻村指导以主推五项生产技术,去污、分级、包装、贮藏延伸产业 链为主线,集成关键技术,形成技术模式与技术体系,创新推广 方式,提高无公害设施蔬菜高效栽培技术的普及率和到位率;实 行“五个结合”,即行政和推广结合、良种和良法结合、集成和 推广结合、宣传和培训结合、技术和产品结合通过标准化无公 害蔬菜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以示范基地的带动作用,加速实现 无公害设施蔬菜的区域化种植和规模化生产,通过延长产业链提 高附加值为途径,达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我市蔬菜的生产 性能,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无公害设施蔬菜生产的良性 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