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2MW光伏增补改造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建筑施工资料.doc
53页第一章工程概况1.编制依据1.1 原电力部《火力发电厂施工组织设计导则》;1.2某某光伏电站EPC总承包技术协议书;1.3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1.4 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1.5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95;16 电力建设消除施工质量通病守则;1.7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18 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2002-01-21实施)工程建设规模及承建范围本项目分为两部分:(一)改造部分 从原15#子方阵拆除0.58MWp安装在各个区域的空缺部位,安装全部采用原支架、太阳能电池组件、汇流盒和汇流箱二)增补部分 在原有20MWp基础上增补2MWp,增补部分全部采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作为光电转换装置,支架为固定倾角式安装.项目主要包括光伏阵列系统、直流系统、逆变系统和升压系统等3.工艺系统的设置改造部分采用在原各个区域的空地位置安装相应的容量,分别并入各区域通过升压变压器-35kV配电装置并入电网每个光伏并网发电单元的太阳能电池组件采用串并联的方式组成多个太阳能电池阵列,太阳能电池组件阵列输入光伏方阵防雷汇流箱后,经光伏并网逆变器接入35kV升压变压器。
增补部分在原15#子方阵拆除的部位增补相应的容量,并入增加的逆变器,经光伏并网逆变器接入35kV升压变压器第二章主要工程量1土建工程量(一)改造部分基础桩;(二)增补部分逆变器室、变压器基础.2.安装工程量(一)改造部分太阳能电池组件支架、太阳能电池组件、汇流盒、汇流箱;(二)增补部分太阳能电池组件支架、太阳能电池组件、汇流箱、逆变器、变压器等电气设备安装,电缆敷设、阻燃封堵、防雷接地及系统的调试和并网发电.第三章施工总平面布置1布置依据11某某光伏电站EPC总承包招标文件1.2 原电力工业部《火力发电厂施工组织设计导则》3 同类型工程施工方案、施工经验和施工总结4某某光伏电站厂内特点2.布置方案2.1针对厂内实际情况,合理组织交通运输,并指派专人组织协调,使施工各个阶段能做到交通方便,运输畅通;设备材料的堆放场地,应考虑运输途径合理,避免反向运输和二次搬运2按施工职能分片划分,尽量减少施工交叉作业,合理使用施工场地3 充分利用现有道路,在道路两旁根据分区修建吊车停靠点,即吊车卸车不占用现有道路吊车覆盖区域为设备堆场,设备随卸随运随安装4 现场临时道路必须尊重和服从业主方及原有风电场的总体规划与安排,并在得到业主方的批准后才可以延伸或扩展.2。
5 起重机械和大型打桩机械在作业时所需的路径辅设,应充分尊重现场总体布署,并按相应等级要求铺设或超等级铺设6施工用电采用柴油发电机组发电.现场无水源点,施工及生活用水需靠车辆运输2.7大型桩基施工期间,要计划好拟要施工的区域和行走路线,尽量使用移动速度快、体积小的打桩机械.2.8施工现场在做进行支架施焊及其它点焊作业施工时,需将施焊周围的芦苇清除,并设专人看护第四章 资源配置计划1.劳动力配置计划根据本工程施工作业面广、工期紧的特点,土建桩基施工配置两台打桩机,安装施工安排一家施工单位劳动力总体配置计划如下:序号单 位工 种平均人数1土建单位管理人员4人焊 工3人电 工2人打桩基操作工4人木工8人钢筋工6人瓦工10人辅助工15人小计522安装单位管理人员3人安装工30人起重工2人电气接线工10人油漆工3人焊工10人辅助工40人小计98总计150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及进场计划施工机械配置机械或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计划进场时间打桩机2台根据需要挖机1台根据需要汽车吊QUY51台根据需要叉车3吨1台根据需要货车5T1台根据需要柴油发电机2台根据需要交流逆变焊机ZX7—4001台根据需要小型施工机械一览表机械或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计划进场时间扭力扳手15套根据需要手提式焊机10台根据需要绝缘电阻表PC27—5G2台根据需要数字式万用表3台根据需要经纬仪TZ1根据需要水准仪NI002A2根据需要第五章物资管理1.物资运输1.1 设备材料由施工单位运输至现场。
卸车前,应检查物资运输过程中的有关情况,发现有损坏和丢失,应及时向运输部门索取商务记录,办理索赔1.2物资到达现场后的卸车和场内转运,应严格按照卸、装、运的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材料设备的安全和质量物资验收2.1 材料设备到货后,应按订货合同(清单)及货运单,检验是否相符2 设备物资的开箱检验,应会同有关方面,作出开箱检验记录,参加人员均应签证,检查清点后应及时妥善保管,防止丢失、损坏和变质3 需通过试验方式对材料设备质量进行复检的,由物资部门向质检部门申请测试,质检部门出具检测报告,试验结果未出来前,产品应有明确的标识,并不得发放.试验结果证明产品合格,方可发放2.4 委托分制作、生产的产品、半成品、非标加工件等,其质量需受控制时,应派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前往分供方抽检其产品制造质量,收取相关证据,使产品在制造过程中质量受到有效控制必要时应检查其原材料的质量情况,以保证其产品完全合格5 物资检验的记录,复试报告及随物资供应的有关资料,均应妥善保管归档,做好记录3.物资领用5.1 长期存放的物资,或放置在带有腐蚀性、污染性环境中的物资,在领用时应进行相应的外观检查和必要的技术鉴定和复查,以保证设备和材料的质量符合工程要求。
52 物资的领用,按物资领用制度办理,手续不全或不符合规定,不得发放.53 已领用的设备,超过三天尚未安装的,管理方按规程进行维护、保养5.4 未经检验、试验的设备,或经检验、试验不合格的设备,不得发放4.工程竣工后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的移交工程竣工后,由现场项目管理部施工经理组织,设备工程师负责按规格型号整理备品、备件并向业主有关部门办理移交手续第六章主要施工技术方案1.施工工序及施工原则性方案施工准备分包商确定施工技术细化图纸深化设计项目部组建技术准备人员准备11施工工序现场准备机械准备施工机械进场施工设施准备临建设施搭建加工机械进场现场施工安装工程电气设备安装组件安装电缆敷设接引土建工程系统调试支架安装配电室设备基础支架基础启动验收移交生产并网发电本工程为某某2MW增补改造项目,主要有光伏阵列系统、直流系统、逆变系统和升压系统等,共增补2MWp,全部采用固定倾角式太阳能电池板阵列形式本项目分为两部分:(一)改造部分 从原15#子方阵拆除058MWp安装在各个区域的空缺部位,安装全部采用原支架、太阳能电池组件、汇流盒和汇流箱二)增补部分 在原15#子方阵拆除的部位增补2MWp,增补部分全部采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作为光电转换装置,支架为固定倾角式安装。
项目主要包括光伏阵列系统、直流系统、逆变系统和升压系统等2.土建主要施工方案21 测量施工所有测量用的水平仪、经纬仪等测量工具均经过校验,并在有效期内使用根据各个区域原有的桩基进行测设,尺寸及标高与原桩基相同2.2 桩施工静压桩基础施工A. 施工准备a) 认真熟悉设计图纸,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及时解决疑难问题;按施工要求及有关规范规定做好施工压桩前的准备工作.b) 提前做好桩的购买计划和到场计划工作并做好打桩机械进场准备工作c) 目测现场实际情况,做好现场场地桩机行走方便的有关工作,确定桩机施工顺序及桩机行走路线d) 做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工作,建立工程交接班制度,制定工程质量目标和安全措施,确保施工有序、安全地进行e)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好静压预制桩施工方案,经审核后方可组织施工.f) 进场的施工机械设备,应符合设计规范及现场的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和环境要求,如:有关桩机型号、满载重量、冲程等技术要求和桩机噪音对环境的影响等都必须满足现场施工的要求,并报请监理单位检查确认g) 进场的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范的规定,,使预制成品桩能够满足施工中的要求h) 施工现场供电、道路、临设等应满足施工要求.并有足够的防火、安全用电保护措施及防噪音环境保护措施。
i) 根据现场目测,场地较为平整,但回填土未经填平压实、并有少量积水,由于桩机自身较重,为了能满足桩机行走,必须将场地局部水排除,并将较松软的地块回填2-4石或砖渣压实,以便满足桩机施工行走.B. 施工流程场地平整→桩位放线→桩机就位→桩机调整→吊桩定位→垂直检查→试桩→静压桩→施桩完毕采用挖机改装式打桩机施工如图所示:静力压桩施工工艺流程图:基桩预制场地平整成品桩检测桩位测量放线成品桩进场桩机就位吊装插管焊桩尖吊 桩对中调直静压桩终止击桩a) 压桩机的安装,必须按有关程序及说明书进行压桩机就位时应对准桩位,启动平台支腿油缸,校正平台处于水平b) 施工前,样桩的控制应按设计原图,并以轴线为基准对样桩逐根复核,作好测量记录,复核无误后方可试桩、压桩施工c) 起动门架支撑油缸,使门架作微倾15度以便吊插预制桩d) 起吊预制桩用索具捆绑住桩上部50cm处,启动机器起吊预制桩,使桩尖对准桩位中心,缓慢下插入土中,回复门架在桩顶上扣好桩帽,可卸去索具,桩帽与桩周围应有5~10mm的间隙,桩帽与桩顶之间要有相应的硬木衬垫,厚度10cm左右.e) 稳桩和压桩当桩尖插入桩位,扣好桩帽后,微微启动压桩油缸,当桩入土50cm时,再次校正桩的垂直度和平台的水平度,保证桩的纵横双向垂直偏差不得超过0。
5%.然后启动压桩油缸,把桩缓慢下压,控制压桩速度,一般不宜超过2m/minf) 压桩的顺序要根据地质及地形桩基的设计布置密度进行,在亚粘土及粘土地基施工,应尽量避免沿单一方向进行,以避免其向一边挤压造成压入深度不一,地基挤密程度不均g) 压桩施工应连续进行,同一根桩的中间停歇时间不宜超过30.minh) 桩的轴线误差应控制在10mm以内,待桩压平于地面时,必须对每根桩的轴线进行中间验收,符合允许标准偏差范围的方可送桩到位.i) 压桩施工时,应有专人或开启自动记录仪作好施工记录为确保桩机行走方便,保证桩位准确控制在规范的偏差范围内,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应编制可行的桩机行走路线图.C. 质量标准预制方桩允许偏差值 序项 目允 许 偏 差(mm)检查方法备注1桩顶轴线偏差20钢尺量2桩顶对角线之差40钢尺量3桩尖中心线10钢尺量4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