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唐,宋,明,清的建筑风格特征与代表性建筑构造.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32662463
  • 上传时间:2018-02-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8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唐,宋,明,清的建筑风格特征与代表性建筑构造中国建筑是世界唯一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基干深厚的文化传统,中国建筑艺术的重大特点是:1、以宫殿和都城规划的成就最高,突出皇权至上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念;2、特别注重群体组合的美,或取中轴对称院落式布局,或为自由式,以前者为主;3、注重与自然的高度协同,尊重自然;4、艺术性格特别重视对中和、平易、合蓄而深沉的美的追求中国建筑艺术是中国人的伦理观、审美观、价值观和自然观的深刻体现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建筑始终保持了自身的独特性格从其全部历史,可分出三个大的阶段:商周到秦汉,是萌芽与成长阶段,秦和西汉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历魏晋经隋唐而宋,是成熟与高峰阶段,唐代的成就更为辉煌,是第二个高潮;元至明清是充实与总结阶段,明至清前期是第三个高潮这三个阶段可分别以秦汉、隋唐、明清为代表一:唐代建筑风格特征与代表构造:唐初,太宗李世民吸取隋炀帝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的教训,主张养民,崇尚简朴、兴建宫室的数量和规模都很有限经过贞观之治,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至开元、天宝年间,其建筑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盛唐风格”,建筑艺术达到了巅峰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逐步走向没落,中晚唐建筑也因之少了盛唐建筑的雄浑之气,多了些柔美装饰之风。

      随着高足家具的普及,晚唐的建筑比例也因之产生了变化唐朝的住宅,根据主人不同的等级,其门厅的大小、间数、架数以及装饰、色彩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这一时期遗存下来的殿堂、陵墓、石窟、塔、桥及城市宫殿的遗址,无论布局或造型都具有较高的艺术和技术水平,雕塑和壁画尤为精美,是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建筑的高峰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的实物仅有唐代的五台山南禅寺和佛光寺部分建筑其建筑特点是,单体建筑的屋顶坡度平缓,出檐深远,斗拱比例较大,柱子较粗壮,多用板门和直柩窗,风格庄重朴实唐代建筑最大的技术成就是斗拱的完善和木构架体系的成熟,出现了专门负责设计和组织施工的专业建筑师----梓人(都料匠) 唐代佛教兴旺,砖石佛塔的兴建非常流行,中国地面砖石建筑技术和艺术因此得以迅速发展总之,唐代不仅给中华民族留下了许多伟大的诗篇,还留下了诸多壮丽秀美的建筑唐人豪迈的品格、超凡的才华既凝固在诗歌中,也刻画在建筑上二:宋代建筑风格特征与代表构造:自公元907年唐灭亡起,至公元1367年元灭亡,中国经历了五代十国、宋、辽、西夏、金、元等朝代的更迭其间,地方割据、多国鼎立和少数民族频繁入主中原,成为这一时期的两大特点。

      受此影响,这一时期的中国建筑艺术出现了多种风格交融、共存的局面,新的建筑类型和风格不断涌现五代十国延续了晚唐的建筑风格但由于地方割据,交通、人员阻隔,其建筑的地方差异性逐渐扩大宋代在建筑领域有重要的发展,其建筑风格虽不再有唐代的雄浑、阳刚之美,却创造出了一种符合自己时代气质的阴柔之美,建筑造型更加多样此外,宋代的建筑技术、施工管理等也取得了进步,出现了《木经》 、 《营造法式》等关于建筑营造的专门书籍宋朝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大转变时期宋朝建筑的规模一般比唐朝小,但比唐朝建筑更为秀丽、绚烂而富于变化,出现了各种复杂形式的殿阁楼台建筑装饰绚丽而多彩流行仿木构建筑形式的砖石塔和墓葬,创造了很多华丽精美的作品建筑构件的标准化在唐代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各工种的操作方法和工料的估算都有了较严格的规定,并且出现了总结这些经验的建筑文献《营造法式》 《营造法式》是北宋政府为了管理宫室、坛庙、官署、府第等建筑工程,于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颁行的,是各种建筑的设计、结构、用料和施工的“规范”现存宋代的建筑有山西太原晋调圣母殿、福建泉州清净寺、河北正定隆兴寺和浙江宁波保国寺等其建筑特征是,屋顶的坡度增大,出檐不如前代深远,重要建筑门窗多采用菱花隔扇,建筑风格渐趋柔和。

      三:明代建筑风格特征与代表构造: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最后一个高峰时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中国古代建筑虽然在单体建筑的技术和造型上日趋定型,但在建筑群体组合、空间氛围的创造上,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明朝由于制砖手工业的发展,砖的生产大量增长,明代大部分城墙和一部分规模巨大的长城都用砖包砌,地方建筑也大量使用砖瓦琉璃瓦的生产,无论数量或质量都超过过去任何朝代官式建筑已经高度标准化、定型化民间建筑的类型与数量增多,质量也有所提高各民族的建筑也有了发展,地方特色更加显著皇家和私人的园林在传统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在明末出现了一部总结造园经验的著作——《园冶》 ,并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明建筑的最大成就是在园林领域明代的江南私家园林和清代的北方皇家园林都是最具艺术性的古代建筑群中国历代都建有大量宫殿,但只有明清的宫殿——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得以保存至今,成为中华文化的无价之宝现存的古城市和南北方民居也基本建于这一时期明北京城、明南京城是明城市最杰出的代表北京的四合院和江浙一带的民居则是中国民居最成功的典范坛庙和帝王陵墓都是古代重要的建筑,目前北京依然较完整的保留有明清两代祭祀天地、社稷和帝王祖先的国家最高级别坛庙。

      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是北京天坛,至今仍以其沟通天地的神妙艺术打动人心明代帝陵在继承前代形制的基础上自成一格,四:清代建筑风格特征与代表构造:清代基本上继承了明代制度明十三陵是明清帝陵中艺术成就最为突出者清朝于1723年颁布了《工部工程做法则例》 ,统一了官式建筑的模数和用料标准,简化了构造方法以往的建筑历史研究者,常常因明清时期单体建筑艺术性的下降而贬低明清建筑实际上,清建筑不仅在创造群体空间的艺术性上取得了突出成就,而且在建筑技术上也取得了进步明清建筑突出了梁、柱、檩的直接结合,减少了斗拱这个中间层次的作用这不仅简化了结构,还节省了大量木材,从而达到了以更少的材料取得更大建筑空间的效果明清建筑还大量使用砖石,促进了砖石结构的发展其间,中国普遍出现的无梁殿就是这种进步的具体体现北京明清故宫和沈阳故宫是明清宫殿建筑群的实例,与前代相比变化较大:明清建筑出檐较浅,斗拱比例缩小, “减柱法”除小型建筑外重要建筑中已不采用总之,明清时期的建筑艺术并非一味地走下坡路,它仿佛是即将消失在地平线上的夕阳,依然光华四射中国各少数民族的建筑也鲁具异采,大大丰富了中国建筑体系的整体风貌,其中尤以藏族、雏吾尔族、傣族和侗族建筑更富特色。

      隋唐时期建筑采用琉璃瓦,更是富丽堂皇,当时所建的南禅寺大殿、佛光寺大殿迄今犹存,举世瞩目五代、两宋都市建筑兴盛,商业繁荣,豪华的酒楼、商店各有飞阁栏槛,风格秀丽,明清时代的宫殿苑囿和私家园林保存至今者尚多,建筑亦较宋代华丽繁琐、威严自在近现代中国建筑艺术则在继承优秀传统相吸收当今世上建筑艺术长处的实践中,不断发展,有所创新中国建筑艺术曾对日本、朝鲜、越南和蒙古等国发生过重大影。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