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安全专业管理师论文危险源(点)的控制管理.doc

17页
  • 卖家[上传人]:自***
  • 文档编号:78920659
  • 上传时间:2019-02-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23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安全专业管理师论文 论文题目:危险源(点)的控制管理危险源(点)的控制管理----预防企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摘要:在现代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目标优化”的原则,是系统整体性原理的重要内容若想达到目标优化,则应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性原理的系统分析本文应用系统安全工程学,针对冶金企业生产过程中影响劳动安全的问题,经过定量、定性分析后,确定三级危险源(点),利用“危险源(点)安全检查表”进行控制管理以充分利用安全信息构成策略因素,来确定安全对策,达到预测、预防、预控重大伤亡事故的目的[关键词]冶金企业 危险源点 控制管理1、 近年来,我国大钢企业,在伤亡事故方面是有教训的,据2004年度国家大钢安全生产统计工作会议统计,全国36家大钢企业共发生伤亡事故1487起,其中死亡事故69起,重伤事故86起,轻伤事故1332起,伤亡人数1551人其中死亡71人,重伤90人,轻伤1390人,造成事故的发生原因分析,主要是违反操作规程、劳动劳动纪律、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现场工作缺乏检查和指挥错误同时中小型冶金企业对于新建、扩建工程项目厂址选择,车间厂房的建造,生产工艺的布置,安全装置设施及机器的防护等,很少进行或从未进行这方面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研究。

      在安全管理上,实行“事故追查型”的传统安全管理,没有推行预防、预控、预测事故的现代安全管理,更没有认真研究“人----机----环境”事故链中的各个要素,忽视了创造本质安全的物质条件从以上来看,本质安全管理上的问题是造成伤亡事故的重要因素那么,又如何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呢?采取什么办法防止重大伤亡事故呢?本文将进行粗浅的论述2、 正文我国目前正处于加速经济建设阶段,为使企业取得明显经济效益,保障员工的劳动安全,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防止或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特别是预防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因此加强对企业中的“危险源(点)”控制管理是必要的3、 危险源(点)的确定及分级管理的标准危险源(点)是指企业里进行作业区域内,潜伏着较大的危险性的设备,岗位和场所,这种设备、岗位和场所引起事故的机率较高,一旦控制管理不好,导致作业人员的人身伤亡,建筑物的破坏或设备的损坏,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点控制管理部位至于这些部位称之为“危险源(点)”3.1危险源(点)的等级按照危险源(点)一旦发生事故,对作业人员造成伤害和设备损坏的严重程度,可将危险源(点)分为三个等级或ABC三级Ⅰ级危险源(点)(A级)----指发生事故大或虽发生事故机率小,一旦发生事故将会造成多人死亡,引起重大设备系统事故,重大火灾事故的危险岗位、设备、场所及物质。

      Ⅱ级危险源(点)(B级)----指发生事故频率较大,可能造成导致多人重伤事故的危险岗位,设备、场所及物质Ⅲ级危险源(点)(C级)----指虽不导致重伤以上事故和发生重大设备事故,重大火灾事故,但发生事故有较大的可能性在确定危险源(点)时,首先组织专业人员评定,根据冶金企业的生产易燃,易爆,易中毒,易烧伤,易触电以及运转机械多的特点来确定危险源(点)在企业里无论在什么区域里只要有生产活动的场所都存在着危险因素,而且,危险程度各有不同,有的生产场所由于生产工艺特点不同即使发生事故也不易导致人员重大伤亡或设备的严重损坏为此在确定危险源(点)时,根据其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价,危险性分级后进行分级控制管理3.2危险源(点)的确定方法危险性是衡量危险源(点)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事故后严重性的程度3.2.1危险源(点)预测在确定危险源(点)之前,取一时间段进行资料收集整理,逐岗位的统计并按事故类别,事故性质,经济损失,伤害程度,事故原因等内容收集和整理,并对作业场所(岗位)逐一分析不安全程度,其内容包括设备使用情况,维护保养情况,故障率,完好率,生产工艺,原料和辅助材料的性能及种类,作业环境,人的素质,危害性质和程度。

      1) 估算与计算根据经验推断式的概率法,依据所统计的数据分别对各岗位进行综合评价1) 将各岗位(场所按五年间的事故发生情况,做事故发生率计算,用其数值明确其岗位(场所)不安全程度事故发生率=发生事故的总件数/全部工作时间X2X1052) 应用一般作业危险性评价公式对各岗位不安全程度进行评价公式:Q=LXEXCQ---作业危险性L----发生危险情况的可能性E----人、环境条件C----事故出现后的危险程度为了使计算更实际,可依据统计情况,做适当调整,在计算L顶时,将L的判断用公式L=TXK表示T为八小时内员工接触危险源(点)全部时间;K为各种危险因素的致因条件K=K1+K2+K3+K4+K5+K6K系数值K条件系数K1火灾0.05—0.25K2爆炸0.25K3灼烫0—0.15K4坠落0.05K5机械伤害0.05—0.15K6电气伤害0—0.15E项为人的素质和环境条件,分别用E1\E2表示即:E=E1+E2E系数值E条件系数E1人的素质1—9E=E1+E2E2工作环境1--9人的素质条件指:领导的管理能力,员工的安全意识,文化素质和操作技术技能.工作环境条件指,设备完好状况,岗位(场所)设置,工艺技术,光照程度,空气条件,噪声及员工操作规范化等条件.根据上述条件选取其系数值并进行计算.C项值的确定:事故后可能结果的分数(C值)现场可能的结果分数大灾难多人死亡100灾难数人死亡50非常严重一人死亡15严重严重致残7重大手足伤残5较大受伤较重3引人注目轻伤13) 修正预测结果分析预测误差,在于观察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偏离的程度,分析研究发生偏离的原因,确定出影响因素,再加以修正,修正的结果作为危险源(点)分级的依据。

      3.3危险源(点)分级危险源(点)的分级依据测出的结果分三个等级或ABC三个等级经计算后,Q值分为三档确定相应的危险等级Q≦70分为Ⅲ级危险源(点)Q=70—150分为Ⅱ级危险源(点)Q≧150分为Ⅰ级危险源(点)例:(炼铁高炉岗位)危险性评价表公式:Q=LXEXCL=TXKT:8小时内员工接触危险源(点)时间定为4小时,每班出铁平均7炉,每次按40分钟K值:(K1+K2+K3+K4+K5+K6)K1----火灾事故,高炉本体及厂房多为钢架结构,场地无易燃物,不易发生火灾事故,但存有部分电器设备,有电气着火的可能,可取系数值最低点----0.05K2----爆炸事故:出铁时,一旦操作失误或操作不当,沙坝过低,渣铁混流遇水易发生爆炸致人伤害的事故,可取系数最大值0.25K3----灼烫事故:炉前放渣,出铁换套时易发生灼烫事故可取最高系数值----0.15K4----坠落事故:高炉除高炉炉顶,其它无高空作业,坠落事故发生率小,但不能排除可能出现,系数值不能为零,故取值为0.01K5----机械伤害事故:该岗位有液压包,开口机单梁起重机,铸铁机,作业人员直接接触设备但事故发生率低,故系数值取—0.05。

      K6----电气伤害事故:炉前岗位电气部分较少,线路绝缘保护较好,不易发生触电事故,其危险程度与坠落事故相等,故系数值取—0.01所以L=4X(0.05+0.25+0.15+0.01+0.05+0.01)=2.08(二)E=E 1+E2E1----人的素质,高炉岗位员工70%文化程度偏低,可取系数6.E2----工作环境,高炉岗位作业环境较差,高温作业,劳动强度大,作业场地狭窄,噪声等,可取系数7故E=6+7=13(三)L值:炉前作业除出现极特殊情况外,一般不易发生死亡事故,但易造成重伤事故,故取系数7综上情况,该岗位危险性为Q=2.08X13X7=189.28结论:根据分级原则和条件可据评价数值,该岗位定为A级危险源(点).4、典型的危险源(点)和检查表4.1典型的Ⅰ级危险源(点)冶金企业典型的危险源(点),可分为以下三级,分别举例如下:4.1.1典型的危险源(点)①锅炉房②煤气柜③制氧④喷煤制粉系统⑤高炉本体⑥高炉热风炉⑦高压容器4.1.2典型的Ⅱ级危险源(点)①加热炉②油库液压站③煤气区域④煤气加压站⑤放射源体⑥气瓶库4.1.3典型的Ⅲ级危险源(点)略4.2典型的安全检查表危险源(点)安全检查表是应用系统安全工程的理论方法,通过对整个系统的分析,将危险源(点)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利的环境因素等,分别列为安全检查项目,并规定出检查标准,检查内容及检查周期。

      典型的Ⅰ级危险源(点)安全检查表危险源(点)安全检查表编号名称安全检查周期1级高压容器操作者班组长作业长、分厂公司日查周查旬查月查序号项目内容及标准结果1操作人员①有特种作业安全操作证②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③无职业禁忌症④无单人值班现象⑤遵守安全操作规程2安全技术①压力容器处于安全良好状态②安全附件齐全、灵敏、可靠③不得超压超温运行④高压容器处于使用寿命期内⑤建筑物间距符合防爆要求①有非岗位人员进入登记本3安全管理②配备压力容器技术管理人员③技术资料刘全,准确④进行定期技术校验⑤有检修、运行、事故记录⑥消防材料齐备,有效5、危险源(点)的控制管理对于危险源(点)必须建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并应明确岗位,作业区、厂级、公司级安全负责人同时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控制各危险因素,防止事故的发生5.1安全值班在危险源(点)应建立安全生产值班制度,每班应有专人值班,按照作业人员安全检查表进行检查,并做好值班记录5.2阶梯式管理模式 Ⅰ级A公司管理层 Ⅱ级CBBAA分厂管理层 Ⅲ级作业区管理层 危险源(点)分级控制管理的模式,采用阶梯管理方法,突出重点,责任明确,便于管理。

      危险源(点)管理控制对策表编号级别危险源名 称形成事故原因可能产生的后果控制对策负责人监督部门人员5 WA8喷煤作业区煤粉仓氧含量超标,CO超标,温度超标压力容器安全阀压力表失灵,容器超压外壳老化,腐蚀煤气泄漏煤粉燃烧,煤气燃烧煤粉爆炸压力容器爆炸煤气中毒火灾保证测氧仪表,温度表,CO检测装置安全可靠严格控制氧气12%以内、CO浓度,仓内温度350度以内(烟煤混喷时320度以内)通入氮气硫化压力容器安全阀压力表定期校验外壳防腐对煤气管网,脱水器进行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灭火器材充足王久东王术华Ⅰ、Ⅱ、Ⅲ级危险源(点)相应制定出控制图表,分别由公司、分厂、作业区进行控制管理依据管理控制模式和分级原则:Ⅰ级由公司安全部门统一管理Ⅰ、Ⅱ级由分厂作业区管理Ⅰ、Ⅱ、Ⅲ级由作业区(班组)管理5.3危险源(点)分级控制管理图制定危险源(点)分级控制管理图的目的是加强各级危险源(点)的管理,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控制到岗,各级危险源都必须建立完善危险源(点)管理责任表和控制管理图Ⅰ级危险源管理责任表编号危险源名称地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