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谈美》读后感范例

17页
  • 卖家[上传人]:亦明
  • 文档编号:149511946
  • 上传时间:2020-10-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5.55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谈美读后感范例 谈美读后感范文 朱光潜先生的谈美,我对美的理解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美无处不在,然,小美见诸于表象,大美表迹于人心。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谈美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篇 1:谈美读后感范文 美的本质是什么?怎样认识美?朱光潜先生认为,对于这一问题的解答,是一个关系到能否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解决的美学难题的大问题。这也是这本书的根本问题,到底什么是美学。 我通过读这本书分析出了三个重点问题: 1)美学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每个人对美的定义是不同的。 2)通过谈美,引入了许多治学的问题和很多怎样做人的问题。 3)美学源自于生活,研究个方面美学,要从生活中找到根源。 当美学发展到了 21 世纪,他并不拘泥于艺术上的美学,而是 _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生活中也处处有美学,并且,关注自己心灵,精神成长的人们也越来越关注研究美学。举个例子,穿衣打扮已经是现代人每天必备的功课了,而房屋装修更是一门重要的美学学问,比如:欧式概念,田园风格,日式家居以及中西合璧等等。所以美学能为人带来幸福的生活,它不是实用主义,而是不带有功利心态的心理活动,他可以让人们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以及精神上的

      2、享受。 不仅仅是生活,在谈美书简中,作者以亲身的经验,谈了许多只学为人的道理,对于怎样开展治学工作,他教导说:我们干的事 科学工作,是一项必须实事求是,玩不得一点虚假的艰苦工作。既要有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恒心,也要有排除一切干扰和阻碍的勇气。很显然作者是很重美学这门学问的。其实,做人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学呢?如果一个人能将美学融入到自己的人格,那么他就能内外兼修,他处理问题又潇洒的风采,研究问题又有严谨的态度,这就是红楼梦中所说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及文章吧。 最后我想提朱光潜先生奉行的三信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应该做而能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得起,不推诿给别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该在此时做,不推延给未来。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的另一地去做。这是朱光潜先生不尚空谈,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很值得我们青少年去学习。 篇 2:谈美读后感范文 朱光潜,字孟实。他 90 岁生涯的大部分都贡献给了中国的美学事业,所以晚年的他被尊称为美学老人。 朱光潜的谈美写于 1932 年,由著名的开明书店出版。在此之前,他写过一本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用书信的形

      3、式,漫谈文艺、美学、哲学、道德、政治等问题,发人思考, _,在青年中引起很大反响,成为重印了 30 多次的畅销书。但这本书主要谈的是人生修养,还没有充分展示朱光潜的美学思想。于是,作为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姊妹篇,朱光潜以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为副标题,写作了这本谈美。 作者是怀着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来写这本不厚的小册子的,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和明白如话的语言把高深的美学问题讲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从而起到了净化读者心灵、提升一代青年精神境界的作用。而我,读了这本书后同样受益匪浅。 美是联想所产生的吗?作者借用牛希济的两句词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指出许多通常被认为美感的经验其实并非美感,而是实际人的态度,在艺术本身以外求它的价值。由萋萋芳草,联想到绿罗裙,也可以由一件古董,联想到金钱,并不是所有的联想,都是美的。纯粹的美,永远是一种专注,离开了专注,就已经离开了美了。 讲解了基本的美学观念之后,作者又进一步跟我们谈了艺术与游戏、艺术与想象、创造、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告诉我们艺术创造除了想象之外,还需要情感。 艺术创造除了想象之外,还需要情感。作者借司空图诗品中的一句话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指

      4、出:诗人于想象之外又必有情感,情感是综合的要素,许多本来不相关的意象如果在情感上能调协,便可形成完整的有机体。意象是朱光潜美学理论的重要概念,这里情感的作用十分突出。没有情感的统帅,想象也许会杂乱纷纭,有了情感的主导,则纲举目张,意与象合了。 朱自清先生说:孟实先生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这种宏观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值得学者深思。文艺理论当有以观其会通,局于一方一隅,是不会有真知灼见的。我认为确实如此,通过他的讲解,我真正认识了美,欣赏了美,发现了美。他的 见解也的确人性化。 学术界有人指出:朱光潜对美学的理解可以说是非常之深,他对西方美学的介绍,在谈美中已经达到了一代大师的化境。 我认为学习美学也好,学习艺术也好,关键不在能否掌握一两种技能,而是要看我们能否达到一种境界。若能够达到朱光潜先生所崇尚的艺术化的人生,恐怕可以说今生无愧了。 篇 3:谈美读后感范文 读了朱光潜先生的谈美,我对美的理解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美无处不在,然,小美见诸于表象,大美表迹于人心。 一个人,其肉身与灵魂一体塑造出外在形象。言行举止皆是个人内在修养的表征,灵魂所追求的高度往往折射出个人情

      5、操。人拥有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往往见诸于个人情趣。情趣根源于人生,艺术又是情趣的表现,因而艺术与人生紧密相连。今日所谈关于美的言论,与艺术相连,更根植于人生,因为生活本就是一门艺术,而艺术的殿堂正是通向美的云端。人生的艺术化把真、善、美集成一体,如此这般美便有律可循,继而引起人的情感活动,并影响个人的现实活动。所以,小美见诸于表象,大美表迹于人心。 不同于古人吟诗作对大谈风月,谈美,要求人生美化,进而人心净化,领略美蕴含的时代思想与情趣。因为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关系而独立,而伟大的事业都出自于宏伟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所以把人生看成一门艺术,在创造和欣赏时都抱着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的心态而不计较利害得失,往往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当今 社会浮躁之气可见斑驳,以强硬的态度为达到目的施展三头六臂的人不在话下,而趋功近利往往容易蒙蔽人心,这般不能免俗,便与美失之交臂。纵观世界各国成功人士,志存高远,眼光独到,正是以美的眼光剖析事物,多角度欣赏,以美感的态度追求完美,才能有所收获。 一个人,不计较实用,所以心中没有意志和欲念,正因为他不推求关系、条理、因果等,所以做事更能

      6、够放开自我,更偏重于直觉思考。你以为他在天马行空,其实他在探索更深层的意境。所以在美感的态度中,我们的意志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象,心里活动偏重于直觉,便能更加敏感于善恶、真伪、美丑,真善美也就见诸于此。正如我们看崇山峻岭,阅世人无数,叹流年如梦,悔当初所遇,惊羡他乡林业高楼,醉情古朴茂林觞咏,都如隔岸赏花,陆上观雾,不受利害关系牵绊,自能以雪亮的眼光窥视所有的物象。所以把美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往往能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去欣赏事物本身的形象,进而品味出它独特的意义。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美的本质在于理念,只有这种理念才是真正的,永恒的美,才是一种具有客观意义的实在。这种对于美的理解,是渗透进精神层面的定义。时代在变化,人的思想也在随之改变,而人骨子里的美感经验却是可寻其迹。心里印着美的意象,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便不自觉陶冶了性情。可见,美好事物的不自觉的影响,对于个人修养的培养,是有一定好处的。 对于美,存着欣赏的心去感受它,需要有考据与批评。脚踏实地地研究事物,自省的同时把事物放在作品之外评判美丑,无所谓杂念, 无所谓纷扰,便能更加客观的领略个中滋味。而美之中既要有人情又要有物理,虽

      7、所爱但不加以欲念,虽不喜不偏以歪理,胸无纤尘,以观其趣,美尽自得。 生活尽是美,仰望天空,明月繁星薄云相辉映;脚踏实地,天时地利人和齐汇集。肉眼可识美,常眼前一亮;心中可识美,便如清泉润心。小美见诸于表象,大美表迹于人心。所以,以美之心度量所见,发现美,感受美,传递美,天下大美。 篇 4:谈美读后感范文 第一次读这本书,是我初二的时候。那时候的我,年幼懵懂,翻了前几页,却不能读懂,就认为 _那么高的文化造诣,读不懂书中的奥秘,也不能理解朱自清先生书中所谈的美,便一直耽搁下了。时至今日,当我重新翻开这一本书,里面的内容已不似当年那般生涩难懂。 谈美写于 1932 年,是继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之后的第十三封信。他曾说:在写这封信时,我和平时写信给我的弟弟妹妹一样,面前一张纸,手里一管笔,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什么书也不去翻看,我说所说的话都是你所能了解的,但是我不敢勉强要你全盘接收。 本书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以及美的特点等问题层层展开,提出了他的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人生的艺术化。本书共分为十五个章节,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如何欣赏美和以及如何创造美。 前三章主要围绕美感是什么进行了回答和探讨;四至六章

      8、则针对一般人将寻常快感、联想以及考据与批评认为美感的经验是一种大误 解这一问题进行说明;第七章和第八章则针对自然美这一概念进行阐释;第九章到第十四章则引导读者如何创造美;最后一章则约略地探讨了人生与艺术的关系。从什么是美感这一最基本的概念入手,先是启发读者如何欣赏美,继而如何创造美,再到如何将美与人生意义相结合,让零基础的读者从最浅显的概念开始,一步步深入美学的世界,从对美的欣赏者的角度慢慢转变为创造者,最后在了解了这最基本的美学知识后开始尝试将所学融入到生活中,上升到如何做人这一看似深奥的话题。然而作者轻松的笔触与合理的结构安排,却并没有让人感到丝毫的沉重感,将学术与对人生的指导意义浑然天成地融合,让刚刚还在沉浸在美学的学术熏陶中读者有了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尽显大师风范。 朱先生以一种对老朋友的语气娓娓而谈,将他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体悟渗透在质朴清新的文字中,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全书最后呼吁人们慢慢走,欣赏啊,认为欣赏之中都寓有创造,创造之中也都寓有欣赏。 朱光潜从小接受的是私塾教育,父亲老早便开始教他做科举考试的策论经文,这就是议论文的一种了。我从十

      9、岁左右到二十岁左右止,前后至少有十年的光阴都费在这种议论文上面。这种训练造就我的思想的定型,注定我的写作的命运。我写说理文很容易,有理我都可以说得出,很难说的理我都能用很浅的话说出来。朱光潜自始至终都喜欢使用的写作形式,他追求的散文的审美效果,如同朋友之间促膝谈心,开诚布公,家常白话,娓娓道来。谈美的读者乃是中学生, 朱先生在写作时必须放下身段降低高度,必须将抽象的概念和高深的道理简单化通俗化。所以朱光潜的说理文总是洞见源于生活,体验。读谈美,让我们觉得,美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存在,而是就在我们身边、触手可及的东西。 谈美第一章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恰到好处地体现了朱光潜的自我评论:很难说的理我都能用很浅的话说出来。朱光潜谈美学,不像其他文学家那样用概念、用文字抽象地空谈,而是从真、善、美三大人类价值的基本分野入手,他把真善美三种抽象价值转化为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深入浅出,举重若轻将道理活生生地化在人人可以直接感受的经验之中,幽灵般虚无飘渺的价值拥有了形体,成了一种实实在在的东西,仿佛生活中可以触摸的文具或碗筷。所以我觉得,谈美可能是我读过的最好的关于美学的作品了! 我比较喜欢的是第二章: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朱先生为我们揭示了美感获得一条重要途径即美和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他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朱先生先用自身的一个例子,认为距离自己远的东西比自己身边的东西更美,认为新奇的东西比熟悉的东西更具有美感。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对比,说明全是观点和态度的差别。看倒影,看过去,看旁人的境遇,看稀奇的景物,都好比站在陆地上远看海雾,不受实际的切身

      《《谈美》读后感范例》由会员亦明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美》读后感范例》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