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东师2020年春季 《人格心理学》离线考核答案

5页
  • 卖家[上传人]:学***
  • 文档编号:136591679
  • 上传时间:2020-06-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3.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离线考核人格心理学 满分100分一、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内容和顺序是什么?答:内容:(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 ,(3)社交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实现需要。顺序:(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4)尊重需要; (5)认知需要;(6)审美需要;(7)自我实现需要。2. 简述气质维度情绪性、活动性和交际性三个的内涵 。答: (1)情绪性,指一个情绪反应的强度:(2)活动性,指一个人是好动还是好静;(3)交际性,指一个人是否好交际。这个理论被称为ESA模型3. 简述荣格性格类型划分的标准。答:荣格把个体人格结构看作精神,在与外部世界互动的过程中,人们的精神有两种态度外倾和内倾。荣格还提出四种思想功能( functions of thought),分别是感觉.思维.情感和直觉,根据这四种思想功能与两种态度类型相组合,构成了八种机能人格类型。4. 简述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答: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7岁至青春期;生殖期,青春期以后。5.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说。答:弗洛伊德认为人

      2、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二、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1. 你能根据自己的经历阐述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吗?答:人格与生理过程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表现在以下方面。1) 人格的遗传性:是指个体的行为模式如何通过基因的编码,由父母传给子女的。大量的孪生研究和收养研究都有

      3、力地说明了遗传几乎在人格机能的各个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人格的分子遗传学进一步从微观层面鉴别对人格产生重要遗传影响的具体基因或基因组合,发现基因主要是通过大脑中的神经递质系统来影响人格的。2) 脑的不同部分一般与人格的特定方面相联系,但同时不同脑区之间又相互影响。通过脑损伤.脑刺激和脑成像技术的研究发现,脑的局部受伤会导致人格和行为的改变。人们发现大脑的不对称性与人类的人格具有密切的关系。杏仁核对于情绪情境中产生的行为变化.自主变化和激素变化都非常的重要,并也可能促进了情绪的认知加工继而影响人格。3) 神经递质及生物激素等对人格中的气质产生的影响。影响人格的神经递质主要是生物原胺类递质,包括多巴胺.5-羟色胺等。生物激素是指生物体的特定细胞分泌的一类调节性物质,如性激素.甲状腺素等。同时人格还与生化酶(单胺氧化酶)的水平有关。人格与这些生化物质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人格特质可能是单胺与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进化论心理学家们依据人类机能与数百万年来物种对面临的适应性问题所采用的进化了的解决办法的关系,来寻求对人格差异的理解,包括择偶.嫉妒等方面的性别差异。2. 阿德勒是如何解释

      4、人格动力的?与弗洛伊德的观点有何不同?答:阿德勒认为,人格是在战胜自卑和追求优越过程中形成发展的。人天生自卑,因为其生下来是弱小、无力的,完全依赖成人,由此产生自卑。但是,正是自卑促使人们去努力克服自卑,追求成功,成为人格发展的动力。但是,若被自卑所压倒,则产生自卑情绪,导致神经症人格,抑郁、悲观、消沉。人类还有追求优越与完美的倾向。每个人都有相同的追求优越的最终目标。追求优越也是双重性的,适度追求,促进个人发展,对社会有益。过分追求,走极端,则产生优越情绪,自我中心、自负、忽视别人和社会习俗、缺乏社会兴趣。个体如何追求优越,取决于自己独特的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由此会发展出不同的行为特征和习惯,即所谓的生活风格。生活风格的发展和自卑感有密切关系。如果一个儿童有某种生理缺陷或主观上的自卑感,那他的生活风格将倾向于补偿或过度补偿那种缺陷或自卑感。例如,身体瘦弱的儿童可能会有强烈的愿望去增强体质,因而锻练身体、跑步、举重,这些愿望和行为便成为他生活风格的一部分。生活风格决定了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形成了我们的行为模式。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与弗洛伊德的理论在人格动力观上存在本质的不同。他认为人性是

      5、具有相当自主倾向的,而不像弗洛伊德所说人性是盲目的,是受制于本我和潜意识中的性冲动。人在其自主意识支配下,能够决定自己的未来,创造自己的生活; 同时,阿德勒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人的行为是有目标导向的,人是一个整体的人,是一个能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选择和追求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目标的人。他反对弗洛伊德把性本能视为人格的动力,阿德勒强调意识的作用,认为人格发展的动力是社会性动机(自卑感和追求优越),总之,阿德勒的人格理论较弗洛伊德更为乐观积极。3. 举例说明米歇尔是如何根据认知情感系统理论对个体差异进行阐述的?答:米契尔认知情感的个性系统理论深深地受到个性认知理论和早期社会学习理论的影响,在某些观点上可隐见认知心理学家凯利的建构选择论和重视人类动因作用的观点,以及社会学习理论家罗特(Rotter, J B)的价值期望理论和班杜拉相互作用论的观点。他对自我控制的延迟满足现象的研究兴趣,直接导源于他在临床上对“少年犯罪”的工作经历。1968年他出版的个性及其评定一书,对特质论的一致性提出挑战,确立了其研究人类复杂行为的社会认知取向。20世纪70、80年代,就认知结构稳定的个体差异,米契尔提出了认知原型理论,并对能够预测个体成熟和社会适应的延迟满足能力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不仅试图揭开其心理发生机制,而且还为整合个性理论提供了翔实的实证材料。20世纪90年代,米契尔提出了认知情感的个性系统理论,对情境、个性倾向、动因和个性结构的一致性重新进行了探讨,调和了社会认知论与特质论之间的矛盾,体现了心理学发展的综合、统一趋势。

      《东师2020年春季 《人格心理学》离线考核答案》由会员学***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师2020年春季 《人格心理学》离线考核答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TA的资源
    点击查看更多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