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西柳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4月冲刺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1954年6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支潜艇部队海军独立潜水艇大队正式成立。6月28日,两艘从苏联接收的潜艇“新中国11号”和“新中国12号”由中国海军官兵驾驶,驶出旅顺口,前往人民解放军海军青岛基地。第一批潜艇学习队成员罗治淮回忆,当时的学习过程既紧张又兴奋。罗治淮:苏联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帮助中国建一支潜艇部队,大家都高兴极了,但是我们这个队伍文化程度偏低一点,当时决心大得很,天大的困难我们也能克服。早上天不亮就起来,晚上深夜才睡。三年零两个月以后,我们的学员自己开着船(潜艇),自己把这个船(潜艇)开到我们自己的基地。面对西方国家的核威胁和核讹诈,毛泽东主席提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彭士禄说,他们都是吃着窝窝头搞核潜艇,有时甚至连窝窝头都吃不饱。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彭士禄:调查研究,开讨论会,大家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我们一定要搞,一定要自己搞!一万年也得搞出来!作为我们科技人员,一万年太久了,只争朝夕!程文兆:船像鲸鱼一样徐徐驶出那
2、个平台,有上万人自发地或有组织地走到现场,欢声雷动。船上前面挂着毛主席像,下面就是大红花。潜艇艇员都站在船舷旁边,非常非常激动,感到非常自豪。1969年,正在东海舰队服役的程文兆接到命令,自己将被抽调到一支特殊的部队。来到北海舰队,程文兆才知道,自己即将加入的是中国第一支核潜艇部队,他将与另外35名战士一起,担任首艘核潜艇的试航员。程文兆和战友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试航200多次,最终圆满完成任务。1970年12月26日,中国人自行研制设计的第一艘核潜艇正式下水。1974年8月1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1号”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1988年9月,中国海军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圆满成功,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并具备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能力的国家。(捷编自央视新闻百年瞬间新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材料二:“谨小慎微,精益求精”,这是写在某潜艇基地技术监测室大门上的字。核安全事关国家安危,必须确保万无一失。基地官兵用细节上的苛刻,破解了核盾牌上的“安全密码”。核潜艇的“保健医生”高级工程师吴水海手持专业仪器,穿梭于各种电气设备之间。突然,监测仪发出了“
3、嘟、嘟”的报警声。他小心地一寸一寸地移动着仪器,报警信号的频率也随之发生变化,在信号频率最高的地方,经仔细检查,确认是冷凝器传热管出了问题。隐患得到了及时排除。这样的监测巡查每天都在进行,在基地大家称吴水海他们是“核潜艇保健医生”。近年来,基地已经建立了基地、大队、艇上三级监测体系,装备了一系列检测维修的先进设备,配备了便携式检测设备,使用这批装备的专业队伍和他们的执着精神,极大地增强了装备故障的预测预报能力,防患于未然。攻克世界性核退难题核潜艇退役处置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目前世界上对反应堆大多是海上处理法、浅土掩埋法等简易处理法,后续会带来一系列安全问题。而基地某核退大队,提出了“安全彻底处置法”。“核退”处置技术在我国属空白,国际上也没有现成的技术可借鉴。大队长孔劲松是位核专家,面对如此技术空白,他和他的团队踏上了不分白天黑夜的探索之路。通过不懈努力,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与其他部门一起先后突破12项关键性技术,攻克了这一难题,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具备成功实施核潜艇安全退役的国家之一。一根头发丝和一颗螺丝钉核潜艇基地组建以来,在核潜艇装备使用和管理上树起一条铁规:第一细,第二实,第三不能有
4、说不清的问题。官兵始终坚持“慎之又慎、万无一失”的安全理念和“零容忍、零借口、零差错”的工作标准,以万分的努力做到万无一失。精细化管理在某导弹技术总站显得尤为突出。一次,身着全封闭服装的官兵,正在对某新型战略导弹进行“体检”,就在各单位上报导弹准备完成情况时,阵地指挥员卢明章突然把所有官兵集中起来,手里夹着一根头发丝,严厉地说:“一根不起眼的头发丝,如果掉进导弹的重要部位,就可能影响导弹的技术参数,成为战场失利的罪魁祸首。”他亲自监督,全线“返工”。防微杜渐才能保证核安全。某核潜艇一次小修后,技术保障大队士官刘辉在对调节空压机等设备抽检时,发现一台机器少装了一个螺丝。大队领导大动干戈,安排技术骨干力量进舱开展地毯式检查。整整忙碌了16天,最终找到了那枚丢失的螺丝。打那以后,他们又多了一条“铁规”:新安装设备必须进行全面安全排查。日月更迭,“大洋黑鲨”犁浪蹈海;时光流转,“水下蛟龙”仗剑待命。近半个世纪以来,核潜艇安全航行百万海里,出色地完成了一系列重大任务,在走向远海大洋的征程中留下了一道道闪亮的航迹。(摘编自人民日报)材料三:纵观世界海军大国间的核潜艇发展不难发现,如今针对新一代核潜
5、艇的比拼已然开始,各国也有各国自己的打算。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变革,除核动力技术、艇体材料、低噪音之外,未来下一代战略核潜艇还将会在武器装备、自主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等方面取得更加重大的创新和突破,大洋的“静默杀手”会更加犀利。(摘编自光明网“静默杀手”核潜艇是海军硬实力的象征,未来将如何发展?)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1954年,中国海军接收了苏联提供的两艘潜艇,并以此为契机,开始了潜艇部队的建设与学习,直接标志着中国核潜艇研发事业起步。B面对西方国家的核威胁和核讹诈,中国决定自力更生研制核潜艇,彭士禄等科技人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克服困难,最终成功。C中国核潜艇基地官兵以“谨小慎微,精益求精”的态度,确保了核潜艇的安全运行,体现出了中国海军对核安全的高度重视。D核潜艇的退役处置是世界性难题,中国核潜艇基地通过自主创新,成功攻克了这一难题,填补了我国技术空白。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中“早上天不亮就起来,晚上深夜才睡”与材料二中“不分白天黑夜的探索之路”等语句,突出强调了核潜艇事业需要时刻待命。B材料一使用“第一支”“
6、第一任”“第一艘”等词语,表明中国核潜艇的发展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核讹诈,使中国成为具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能力的国家。C材料二列举吴水海排查冷凝器传热管问题、孔劲松团队攻克“核退”处置技术难题,证明了我国核潜艇技术领先世界。D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从历史发展、技术保障的角度介绍了我国核潜艇事业,材料三则展望了世界核潜艇事业的未来发展前景。3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中国核潜艇事业“慎之又慎”理念的一项是()A在核潜艇关键设备的选材上,科研团队广泛调研,对多种材料进行性能测试和对比再选择。B为确保核潜艇的安全性能,团队反复计算潜艇的结构强度,进行多轮模拟实验和压力测试。C为加快核潜艇研发进程,在部分系统的研发中,跳过一些常规测试环节直接进入下一阶段。D在核潜艇的武器系统装配前,技术人员对每一件武器装备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和功能计算。4请简要分析材料中将核潜艇比作“大洋黑鲨”“水下蛟龙”“静默杀手”等的效果。5请结合材料,简述我国在核潜艇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宝水乔叶出门再看,余晖已尽。周围的山林已经有深深浅浅浓浓淡淡的靛蓝。没有路灯,只有家家户户露出的微光,映衬出暖
7、调暮色。也不敢走远,便又到了村委会门口,这块地方并不宽展,此时却有了些空旷意味。在老槐树下看了好一会儿。我爬的最早的树就是槐树,自家院子里就有一棵。爬它只在五月,因上面有槐花。“槐花香,好嘴尝。”奶奶一说这话,就预兆着她想要开始蒸槐花了。常常等不及她老人家慢工出细活,我只管三下两下蹿爬到树上,用手捋着槐花,一把一把地吃。柔嫩的花瓣就被我这么粗粗糙糙地吞到了肚子里。槐花的香并不顺溜,刚入口时是轻微的涩,然后才会泛起淡淡的甜。这甜是个慢性子,来得不烈,走得不急,我从树上下来好一会儿,用舌尖儿舔一圈儿唇,还有余味儿。张开胳膊趴到槐树上,真粗。树皮微凉。一疙瘩一疙瘩的凸起,像脚蹬子引诱着我往上爬,小时候的我爬树是把好手。现在还能爬吗?有多少年都没有爬过了,这老胳膊老腿。鞋是耐克跑鞋,轻便,防滑。左右看看,没一个人影儿。我抬起左脚,搭上一个树疙瘩,往上提劲儿,再把右脚搭上另一个树疙瘩,两手一高一低抱住树,涌动身体,一下,一下,终于够住了最低的枝丫,再提一把大劲儿,上到树上。稍微高了这么一点儿,看到眼里的景致也没什么不一样。不一样的是我。谁能想到我会在这夜里爬到这棵树上呢。我想着另外一个人,他远远
8、地看见这树,看见夜色中树杈上黑黑的蠕动的一团,他会以为这是什么?漆桃花这几天开得正好。其实就是野桃花,宝水人却叫它漆桃花。它的粉是极淡的粉,阳光下远看时竟像是雪白的,近看才会察觉到它的粉,粉中还含红。五瓣,细长的花蕊,稍稍往里扣着,有些羞涩。开得最饱满时,一阵风吹来,就落成了桃花雪。几乎是同时,花柄和花托之间就萌出了小小的绿芽,叶子出来了。每次散步我都会折几枝插瓶。雪梅也有这个爱好,却比我插得讲究,每一瓶都能看得出轻重高低,疏密有序,俯仰得宜,如画一般,且定要白瓶子和玻璃瓶,越发衬着野野嫩嫩的好看。我夸她审美有天分,她腼腆一笑,说是网上学的。秀梅却只看重这漆桃花的果子。说到五六月份时就能长成,跟个小青枣子似的,就再也长不大。吃是不能吃的,以前这叫不中用,近些年却中了用,因为能成钱了。果子虽没果肉,那果核却好。秀梅还说,剥了皮,留着核,穿成手串,卖给游客,可不就成了钱?自从摸着了这个门路村里人一到时节就都去摘这野桃子穿手串,往云里村和云下村送货。野杏花跟着漆桃花的脚,开起来也是轻薄明艳,只是花期也短,风吹一阵子就散落了。和它一起开的山茱萸花期却长,乍一看跟黄蜡梅似的,只是比蜡梅的气势要大
9、。它是树,开出来便是花树,不管大花树还是小花树都披着一身黄花,黄金甲似的,每个枝条每朵花都向上支棱着,十分硬气。云里景区有个景点就叫茱萸台,听说原来叫磨石坡的,后来发现有很多茱萸,就改叫茱萸台了。导游词里说是王维来过。来没来过谁知道呢?孟胡子说,要想吃旅游饭,在地名上咱也得随行就市,这叫文化提升。白蒿也蓬蓬茏茏地长了起来。幼时我爱吃蒸白蒿。奶奶把白蒿一把把地掐回来,洗净后裹上面蒸熟,再浇上蒜汁,便满口鲜腴。其他也罢了,最能显手艺的是怎么裹那一层面,这层面需得匀匀的,还需得不厚不薄,厚了黏糊,薄了不够提香。奶奶裹的那层面,又润又糯,如雪下透出的春草色。抱着几枝漆桃花从坡上下来,碰到张大包正在房后看他的香椿树,树不少,却还瘦小,问他啥时候能来掰芽吃,他说还早。路过九奶家,老安正和九奶在院子里坐着,远远地跟我打了招呼。我便过去。问安嫂子呢,老安说刚挖了点儿荠菜,正在收拾。便高声喊了安嫂子手脚快点儿,先收拾一袋子出来呀。我也只好等着。说话间安嫂子到了跟前,拎了个塑料袋子,满当当的翠色,不容分说就塞过来。我也只好接着。回去包了一顿饺子,比以往吃过的荠菜饺子都鲜美。接下来就迷上了挖荠菜,一直挖到了三月三。这时节,山下的荠菜早就花开成了片,起了硬莲,就吃这一口来说已经算是老了,可山里的荠菜却还正是蓬勃壮嫩。三月三这天,荠菜是主角。和福田庄一样,宝水也是要拿荠菜煮鸡蛋的,“三月三,荠菜煮鸡蛋,胜过仙灵丹”。这边还另有一种说法:三月三是荠菜花生日。这还是头一回听说。福田庄的说法是“二月二,龙头抬。三月三,生轩辕”。这么看来,黄帝和荠菜花原是同一天的生日?老安说,老规矩也是要戴荠菜花的。“戴了粮仓满,不戴少银钱”。戴自然是没人戴,却要放在灶边,说是防一年的虫蚁。那天我便冷水坐锅,放了几颗鸡蛋,又将荠菜连枝带叶地整棵盘进去,开火煮了几分钟,放了些盐,把鸡蛋皮儿挨个敲了缝,又小火煮了两分钟,过了凉水,剥了蛋壳,摆在青瓷盘里,又放了几枝带花的荠菜棵。白的雪白,青的淡青,绿的鲜绿,煞是好看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 语文 含答案》由会员ligh****329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 语文 含答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