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技 术 交 底 书 (二级交底) 工 程 位 置XX市XX区工 程 名 称XX工程交底工程项目排水管道安装交 底 日 期XXXX年XX月XX日交底内容及附图一、工程概况1.1、排水工程设计概况1.1.1、管道布置1、排水管道设计(1)YB-5YB-8段雨水管道:受匝道桥建设影响,对此段管道进行改造,改造后管道采用FRPP中空双壁缠绕管,管径DN800mm,改造段管道长度126.94m;(2)YB10YB11段雨水管道:受匝道桥建设影响,对此段管道进行改造,改造后管道采用FRPP中空双壁缠绕管,管径DN1000mm,并接入新建BH=36002200mm雨水箱涵Y-16号井,改造段管道长度58.54m;(3)YA-10YA-10-2段新建雨水管道:接既有雨水管道YA-10号井,沿规划道路西向东敷设,管道采用企口式钢筋混凝土管(级),管径DN1800mm,新建管道长度58m。2、主线路面排水设计主线路面通过雨水口接入排水管道,排除路面积水。雨水口一般按2550m间距设置,在道路交叉口、低洼地段、公交停靠站等地段适当增设雨水口,雨水口连接管管径均为d300mm,采用级钢筋混凝土管,雨水口采用偏
2、沟式单箅雨水口。共新建15座雨水口,d300mm管道85m。3、桥面雨水排水设计桥面雨水在横桥向通过1.5%横坡汇入桥梁两侧间隔5m的泄水管,通过De160mm UPVC管随桥墩排入地面,就近接入地面排水系统。1.1.2、管材选择(1)设计排水管管径d1000mm时,采用FRPP中空双壁缠绕管,采用橡胶圈接口,砂石基础及中粗砂偎管,基础垫层一般为15cm厚碎石+10cm厚中粗砂找平,中粗砂偎至管顶以上50cm;管材环刚度:当管顶覆土0.7mH3.5m时,管材环刚度SN=8kN/m2,当管顶覆土3.5mH6m时,管材环刚度SN=10kN/m2。(2)设计排水管管径1000mmd1200mm时,采用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管径d1200mm时,此案有企口式钢筋混凝土管。均采用橡胶圈接口,150砂石基础。当管顶覆土0.7mH3.5m时,采用级管,当管顶覆土3.5mH6m时,采用级管。(3)雨水口连接管及桥梁排水立管入地管,采用砂基础下垫层100mm砂石垫层。雨水口连接管采用级钢筋混凝土管,橡胶圈接口,150砂石基础。1.1.3、排水检查井、井盖及支座1、YB-6.YB-8采用圆形混凝土雨水检查井
3、,直径=1350mm,共有2座;2、YA-10YA-10-2采用矩形直线混凝土雨水检查井,结构尺寸21001100mm,共有2座。3、车行道下检查井井盖、支座采用700国标重型球墨铸铁“五防”井盖(防响、防跳、防盗、防坠落、防位移)及支座,人行道下检查井井盖、支座可采用轻型球墨铸铁井盖及支座,检查井内踏步采用球墨铸铁踏步。4、雨水口采用偏沟式单箅雨水口,配套重型球墨铸铁井圈及箅子,采用销轴连接,具备防盗功能。1.1.4、沟槽开挖支护设计1、管道沟槽开挖深度约2.23.9m,沟槽宽度约3m,采用9m长FSP-IV拉森钢板桩加一道内支撑支护方式。桩顶标高以下0.15m处设置一道内支撑,钢板桩距管道外壁约0.8m,内支撑采用2737螺旋焊钢管,间距3.5m。内支撑与桩体之间设1道腰梁,腰梁采用1根32b普通工字钢。1.2、主要工程量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工程量1DN300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级管)m852FRPP中空双壁缠绕管(DN800)m126.943FRPP中空双壁缠绕管(DN1000)m58.544DN1800企口式钢筋混凝土管(级管)m585矩形直线混凝土雨水检查井(2100mm1100
4、mm)座26单箅雨水口座157既有检查井提升加固座90二、编制依据2.1、设计文件及相关文献1、XX工程中标通知书及合同文件;2、XX工程施工图设计 第三卷 排水工程 第一册 排水(市政部分);3、XX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及施工现场地形、地貌、地质情况;4、我公司现有的机械设备、施工技术水平;5、我公司从事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及资源情况;6、XX市政府、市城建局及相关方文件;2.2、主要技术标准及规范1、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2、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1-2008);3、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4、市政公用工程细部构造做法(17ZZ04);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2011);7、工程测量标准(GB 50026-2020);三、施工进度计划表3-1 每施工段排水管道工序时间表序号工序时间(d)备注1测量放线、钢板桩插打22土方开挖(内支撑安装)53基础处理24管道安装15检查井砌筑36沟槽回填17支护结构拆除1合计15四
5、、施工工艺技术4.1、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探槽开挖道路结构层破除拉森钢板桩及支护体系施工沟槽开挖基础处理管道安装、筑井回填夯实。基坑支护开挖详见排水工程基坑支护开挖技术交底。4.2、基础处理开挖沟槽后,应按照图纸对开挖好的沟槽复测一遍,看其平面位置和高程是否符合要求,排水沟畅通,尺寸及坡度符合施工要求,沟槽内无软泥及杂物,基面无扰动,清底合格。若基底不满足设计承载力120KPa要求,应及时通知业主、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地勘单位确认,共同协商解决措施。4.3、管道基础根据施工图设计要求:雨水管道管径d1000mm时,采用FRPP中空双壁缠绕管,采用橡胶圈接口,砂石基础及中粗砂偎管,基础垫层一般为15cm厚碎石+10cm厚中粗砂找平,偎中粗砂至管顶以上50cm;管径1000mmd1200mm时,采用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橡胶圈接口,150砂石基础。管径d1200mm时,采用企口式钢筋混凝土管,橡胶圈接口,150砂石基础。雨水口连接管及桥梁排水立管入地管,采用砂基础下垫层100mm砂石垫层。铺设砂垫层前,需复验管节中心、高程,合格后及时铺设管道;下管前,凡规定应进行管道变形检测的断面,必须事先
6、量出该管道断面的实际直径尺寸,并做好标记。砂垫层人工夯实,达到规定的压实度要求。当开挖至设计标高遇软土地基时,应及时通知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业主单位确认处置方式,另行加固处理,保证管道基础承载能力。4.4、管道安装本次工程管道采用人工配合机械下管,管道吊运设备选择吊车(1200mm以上直径管道采用25t吊车安装、1200mm以下管道按16t吊车起吊安装)安装。下管作业应分工明确,排管以管内底标高为准,当管节到位后,立即用四个管枕固定。在井位处的管节应控制好检查井的内径尺寸。铺管前应复核样板高程,测定管节中心线。排管顺序应自下游排向上游,承口向上游方向。插口向下游方向,检查井与管道接口处采用半节短管。管子在铺设前,先将管节的承口内表和插口的外表用钢丝刷把油污杂物清除干净,按管径规格选用相应的橡胶密封圈,并套入插口槽内,要求做到四周均匀、平顺、无扭曲,在橡胶圈表面和前节管子的内表涂抹851防水涂料,以防渗水。下管时,吊点应设在管子的重心处,用拦腰起吊的方式起吊,或采用专用吊具。禁止采取钢索穿管吊管的方法,在吊运管时,要防止管节接口受损。铺管时,将管节平稳吊下,平移到排管的接口处,调整管节的
7、标高和轴线,然后用紧管设备将管子的插口慢慢插人承口,在承插管子的过程中,管节仍需悬吊着,以降低紧管时的拉力,管节拉紧后,调整管子的轴线和标高,然后用管枕击实。管节插入时,应注意橡胶圈不出现扭曲、脱槽等现象。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安装,采用砂基础和混凝土基础进行管道铺设,施工工序如下:挖槽砂基础(混凝土基础)安管检查井砌筑回填。4.5、管道连接FRPP缠绕结构壁管、钢带接口均采用电热熔带接口。管道安装前应先检查管材是否破裂,电热熔带是否完好。接口时,要将被连接管道的外表面和电热熔带内壁上的杂物、水汽等清除干净,并将连接管道对准轴线。用电热熔带将管道连接部位紧紧包住,边线端包在内圈,从两侧插入PE棒填充电热熔带端部空隙。用钢扣带夹钳将电热熔带上紧,使其紧贴管壁。钢扣带边缘要与电热熔带边缘对齐。将电热熔机的输出线端的夹子与电热熔带的连接头连接;在电热熔机上设定好时间和电压档,按操作规程进行熔接。熔接结束时,取下接线夹子,再紧固夹子约1/2圈。熔接完成后电源自动切断,进行冷却;冷却时间一般夏天约20min,冬季约10min,不可用冷水冷却。冷却后,打开钢扣带,检查熔接是否符合要求。混凝土管连接时一
8、般应逆水流方向连接,连接前在基础上对应承插口的位置要挖一个凹槽,承插安装后,用砂子填实。4.6、检查井本工程所选用的排水检查井皆选用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中的国标钢筋混凝土检查井,其井基混凝土改为C25,井基下加铺10cm厚碎石垫层。车行道下检查井盖、支座必须采用700国标(06MS201-6-4)重型球墨铸铁井盖及支座;人行道下检查井井盖、支座可采用轻型球墨铸铁井盖及支座;检查井踏步采用球墨铸铁踏步(06MS201-6-14)。设计排水检查井盖均采用防响、防跳、防盗、防坠落、防位移等“五防”井盖及井座。要求井圈、井盖安装平整,不得出现与路面高差不一致的现象。要求绿化带内井盖比地面高510cm,其它井盖应与现状地面齐平。雨、污水井盖应分别用“雨水”、“污水”标记。为了避免城市道路排水检查井的沉陷,对车道下现状及设计排水检查井进行加固处理。检查井位于车行道、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下时,要求井圈、井盖安装平整,不得出现与路面高差不一致的现象,施工时按地面实际标高调整。检查井位于绿化带、分隔带内时,井盖标高应根据绿化设计标高进行调整,要求比绿化地面高100m
9、m。施工中检查井位置在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后,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检查井与管道接口处采用半节管子,半节管子长度为1000100MM,带承口的应排在检查井的进水方向,带插口的应排在检查井的出水方向。检查井基础为砼基础,砌筑前先垫10CM厚碎石和浇筑10CM厚的素砼基础,宽度比砼基础宽10CM,井盖板底用1:2水泥砂浆勾平缝。当检查井底板与管道基础深度不一致时,需要对受扰动土基用C25砼填实。为避免检查井处沉降情况发生,井基下土基须作相应处理,检查井周边20CM范围内采用碎石垫层(20cm厚)加固,均匀夯入土基中,以提高地基承载力。砌体砌筑时应将砖充分湿润并清洗干净,按试验室确定的砂浆施工配合比拌制砂浆(MU10)。对于保留现有排水检查井,需统一更换为本次设计检查井盖及支座,现状井井面需根据道路改造后的道路设计标高进行提升,井面标高要求与道路设计标高一致。4.7、雨水口雨水口一般按照2550m间距布置,在道路交叉口、道路低洼地段、公交车站等地段适当加密布置,雨水口连接管起点控制埋深1.0m,雨水口连接管坡度为0.01,要求雨水口底高程比所接雨水管内底低30cm,以利沉泥。雨水口连接管管径为d300mm,连接管采用承插式钢筋混凝
《排水管道安装技术交底书》由会员f****t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水管道安装技术交底书》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