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科课件:流行性乙型脑炎
37页1、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Japanese Encephalitis,概述,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本病经蚊传播,夏秋季流行,临床特征: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病原学,病原体:乙脑病毒,属虫媒病毒乙组的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形态结构,抵抗力,不强,对温度、乙醚和酸均很敏感,抗原性,补体结合抗体,中和抗体,血凝抑制抗体,流行病学,流行病学,传染源,猪,主要传染源,人,不是主要的传染源,流行病学,传播途径,蚊子是乙脑的主要传播媒介,三带喙库蚊,主要传播媒介,流行病学,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感染后多数呈隐性感染,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26,岁儿童发病率最高,流行病学,流行特征,地区性:主要分布于亚洲,季节性:,7,、,8,、,9,月,高度散发性,发病机制,乙脑病毒,蚊虫叮咬,人体,单核巨噬细胞繁殖,病毒血症,隐性感染,侵入中枢神经系统,脑炎,病理解剖,病变部位,病变范围较广,大脑皮质、间脑和中脑病变最为严重,病变部位越低,病情越轻,病理解剖,主要病理变化,神经细胞变
2、性、坏死,软化灶形成,血管变化和炎症反应,胶质细胞增生,临床表现,潜伏期,4,21d,,一般为,10,14d,典型乙脑,分为四期,初期,极期,恢复期,后遗症期,临床表现,初期,病初的,1,3d,起病急,发热伴头痛、恶心和呕吐,嗜睡或精神倦怠,可有颈部强直及神志淡漠,临床表现,极期,病程第,4,10d,高热,意识障碍,惊厥或抽搐,高热、脑实质炎症及脑水肿所致,均伴有意识障碍,临床表现,极期,病程第,4,10d,呼吸衰竭,中枢性呼吸衰竭,外周性呼吸衰竭,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临床表现,极期,病程第,4,10d,乙脑极期三主症,高热、抽搐、呼吸衰竭,主要死亡原因,呼吸衰竭,临床表现,恢复期,一般,2,周左右可完全恢复,重症病人大多数病人于,6,个月,内恢复,后遗症期,患病,6,个月后仍留有的神经精神症状称,后遗症,临床类型,轻型,普通型,重型,极重型,体温,神志,抽搐,病理反射,脑膜刺激症,病程,3839,清楚,无,不明显,7d,左右,无,39 40,昏睡或,浅昏迷,偶有,阳性,较明显,714d,40,以上,昏迷,反复或,持续,阳性,阳性,2,周以上,40,以上,深度昏迷,反复或,持续,中
3、枢性呼衰,及脑疝,多在极期,中死亡,实验室检查,血象,白细胞总数增高,脑脊液,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改变,实验室检查,血清学检查,特异性,IgM,测定 可作早期诊断,其他抗体的检测,补体结合试验,血凝抑制试验,中和试验,主要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查,病毒分离,病程第一周内死亡病例的脑组织中可分离到病毒,但脑脊液和血中不易分离到病毒,并发症,发生率约,10,支气管肺炎,肺不张,败血症,尿路感染,褥疮,上消化道大出血,诊断,流行病学资料,明显的季节性,(,夏秋季,),10,岁以下儿童多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增高,脑脊液检查符合无菌性脑膜炎改变,血清学检查可助确诊,鉴别诊断,中毒性菌痢,起病更急,中毒性休克常见,一般无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多正常,粪便镜检可见白细胞或脓细胞,鉴别诊断,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乙脑与流脑的鉴别,其他病毒性脑炎,预后,病死率在,10,以下,重型和暴发型病死率高达,20%50,主要死亡原因:中枢性呼吸衰竭,存活者可有程度不等的后遗症,治疗,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和护理,把三关,高热、抽搐和呼吸衰竭,治疗,一般治疗,住院隔离,有防蚊和降温设备,做好基础护理,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治疗,对症治疗,高热,抽搐,呼吸衰竭,对症治疗,高热,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为辅,同时降低室温,对症治疗,惊厥或抽搐,脑水中所致,脱水,呼吸道分泌物阻塞,高热所致者,降温,脑实质病变所致者,镇静剂,对症治疗,呼吸衰竭,脑水肿所致者,中枢性呼衰,分泌物阻塞,对症治疗,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治疗,功能训练,预防,控制传染源,病人隔离至体温正常,猪的管理,预防,切断传播途径,防蚊、灭蚊,保护易感人群,疫苗接种,病例分析,5,岁患儿,,8,月,15,日开始发热头痛,呕吐一次,次日排稀便两次,精神不振,晚间开始抽搐,神志不清。查体,急病容,脉充实有力,颈强,(+),,克氏征,(+),,肢体肌张力增强,病例分析,血,WBC 1510,9,L,,便常规,WBC 0,5,个,Hp,,,CSF,细胞,数,2510,6,L,,糖,3.5mmol/L,氯化物,125mmol/L,,蛋白,0.45g/L,哪种诊断可能性大,?,提供诊断依据及主要鉴别诊断,治疗要点,
《儿科课件:流行性乙型脑炎》由会员第***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课件:流行性乙型脑炎》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