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运动创伤学复习资料1、运动创伤:是指在从事体育运动及其相关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创伤。它的发生与运动训练的安排、运动项目、运动技术、运动水平以及运动环境条件等因素有关。2、运动创伤学:是探讨体育运动中创伤的发生发展规律,研究有效的治疗和预防运动创伤的一门临床学科。3、运动创伤包括生物学基础、临床防治及流行病学研究等三方面内容。4、运动损伤按伤后时间分类可分为:急性损伤慢性损伤(a急性期处理不当b劳损)5、运动创伤是运动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探讨体育运动中创伤发生的规律,研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尽可能减少创伤的发生,以促进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6、运动创伤的产生是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心理素质、训练方法及环境因素等内外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7、青少年损伤最多见的是骨折,其次是挫伤,而在高龄组中软组织挫伤占首位,骨折占第二位。8、女子足球运动员膝前交叉韧带受伤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足球运动员(28倍)。其中1617岁的女孩发病率最高,且受伤时并无冲撞接触,这与女足球员起跳落地时缺乏缓冲,以及其膝伸屈肌力比不平衡有关。9、运动创伤主要发生在运动系统以及四肢和腰背为高发部位
2、,并有其独特的发病特点:轻度创伤多软组织创伤多慢性损伤多复合伤多复发率高。10、在短跑运动时,大、小腿后肌群屈曲用力后蹬肌肉主动猛烈收缩,易引起肌肉损伤,大腿后群肌肉损伤尤多。而跟腱拉伤、踝关节和膝关节扭伤等也很常见。短跑比赛中急停,可引起髂前上棘的撕裂。11、中场跑和马拉松跑是周期性耐力性运动项目,运动员的损伤以慢性损伤为主,跑距越长,其慢性损伤(尤其是踝和腿部)的发生率较高。12、在跳远起跳时,身体承受的最大垂直地面反作用力是运动员体重的1220倍,当起跳时下肢各关节受到一个短暂而突然的超大负荷。13、拳击运动是最激烈的接触性运动,参赛的双方力求以重拳击倒对方,打击部位集中于面部及腹部,颜面部的挫裂伤常见。拳击于颈部时可刺激颈动脉窦,反射性的血压骤降,可引起短暂性脑出血。14、膝关节是篮球运动损伤最多的部位,这与连球队专项技术特点有很大关系。蹲位时膝关节处于负荷最大、关节最不稳定的状态。15、肩部是排球运动员常见的损伤部位,以肩袖损伤肱二头肌腱腱鞘炎最为常见。16、网球运动中肘关节损伤最常见。当网球运动员正反手击球会拍或高压扣球发球时,由于过分伸展肘关节,使关节附近的肌腱嵌入肱骨上
3、踝,引起肱骨外上髁炎即网球肘。网球肘在老运动员中普遍存在。17、损伤发生后,组织中新的细胞和基质取代损害或丢失的细胞和基质的过程,及再次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反应,称为修复。整个修复过程一般为5天3周。根据修复过程的主要反应特征可分为一下三阶段:炎症期增生期成熟期。18、祖国医学对创伤的病理变化有自己的认识,总是认为是脉络受损、淤血流注、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血瘀气滞、营卫不和等出现疼痛。对创伤疼痛和肿胀的认识,如“不通则痛”、“气伤痛,形伤肿”等。19、直腿抬高实验出现疼痛即为阳性,说明有坐骨神经痛或腰椎间盘突出症。20、目前用于运动创伤的辅助诊断技术主要有:X线检查、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T)、磁共振成像(MRI)、超声成像(USI)、放射性核素骨成像、肌电图(EMG)、关节镜检查等。关节镜诊治手术主要用于关节伤病的诊断和治疗。21、现场急救的RICE原则:R(Rest)休息、I(Icing):冰疗、C(Compression):加压包扎、E(Elevation)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而消肿。22、慢性运动创伤是临床常见病损,它是由于机体长期、反复、持续的姿势或动作,在局部产生
4、应力集中;慢性运动创伤的治疗原则:对慢性劳损的治疗措施主要围绕四个方面进行:消除病因,调整训练内容和(或)改变训练方法、加强各种恢复措施、对症治疗。23、物理疗法:物理疗法简称理疗,是利用人工方法或自然银子作用于机体,来预防和治疗伤病的方法,是运动创伤康复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自然因子包括光、空气、矿泉水、热沙及淤泥的等。人工方法有电、光、声、磁、热等。物理疗法的治疗作用包括消炎、镇痛、改善血循环(以温热疗法最为明显)、兴奋神经及肌肉组织、增强肌肉收缩功能、纺织肌萎缩、促进组织再生和疤痕软化吸收、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及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因此,理疗在各种创伤治疗和康复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急性或慢性颈肩、腰、腿痛及软组织损伤的重要疗法。24、根据创伤的病理、病程及功能情况合理安排创伤后的运动训练,是运动创伤治疗中特别重要的一环。25、康复训练的目标:保持运动员已经获得的良好训练状态,使伤愈能立即投入正规训练;防止因伤停止训练而引起的“停训综合征”;维护运动系统功能,防止肌肉萎缩及挛缩;消除重复受伤的动作,预防再损伤;改善组织代谢,促进关节软骨和肌腱的修复和再生;尽快恢复肢体能力,达到从临床康复到
5、功能康复。运动创伤康复训练的基本原则:特殊适应原则;不能停止训练原则;尽早恢复肌肉功能,适宜大运动量原则;由简至繁的训练安排,循序渐进原则;协调性的训练内容安排,全面训练原则;科学锻炼,安全性原则。26、医疗康复训练的常用方法:运动疗法:a主动运动:由肌肉主动收缩完成,是运动疗法的主要方式(静力练习:是利用肌肉的等长收缩进行肌力进行练习方法,不会引起关节活动;动力练习:a等张练习:又称动力性练习,利用肌肉的等张收缩惊醒的抗阻练习。b渐进抗阻运动c向心练习与离心练习:向心练习指等张收缩时,肌肉主动缩短使肌肉的两端相互靠近的练习;离心练习指由于阻力大于肌力,肌肉在收缩中被被动拉长,使两端相互分离的练习;d短促最大收缩练习;e等速练习)b被动练习27、关节软骨损伤十分常见28、慢性劳损康复训练的主要目标是早期恢复运动成绩防止再次损伤或加重。训练内容:纠正错误动作的练习改变技术动作发展代偿功能的练习加强上部肌肉的练习消除粘连,改善局部血运的练习肌力协调的练习矫正畸形的训练。29、骨折自然愈合的基本过程:肉芽修复期原始骨痂期成熟骨板期塑性期30、骨折愈合的影响因素:骨组织的再生能力很强,一般的单
6、纯性故作,数周内就有肉芽组织的连接,23个月就有原始骨痂连接,45个月后骨连接已足够坚强,但是有许多因素会影响骨组织的修复。影响骨折修复及愈合的因素有全身性因素和局部因素、医源性因素和药物因素。局部因素包括局部血供、骨折的类型、固定技术、理学环境等。骨折处的血液供应是决定骨折愈合速度重要的因素之一,局部血液供应都会影响骨折的愈合骨折的类型也是骨折愈合速度快慢的影响因素之一粉碎性骨折损伤局部结束面积较大,但由于损伤严重,其愈合往往较慢创造一个良好的固定和生物力学环境可使骨折得到较好的愈合。31、骨折的损伤机制:骨折是指骨皮质和骨小梁的连续性部分或玩群攻破坏。运动中最常见的骨折通常是一次性暴力损伤所致。32、田径中,尤其是跑、跳项目运动员容易发生胫骨、腓骨或跖骨疲劳性骨膜炎,发生在胫腓骨上的骨膜炎也称行军腿,发生在跖骨上的也叫行军足;脊柱的椎弓峡部疲劳性骨折则多见于体操、艺术体操、举重和技巧等运动员,因频繁的过度伸腰引起。33、构成关节骨端关节面的正常对应关系发生异常变化,并造成关节的基本结构及辅助装置的损害和关节功能失常者称为关节脱位,俗称脱臼;关节脱位多发生与活动范围大,活动频繁的关节
7、,以肘关节最多,其次是肩关节。(在运动损伤中最常见不稳定的关节有:肩关节、腕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34、关节脱位的生物学基础:关节的稳定性由骨骼、关节囊、韧带和肌肉共同维护的。35、脱位的治疗:脱位整复成功后,应将患肢固定在何时的位置,时间须足够,一般23周,若有软组织的撕裂,则因有足够固定时间的保护。忽视伤肢必要的保护与制动,是导致关节脱位疗效差和造成习惯性脱位的主要原因之一。36、关节软骨一旦损伤,则遗留永久性病变,不能完全修复,治疗困难,常常影响体育训练及成绩提高,并导致手上运动员的运动寿命缩短。37、关节软骨的功能:关节软骨的表层除具有耐磨、抗压和营养物质的通透功能外,还具有免疫屏障作用,关节软骨在关节活动、承重及生长(青少年)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运动中有减震、分散和缓冲冲击力以及减小摩擦力以利关节活动的功能。38、关节软骨损伤的类型:关节软骨的机械损伤可分为3类:软骨细胞和基质显微损伤,没有明显的软骨表面破裂;软骨明显破裂(软骨骨折);软骨和软骨下骨的断裂。(骨软骨骨折)39、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与再生:由于关节软骨是无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的组织,自身修复能力有限,损伤后常导致关
8、节功能恢复不全,其主要生物学因素是:软骨无血管损伤的组织缺少未分化的软骨细胞软骨细胞封闭于致密、坚固的较原糖蛋白分子固体基质中,损伤的关节软骨不能得到骨组织中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进入损伤部位。40、软骨骨折损伤机制:1、急性软骨骨折:急软骨骨折由3种主要外伤暴力引起,即嵌压、剪力与撕脱。2、慢性软骨骨折:若软骨骨折在急性期未被诊断,则可能导致骨软骨性关节游离体与剥脱性骨软骨炎。41、创伤性关节炎:是一种继发性的可以预防的骨关节病,是由于连续的物理性或机械性损伤导致的可运动关节的软骨变性、破坏,以及在次基础上的关节软骨,软骨下骨、滑膜、关机囊及周围的肌肉和韧带的一系列改变,出现关节疼痛、功能障碍者,称为创伤性关节炎。他的发生与运动系统慢性损伤、关节内骨折、关节暴力上及关节内异物存留等有关。42、肌肉拉伤:可表现为部分撕裂伤或完全撕裂伤,多因强烈收缩或被动过度牵拉致伤,好发与跨越两个关节的长肌。43、肌肉挫伤损伤机制:最常见的挫伤部位,是大腿前部的股四头肌与小腿前部的胫前肌。44、延迟性肌肉损伤:是指机体在进行大运动量或不习惯性运动后一段时间内参加运动的肌肉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延迟性的结构改变,
9、并伴随出现延迟性肌肉酸痛、肌肉僵硬、运动能力下降。45、肌筋膜炎:又称肌筋膜疼痛综合症,肌肉风湿病,肌纤维等。是种局部纤维性病变,以“激惹点”为特征的疼痛症。颈肩部、背腰部、骶髂部、髂嵴为好发部位。46、肌腱损伤的机制:直接创伤过渡负荷47、断裂肌腱的修复:肌腱一旦发生断裂,其内源性修补能力非常差,往往需要依靠腱外的腱围组织长入来修补腱断裂。48、关节韧带损伤是关节的骨与骨之间的静力支撑,稳定关节防止过度活动,并与关节周围肌肉系统一起静力和动力支撑作用。韧带损伤后的愈合过程一般分为3期:第一期为伤后17天,病理改变以出血、炎症为主;第二期为纤维组织增殖期,伤后23周达高峰;第三期为成熟期或重塑形期。49、韧带损伤防治原则:韧带损伤后不管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治疗和康复的基本原则是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合理的功能训练,不能任凭其制动而不顾,也不能过早的对愈合未坚的韧带施加不适当的应力50、运动中出现的神经损伤,多为慢性劳损继发周围神经损伤,而脊髓损伤则为骨折拖尾等的严重并发症,可能危机运动员生命或出现瘫痪。51、脊髓损伤的治疗原则:及时而合适的固定:早期合适的固定,有助于防止因损伤部位的移位而加重脊髓的损伤。在现场搬运时尤为重要,一定要采用平托法。52、颅脑的运动创伤根据解剖部位可分为:头皮损伤、颅骨骨折、脑损伤,三者可单独发生,但常是合并存在。53、脑震荡:是脑损伤中损伤程度最轻的一种。实质为头部遭受暴力作用后,高级中枢神经系统一过
《运动创伤学复习资料全套》由会员赵****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创伤学复习资料全套》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