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轮复习课件.ppt
114页1、 目标要求:目标要求:1、了解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过程。、了解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过程。2、掌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掌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3、理解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理解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4、能够运用自由组合定律,并进行相关的推、能够运用自由组合定律,并进行相关的推算。算。5、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阅读课文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思考下列问题:孟德尔是以豌豆的哪两对相对性状进行孟德尔是以豌豆的哪两对相对性状进行实验的实验的?P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必须具备什么条件?F1的表现型是什么的表现型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了什么问题?F2的表现型是什么的表现型是什么?比值是多少比值是多少?两种新两种新的重组类型比例是多少的重组类型比例是多少? 分析每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分分析每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离定律?P F1个体数:个体数: 315 108 101 32比例:比例: 9 : 3 : 3 : 1 黄色圆粒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绿色皱粒黄色圆粒黄色圆粒 F2黄色圆
2、粒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绿色皱粒 绿色圆粒绿色圆粒 黄色皱粒黄色皱粒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粒形粒形圆粒种子圆粒种子 315+108 = 423皱粒种子皱粒种子 101+32 = 133圆粒:皱粒圆粒:皱粒 3:1 黄色种子黄色种子 315+101 = 416粒色粒色 绿色种子绿色种子 108+32 = 140 黄色黄色 :绿色:绿色 3:1结论:豌豆的粒形、粒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结论:豌豆的粒形、粒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思考:如果单独考虑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那么,在思考:如果单独考虑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那么,在思考:如果单独考虑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那么,在思考:如果单独考虑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那么,在F2F2中它中它中它中它们的性状分离比是多少?们的性状分离比是多少?们的性状分离比是多少?们的性状分离比是多少? YYRR yyrr YRyrYyRr (黄色圆粒黄色圆粒 ) P配子配子F1配子配子F1 YryrYRyR假说:假说:假说:假说:F1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不成对
3、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不成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不成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不成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二、假说二、假说二、假说二、假说F2F2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RF2F2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 YR RY YR RY YR Ry yr rY YR Ry yR RY YR RY Yr rY YR RY Yr rY YR Ry yR RY YR Ry yr rY YR Ry yr rY YR Ry yr r r r r r Y Yy y r r r r Y Yy y r r r r Y Y Y Yy yR Ry yR Ry yR Ry yr ry yR Ry yr r r r r r y y y y93319331F2F2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 YR RY YR RY YR Ry yr rY YR Ry yR RY YR RY Yr rY YR RY Yr rY YR Ry yR RY YR Ry yr rY YR Ry yr rY YR Ry yr r r r
4、r r Y Yy y r r r r Y Yy y r r r r Y Y Y Yy yR Ry yR Ry yR Ry yr ry yR Ry yr r r r r r y y y y雌雄配子结合方雌雄配子结合方雌雄配子结合方雌雄配子结合方式有式有式有式有_种种种种遗传因子组成遗传因子组成遗传因子组成遗传因子组成_种种种种表现类型表现类型表现类型表现类型_种种种种161616169 9 9 94 4 4 4 YYRR YYRR :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 = 1 = 1 : 1 1 : 1 1 : 1 1 : 2 2 : 2 2 : 2 2 : 2 2 : 4 4双显 9单显 3单显 3双隐 1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YYrr、 Yyrr yyrr规律:规律:规律:规律:1 1、F2F2中的纯合体占(中的纯合体占(中的纯合体占(中的纯合体占( )位置在()位置在()位置在()位置在( )2 2、F2F2中的双杂合体占(中的双
5、杂合体占(中的双杂合体占(中的双杂合体占( )3 3、其余的单杂合体共占(、其余的单杂合体共占(、其余的单杂合体共占(、其余的单杂合体共占( )4 4、F2F2中亲本类型占(中亲本类型占(中亲本类型占(中亲本类型占( ),重组类型(),重组类型(),重组类型(),重组类型( )。在重组类)。在重组类)。在重组类)。在重组类 型中纯合体占(型中纯合体占(型中纯合体占(型中纯合体占( )杂合体占()杂合体占()杂合体占()杂合体占( )。)。)。)。 4/164/164/164/168/168/1610/1610/166/166/161/31/32/32/3棋盘的对角线上棋盘的对角线上基因型:基因型: (9种)种)三、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测交实验:yr配子:测交后代: 1 : 1 : 1 : 1杂种子一代杂种子一代隐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YyRryyrrYyRr Yyrr yyRr yyrrYRYryRyryr 结论:实验结果符合预期设想,结论:实验结果符合预期设想,四种表现型实际子粒数比接近四种表现型实际子粒数比接近1:1:1:1, 从而证实了从而证实
6、了F1形成配子时不同对的基因是自形成配子时不同对的基因是自由组合。由组合。遗传因子遗传因子遗传因子遗传因子遗传因子遗传因子遗传因子遗传因子遗传因遗传因遗传因遗传因子子子子 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控制不同性状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控制不同性状的_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_彼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_自由组合。自由组合。 结论:结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oYRyrYRryRr具有具有两对(或更多对)两对(或更多对)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配子时,在同源染色体上配子时,在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的同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由组合。这一规律就叫做。这一规律就叫做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律,又叫独立分配规律。,又叫独立分配规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YyRrYRyr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精子细胞YYyRR
7、rry1 12 23 34 4YyRrYRyr1 1个精原细胞个精原细胞个精原细胞个精原细胞4 4个精子(个精子(个精子(个精子(2 2种)种)种)种)1 1个卵原细胞个卵原细胞个卵原细胞个卵原细胞1 1个卵细胞(个卵细胞(个卵细胞(个卵细胞(1 1种)种)种)种)YYYrrrrRYyyyyRRR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精子细胞1 12 23 34 4YyrRYryR1 1个精原细胞个精原细胞个精原细胞个精原细胞4 4个精子(个精子(个精子(个精子(2 2种)种)种)种)1 1个卵原细胞个卵原细胞个卵原细胞个卵原细胞1 1个卵细胞(个卵细胞(个卵细胞(个卵细胞(1 1种)种)种)种)结论:对于两对相对性状而言结论:对于两对相对性状而言结论:对于两对相对性状而言结论:对于两对相对性状而言1 1、1 1精原细胞精原细胞精原细胞精原细胞 4 4精子(精子(精子(精子(2 2种)种)种)种) YyRr YRYyRr YR和和和和yr yr 或或或或 YrYr和和和和yRyR2 2、1 1雄性个体雄性个体雄性个体雄性个体 无数精子(无数精子(无数精子(无数精子(4 4种)种)种)
8、种) YyRrYyRr YrYr、yryr、YrYr、 yRyR同理:同理:同理:同理:3 3、1 1卵原细胞卵原细胞卵原细胞卵原细胞 1 1种卵细胞。种卵细胞。种卵细胞。种卵细胞。4 4、1 1雌性个体雌性个体雌性个体雌性个体 4 4种卵细胞种卵细胞种卵细胞种卵细胞突破易错疑点突破易错疑点对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配子的情况不熟练对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配子的情况不熟练分析配子产生时应特别注意是分析配子产生时应特别注意是“一个个体一个个体”还是还是“一一个性原细胞个性原细胞”。(1)若是一个个体则产生若是一个个体则产生2n种配子,种配子,n代表同源染色代表同源染色体对数或等位基因对数。体对数或等位基因对数。(2)若是一个性原细胞,则一个卵原细胞仅产生若是一个性原细胞,则一个卵原细胞仅产生1个个卵细胞,而一个精原细胞可产生卵细胞,而一个精原细胞可产生4个个2种种(两两相同两两相同)精细胞精细胞(未发生交叉互换的情况未发生交叉互换的情况)。例:。例:YyRr基因基因型的个体产生配子情况如下:型的个体产生配子情况如下:实际能能产生配子的种生配子的种类一个精原一个精原细胞胞2种种(YR、yr或或Yr、
9、yR)一个雄性个体一个雄性个体4种种(YR、yr、Yr、yR)一个卵原一个卵原细胞胞1种种(YR、yr或或Yr、yR)一个雌性个体一个雌性个体4种种(YR、yr、Yr、yR)【注意注意】注意写产生配子时注意写产生配子时“、”和和“或或”的运用。的运用。自我挑战自我挑战1.基因型为基因型为AaBbCc(独立遗传独立遗传)的一个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分别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分别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的种类数比为精子和卵细胞的种类数比为()A4 1 B2 1C1 2 D1 1【尝试解答尝试解答】_D_【解析解析】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的精细胞,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产生精细胞,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产生1个卵细胞和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因此,种类数比为个极体。因此,种类数比为1 1。2基因型为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两对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染色体上)的个体,在一次排卵时发现该卵细的个体,在一次排卵时发现该卵细胞的基因型为胞的基因型为Ab,则在形成该卵细胞时随之,则在形成该卵细胞时随之产生的极体的基因型为产生的极体的基因型为
10、()AAB、ab、ab BAb、aB、aBCAB、aB、ab Dab、AB、ab答案:答案:B分离定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等位基因等位基因与染色体与染色体的关系的关系细胞学基细胞学基础础遗传实质遗传实质联系联系一对相对性状两对及两对以上相对性状一对两对及两对以上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分别位于两对及两对以上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开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F1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F1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两个定律同时发生分离定律是基础了解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正确的选用实验材料2、采用 因素到 因素的研究方法。3、运用 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4、科学地设计试验程序:单多统计学试验(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实验验证 得出定律。技法提升技法提升判断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三种方法判断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三种方法(1)根根据据基基因因在在染染色色体体上上的的位位置置判判断断:若若两两对对或或多多对对基基因因位位于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它们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同
11、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它们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根根据据双双杂杂个个体体自自交交法法判判断断:具具有有两两对对相相对对性性状状的的纯纯合合子子杂杂交交,F1自自交交,若若后后代代出出现现4种种表表现现型型,且且比比例例为为9331(或或其其变变式式),则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3)根根据据双双杂杂个个体体测测交交法法判判断断:具具有有两两对对相相对对性性状状的的纯纯合合子子杂杂交交,对对F1进进行行测测交交,若若后后代代出出现现4种种表表现现型型,且且比比例例为为1111(或或其其变式变式),则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验证基因的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三种方法自由组合定律三种方法(1) 花粉鉴定法:双杂个体产生的花粉才可以花粉鉴定法:双杂个体产生的花粉才可以 某植物的高茎(B)对矮茎(b)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花粉粒非糯性(E)对花粉粒糯性(e)为显性,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呈棕色.现有品种甲(BBDDee)、乙(bbDDEE)、丙(B
12、BddEE)和丁(bbddee),请据表回答问题:若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利用_作为亲本杂交产生F1, 直接观察F1产生的花粉,表现型及比例是_ _ _即可。甲与丙或乙与丁甲与丙或乙与丁长形非糯性:长形糯性:圆形非糯性:长形非糯性长形非糯性:长形糯性:圆形非糯性:长形非糯性=1:1:1:1验证基因的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三种方法自由组合定律三种方法(1)花粉鉴定法:双杂个体产生的花粉才可以花粉鉴定法:双杂个体产生的花粉才可以 (2)根根据据双双杂杂个个体体自自交交法法验验证证:双双杂杂个个体体自自交交,若若后后代代出出现现4种种表表现现型型,且且比比例例为为9331(或或其其变变式式),则则这这两两对对相相对对性性状状的的遗遗传传遵遵循循自由组合定律。自由组合定律。(3)根根据据双双杂杂个个体体测测交交法法判判断断双双杂杂个个体体进进行行测测交交,若若后后代代出出现现4种种表表现现型型,且且比比例例为为1111(或或其其变变式式),则则这这两两对对相相对对性性状状的的遗遗传传遵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循自由组合定律。有关自由组合定律的题型和解题方法有关自由组合定律的题型和解题方法AaB
13、BCcDDAaBBCcDD和和AaBbCCddAaBbCCdd杂交(独立遗传),请思考杂交(独立遗传),请思考1 1、两个亲本分别能产生多少种配子?、两个亲本分别能产生多少种配子?2 2、产生子代时雌雄配子间的结合方式有多少种、产生子代时雌雄配子间的结合方式有多少种? 3 3、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类型和比例分别是多少?、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类型和比例分别是多少?4 4、子代基因型为、子代基因型为AaBbCcDdAaBbCcDd的概率是多少?的概率是多少?小结:小结:解题步骤:解题步骤:观察该题有几对相对性状,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观察该题有几对相对性状,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观察该题有几对相对性状,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观察该题有几对相对性状,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判断显隐性并写出各性状基因型判断显隐性并写出各性状基因型判断显隐性并写出各性状基因型判断显隐性并写出各性状基因型先分析每一对遗传性状的结果,然后运用乘法法先分析每一对遗传性状的结果,然后运用乘法法先分析每一对遗传性状的结果,然后运用乘法法先分析每一对遗传性状的结果,然后运用乘法法 则。则。则。则。记住:记住:分支法的前提是分支法的前提是2
14、2对及以上对及以上能独立遗传能独立遗传的基因的基因AaBBCcDDAaBBCcDD和和AaBbCCddAaBbCCdd杂交,请思考杂交,请思考1 1、两个亲本分别能产生多少种配子?、两个亲本分别能产生多少种配子?2 2、产生子代时雌雄配子间的结合方式有多少种、产生子代时雌雄配子间的结合方式有多少种? 3 3、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类型和比例分别是多少?、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类型和比例分别是多少?4 4、子代基因型为、子代基因型为AaBbCcDdAaBbCcDd的概率是多少?的概率是多少?AaAaAaAa(1AA:2Aa:1aa)(1AA:2Aa:1aa)BBBbBBBb(1BB:1Bb)(1BB:1Bb)CcCCCcCC(1CC:1Cc)(1CC:1Cc)比例比例比例比例:DDddDDdd(Dd)(Dd)子代基因子代基因子代基因子代基因型种类:型种类:型种类:型种类:3 32 22 21 1 =12=12种种种种(1:2:1 1:2:1 ) (1:11:1) (1:11:1) 1=1:1:1:1:2:2:2:2:1:1:1:11=1:1:1:1:2:2:2:2:1:1:1:1子代表现型子代表现型
15、子代表现型子代表现型的种类:的种类:的种类:的种类:2 21 11 11 1 =2=2种种子代表现型子代表现型子代表现型子代表现型的比例:的比例:的比例:的比例:(3:13:1)1 1 1=3:11 1 1=3:1AaBbCcDdAaBbCcDd的概率的概率的概率的概率:1/2Aa 1/2Bb 1/2Cc 1Dd=1/81/2Aa 1/2Bb 1/2Cc 1Dd=1/8解题步骤:解题步骤:写出该题相对性状写出该题相对性状写出该题相对性状写出该题相对性状判断显隐性并写出各性状基因型判断显隐性并写出各性状基因型判断显隐性并写出各性状基因型判断显隐性并写出各性状基因型写出亲子代遗传图解写出亲子代遗传图解写出亲子代遗传图解写出亲子代遗传图解先分析每一对遗传性状的结果,然后运用乘法法先分析每一对遗传性状的结果,然后运用乘法法先分析每一对遗传性状的结果,然后运用乘法法先分析每一对遗传性状的结果,然后运用乘法法 则。则。则。则。记住:记住:乘法法则的前提是乘法法则的前提是2 2对及以上对及以上相对独立相对独立的基因的基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中的逆推法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中的逆推法将高杆(将高杆(将高杆(
16、将高杆(T T)无芒()无芒()无芒()无芒(B B)小麦与矮杆无芒杂交,)小麦与矮杆无芒杂交,)小麦与矮杆无芒杂交,)小麦与矮杆无芒杂交,后代出现高杆无芒、高杆有芒、矮杆无芒、矮杆有芒后代出现高杆无芒、高杆有芒、矮杆无芒、矮杆有芒后代出现高杆无芒、高杆有芒、矮杆无芒、矮杆有芒后代出现高杆无芒、高杆有芒、矮杆无芒、矮杆有芒四四种种表表现现型型,且且比比例例为为四四种种表表现现型型,且且比比例例为为3:1:3:13:1:3:1,则则亲亲代代的的基基因因型型为为?,则则亲亲代代的的基基因因型型为为?TtBb ttBbTtBb ttBb有关孟德尔试验典型比例的习题有关孟德尔试验典型比例的习题3:1 ?1:2:1 ? 1:1:1:1 ?9:3:3:1 ? 3:1:3:1 ?1: 0: 1: 0 ?子代基因型子代基因型子代基因型子代基因型/ /表现型比例表现型比例表现型比例表现型比例亲代基因型亲代基因型亲代基因型亲代基因型已知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已知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YYRR:YYrr:YyRR:Yyrr:YYRr:YyRr=1:1:1:1:2:2。按自由组合定律推测双亲的基因型是按自由组合定
17、律推测双亲的基因型是( ) 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B B多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多对等位基因的遗传 两对以上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若这些基因是位于不同对两对以上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若这些基因是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遗传时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遗传时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归纳如下表:归纳如下表:F1杂合体等杂合体等位基因对数位基因对数F1产生的配产生的配子种类数子种类数 *F2基因基因型种类数型种类数 *F2基因型基因型的比例的比例F2表现型表现型种类数种类数 *F2表现表现型比例型比例 *一对二对三对.n对.2 21 12 22 22 23 32 2n n3 31 13 32 23 33 33 3n n(1:2:1)(1:2:1)1 1(1:2:1)(1:2:1)2 2(1:2:1)(1:2:1)3 3(1:2:1)(1:2:1)n n2 21 12 22 22 23 32 2n n(3:1)(3:1)1 1(3:1)(3:1)2 2(3:1)(3:1)3 3(3:1)(3:1)n n一对夫妇,丈夫
18、并指(并指基因为一对夫妇,丈夫并指(并指基因为一对夫妇,丈夫并指(并指基因为一对夫妇,丈夫并指(并指基因为A A),妻子正常,),妻子正常,),妻子正常,),妻子正常, 他们的独生儿子却是先天性聋哑(聋哑基因为他们的独生儿子却是先天性聋哑(聋哑基因为他们的独生儿子却是先天性聋哑(聋哑基因为他们的独生儿子却是先天性聋哑(聋哑基因为d d),),),),理论上推测第二个子女既是聋哑又是并指的概率为理论上推测第二个子女既是聋哑又是并指的概率为理论上推测第二个子女既是聋哑又是并指的概率为理论上推测第二个子女既是聋哑又是并指的概率为( ) A 1/2 B 1/4 C 1/8 D 3/8A 1/2 B 1/4 C 1/8 D 3/8C C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定律中的“特殊比例特殊比例”F1(AaBb)自交自交后代比例后代比例原因分析原因分析 测测交比例交比例9331979349611511 1:1 1:1 1:1 11 1:3 31 1:1 1:2 21 1:2 2:1 13 3:1 1正常的完全正常的完全显性性A、B同同时存在存在时表表现为一种性一种性状,否状,否则表表现为另一种性状另一种性
19、状aa(或或bb)成成对存在存在时,表,表现为双双隐性状,其余正常表性状,其余正常表现存在一种存在一种显性基因性基因(A或或B)时表表现为另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另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只要存在只要存在显性基因性基因(A或或B)就表就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同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性状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分离比分别为9 7,那么,那么F1与隐性个体测交,与与隐性个体测交,与此对应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此对应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A1 3B1 1C1 2 1 D9 3 3 1在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情况下,在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情况下,F1自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12 3 1,则,则F1测交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A1 3 B3 1C2 1 1 D1 1THANK YOUSUCCESS2024/8/2257可编辑牡丹的花色种类多种多样,其中白色的不含牡丹的花色种类多种多样,其中白色的不含花青素,深红色的含花青素最多,花青素含花青素,深红色的含花青素最多,花青素含量的多少决定着花瓣颜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轮复习课件.ppt》由会员汽***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轮复习课件.ppt》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