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景德镇古瓷厂导游词

6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11150829
  • 上传时间:2023-08-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89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景德镇古瓷厂导游词景德镇古瓷厂导游词1 女士们、先生们,瓷器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我相信大家见得很多。那么多姿多彩的瓷器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呢?到了瓷都景德镇,我们就不能不去探寻一番,所以今天我就请各位去参观古窑瓷厂,这个瓷厂为什么用古窑二字来命名呢?等会儿到了,我再作解释。现在我利用在路上的时间,向各位介绍一点陶瓷知识。 俗话讲:民以食为天。食就需要器,所以陶瓷的发明,也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 在原始社会,由于雷电常引起森林大火,大火烧过的土显得很硬。据说就是这个现象给人类以启示,人们用粘土加水涂抹在篮子上,然后在火中烧烤,得到了不易透水的容器,这就是最早的陶器。人们用这种器皿来盛水,存放粮食、食品。陶器的发展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我国大约在五六千年以前就发明了陶器。瓷是在陶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成的。瓷和陶相比,瓷比陶细腻、光滑、坚硬;瓷以瓷矿石为原料,陶则以陶土为原料,瓷的烧成温度在1300摄氏度左右,而陶一般不到1000摄氏度。 瓷器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发明之一,早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在烧制白陶和印纹陶器的实践中,不断改进原料和制作工艺,提高烧成温度,创造出了原始瓷

      2、器。传说在古代,中国瓷器第一次传到欧洲时,那美妙、坚硬的器具令人惊讶,人们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更不知道如何称呼,只知道是来自中国的,于是就称这奇妙的物品为中国,即CHINA;这是为什么在英语中瓷器又是中国国名的一种解释。 郭沫若先生在1965年来景德镇视察时,写下了一首诗,开头两句是这样的: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瓷都。景德镇以产瓷享誉世界,素有瓷都之称。它古称新平,文献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这就是说景德镇在汉代开始烧制陶瓷,至今已1700多年,景德镇这个名称也是因瓷而起。这里的制瓷业发展到宋代已相当兴盛,影青瓷都是当时的一大发明,在海内外影响深远。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真宗皇帝赵恒特别看重这影青瓷的产地,他下令这里的瓷工烧制宫廷用瓷,即御瓷。经能工巧匠们的精心制作,这批御瓷尤为精美,而且烧上了景德年制的字样,于是普天下的人称这批瓷器为景德瓷,朝廷把这种瓷器的产地也改名为景德镇。当然,现在这个城市远比昔日的景德镇大得多,是一个拥有100多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在1953年,景德镇被列为江西省辖市。讨论名称时,有人建议改称为景德市,但景德镇三个字是历史形成的,被全世界认

      3、可,分开不妥当,最后还是定名为景德镇市。 在景德镇这块土地上,1000多年来,窑火连绵,制瓷业代代相传,发明创造层出不穷,如南宋末年创造了制瓷原料新配方,即瓷矿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元代创烧了青花和青花釉里红瓷;明代发明了颜色釉、斗彩、釉上五彩瓷;清代发明了玲珑、粉彩瓷等等。经过长期的锤炼,景瓷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色。古窑瓷厂到了,有关景德镇瓷器的情况请允许我在以后的参观中再作进一步的介绍。 我们现在来到了昌江区的蟠龙岗,这一片树木掩映,错落有致的古代建筑,就是我冷冻将要参观的古窑瓷厂。瓷厂,尤其现代化瓷厂,在国内,在世界上,不少地方有,在景德镇当然也不少。但像眼前这样的瓷厂,据我所知,当今世界,只此一个。这个厂是采用景德镇明、清时期的方法制造奖品的。制瓷工艺工具、作坊和窑洞都是古老的,产品也大都是仿古的,所以这个厂被称为古窑瓷厂下面请随我进厂参观。 大家可能已经觉察到了,这里没有隆隆的机器声,道路用青石板铺成,电线杆、电线等现代设施被藏起来了,我们是滞有脱离现代城市喧嚣的清新之感呢?这个厂的目的是为了保留和继承明朝以来景德镇的传统手工制瓷技术,再现明、清官窑制造皇宫用瓷的过程;同时也为

      4、了集中保护当时散落在全市的明、清时期的作坊和柴窑,把它们按照严格的程序搬迁,复原于此。可以说这里保留了陶瓷文化的重要遗产。建成后,工厂按古代方式进行生产,制造瓷器,同时对国内游人开放,现在成了来景旅游者的必到之地。这一字排开的四幢古作坊和为坯房,每幢占地约600平方米,外形和内部布局基本一样,但制作的产品不同,工艺和设备也有差异。请进这一幢坯房,里面的工人正在紧张地工作呢。 请看,古代的制瓷作坊就是这样,它由正间、廒间、泥房和内院四部分构成。正间和廒间南北相配,两相平行;泥房居西,中间为长方形的内院。各间均向内院敞开,组合成一个封闭式的庭院,光照好,建筑、操作工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正间是坯房的主体,坐北朝南,采光充足,瓷坯制造的各道工序,全在这里面完成。这是辘轳车,是制作瓷坯的主要设备,它们排列井然有序,各工种操作岗位环环相扣,严谨而且协调。请往上看,那个被称为坯架,用木料托着一排排瓷坯半成品,这样的设置使正间的上部空间得到充分利用。 廒间即仓库的意思,是存放原料的场所,它靠近东门,方便原料运进。 请大家看西面的泥房,这里很阴凉,里面是经过精制的泥料,它比和好的面粉还细腻。工人师傅正

      5、在用脚踩,以后还要存放一段时间,再拿去做坯。请各位考虑一下,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好!这样先生讲得很好,是为了消除夹杂的泥料中的有机物和空气,因为这些东西都影响瓷坯的质量,所以泥料存放时间越长,揉打越充分,越有利于提高瓷器的质量。 现在我们来看看内院,这是瓷坯自然干燥的场地,中间有一个长方形水池,水池上部是个木架子,统称为晒架塘,这可是古老作坊内的重要设施,而且非常巧妙。是否有哪位女士或先生能解释它妙在何处?请这位小姐讲一讲,很好!谢谢您。水池和晒架一上一下,利用了空间,减少了占地。池内的水大部分是下雨天储存起来的。水是淘洗泥料所必需的,因而既方便又省力。除此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用意。我们知道水分是会蒸发的,而蒸发量又随气温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大气炎热干燥之时,池内水分蒸发加快,增加了池上方晒坯区域的水分,也就是说这部位的气候得到调节,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架上坯体的干燥速度,坯体干燥缓慢,收缩就均匀,到高温烧成时,就可以减少或消除成瓷出现裂纹的毛病。 瓷坯大部分是在这些辘轳车上完成的。你们看,工人师傅坐在上面,用木棍使劲搅车盘,车盘快速转动,这时即进行做坯或旋坯,工作中车盘转动逐步变慢。慢到不

      6、能作业时,又使劲搅几圈。就这样,靠惯性维持车盘运转,所以没有马达的轰鸣,显得安静、和谐。这位年轻师傅正在车头放一团泥,他双手相捋,随着车盘的旋转,一个碗的雏坯出现了,这就是做坯,俗称拉坯。碗、瓶、罐、缸等器皿都是这样拉出来的,可见做坯师傅的双手是多么灵巧,真可称得上是万能模具! 请看!这位师傅正在聚精会神地旋坯,拉制出来的初坯至一定的程度,再在辘轳车上用刀削成符合要求的坯体,称为旋坯和利坯。坯体放在中心的木桩上,师傅根据坏体的外形及尺寸要求,使用不同的刀具来旋削坯体的多余部分。他基本没有什么测量工具,控制坯体的外形、高低、厚薄等几何尺寸,靠得是眼观、手摸、耳听。眼观、手摸似乎还可以理解,但耳听是怎么回事呢?所谓耳听就是用弹指听音的方法来确定坯体的厚薄。旋坯师傅根据坯体不同部位,不同厚度,指弹后发出的不同声音,来决定何处下刀,旋削多少。一件坯正是经过旋坯师傅高超手艺,一丝不苟,一刀一刀地旋削,变成一个形状规整,厚薄得当的半成坏。当然,弹指听音,听其音而知其厚薄,决非一朝一夕之功,是陶瓷艺人长期丰富经验的结晶。清代督陶官司唐英说:款式粗细,关乎旋手之高下,故旋匠为紧要之工。 这几个师傅在画

      7、青花。青花是釉下彩,青花料主要成份是氧化钴,在坯胎上画好青花纹样后,再上一层透明釉,入窑一次烧成,。这些年轻的青花女工,右手拿一支特殊的毛笔,笔尖很细,但笔头是鼓鼓的,饱蘸着青花料。碗坯在她们左手上转动,右手下笔灌酒自如,轻重粗细恰到好处。大家可看一下表,画完一个碗需多长时间?对,10多秒钟,只需10多秒钟,碗坯上就布满匀称、豪放、带有丰富色彩的茶花。 从原料到瓷坯,全部工序都在一个坯房内完成。看完了景德镇这种特有的制瓷作坊,不知各位有保感相?总的说来,它外观简朴,工艺布局紧凑通畅,既经济又实用,而且方便管理,达到了组合状态,实现了功能、结构、风格三者和谐的统一。 瓷坯如何变成瓷器呢?这就要把它们送到窑房,装进匣钵,放到窑炉内,经过1300多摄氏度的高温的烧炼。下面就让我们去窑房看看吧! 只有景德镇才有的柴窑就在这座古朴的屋子里,请大家留意一下那根烟囱,它们顶部不是圆形,而是钢笔尖形,与众不同。为什么呢?有专家讲是为了减少风力对烟囱的影响,使烟囱抽力时不会时大时小,比较的均匀。柴窑又称镇窑,是古代制瓷重而关键的设备。这座柴窑已被列为省级文物。它以松柴为原料,是烧制某些特色传统瓷,尤其是

      8、颜色釉瓷最合适的窑炉。柴窑长达18米,呈长锥形,犹如俯卧的半个蛋壳。尾部直接砌筑高约21米,壁厚80-90毫米的薄壁烟囱。令人费解的是烟囱砌接泥缝呈8的倾斜,这又与普通烟囱两样,为什么呢?原来8的倾斜缝可以大大增强烟囱的牢固度。 柴窑是景德镇瓷工智慧的结晶,它综合运用了热工学、力学、材料学等学科知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它容量大,一次可装烧8-15吨日用瓷,烧制的品种多,以颜色釉为例,一窑能同时烧造出100多和中成色离奇的瓷器它热效率高,烧1公斤瓷器仅耗松柴2-2.4公斤。 请看这窑房,也很独特。构架是99尺的方形柱网。梁柱都是砍去枝丫,削去树皮的自然躯干,工匠巧妙地利用弯曲的木材作为构架,使房屋结构大为提高。二楼用于堆放松柴,楼面负荷每平方米超过1吨。据说明代时景德镇发生一次地震,许多房屋倒塌,而这窑房却巍然不动。 这里窑工们正要满窑。演窑就是将装有各种瓷坯的匣钵按预先设计放入窑内。20余名工人配合默契,紧张有序。要装满全窑,大约需8小时;然后封上窑门,点火烧炼,需延续24小时左右;接着熄火冷却,至少一昼夜以上。最后从窑内取出的就是各种成品的瓷器了。开窑是最激动人心的事情,进窑一色,出

      9、窑万彩,这是智慧和汗水的成果,这成功的喜悦令人陶醉。各位,这次由于时间关系,不能看到烧窑和开窑,有点遗憾,希望以后有机会再来,能补上这次的不足。 在同一窑炉内要同时烧出10余吨瓷器,其工艺之复杂是可以想象的。但自古至今,这种窑炉从不使用什么测试仪器,没有任何设备帮助工人控制烧炼过程,直到本世纪60年代初,照明还是用煤油灯。用柴窑烧制瓷器,靠得是工人人们的实践经验,严密的劳动组合和精细的分工。全窑有一位技术总管,称之为把桩师傅。他是柴窑烧瓷工艺的总负责人,烧瓷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难题,由他全权处理,在瓷器烧至将熟而又未熟的时候,停火时机的把握最为关键,烧炼时间过头,瓷器会发黄,甚至出现倒窑,倒窑即窑内装坯的匣钵被烧倒塌;火候不到,瓷器又未烧熟。这时完全靠把桩师傅的一双眼睛。他除了从窑的望火口观看火焰颜色外,还借助于唾沫,向窑棚望火口吐适量唾沫,根据唾沫在火中瞬间变化的情况,来作出判断。柴窑烧瓷的确有几分神秘色彩,有关把桩师傅的传奇故事也不少,其中童宾跳窑的故事广为流传。 童宾是明万历年间的把桩师傅,他技术高明,为人正直,深受窑工们的敬仰。他当时受命为皇宫烧制特大号青花龙缸。皇家贡品,不仅件头大,而且要求不能有任何疵点,即瓷器表面须万里无云,这在当时是极难做到的。童宾和瓷工想尽一切办法,多次烧造均未成功。眼看交货期逼近,皇命难违,瓷工们的身家性命受到威胁。身负重任的童宾为了瓷工们的活路,在烧造龙缸的关键时刻,乘人不备,毅然纵身跳入熊熊的窑火。说也奇怪,这次果然把龙缸烧成功了。直径3尺,高达2尺多的大龙缸,确实万里无云,白瓷如玉,青龙腾去驾雾,呼之欲出。真出谓世间奇珍。人们说,这次之所以如此成功,是因为童宾显灵。后来童宾被嘉封为风火仙。自此,景德镇世代供奉风火仙,香火不断。真

      《景德镇古瓷厂导游词》由会员re****.1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德镇古瓷厂导游词》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