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行政区划下的物流一体化发展

7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494214964
  • 上传时间:2022-12-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1.38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行政区划下的物流一体化发展物流管理1011班 方金玲 10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物流业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优化资源配置,加快流通现代化,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在国内物流业的发展已严重受到行政区划的制约,难以形成统一规范的物流市场和具有领头羊地位的大型物流企业。本文基于这一问题,通过分析行政区划下物流业的特点,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建立一个由各个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共同治理,复合治理以及政府监管的跨区域治理模式,最终实现跨区域物流一体化,从而推动整个物流业的发展。关键字:物流业 行政区划 区域物流一体化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认为“区域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1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特征,通常把区域的类型划分为自然区域、行政区域、经济区域。区域的概念具有明显的层次性,我国行政区划为“国家省市县”的层次结构。而物流业作为一个复合型服务业,本质是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

      2、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受到广泛关注与重视2。如何在34个行政区域下寻求物流企业的整合和发展是现代物流业面对的挑战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我国区域经济的本质特征是行政区经济,而非经济区经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质是由从行政区经济转化为经济区经济3。行政区经济的形成主因在于行政区政府广泛干预甚至主导管辖区经济,政区相互竞争而导致“地区保护主义”。物流业也不例外,我国地方政府广泛参与物流业的规划与发展,物流业体现出具有典型的行政区经济特性: 经济圈内普遍存在运输市场分割、物流基础设施重复建设、边界经济衰减性、低端物流产业同质化竞争和恶性竞争等现象4。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这类行政壁垒正成为最大的障碍。行政区划对区域物流一体化的进程影响深远,探索行政区划背景下物流一体化的演化机理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在我国的行政区划中,市级政府是相对独立的经济体,市级行政区经济是最典型、最基础的层次,市级政府是区域物流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的主导者。经济圈内的区域物流一体化旨在实现整体的最优化,即在跨市级行政区物流系统的基础上实现整体的最优化。受物流中心城市、产业梯度转移、城市群发展等因素影响,“跨市级

      3、区域物流一体化”正成为我国经济圈发展中最重要、最基础、最迫切的问题之一。目前,我国核心经济圈的物流一体化实际进展缓慢,主因在于政府主导下的优化模式具有明显地区倾向,众多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难以协调,行政壁垒问题突出,治理与监管机制缺位等5。其中,主体至少包括政府、物流企业、物流园区、行业协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由于我国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特殊时期,加之行政区经济的影响,所以我国在实现区域物流现代化的过程中,存在不同的关系。本文将分析区域物流一体化的规律,探讨构建有效的治理机制和监管机制来处理主体之间的复杂关系。国外区域物流的研究,侧重从企业的角度来研究物流基础设施、市场竞争机制以及供应链运作等问题,且实证研究多于规范研究,较多采用量化分析技术6。区域物流的选址、网络结构模型是研究的重点,较早期研究有Aikens ( 1985 ) ,Verter Diner ( 1995 ) ,Heinrich S( 2005) 等。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国内学者对区域物流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早期( 1998 2005) 有董千里、张文杰、杨东援、李旭宏、桂寿平等知名学

      4、者关于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系统规划、信息平台规划、系统动力学仿真等方面的开创性研究7。区域物流向一体化转变,国内研究多强调两个方面: 一是政府的主导作用,即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进行系统的规划和实施整合,体现出强烈的行政性; 二是物流系统的协同功能,即次区域、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效应8。总之,针对区域物流一体化的现有研究,本文认为在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即将物流系统看做技术系统,而忽视了行政因素对区域物流系统的影响。本文根据物流区域一体化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关联进行自己的分析整理,注重分析行政性力量在治理结构中的重要影响。具体关系见下表:( 一) 空间关联的分析物流是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环节实施有机结合。其中运输、仓储具有典型的空间特性,两个不同区域之间极易形成市场壁垒。地方封锁和行业垄断对资源整合和一体化运作形成障碍,物流市场还不够规范9。首先,在中国传统计划经济条件的限制下,中国物流业的条块分割和部门分割严重。从管理体制讲,主要表现为没有一个统一协调的产业管理机构,从整体上对物流市场进行合理规划,加以引导和协调,而是由不同的政府部门

      5、,不同的部委,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运输方式进行规划与投资,其结果只能是布局不尽合理,资源浪费,管理效率下降,难以形成统一的大的物流市场。大多区域物流业发展方向的政策、法规尚未完善。由于物流业发展涉及交通运输、城市管理、税务、海关、检验检疫等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各部门政出多门,难以形成统一的规范,一直出现各自为政、盲目发展的现象。其次,协调区域物流一体化在空间上的关系,关键在于建立合理的跨边界整合的合作机制与利益分配机制。由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人口、交通状况、环境等因素的动态变化,跨行政区区域物流经济是一种聚集经济,是人流、商流、资本流等各种生产要素聚集在一起的规模化经济,它以生产的批量化和连续性为主要特征,并且呈现动态性。综合考虑各利益主体的需求,建立跨边界整合的合作机制与利益分配机制是一体化的重要前提。最后,在边界区域整合的基础上实现物流园区的一体化是区域物流一体化的最高形态。实践中,我国多数物流园区的规划与运作管理是以行政区划为边界,存在明显的边界非经济性。所以,推进现有物流园区之间一体化运作、发展规划,是区域物流一体化的重要内容,跨行政区域之间的物流园区共建、物流园区之间的联运是一体化

      6、的具体模式。基于空间的优化是区域之间物流系统错位发展、联动发展和实现优势互补的重要举措。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之间物流园区,在业务上实现差异性发展,将有效促进园区之间的联动和协同发展。总之,物流园区的共建与联运,将有效促进经济圈内的物流产业梯度转移,有效解决物流业低水平、同质化、重复建设等问题。( 二) 时序关联的分析时序关联的过程是各次区域间由竞争到合作、最终实现高度一体化的过程。第一,区域间人流、商流、资本流的流动需要不同区域形成比较稳定的有限合作,政府之间要形成长远的共识,达成促进经济圈发展的物流一体化长期规划与安排。只有在合作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资源、资本、技术、信息、人才的自由流动,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货物的快速流动,从而使区域内各经济主体在经济贸易上形成很大的互补性。一体化需要实现各方利益的帕累托最优,这是一体化得以推动的前提条件,否则将出现“消极一体化”,即获利最小甚至获利为负的一方将采取消极的行为方式,一体化进程难以推动。第二,在合作的基础上形成共同的区域间经济发展战略,如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可以降低运行成本,促进规模效应,优化区域增长模式。一个结构稳定、高效运作

      7、的物流网络,既可以有效地降低区域内物流运行的交易成本和商务成本,提高整个区域经济运行的速度和效率,带动经济增长。又可以促进区域内信息、技术、人才、资金以及政策等一系列资源要素的流动和整合,有利于形成区域竞争优势。第三,区域间形成市场一体化,只有区域内物流市场的一体化,才会实现区域物流系统的系统整体性效用优化,包括边界地区共享物流设施、区域内实现信息共享,实现港口、机场、铁路等物流设施之间的物流资源协作,实现物流园区之间的“协作、联动和互补”。在经济圈外部竞争环境的影响下,促进区域内物流系统的进一步优化,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使得不同行政区域间的物流标准能够有效统一,使得供应商与经销商和消费者之间形成有效衔接,做到“一站式”服务,使物流由传统的交通运输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努力建立起货畅其流、快捷经济的物流服务体系,服务不同行政区域发展。第四,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形成高度一体化,欧盟国家形成统一的物流市场后,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聚散快捷的航运枢纽,国民待遇的市场规则,使区域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最终使欧洲区域经济走上了快车道。在经济圈内,物流系统实现高度一体化,各物流要素、子系统之间高度协同,

      8、形成针对其他经济圈的竞争优势。所以高度一体化的趋动力是来自外部的竞争,而非内在因素的趋动。( 三) 跨区域治理在开放经济框架下,治理机制是实现区域物流一体化的核心机制。传统的区域物流系统规划与实施强调由政府主导,政府难以兼顾各方利益,难以解决众多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如何有效破除行政壁垒,建立有效的治理机制来处理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跨区域治理的思想正受到各界的重视10。由于行政区域各主体之间不存在绝对的领导者,所以追求共赢这个目的是推进一体化的基本思路。政区竞争是以政府经济人假设为基础,利益分配机制是处理空间关联机制的关键。以彼此之间平等的协调、协商为主要方式,以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的网络化治理,这是目前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的新区域主义理论。政府已不是惟一的治理主体,有效的管治依靠的是社会网络组织体系,即由政府组织、私营企业组织、行业协会、其他非政府组织、学术机构、国际组织、公众等治理主体,针对公共问题进行通过对话、讨价还价、协商、谈判等集体选择和集体行动,达成共同管理目标,并形成资源共享、彼此依赖、互惠和相互合作的机制与组织结构。实际中,主体之间通过彼此协商,制定相应的规则章程,建立相关的协调

      9、合作机制等来对相关主体的经济活动加以规范、约束以及调节,最终实现“共赢”。参考文献1王之泰:现代物流学,中国物资出版社,1995。2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2009。3刘君德 中国转型期“行政区经济”现象透视J 经济地理,2006( 6) : 897 9014Mark Pagell. Understanding the factors that enable and inhibit the integration of operations,purchasing and logisticsJ.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04, 12(5):459-4875海峰、张丽立、安进:“怎样认识区域物流”,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6徐青青,缪立新 区域物流协同内涵及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 1) : 94 977刘南,李燕 现代物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 管理工程学报,2007( 1) : 151 1548周凌云,穆东,李佳成 区域物流系统多主体协同内涵与机制J 综合运输,2010( 3) : 43 459理勇,王韵,徐广印. 区域物流规划的综合评价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9(02)10杨道田.新区域主义视野下的中国区域治理问题与反思J当代财政,2010( 3) : 89 94

      《行政区划下的物流一体化发展》由会员大米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区划下的物流一体化发展》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