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伤寒论条文

36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476897345
  • 上传时间:2023-05-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5.41KB
  • / 3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伤寒论讲义第三版概述(一)作者生平;张仲景名机,字仲景。后人称之“医圣”张机约生于公元150219年,今之河南南 阳人。(二)成书时代背景;约成书于公元200-205年,宦官、外戚掌权,封建割据,政治昏暗,战争频起, 灾疫连年。(三)版本及流传伤寒杂病论张仲景着J魏王叔和整理编张仲景方论J唐孙思邈编伤寒论(千金翼方九、十卷,现存最早版本)I (1065)宋治平本伤寒论高保衡、孙奇、林亿等校正(国内已无原刻本)I (1144)南宋成注本注解伤寒论J(1545)明代汪济川校订本注解伤寒论I (1599)明赵开美的复刻本分述一、学术渊源1、基础理论继承于内经、难经、阴阳大论2、诊法源于内经、难经。并修正取舍3、药学理论源于神农本草经、胎胪要录4、方剂理论来源于汤液经及当时散在的验方5、张仲景丰冨的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成就系统地总结汉代以前医学成就,为临床医学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创立“六经证治”,使外感病的辨证论治有规律可循,为温病学形成奠定基础。确立“辨证论治”原则,从而形成我国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制定若干治则及许多行之有效方剂,为中药方剂学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三、伤寒的涵义伤寒论以伤寒两

      2、字命名,若从广义看,“寒”者“邪”之义也。“寒”从狭义可视为六淫之“寒邪” 广义伤寒:一切外感热病的统称(感受风、寒、暑、湿、燥、火,乃至疫疠之气),一个共同特点:发热。 狭义伤寒:为广义伤寒中一种,外受寒邪,感而即发的疾病。四、六经的概念六经是生理性概念,指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各经又可分为手足二经,概括了十二经 及其所属脏腑的生理功能。六经病:病理性概念,机体感受外邪后表现出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六组不同证候。五、伤寒论的辨证方法(一)六经辨证是一种辨证论治的方法与体系。贯穿在伤寒论全书的始终。作为伤寒论辨证施治的纲领。 六经辨证是对六经所属脏腑、经络病理反映进行综合、归纳,从而找出其固有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 以阴阳为纲分为两大类病证(阳证、阴证),在此基础上又划分为六类病证。各类病证反映外感病在整个过程中或病程的某个阶段所呈现的综合病证,并非各不相连的独立病证。(二)六经病的传变1、传变的概念 传:病证由某一经发展为另一经,并可以用六经病的提纲证加以概括,称之传经。变: 某一经病证起了质的变化,再也不能用六经病提纲证加以概括。2、 影响传变的因素1)正气的强弱;2

      3、)感邪的轻重;3)治疗的当否。3、六经传变的一般规律1、由表入里,2、由实转虚,3、阳证转阴4、传变的依据:脉证常见名词术语合病:两经或三经的病证同时出现.并病:某一经病证未罢,另一经病证又起两经病证往往同时并见.直中:体弱正虚,外邪不经阳经而直接犯三阴经,发病即见三阴证。循经传-病情按六经排列次序传变越经传-病情不按六经排列次序传变本经自病-未经传变,初起即为少阳或阳明病,也称“直犯”两感-阴经与阳经同时发病。阳病入阴-病情加重,阴病出阳-病情减轻。六、六经病证治则治法太阳病一汗法三阳病阳明病清下法祛邪为主少阳病一和解法太阴病一温中法三阴病少阴病一温阳育阴扶正为主厥阴病一寒热并用攻补兼施八法俱备: 汗-麻黄汤吐-瓜蒂散下-承气汤和-小柴胡汤温-四逆汤清-白虎汤补-小建中汤消-抵当汤药物疗法,针刺疗法,艾灸疗法内服外用,汤、散、丸、栓、含剂 始终贯穿了扶阳气,存津液精神。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一节太阳病纲要一、太阳病脉证提纲(1)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论太阳病提纲。二、太阳病的分类(2)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论太阳中风证的脉症特点。(3) 太阳

      4、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论太阳伤寒证的脉症特点。(6)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 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 剧则如惊痫,时痸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论太阳温病的脉症特点及误治后的变证。三、辨病发于阳发于阴(7)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论外感病初起分辨阴阳的要点及对不同愈期的预测。四、辨太阳病传变与否(4)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论凭脉症判断太阳病传变与否。(5)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再论太阳病传变与否当以脉症为凭。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论太阳病经尽自愈及预防传经之法。(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论太阳病表解至痊愈的大致时间。五、太阳病欲解时(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5、。论太阳病欲解时。第二节太阳病本证一、 太阳病表证(一)中风表虚证1. 桂枝汤证(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 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组成:桂枝3两,芍药3两,生姜3两,甘草2两,大枣12枚1枚5g) 病机:风寒袭表,卫强营弱。主症:发热,汗出,恶风寒,脉浮缓。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论桂枝汤的应用指征。(24)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论太阳中风,邪郁较重者,治宜针药并用。(42)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论太阳病脉浮弱者,治宜桂枝汤。(44)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论太阳病外证未解,宜汗忌下。(45)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 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论太阳病汗下后,表证未解,治宜桂枝汤。(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论太阳病误下后,其气上冲的治法。(

      6、57)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论伤寒汗后复烦,治宜桂枝汤。(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 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以桂枝汤。论病常自汗出的证治。(54)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论时发热自汗出的证治。2. 桂枝汤禁例(16)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论太阳伤寒禁用桂枝汤(17)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论湿热内蕴者,禁用桂枝汤。(19)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论里热壅盛者,禁用桂枝汤。3. 桂枝汤兼证(1) 桂枝加葛根汤证(桂枝汤+葛根4两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14)论太阳中风兼经气不利的证治。病机:风寒袭表,卫强营弱,经输不利主症:发热,恶风寒,自汗,脉浮缓,项背强急治法:解肌祛风,升津舒筋(2)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18)(桂枝汤+厚朴2两,杏仁50枚)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

      7、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43) 论太阳中风兼肺寒喘逆的证治。病机:风寒袭表,卫强营弱,肺寒气逆主症:发热,恶风寒,自汗,脉浮缓,喘息胸闷治法:解肌祛风,降气平喘(3)桂枝加附子汤证(桂枝汤+附子1枚)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20) 论太阳病过汗而漏汗不止的证治。病机:风寒袭表,营卫失调,阳虚不固 主症:发热,恶风,漏汗不止,溲短,肢挛 治法:解肌祛风,扶阳固表(4)桂枝去芍药汤证一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21)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22)论表证误下不解,兼胸阳不振甚或胸阳不足的证治。病机:表虚邪陷,胸阳不展,或胸阳不足主症:发热恶风,头痛汗出,胸闷,脉促:或脉微恶寒治法:解肌祛风,温通胸阳:或温复胸阳(5)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证(+人参3两)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论太阳病过汗致气营不足身疼痛的证治。病机:中风表虚,气营不足主症:发热恶风,头痛汗出,身痛绵绵,脉沉迟治法:解肌祛风,益气和营(二)麻黄汤证1.

      8、麻黄汤证(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组成:麻黄3两, 桂枝2两,甘草1两,杏仁70个)论太阳伤寒表实证的证治。 病机:风寒束表,卫闭营郁,肺气失宣。主症:发热,恶风寒,头身疼痛,无汗,喘,脉浮紧。治法:辛温发汗,宣肺平喘。(51)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论太阳伤寒脉浮者,可用麻黄汤。(52)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论太阳伤寒脉浮数者,可用麻黄汤。(37)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 黄汤。论太阳病迁延日久的三种转化。(46)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论伤寒邪郁日久的证治及药后的反应。(47)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论太阳伤寒得衄者病愈。(55)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论太阳伤寒失汗致衄,仍须汗解。(36)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论太阳阳明合病,喘而合病。2. 麻黄汤禁例(83)咽喉干燥者

      9、,不可发汗。以咽喉干燥为例,示阴液不足者禁汗。(84)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以淋家为例,提示下焦湿热阴伤者禁汗。(85)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chi以疮家为例,示气血不足者禁汗。(86)衄家,不可发汗,汗出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以衄家为例,示阴血亏虚者禁汗。(87)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以亡血家为例,示气血亏虚者禁汗。(88)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以汗家为例,示阳气虚弱者禁汗。(89)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蚘。论阳虚有寒者,禁用汗法。(50)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 故也。论营血不足者,禁用汗法。(49 )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 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论误下致里虚者,禁用汗法。3. 麻黄汤兼证(1)葛根汤证(桂枝汤+麻黄,葛根)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31)论太阳伤寒兼经脉不利的证治。病机:风寒束表,卫闭营郁,经气不利。主症:发热恶风寒,无汗,脉浮紧,项背强急。治法:发汗解表,升津舒筋。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32)

      《伤寒论条文》由会员re****.1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寒论条文》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