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类型国内航空零部件制造企业制造基础薄弱分析

收藏

编号:34738166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9.37KB    格式:DOCX    上传时间:2023-03-15
  
9.9
金贝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 键 词:
国内 航空 零部件 制造 企业 基础 薄弱 分析
资源描述:
国内航空零部件制造企业制造基础薄弱分析 一、 国内航空零部件制造企业制造基础薄弱 目前,发达国家已普遍采用高速多轴数控机床开展航空零部件机械加工作业,受进口高端设备价值昂贵限制,国产装备性能尚无法完全满足航空零部件加工的高标准要求,三轴、四轴数控机床仍是行业内民营企业的主要装备。此外,航空零部件成品交付涉及机械加工、钣金成型、表面处理、热处理、检验检测等多种工艺和工序,国内具备相应技术和装备且满足国家环保标准的企业多为大型企业,具备航空零件全工序能力的企业较少。 二、 航空零部件行业发展现状 航空零部件制造作为我国制造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其产业化程度的高低代表着我国制造产业的水平。对此,为进一步提升我国航空装备制造领域方面的技术,增强核心竞争力,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确定了包括航空装备在内的5个产业,涉及航空设备、航空发动机等在内的6个子产业。航空零部件制造产业涵盖了发动机总装、飞机之前的所有的生产环节。 我国航空事业起步较晚,并且在零部件的生产中,大都是以转包的形式出现,从而为先进的民用飞机提供零部件产品。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航空零部件相关政策的出台,助力了航空零部件制造产业进一步发展,2021年我国航空零部件制造行业市场规模达333.1亿元,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366.7亿元。 随着航空零部件制造产业的发展,我国航空零部件企业也迎来新的机遇。,对于我国航空零部件企业来讲,只有以产业化的发展思维,并借助现有国际工业改革浪潮,通过组织形态改造、先进管理方式的引入和培育更多核心技术企业。为了更好地迎接下一波工业革命化浪潮,促进我国航空零部件产业的整体发展,必须以产业化思维为基础,构建多形式的市场组织形态;大力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加强先进管理模式的引入。 三、 行业发展情况 航空零部件制造业的兴起源于航空制造协作配套模式的盛行。20世纪60年代,随着区域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深,航空零部件协作配套制造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航空零部件制造产业走向全球。到20世纪90年代,航空零部件的协作配套模式已经十分普遍,业务范围不断扩大,金额也在快速扩张。 我国航空零部件制造业协作配套模式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国有生产科研体系的基础上,通过补偿贸易的形式,我国开始逐步承接国外航空公司飞机零部件的协作配套制造项目,业务发展之初基本是三来一补的简单作业模式,即来料加工、来样生产、来件装备和贸易补偿。航空零部件国际协作配套制造的宝贵经验为我国自主航空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1世纪以来,我国航空零部件制造产业进一步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协作配套制造模式的实行,助力产业繁荣。在国家政策的引导支持与国内经济主体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已发展出品种不断扩大、技术持续进步的航空零部件产品体系。 2005年-2007年间国家先后出台《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鼓励非公有制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领域,为航空零部件的协作配套提供了条件;2015年以来,随着相关战略的提出与航空工业小核心,大协作业务格局的构建,军品领域业务协作配套加工趋势更加明显,民营企业的加入显著提高了生产产能,扩大了航空零部件制造市场的体量规模。 民用航空方面,我国逐渐形成了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技术标准和供应体系,培养了一批专业过硬、技术先进的优秀企业。尤其在近年来,中国航空制造业进入发展快车道,科研水平明显提升,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中国航空零部件制造业也有了长足进步,特别是大型航空零部件制造商的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高。随着ARJ21和C919为代表的国产商用飞机的推出与量产,我国国内协作配套市场空间将实现较高增长,有助于民用航空零部件市场的繁荣。 我国航空零部件制造业始终保持良性发展,目前已具备较大的市场规模,且发展前景广阔。2019年度,我国航空零部件产业规模已高达268.09亿元,2017年至2019年产业规模增长速度均保持在16%以上,行业整体保持较快增速。 四、 航空制造业整体景气度上升,推动行业规模扩大 近年来,我国航空制造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航空制造领域,随着十四五强军目标的提出,我国空军装备的换代升级与批量列装已进入快车道,使得具有类资质的民营企业能够承接由此带来的大量协作配套需求,市场体量迅速提高。在民用航空领域,ARJ21、C919等国产商用飞机未来的批量生产也将助推国内航空制造业的繁荣。 五、 发展趋势 受益于航空制造业整体景气度上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航空制造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16年-2019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1.68%。在航空制造领域,随着十四五强军目标的提出,我国空军装备的换代升级与批量列装已进入快车道,使得具有类资质的民营企业能够承接由此带来的大量协作配套需求,市场体量迅速提高。在民用航空领域,根据工信部预计,在未来10年中,全球将需要干线飞机1.2万架、支线飞机0.27万架、通用飞机1.83万架、直升机1.2万架,总价值约2万亿美元,市场具有可观的增长空间;ARJ21、C919等国产商用飞机未来的批量生产也将助推国内航空制造业的繁荣。 2019年航空零部件制造行业占据航空制造业市场规模的30%左右,是主要的细分领域之一,航空制造业的整体繁荣将带动航空零部件制造业的发展,带来市场空间的增长。 近来复合材料已经在民用飞机最主要受力部件机翼、机身部位得到应用,并伴随着客机的升级换代,用量逐步提升。根据中国商飞发布的《中国商飞公司市场预测年报(2020-2039)》,未来20年中国民航客机交付量预计达到8,725架,价值预计达到13,249亿美元。根据中国商飞官方网站,C919的复合材料用量占比12%,CR929的复合材料用量占比超过50%,可与国外先进机型比肩。基于复合材料在军机市场和民机市场的良好应用前景,其在航空零部件制造中的应用比例将逐渐提高。 航空零部件制造业务协作配套趋势进一步加深,有利民营航空零部件制造业企业的发展:聚焦主业是近几年央企主要发展重心之一,在2019年12月24日召开的央企负责人会议中,再次强调了做强主业和专业化整合的重要性,小核心、大协作逐步成为了央企的战略定位,而按照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型发展策略,主机厂需聚焦核心能力的强化,逐步退出一般能力的制造业务,将自身定位为以研发、部装总装、试验试飞、核心零部件设计制造为核心的军机产业基地,由飞机制造商转变为系统集成商。小核心、大协作战略将同时对民用航空零部件制造业以及航空零部件制造业同时产生影响。对于民用航空零部件制造业,在国际协作配套业务中,主要订单均由航空工业及其下属单位总揽承包并分包;对于航空零部件制造业,目前行业整体竞争格局为航空工业集团内部配套企业为主,科研机构、民营企业有效补充的市场竞争格局。未来随着小核心、大协作战略的不断推进,航空工业及其下属企业的原有航空零部件制造业业务的协作配套趋势将进一步深化,民营企业在民用航空零部件制造业以及航空零部件制造业都将迎来发展契机。 航空零部件制造领域的核心技术,早期主要由国外部分厂家掌握,国内拥有航空零部件加工制造核心技术的主要是中航工业和中国航发下属各专业配套单位。近年来,随着国家针对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和领域出台的一系列鼓励政策,国内一批具备航空零部件承制能力的民营企业逐步进入国内及民用市场,技术研发能力和装备水平得到不断提升。未来较长时间内,随着国产军机、商用飞机、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等领域的高速发展,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的全面实施将为民营企业带来更多机会。 六、 航空零部件制造业务协作配套趋势进一步加深 对于民用航空零部件制造业,在国际协作配套业务中,主要订单均由航空工业及其下属单位总揽承包并分包;对于航空零部件制造业,目前行业整体竞争格局为航空工业集团内部配套企业为主,科研机构、民营企业有效补充的市场竞争格局。 七、 中国航空零部件制造行业市场规模 近年来,我国航空零部件制造产业进一步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协作配套制造模式的实行,助力产业繁荣。在国家政策的引导支持与国内经济主体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已发展出品种不断扩大、技术持续进步的航空零部件产品体系。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航空零部件制造行业市场规模达333.1亿元,预计2022年其市场规模将达366.7亿元。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国内航空零部件制造企业制造基础薄弱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jinchutou.com/shtml/view-347381669.html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