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类型软件行业投资价值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

收藏

编号:34186063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7.10KB    格式:DOCX    上传时间:2022-12-22
  
9.9
金贝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 键 词:
软件 行业 投资 价值 分析 发展前景 预测
资源描述:
软件行业投资价值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 一、 市场导向战略规划 全面贯彻现代市场营销观念,要求企业不仅致力于创造近期的顾客满意,而且要积极适应市场环境的变迁,致力于创造长期、整体顾客满意,实施有效的市场导向战略规划与管理。 “战略规划的核心—在组织的目标和能力与不断变化的市场机会之间建立和维持战略适配的过程。”“战略规划的制定过程始于对整体目标和使命的确定,使命随即被转化为详细的目标以指导整个公司的发展。” 市场导向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1)正确选择和调整企业投资经营方向,并将企业的投资业务作为一个组合来管理。企业必须根据环境及其变化的要求,综合考虑顾客、社会和企业利益,决定进入哪些领域生产经营,哪些业务项目(经营单位)需要建立、保持、发展、收缩或撤销,并据以配置企业资源。 (2)根据市场增长率、企业定位及其组合,测算每项具体业务单位的未来利润潜力。企业必须根据发展动态,而不是依据目前的销售额或利润来决定未来的业务发展方向。 (3)从长期发展的战略高度制定规划。企业要对每一项业务制定一个“战略方案”,以实现其长期目标。同时,企业还必须根据自己在行业中的地位及它的目标、机会、能力和资源确定一个最有意义的战略规划,并使各项业务战略方案体现企业战略规划的基本要求。 在一些较大规模的企业,战略规划通常由四个组织层次构成。包括企业层次、部门层次、业务层次和产品层次。企业总部负责设计企业战略规划,指导整个企业进入有利的前景,决定给每个业务单位分配多少资源以及要开展或取消哪些业务。部门层次的规划,要对企业给予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各业务单位的战略规划则要保证该业务创造价值和利润。最后,每个业务单位内的每个产品层次(产品线、品牌等),为了达到该产品特定市场的预定目标,也要制定营销规划。 以上这些规划要由企业的不同层次机构分别执行,并对执行结果进行检查、评估,以及采取改正措施。 二、 金融行业应用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发展态势 金融行业应用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商,着力于为证券、基金、银行、信托、期货等金融机构及专业投资者提供以投资交易系统为核心的相关软件产品及运维服务。总体来看,金融行业应用软件市场受国内财富增长、资产管理行业发展以及金融信息化投资增长等因素影响较为明显。 (一)国内财富增长,可投资资产增加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社会财富显著增长,是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源泉动力。根据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社科金融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发布的资料显示,2019年中国社会总资产达到1,655.60万亿元,社会净财富为675.50万亿元,其中居民部门财富为512.60万亿元,占比为75.88%,居民人均财富约为36.60万元。2000-2019年,中国社会净财富由不到39万亿元增长至675.50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6.19%,高于同期的名义GDP年复合增长率12.80%。随着国内居民财富的逐年快速增长、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投资意识的不断增强,为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奠定基础。 同时,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和积累是中国个人可投资金融资产增长的最大动力,也是中国财富市场增幅显著高于其他成熟市场的主要原因,2017年前,受经济和房地产市场高速成长等因素的驱动,居民财富增速显著,随着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市场走向稳定和金融市场成熟,存量财富的保值增值受到较大的关注,助力金融服务市场更快的发展,2019年至2025年间,中国个人可支配收入总额预计以7.6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25年将达到67万亿元。 随着个人可支配收入和财富的积累,个人可投资资产持续增长,居民的现金和活期存款正向多元化的投资逐步转化,波士顿和中国建设银行联合发布《中国私人银行2019》称,2018年中国个人持有的可投资金融资产总体规模达到147万亿元人民币,2013-2018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10%,其中国内个人可投资金融资产6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高净值人士数量达到167万人,总人数仍稳居全球第二,2013-2018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8.00%,预计到2023年末,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将达到约241万人。未来几年高净值人群的资产配置将从房地产、企业股权向金融资产进行更多的转移,高净值个人可投资金融资产仍将维持年化16.02%的快速增长,增速将高于社会整体财富增速,2023年有望达到82万亿元。 我国居民个人可投资资产虽然保持持续增长态势,但仍主要集中于房地产领域,金融资产配置仍有较大增长空间。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2019年我国城镇居民住房资产占家庭总资产的比重为59.10%,金融资产占比仅为20.40%,而美国居民的住房资产和金融资产分别为24.40%和70.90%,我国金融资产配置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且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创新改革的持续深化,资本市场发展红利有望带来财富升值效应,进一步吸引居民加大对资本市场的配置。未来,随着我国的资本市场的日益成熟,将为金融行业应用软件业务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国内进入大资管时代,专业投资队伍不断扩大,促进信息系统的投资建设 目前我国资产管理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12年以来,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相继放松对于资产管理行业的管制,使得行业内的业务范围迅速扩大,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市场规模整体呈现稳定发展、平稳上升的趋势,由2014年的53万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124万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23.68%,并预测2018-2023年年复合增长率为18.80%,2023年资产管理市场规模将达到293万亿元。在这一趋势下,相关交易系统软件和资产管理软件需求也步入了快速上升轨道。 资产管理机构不断涌现,专业投资者队伍不断扩大。其中,基金的公募基金资管业务规模占比最大,基金、私募和期货资管业务发展最为迅速。 同时,在通道业务收缩、保本理财淡出市场、产品净值化转型的大背景下,以公募基金、基金专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保险资管为代表的主动管理先发优势类资管机构管理的资产规模逐步超过以信托、证券资管和银行理财为代表的资管机构,资管行业向主动管理和净值化转型。 ①私募证投基金。私募基金主要包括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此外还有少量的创业投资基金和其他私募投资基金。自2004年成立第一只阳光私募基金至今,中国私募基金行业已走过17年。2012年,全国人大通过新修订的《证券投资基金法》,增加非公开基金章节,意味着私募基金的法律地位得以确立,开始出现了私募行业在2013-2015年爆发式增长的现象,管理人数量和私募产品数量井喷,2016年年末,私募基金规模超过了公募基金的规模,2018年全球经济由同步复苏走向分化,发达经济体内需略有放缓,但整体扩张动能仍维持高位,我国发布实施《资管新规》,解决私募证投基金发展呈现出区域分布不均衡、单只产品规模小型化、资金渠道不够通畅等主要问题,标志资产管理行业完全严格监管阶段,加速行业整合,进一步提高行业集中度,实现国内外私募基金管理人协同发展趋势。 截至2021年10月底,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4,569家。已备案私募基金119,268只,资产规模19.69万亿元。2021年以来,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产品数量和管理规模延续2020年的上升趋势,持续稳步增加。截至2021年6月末,已备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8,918家,已备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64,558只,资产规模53,948.80亿元。随着中国私募基金管理人及管理规模不断扩大、投资人员数量不断增加、投资品种持续丰富,私募基金相应软件系统需求不断提速。 ②证券企业。证券资产管理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依法登记注册,受托管理投资者资金的金融机构,主要分为定向资管、集合资管、专项资管。2018年以前,中国证券资管行业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18年,由于《资管新规》发布,中国证券资管市场规模下降至133,569.30亿元。2014至2018年间,中国证券资管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为13.86%。2019年基金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前20名证券资管月均总规模为8.30万亿元,环比下滑约4.00%,根据预测,在《资管新规》的严监管环境下,各证券资管业务将进入调整期,2019年至2023年期间缓慢回升。 当前中国证券收入结构高度依赖经纪业务和自营交易,而这两块业务的收入随着市场震荡而波动。经纪、质押回购、传统资管和投行等传统业务的竞争压力加剧,导致手续费收入和市场份额大幅压缩。随着《资管新规》的出台、改革深化以及市场结构的持续调整,衍生品做市、主经纪商以及主动资管/财富管理等高附加值业务将为证券行业带来新的增长动力。证券在债券、衍生品等证券的研究和投资领域,投资研究方向纵向覆盖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横向覆盖债券及各种大类资产,兼具一级市场产品提供商和二级市场交易商的双重角色,在主动管理业务的过程中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 近年来,国内证券积极推进财富管理转型,产品体系日渐完善,内部加快业务调整布局,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加强软件系统投入。其中,证券PB主经纪商业务为专业机构投资者和高净值个人提供交易、清算、托管、杠杆交易、资产服务和技术支持等服务,收入来源于融资融券利息差、交易佣金、清算托管等基础服务、基金参与投资私募基金的投资收益。伴随着私募基金数量和规模的高速扩张为证券PB业务打开空间。IT支持服务能力对证券PB业务服务质量尤为重要,对证券系统的响应速度、响应时间提出更高的要求,证券资管业务的发展将为相关交易系统、资管系统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③期货资管业务。期货资产管理业务是指资产管理人根据资产管理合同约定的方式、条件、要求及限制,对客户资产进行经营运作,为客户提供期货及其他金融衍生产品的投资管理服务的行为。相比证券、基金,期货的资管业务起步较晚,目前发展突飞猛进。 新形势下的期货资管得到了较大发展,但在大资管领域里的占比目前还略小,也因此发展空间非常大。据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2014年末,期货行业资管规模约125亿元,到2015年末跃升至1,045亿元,2020年末达到2,196.69亿元;期货正式运作的资管产品数量由2015年末的3,478只变化至2020年末的1,265只,2021年10月期货资管规模达到3,275.12亿元,相对其他资管机构而言,期货在衍生品领域的经验更加丰富。 ④信托资管业务。资金信托是指以委托人以资金为信托标的设立信托,由受托人对信托进行管理。根据委托人的数量,资金信托可细分为单一资金信托和集合资金信托,单一资金信托是指委托人为单个自然人或机构的信托产品,而集合资金信托的委托人为多个自然人或机构。相较单一资金信托,集合资金信托通常是信托自主开发的主动管理型产品,信托在整个交易安排中起主导作用。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信托业出现第一家信托—中国国际信托投资,掀起了我国信托行业的发展浪潮,原银监会2007年将信托分为资金信托、动产信托、不动产信托、有价证券信托等财产权信托,2018年《关于加强规范资产管理业务过渡期内信托监管工作的通知》为后续服务信托概念的提出做了铺垫。 2018年《资管新规》提出了严控风险的底线思维,就是要减少存量风险,严防增量风险,2020年信托资管行业整体规模为20.49万亿元,随着信托利用自身制度优势逐步推进转型,2020年信托普遍加强财富渠道建设,注重主动管理能力培养,集合资金信托占比进一步提升,新增信托资产来源结构优化趋势明显,发展质量显著提升。 ⑤保险资管业务。我国保险资管行业紧随保险资金的运用拓展而不断发展,2002年修订《保险法》监管政策适当放松,保险资产管理业投资范围逐步合理放宽至债券、债券回购、证券投资基金、资产支持计划、境外投资、股权、不动产、基础设施投资计划、衍生品交易、创业投资基金、私募基金,2004年保险资管迅速发展,2014年整合比例监管政策,加强和改进了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随着政策的完善,我国保险资管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黄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软件行业投资价值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
链接地址:https://www.jinchutou.com/shtml/view-341860637.html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