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类型专题14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学艺术(解析版)-三年(2020-2022)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新高考专用)

收藏

编号:33653088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950.33KB    格式:DOCX    上传时间:2022-09-21
  
11.9
金贝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 键 词:
专题14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学艺术解析版-三年2020-2022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新高考专用 专题 14 近代 以来 世界 科技 文学艺术 解析 三年 2020 2022 高考 历史
资源描述:
专题14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学艺术 一、近代以来世界的科技发展 【2022年】 1.(2022·浙江·高考真题)20世纪以来,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十分引人注目。2016-2017年,计算机顶级人工围棋程序“阿尔法狗”(AlphaGo)击败了世界围棋顶尖棋手。2021年12月,浙产超导量子芯片“天目1号”“莫干1号”首发,它们可应用于经典计算机可能解决不了的前沿问题。由此可知 A.人类的智力水平已不如电子计算机 B.计算机程序发展已对人类构成威胁 C.电子计算机推进了人类信息文明发展 D.计算机系统可以代替人类各种智力活动 【答案】C 【详解】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推进了人类信息文明发展,故C项正确;A项表述错误,排除A项;计算机程序是人类制定的,B项说法夸大了计算机的作用,排除B项;计算机程序是人类制定的,计算机系统不能代替人类各种智力活动,排除D项。故选C项。 【2021年】 2.(2021·江苏·高考真题)18世纪,英国学者约翰逊编写《诗人列传》,旨在探求诗的正确原则,正如他编撰其他一切著作旨在探求举世皆通、古今变化的道德原则一样。这反映出,在当时英国 A.道德成为评判一切的标准 B.牛顿力学体系影响广泛 C.文学创作已转向现实主义 D.生物进化思想深入人心 【答案】B 【详解】 根据材料“18世纪”“旨在探求举世皆通、古今变化的道德原则一样”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7世纪末,牛顿构建经典力学体系,阐明宏观物体运行的基本规律,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其科学、理性的思想推动了学术创作理念的变化,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英国一些学者的学术创作追求通用的道德原则,而不是道德更为评判一切的标准,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学者创作追求举世皆通的道德原则,而不是现实主义,排除C项;1859年达尔文著成《物种起源》一书,阐明了生物进化学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3.(2021·北京·高考真题)18世纪,英国地方科学社团大量出现,月光社是典型代表。该社重视知识的实际应用,鼓励相互合作解决技术和商业问题。成员必须为商人或专业人士,如瓦特、“英国陶瓷之父”韦奇伍德。成员还创办工厂,参观者众多,连国王都慕名而来。当时英国地方科学社团的活动 ①预示着电气时代的到来   ②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③有利于将技术转化为经济效益   ④有助于形成重视科技的社会氛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详解】 18世纪以月光社为代表的科学社团的出现,成员主要是技术人才或者商人,重视知识的实际应用,影响力较大,这些团体的出现和活动有助于将技术转化为经济效益,而且有助于形成重视科技的社会氛围,③④正确,B项正确;当时是蒸汽时代,①错误;自然科学兴起的标志是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②错误。排除A、C、D。故选B项。 4.(2021·浙江·高考真题)围绕《物种起源》的争论,以”达尔文的斗犬”著称的一位进化论者,1860年,在牛津大不列颠学会上与威尔伯福斯主教展开了一场著名的辩论。三年后,他通过比较解剖学的研究,分析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进一步确立了 A.自然神论 B.人猿同祖论 C.细胞学说 D.量子理论 【答案】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以“达尔文的斗犬”自称的进化论者是赫胥黎,他通过比较解剖学的研究,分析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进一步确立了人猿同祖论,故B正确;自然神论、细胞学说不符合史实,故AC错误;普朗克提出了量子理论,故D错误。 5.(2021·湖北·高考真题)[科研组织与技术进步] 材料一   19世纪晚期,西方科技发展出现新趋势: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直接结合,许多大型企业建立了科学技术实验室,如德国西门子等;科学研究走上集体攻关道路,1873年德国“国立物理研究所”、1876年美国爱迪生实验室即在此背景下创立;各国大量创办理工学院和技工院校;企业在科研中的地位日益提升。1901年,美国82%的专利颁发给个人,18%颁发给公司;1932年,公司所获专利数超过国家颁发专利总数的一半。 ——摘编自何顺果《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素》等 材料二   二战以来,科学研究出现一种新模式——“大科学”。它将基础理论研究与尖端工程联系起来,以解决重大问题。“大科学”对资金、设备和跨学科要求更高,远超普通企业的承受能力,只能由大型企业或政府资助和组织。到1965年,美国国民收入的3%用于科学研发,科研资金的3/4来自政府。苏联也大致类似。二战以来,美苏在众多领域尤其是军用领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大科学”日益成为大国竞争的重要舞台。 ——摘编自巴克勒《西方社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科学研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晚期以来科学研究主体的变化及其影响。 【答案】(1)特点:①科学与生产直接结合;②科学研究集体化;③理工学院和技工院校大量创办;④企业在科研中的地位提高。 (2)变化:①19世纪晚期,企业逐步取代个人成为科研主体。②二战后科研主体由企业上升到国家层面。 影响:①推动了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与发展;②促进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推动了一系重大领域的突破;④导致了美苏实力的增强,强化了美苏争霸的格局。 【详解】 (1)特点:根据“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直接结合,许多大型企业建立了科学技术实验室”得出科学与生产直接结合、科学研究集体化;根据“各国大量创办理工学院和技工院校;企业在科研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得出理工学院和技工院校大量创办、企业在科研中的地位提高。 (2)变化:根据“‘大科学’对资金、设备和跨学科要求更高,远超普通企业的承受能力,只能由大型企业或政府资助和组织”得出19世纪晚期,企业逐步取代个人成为科研主体。根据“到1965年,美国国民收入的3%用于科学研发,科研资金的3/4来自政府。苏联也大致类似”得出二战后科研主体由企业上升到国家层面。影响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从推动两次科技革命、促进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推动重大领域的突破、美苏争霸格局等角度分析。 6.(2021·浙江·高考真题)科学引领发展,技术助力生活,科技史亟需全人类省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18世纪晚期,(英国)已经有了跃进的感觉。人力和畜力已经被机器和非动物的能源所代替或补充:煤、铁等产量大幅增加。促使这种变化的一个必要的杠杆,就是发明。……没有发明的话,就不可能在产量上实现那么巨大的增长。(但发明)很少直接受益于理论科学,而更多是得益于经验。此外,像1754年在英国成立的皇家工艺、制造业与商业奖励协会这样的团体,则把发明创造的精神纳入了有用的轨道。……发明家的社会背景很不相同,从水磨匠到牧师,应有尽有。 摘引自[英]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材料二 科学的突破,技术的创新,新发明的涌现,对于工业革命的形成至关重要,第二次工业革命实际上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直接推动下兴起的。电磁学理论直接导致了电力工业的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电解定律、电磁场方程……的发现和创立,使得电磁学理论日臻完善。19世纪60年代以后发电机、电动机、汽轮机等等的相继发明和应用,无不建筑在此理论基础之上。 -引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三 美国在日本投掷的原子弹使远距离战胜敌人的梦想变为现实。不久,苏联也研制出了核弹,开启了核竞赛的危险游戏。20世纪50年代,一方面人们只在所谓的“代表战”(冷战时期的词汇)中进行“低强度”的战斗,另一方面美苏都加强核武器研制。1952年,美国研制出了第一枚比1945年原子弹威力还强1000倍的氢弹。一年后,苏联也制造出氢弹。60年代开始研制的弹道导弹最具毁灭性。为此,美苏还上演了一起惊心动魄的事件。70年代,双方都对对方持有的近万枚弹道导弹十分忌惮,因此建立了直接联系的热线,防止灾难发生。 -摘编自[西班牙]马尔瓦莱斯《从投石索到无人机:战争推动历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人类结束对水力、畜力和风力依赖的标志,概括18世纪英国发明成果不断涌现的原因。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列举意大利人马可尼在通信领域的成就。根据材料二,一句话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3)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三中“代表战”及“惊心动魄的事件”名称。关于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利弊,众说纷纭,浪漫主义思潮的观点是什么?根据材料一二三与所学,从人类向“距离”挑战的角度论证此观点。 【答案】(1)标志:瓦特改良蒸汽机。 原因:生产的需要,经验的积累,社会的重视,发明创造的精神,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保障。 (2)科学家:法拉第。 成就:发明无线电报,横跨大西洋传送无线电信息试验成功,完成短波试验。 特点:“科”“技”结合的典范。 (3)“代表战”:朝鲜战争。 事件:古巴导弹危机。 观点:科学对人类的生活是一把“双刃剑”。 论证:“缩短”人类的空间距离,推动世界成为一个整体,大大加速人类文明发展的步伐,也使人类面临许多的共同问题,影响着全人类的根本利益。 【详解】 (1)标志:根据“人力和畜力已经被机器和非动物的能源所代替或补充”并结合所学可知标志是瓦特改良蒸汽机。原因:根据“很少直接受益于理论科学,而更多是得益于经验”得出生产的需要、经验的积累,根据“像1754年在英国成立的皇家工艺、制造业与商业奖励协会这样的团体,则把发明创造的精神纳入了有用的轨道”得出社会的重视,发明创造的精神。结合所学得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保障。 (2)结合所学可知,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法拉第。意大利人马可尼在通信领域的成就是发明无线电报,横跨大西洋传送无线电信息试验成功,完成短波试验。特点根据“19世纪60年代以后发电机、电动机、汽轮机等等的相继发明和应用,无不建筑在此理论基础之上”得出是“科”“技”结合的典范。 (3)“代表战”:根据“20世纪50年代,一方面人们只在所谓的‘代表战’(冷战时期的词汇)中进行‘低强度’的战斗”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代表战有朝鲜战争。事件是古巴导弹危机。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浪漫主义思潮的观点是科学对人类的生活是一把“双刃剑”。论证:根据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人类向“距离”挑战一方面“缩短”了人类的空间距离,推动世界成为一个整体,大大加速人类文明发展的步伐,但也使人类面临许多的共同问题,影响着全人类的根本利益。 【2020年】 7.(2020·浙江·高考真题)有学者谓:“达尔文将物竞天择说应用到了物种的变异上,并且掌握了足够的证据说服了全球的科学家”。在与各种反对意见的论争中,达尔文学派逐渐形成。下列项中与之不相符的是(     )。 A.用大量事实论证了自然界中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 B.首先提出生物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 C.赫胥黎论证人的构造“尤其和猿更接近” D.给上帝创造万物说以致命一击 【答案】B 【详解】 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早于达尔文提出了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故B项与之不相符,选B;《物种起源》用大量事实论证了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过程,故A与之相符;1860年,赫胥黎在牛津大不列颠学会上与威尔伯福斯主教展开了一场著名的大辩论,后来发表了《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论证了“人的构造和其他动物一样,尤其和猿更接近”的观点,故C与之相符;进化论否定了生物是上帝创造的,证明了整个有机界都是长期发展进化过程的产物,动摇了宗教神学的根基,给上帝创造万物说以致命一击排除,故D项与之相符。 8.(2020·浙江·高考真题)英国女演员弗朗丝·金伯尔对幼年(1830年)搭乘的一种新式交通工具,曾有如下描述:“现在我们以它的最高速度一每小时30英里(48公里)一出发,它比鸟的飞翔速度还要快。你难以想象切开空气向前奔跑的感觉是怎样的——它的运动也十分平稳。”据此判断,这种新式交通工具是 A.帆船 B.蒸汽机车 C.飞机 D.汽车 【答案】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专题14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学艺术(解析版)-三年(2020-2022)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新高考专用)
链接地址:https://www.jinchutou.com/shtml/view-336530888.html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