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数学教学论文

4页
  • 卖家[上传人]:h****0
  • 文档编号:315111256
  • 上传时间:2022-06-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8.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_数学教学论文 摘 要: 文化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从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关系出发,阐述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文化教学的内容,并提出文化教学的方法。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文化教学 跨文化交际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而且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2007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跨文化交际内容以成文的形式出现在国家级教学纲领中,表明大学英语课程不仅要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播,更要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素质。1.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的必要性大学英语的教学对象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与英语专业的学生相比,虽然将来他们涉外的机会也许较少,但他们人数众多、专业各异、毕业后将在各行各业任职。随着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对外交往日益频繁,他们将来必定担任跨文化交际中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重视文化导入,使学生了解并正确对待中西

      2、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尤为重要。1.1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密不可分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内外许多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调查显示:语言学者不仅要学习语言和文化,而且应当意识到语言与文化间的相互作用,外语教学应包括文化教学。Lado指出:“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70年代初,随着社会语言学、语用学、文化语言学等新兴学科的出现,外语教学中“就语言而教授语言”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冲击。交际因素在外语教学中的引进,使得人们愈来愈意识到了文化内容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Seely也认为文化必须像语言形式一样系统地教授,仅仅了解语言形式不能深刻理解目标文化。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就是掌握一种新文化的过程。理解语言必须了解其根植的文化,了解一种文化才能进一步加深对其语言的理解,更准确地运用语言。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也应注重从文化视角进行语言教学,使学生了解目的语的文化背景,提高文化敏感性,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1.2文化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虽然在进行外语教学的

      3、同时导入与目的语文化已成为外语教学界的一种共识,但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应用状况却不乐观。首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知识往往成为语言知识的附庸。受结构主义教学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只强调语言形式和内部结构,割裂了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及功能的联系,其突出特征是强调词汇、语法学习,很少考虑词义、语用文化、社会习惯等问题,注重读、写、译,但忽视听、说能力的培养。加之四、六级的考试压力,学生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片面注重语言技能,而把文化学习放到了无足轻重的位置。用这种教法教出的学生虽然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并具备良好的理解表达能力,也可能在各类测试中取得较高的成绩,但在跨文化交际环境中,却因缺乏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认识和了解,经常下意识地以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习惯来进行交际活动,频频出现语用错误。“高分低能”仍是我国外语教学领域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其次,教授内容重视文化形式,忽略文化内涵。当今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对于文化内容的设计,很多教师仍旧拘泥于节日、习俗等具体内容的讲授,内容老套,形式死板。而对于文化现象所反映的内涵,以及这些内涵如何投射到英语语言与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内容提及甚少。最后

      4、,文化导入内容常限于文章的背景知识介绍,而在词汇、语法、修辞、语篇等方面所反映的文化内容提及甚少。这一误区使跨文化交际、文化导入教学模式失去了其本该发挥的促进语言学习的功效。2.文化教学的内容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中所体现或蕴含的文化元素是不可分割的。学习语言不能仅仅局限于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等语言系统自身,更要了解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如何运用语言反映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如果在学习外语时,只注意语言表层的意思,而忽略其深层的文化因素,就会引起误会和矛盾,甚至造成冲突。英语教学应该导入哪些文化?Chastain认为,外语教学中文化内容的导入应从狭义的文化入手,逐步扩大到广义的文化。为此他提出了44个主题作为讲授狭义的文化的纲要。在我国,张占一主张在外语教学中将文化划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赵贤州则进一步将交际文化概括为12个方面的内容;陈光磊则提倡从语义和语用的角度来考虑外语教学中文化内容导入的问题。综合上述中外学者的见解,我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包括下述内容:1)有文化内涵的词汇,特别是那些与汉语无法对译的词汇、与汉语在意义上有分歧的词汇、与汉语

      5、使用场合不同的词汇、与汉语语体色彩上有差异的词汇、含有民族特殊文化传统信息的词语;2)有文化内涵的人名、地名、成语、歇后语、俗语、谚语、格言,等等;3)体现一定文化内容的习用语,主要包括:称呼、招呼和问候、道谢和答谢、敬语和谦辞、告别语、褒奖和辞让、忌讳与委婉语;4)不同文化背景造成的语言结构差异,包括:语篇结构、语用规则,表达顺序、逻辑思维,等等;5)存在中西差异的非语言交际行为,包括:时间、空间、体态、服饰、音量、微笑、沉默、手势、眼神,等等;6)其他存在较大中西分歧的文化领域,包括:教育、饮食、宗教、社会制度、政治组织、婚姻家庭、生活方式、哲学思想、价值观念,等等。3.文化教学的方法文化知识的导入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加强学生的文化意识,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因不懂英语文化、语用不当而有可能引起的一些尴尬乃至冲突,使跨文化交际得以顺利进行。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为学生营造一个文化环境,把文化导入渗透到词汇、语法、听、说、读、写教学中,要求他们在学习各种技能的同时,了解英美文化,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3.1文化教学与词汇教学

      6、相结合在词汇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将许多词放入更大的文学文化情景中去讲解。例如:在学到religion一词时,老师向学生提供以下一系列词:Christianity,Protestantism,Catholicism,Judaism,能使学生了解并能区分英美国家的宗教信仰。通过这种方式既使学生加深了对该词的理解与记忆,又无形中扩充了他们的词汇量。3.2挖掘课文的文化信息大学英语教材的主体课文通常为完整的语篇,含有丰富的文化信息。在讲解课文时,教师如适当补充英语国家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即可增加课堂的文化信息量,创设浓厚的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有利于学生排除民族文化差异的偏见,达到语言、情感上的沟通。如在讲解“Winston ChurchillHis Other Life”一文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了解英国政治局势、两次世界大战的始末、丘吉尔的生平和功绩等,从而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3.3文化教学与听力教学相结合听力课上,在学生实践之前,教师如果先引导学生就相关的主题、背景展开讨论或补充一些文化背景材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得深入、听懂更多内容,而且可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如在听新视野视

      7、听说教程中“Does your best friend have four legs”相关材料前,给学生补充宠物在西方社会中的地位这一文化背景,就能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文化语境,从而理解并认同西方人的宠物观。 3.4文化教学与口语教学相结合口语教学以交际为目的。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与英美人士成功地用英语交流。但实际生活中,这种面对面的交流受到限制,甚至没有机会。所以,英语教师有必要为学生提供仿真的社会文化环境,使学生拥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英美国家人民的生活方式及习惯。比如为学生播放英美人日常生活的视频,供学生模仿;或提供特定主题的一些表达句式,让学生编排短剧并课堂表演,然后教师做出点评,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的语用失误。3.5文化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受历史传统、哲学思想、语盲文字等方式的综合影响,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人的思维方式不同,所以东西方的思维模式的比较和转换应当成为写作教学的关注点。西方人是直线性思维,在语言的表达上,表现为开门见山,实话实说,直抒胸意;东方人的思维模式为螺旋式,在表达方式上呈现出含蓄、委婉的特点,即迂回曲折地表达自己

      8、的思想意图。让学生了解这种思维习惯上的文化差异及其对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对于学生的写作将大有助益,能够大大减少中国式英语表达模式导致的语篇失误。3.6重视中英文化的对比中西文化比较法不但可以使学生了解西方文化,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两国文化现象的了解。通过对比分析,学生能了解母语和目的语在语言结构和文化上的异同,将这种差异置于一定的社会历史语境中进行讨论,能使学生了解其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及它们所代表的不同文化价值观,从而获得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例如在讲解“The ABCs of the USA”一文时,教师可以将中美两种文化中的家庭观、时间观、价值观、职业观、生活方式等加以对比,让学生对美国文化有比较全面的认识。我国著名的英语文体学家王佐良教授曾说:“不了解语言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 在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英语教师应将单纯的语言技能传授转变为对学生的文化能力培养和文化素质提高上。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英语语言知识,而且要让学生了解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向学生展现英语国家独特的社会风貌,揭示与之相关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使学生能在对异域文明的把握中提高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培养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参考文献:1陈光磊.关于对外汉语课中的文化教学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1997,(1).2张占一.试议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3).3赵贤州.文化差异与文化导入略论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1).4Chastain,K.Developing Second language Skill M.CPU. 1975.5Lado, Robert. Language teaching: A Scientific Approach M. MC Graw Hill, Inc.1964.6Seelye,H.N. Teaching Culture: Strategies fo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 Lincolnwood, IL: National Textbook Company.1973.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数学教学论文》由会员h****0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数学教学论文》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