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学研究-儒家修养论今说

15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04095174
  • 上传时间:2021-10-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1.06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国学研究-儒家修养论今说 一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究竟在什么地方?古今中外的前贤硕儒,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过大量的探讨和论述。有的以人具智识理性与动物区别开来,有的以人不能离群(社会组织、人际关系)为与动物区别的标志,有的以人的行为的自觉性和合目的性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有的以人有伦理观念、道德意志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等等。这些论点,虽说有深浅的不同,有本质和非本质的区别,但并不是互不相容的。如果人们能够正确地理解这些从不同角度说明人与动物区别的论述,则对于全面把握人的本质都还是有其理论价值的。中国古贤们在上述各种理论中,更强调的是把是否具有伦理观念和道德意志作为区别人与动物的根本标志。如孟子说:人与禽兽的差别只有那么一点点,一般人常常轻易地丢弃它,而君子则牢牢地保住它1。这一点点的差别就在于人是具有伦理意识、道德情感的。所以,孟子又说:没有恻隐之心,没有羞恶之心,没有辞让之心,没有是非之心,是不能称作人的2。荀子在论述人与万物区别时也特别强调说,人是因为具有了礼义,才成为天下万物中最尊贵者的3。他还说,天上最明亮的是日月,地上最明亮的是水火,万物中最明亮的是珠玉,而对于人类来说,最明亮的则应当

      2、说是礼义了4。孟、荀以上的论述,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人与天地万物本质区别的最基本观点。礼记中归纳说,人如果不讲礼义,即使能说话,那也还是禽兽之心。禽兽没有礼义,父子可同与一雌性禽兽发生关系。因此之故,圣人出来制定礼义以教化人,使人因有礼义而自觉地与禽兽区别开来5。以后各时代、各学派学者的有关论述,虽说也有不少发展和丰富,但从总体上讲,都没有超过这一基本观点6。基于以上对于人的本质的理解,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尤其是儒家文化中,把人格的确立(以区别于禽兽)和提升(以区别于一般人)放在第一位,因而也就特别强调伦理观念、道德规范的教育和养成。儒者们十分推崇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的精神,重视个人的学习和对他人的教育。而在他们的心目中,学和教的首要内容是完全相同的,即学习和教人如何做人(为人),亦即确立和提升人格的问题。孔子尝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所谓“为己”、“为人”的意思,可以用孟子的一段话来作说明。孟子说:“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

      3、爵。”(孟子告子上)荀子的解释则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荀子劝学)这里的“美其身”,就是“为己”,相当于孟子讲的“修天爵”,指人格的提升;而所谓的“为禽犊”,就是“为人”,相当于孟子讲的“要人爵”,即把“学”作为追求名利的手段,这是儒家大师们最为反对的。这里,我们还可举出南宋两位不同学派的著名学者的论述为例,来说明这一点。如,心学大家陆九渊说:人们学习究竟为了什么?人生在天地之间,做人就应当尽其为人之道。因此,人们之所以求学,就是学如何为人而已,没有其他的目的7。理学大家朱熹则在他的白鹿洞书院揭示中说道:考察以往圣贤之所以教人,无非是让人们探求明白做人的道理,进行自我修身,然后推以及人。并不只是教人们广闻博记,写漂亮文章,以便去沽名钓誉,追求利禄8。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建立人的伦理道德的根据问题,有着各种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观点。如有的以性善论为建立人的伦理道德的根据(如孟子等),有的则以性恶论为建立人的伦理道德的根据(如荀子等)。此外,也还有性无善无恶、性有善有恶、性可善可恶等种种理论。尽管在建立人的伦理道德的根据上有如此众多

      4、的分歧,然而在如何才能建立起人的伦理道德,或者说如何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则几乎是完全一致的,即都认为必需通过教育、学习和修养。孟子认为,人人都具有“亲亲”、“敬长”的“良知”、“良能”9,人人都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是为为善之端。所以,从根本上来说,人的本性是善的。但是,由于环境的影响和个人的懈怠,这些善的本性在不断地丧失,如果没有教育、学习和修养,这些“良知”、“良能”和为善之端,是不会自动地发展为仁义礼智等道德行为的,当然也不会成为具有完善人格的人的。所以他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放逸、放失之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荀子认为,人生而好逸恶劳,好利恶害,有好利心、疾恶心和耳目之欲求等等,如果顺其发展,必然走向争夺暴乱。所以。从根本上来说,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需有待于教育、学习和自我修养,才能使人成为一个有伦理观念、遵守道德规范的人10。因此,荀子所著之书,首篇即题为“劝学”。他说,从学的意义来讲,就是要从学做一个懂礼义的人开始,而最终成就为一个圣人。从这一意义来讲,学是一刻也不能没有的。学了就能成为一个人,不学就会沦为禽兽11。总观历代儒家学者的有

      5、关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在基本人格的确立,基本伦理观念、基本道德规范的养成方面,他们着重强调的是社会良好环境的创造,以及师友、父母的身传言教。而在人格的提升,伦理观念的深明和道德规范的自觉、道德境界的向上方面,则着重强调的是个人的学习和修养。孔子说:实践仁的品德,完全是自己的事,难道还要靠别人!又说:仁的品德离我们很远?不,我想要得到它,它就会来到12。孟子也说:君子遵循正确的道理和方法去不断地提高,主要是要求他自觉地有所得。正确的道理和方法,就像大路一样一目了然,哪有什么难于了解的?所怕的是人们不去求罢了13。这些话都强调了个人修养在提升道德人格方面的决定作用。毫无疑问,社会环境对于人格品德形成和提升是有着巨大影响的,但同时显而易见的事实又是,生活在大致相同社会环境中的人们,在人格品德等各个方面却往往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这说明,同样的社会环境对于不同的人,所发生的影响和效果是很不相同的。究其原因,主要是与每个人的主观努力和接受程度直接相关。而从理论上讲,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这就是个人修养既必要又重要的现实根据和理论根据之所在。近代以来,人们对于儒家的修养论有许多十分

      6、严厉的批判,其中有不少是缺乏科学性的,但如果把它放在近代反封建的历史背景下去考察,这些严厉的批判也还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在史无前例的十年文革期间,却大大地发展了这种对传统文化不科学的批判运动。它首先给传统文化中儒家的修养论定为封建地主剥削阶级的、唯心主义的货色,然后去批判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因为刘少奇同志在该书中充分肯定并强调了共产党员自我修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也认为在中国儒家中有许多修养身心的方法是可以借鉴利用的。而通过对刘少奇同志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批判,不仅进一步否定了传统文化中儒家的修养论,甚至进一步完全否定了一般的自我修养的必要性。应当指出,文革期间炮制出来的这种完全否定自我修养的谬论,一度曾给社会的道德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极坏的影响。至今,人们也不应当忽视其在理论上和思想上所造成的混乱,而应当予以必要的澄清。事实上,随着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和世界交往的日益开放,社会对于现代人的品质要求是越来越高了。所以,对于现代社会的每一个成员来说,不是要不要自我修养的问题,而是如何加强自我修养以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问题。古语说得好:“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这是

      7、一个朴实无华、颠扑不破的真理。二我国古代哲人们在修养问题上有着极其丰富的理论阐发和实践原则,对于这些理论和原则我们不仅要进行历史的整理研究,而且要根据时代的需要“择其善者而明用之”(荀子王霸),即选择其精华,阐明其现代意义,把它运用到现代人的修养生活中来。以下,就儒家修养论所论及的有关修养范围和方法等方面作一些考察,探求一下其中有没有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吸收和发展的东西。儒家所讲的修养主要是道德方面的修养,但他们所讲的道德是一种广义上的道德,它包括了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所应具备的各方面的基本品质。因此,儒家讲的修养范围,实际上包括了一个人的文化、艺术、性格、品德等多方面的修养。儒家在这方面有许多论述是相当深刻的,很值得我们择其善者而明用之。文化修养,首先当然是一般文化知识的接受和提高。由于儒家着重强调的是道德教育和修养,所以在许多人的印象中都认为,儒家轻视一般文化知识的教育和修养。其实,这种印象是不够全面的。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是以从事社会国民教育为主要职业的一个学派。他们的教育对象,从幼儿开始到各种专门人材都有。他们的教育内容,则从童蒙识字开始到各种专门知识的传授。论语记载,孔子以四方面的内

      8、容教育学生,首先教的是历史文献14。他也认为,通过学习诗经,不仅可以学到许多做人的道理,同时也可以增加许多关于鸟兽草木方面的知识15。孔子非常注意“因材施教”,在他的学生中既有以德行著称的颜渊、闵子骞等,也有专长于政事的冉有、季路等;同时也还有语言方面的专家,如宰我、子贡等和文学方面的专家,如子游、子夏等16。可见,儒家对于文化知识教育也还是相当重视的。他们反对的只是为知识而学知识的倾向,而强调学知识要有助于提高人的道德品质。在今天新知识层出不穷、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人们如果在文化知识方面不能不断地提高和更新,则必将被时代所淘汰。但是,在人们不断提高和更新文化知识时,也不能回避这样一个问题:这些高、新、精、尖的知识,在迅速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同时,是否有利于改善人的整体生存环境,是否有助于人的精神生活的提升?目前世界上日益热门的研究课题,如新兴的“生态伦理学”(我以为还应当提出“科技伦理学”),以及古老的“人生价值论”等等,正是由此而提出来的。这样,儒家把一般文化知识与伦理联系起来的传统观念,对以上今天人们所关心和思考的热点问题,不也还是有某种启发意义的吗?儒家所讲的文化修养,不单单是

      9、知识的高低多少,同时也表现在一个人的礼仪风度方面。我觉得,这一点在今天似乎很有必要特别提出来讲一讲。今天,我们许多人似乎特别欣赏那些在礼仪上不拘小节的人,认为这佯才是“潇洒”。而在我们对中小学青少年的一般文化教育中,也主要偏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对他们的基本礼仪规范的养成教育则是很不够的。更令人担忧的是,今天有一些“小皇帝”们,在“二”(父母)加“四”(祖父母、外祖父母)的百般溺爱下,将不知礼貌仪表为何物。孔子是“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党)。举这个例子,并不是说要我们今天的人还要完全照孔子的样子去做。但是,我想一个坐没有坐相,站没有站相,吃没有吃相,穿着邋遢以及见了尊长连个招呼都不打,麻烦了别人连句感谢话也不说,在公共场所目无他人、任意所为的人,总不能说是一个有文化教养的人吧?礼貌、仪表、风度是反映一个人文化素质高低的重要方面。在儒家经典仪礼、礼记等著作以及许多著名学者的“家训”、“学规”中,有大量的关于日常衣食住行、待人接物等方面的礼仪规范。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在经过新的解释后,是可以作为今日礼仪教育或修养之用的。而且,不仅可以作为青少年基本品德养成教育和修养之用,甚至也可以作为各行各业成人职业礼仪教育和修养之用。人们常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富于伦理精神的文化,殊不知中国传统文化还是一种具有丰富艺术精神的文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中国传统文比中,伦理精神与艺术精神。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儒家对于艺术教育和修养的重视。丝毫也不亚于对伦理道德的教育和修养。在他们看来,艺术修养有助于道德修养,同样是达到完美人格不可或缺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在先秦儒家那里,艺术教育和修养的主要内容是“诗教”与“乐教”。孔子教训他的儿子伯鱼说:“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意思是说,不学习古代诗歌就不会应对酬答。他认为,认真地学习古代诗歌,可以感发起人的心志,提高观察能力,培养合群性,学得表达感情的方法而且诗歌中所讲述的道理,近则可以用于事奉父母,远则可以用于服事君

      《国学研究-儒家修养论今说》由会员ji****81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研究-儒家修养论今说》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收藏店铺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