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生物真题专项汇编卷(-)(全国通用)知识点6:生物的变异与进化.docx
16页高考生物真题专项汇编卷(-)(全国通用)知识点6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知识点6:生物的变异与进化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群体中近亲繁殖可提高纯合体的比例B.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C.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新物种D.若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2、甲、乙两物种在某一地区共同生存了上百万年,甲以乙为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的进化可能与该地区环境变化有关B.物种乙的存在与进化会阻碍物种甲的进化C.若甲是动物,乙可能是植物,也可能是动物D.甲基因型频率改变可能引起乙基因频率的改变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B.虽然亚洲与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C.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古老地层中都是简单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层中含有复杂生物的化石4、自然界中,一种生物某一基因及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确定这3种突变基因DNA分子的改变极可能是( )A.突变基因1和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B.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增添C.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D.突变基因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5、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若毛色与环境差异大则易被天敌捕食。
调查不同区域囊鼠深色表现型频率,检测并计算基因频率,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B.与浅色岩P区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低C.浅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D.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高6、经调查发现,某地区菜青虫种群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其原因是连续多年对菜青虫使用农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农药导致菜青虫发生抗药性变异B.菜青虫抗药性的增强是人工选择的结果C.通过选择导致菜青虫抗药性变异不断积累D.环境是造成菜青虫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动力7、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突变造成的,血红蛋白β链第6个氨基酸的密码子由GAG 变为GUG,导致编码的谷氨酸被置换为缬氨酸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突变改变了DNA碱基对内的氢键数B.该突变引起了血红蛋白β链结构的改变C.在缺氧情况下患者的红细胞易破裂D.该病不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8、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等生物中基因突变只发生在生殖细胞中B.基因突变必然引起个体表现型(表型)发生改变C.环境中的某些物理因素可引起基因突变D.根细胞的基因突变是通过有性生殖传递的9、一株同源四倍体玉米的基因型为Aaaa,其异常联会形成的部分配子也可受精形成子代。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上图表示的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自交后代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的个体C.该玉米单穗上的籽粒基因型相同D.该植株花药培养加倍后的个体均为纯合子10、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只是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不会导致生物性状变异B.基因突变使DNA序列发生的变化,都能引起生物性状变异C.弱小且高度不育的单倍体植株,进行加倍处理后可用于育种D.多倍体植株染色体组数加倍,产生的配子数加倍,有利于育种11、回答下列问题:(1)大自然中,猎物可通过快速奔跑来逃脱被捕食,而捕食者则通过更快速的奔跑来获得捕食猎物的机会,猎物和捕食者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促进对方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______2)根据生态学家斯坦利的“收割理论”,食性广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在这个过程中,捕食者使物种多样性增加的方式是__________3)太阳能进入生态系统的主要过程是__________分解者通过__________来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12、玉米(2n=20)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作物,近年来常用的一种单倍体育种技术使玉米新品种选育更加高效。
1)单倍体玉米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因此在__________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无法联会,导致配子中无完整的__________2)研究者发现一种玉米突变体(S),用S的花粉给普通玉米授粉,会结出一定比例的单倍体籽粒(胚是单倍体,胚乳与二倍体籽粒胚乳相同,是含有一整套精子染色体的三倍体见图1) ①根据亲本中某基因的差异,通过PCR扩增以确定单倍体胚的来源,结果见图2从图2结果可以推测单倍体的胚是由__________发育而来②玉米籽粒颜色由A、a与R、r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 A、R同时存在时籽粒为紫色,缺少A或R时籽粒为白色,紫粒玉米与白粒玉米杂交,结出的籽粒中紫︰白=3︰5,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__________推测白粒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③将玉米籽粒颜色作为标记性状,用于筛选S与普通玉米杂交后代中的单倍体,过程如下:请根据F1籽粒颜色区分单倍体和二倍体籽粒并写出表现相应的基因型__________3)现有高产抗病白粒玉米纯合子(G)、抗旱抗倒伏白粒玉米纯合子(H),欲培育出高产抗病抗旱抗倒伏的品种结合2题中③的育种材料与方法,育种流程应为__________;将得到的单倍体进行染色体加倍以获得纯合子;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
13、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培育高产优质新品种意义重大油菜的杂种一代会出现杂种优势(产量等性状优于双亲),但这种优势无法在自交后代中保持,杂种优势的利用可显著提高油菜籽的产量1)油菜具有两性花,去雄是杂交的关键步骤,但人工去雄耗时费力,在生产上不具备可操作性我国学者发现了油菜雄性不育突变株(雄蕊异常,肉眼可辨),利用该突变株进行的杂交实验如下:①由杂交一结果推测,育性正常与雄性不育性状受_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在杂交二中,雄性不育为_________性性状②杂交一与杂交二的F1表现型不同的原因是育性性状由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3个基因(A1、A2、A3)决定品系1、雄性不育株、品系3的基因型分别为A1A1、A2A2、A3A3根据杂交一、二的结果,判断A1、A2、A3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_________2)利用上述基因间的关系,可大量制备兼具品系1、3优良性状的油菜杂交种子(YF1),供农业生产使用,主要过程如下:①经过图中虚线框内的杂交后,可将品系3的优良性状与_________性状整合在同一植株上,该植株所结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_②将上述种子种成母本行,将基因型为_________的品系种成父本行,用于制备YF1。
③为制备YF1,油菜刚开花时应拔除母本行中具有某一育性性状的植株否则,得到的种子给农户种植后,会导致油菜籽减产,其原因是_________3)上述辨别并拔除特定植株的操作只能在油菜刚开花时(散粉前)完成,供操作的时间短,还有因辨别失误而漏拔的可能有人设想:“利用某一直观的相对性状在油菜开花前推断植株的育性”,请用控制该性状的等位基因(E、e)及其与A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展示这一设想____________________14、为获得玉米多倍体植株,采用以下技术路线据图回答:(1)可用__________对图中发芽的种子进行处理2)筛选鉴定多倍体时,剪去幼苗根尖固定后,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__________区的细胞若装片中的细胞均多层重叠,原因是__________统计细胞周期各时期的细胞数和细胞染色体数下表分别为幼苗I中的甲株和幼苗II中的乙株的统计结果幼苗计数项目细胞周期前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甲株细胞数x1x2x3x4x5细胞染色体数/ / y /乙株细胞染色体数/ / 2y 4y /可以利用表中数值__________和__________,比较甲株细胞周期中的间期与分裂期的时间长短。
3)依表结果,绘出形成乙株的过程中,诱导处理使染色体数加倍的细胞周期及下一个细胞周期的染色体数变化曲线15、研究人员在柑橘中发现一棵具有明显早熟特性的变异株,决定以此为基础培育早熟柑橘新品种请回答下列问题:(1)要判断该变异株的育种价值,首先要确定它的__________物质是否发生了变化2)在选择育种方法时,需要判断该变异株的变异类型如果变异株是个别基因的突变体,则可采用育种方法①,使早熟基因逐渐__________,培育成新品种1为了加快这一进程,还可以采集变异株的__________进行处理,获得高度纯合的后代,选育成新品种2,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育种3)如果该早熟植株属于染色体组变异株,可以推测该变异株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有多种联会方式,由此造成不规则的__________,产生染色体数目不等、生活力很低的__________,因而得不到足量的种子即使得到少量后代,早熟性状也很难稳定遗传这种情况下,可考虑选择育种方法③,其不足之处是需要不断制备__________,成本较高4)新品种1与新品种3均具有早熟性状,但其他性状有差异,这是因为新品种1选育过程中基因发生了多次__________,产生的多种基因型中只有一部分在选育过程中保留下来。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群体中的近亲携带相同基因的可能性较大,因此近亲繁殖可以提高后代纯合子的比例,A正确;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大多数是有害的,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大量的选择材料,B错误;某种群生物产生新基因后改变了种群的基因频率,说明生物进化了,而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C错误;虽然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但是由于群体数量较少,因此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可能会发生改变,D错误2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甲、乙的进化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可能与该地区环境变化有关;物种甲和乙协同进化,二者不会有阻碍关系;一种动物的食物可能是植物或动物,故若甲是动物,乙可能是植物或动物;甲基因型频率改变,可能会引起乙基因型频率改变,也因频率改变3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
种群中的一个个体一般不会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A错误;亚洲人和澳洲人属于同一个物种,二者不存在生殖隔离,B正确;在自然选择或人工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有利变异或人工选择的变异的个体留下后代的机会多,种群中相应基因频率也会不断提高,C正确;一般来说,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结构越简单、越低等;越年轻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结构越复杂、越高等,D正确4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通过对正常基因和突变基因决定的氨基酸分析可知,突变基因1决定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种类、顺序并没有改变,说明发生该基因突变时只是改变了某一碱基对,而且这一变化并没有引起相应氨基酸种类的变化,因为决定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可以不止一个;突变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