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弗里达·卡洛自画像的双性恋气质研究.pdf
36页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安徽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如彳‰砥签字日期:加f 中年岁月歹驴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安徽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安徽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劲、彩‰毛‰导师签名:旁秀签字日期:伽f 吵年厂月> 日签字日期:沙丫年/月乡扩日w o m e n ’ss e l f .p o r t r a i t ,w h j c hb 血g st ot h en e wc e n t u r yf e m a l ea n i s t ’se g oe n h a n c e m e n ti m m e a s u r a b l ei n n u e n c e .1 。
e y w o r d s :s e l f p o r t r a i tB i s e x u a lt e m p e m m e n tp s y c h o a n a l y s i sI I I目录摘! 要⋯⋯⋯⋯⋯⋯⋯⋯⋯⋯⋯⋯⋯⋯⋯⋯⋯⋯⋯⋯⋯⋯⋯⋯⋯⋯⋯⋯⋯⋯⋯⋯⋯⋯⋯⋯⋯⋯⋯..IA b s t r a c t ⋯⋯⋯⋯⋯⋯⋯⋯⋯⋯⋯⋯⋯⋯⋯⋯⋯⋯⋯⋯⋯⋯⋯⋯⋯⋯⋯⋯⋯.⋯⋯⋯⋯⋯⋯⋯⋯⋯⋯..I I弓l言⋯⋯⋯⋯⋯⋯⋯⋯⋯⋯⋯⋯⋯⋯⋯⋯⋯⋯⋯⋯⋯⋯⋯⋯⋯⋯⋯⋯⋯⋯⋯⋯⋯⋯⋯⋯⋯⋯⋯⋯.1一、研究目的、研究意义⋯⋯⋯⋯⋯⋯⋯⋯⋯⋯⋯⋯⋯⋯⋯⋯⋯⋯⋯⋯⋯1二、国内外研究现状⋯⋯⋯⋯⋯⋯⋯⋯⋯⋯⋯⋯⋯⋯⋯⋯⋯⋯⋯⋯⋯⋯2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3第一章弗里达·卡洛生平及自画像双性恋的成因⋯⋯⋯⋯⋯⋯⋯⋯⋯⋯⋯⋯⋯.4第一节特殊的时代环境⋯⋯⋯⋯⋯⋯⋯⋯⋯⋯⋯⋯⋯⋯⋯⋯⋯⋯⋯⋯⋯4第二节迥异的人生经历⋯⋯⋯⋯⋯⋯⋯⋯⋯⋯⋯⋯⋯⋯⋯⋯⋯⋯⋯⋯⋯6第二章弗里达·卡洛自画像的双性恋特征⋯⋯⋯⋯⋯⋯⋯⋯⋯⋯⋯⋯⋯⋯⋯⋯⋯.1 1第一节双重性别的人物造型⋯⋯⋯⋯⋯⋯⋯⋯⋯⋯⋯⋯⋯⋯⋯⋯⋯⋯.1 1第二节充满原始的墨西哥土著色彩⋯⋯⋯⋯⋯⋯⋯⋯⋯⋯⋯⋯⋯⋯⋯一1 4第三节“殉难式”的构图⋯⋯⋯⋯⋯⋯⋯⋯⋯⋯⋯⋯⋯⋯⋯⋯⋯⋯⋯⋯.1 7第三章弗里达·卡洛自画像的意义⋯⋯⋯⋯⋯⋯⋯⋯⋯⋯⋯⋯⋯⋯⋯⋯⋯⋯⋯⋯⋯.2 1第一节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2 1第二节对本种族的捍卫与共产主义的信仰⋯⋯⋯⋯⋯⋯⋯⋯⋯⋯⋯⋯..2 2第三节对女性自画像发展的影响⋯⋯⋯⋯⋯⋯⋯⋯⋯⋯⋯⋯⋯⋯⋯⋯.2 5结论⋯⋯⋯⋯⋯⋯⋯⋯⋯⋯⋯⋯⋯⋯⋯⋯⋯⋯⋯⋯⋯⋯⋯⋯⋯⋯⋯⋯⋯⋯⋯⋯⋯⋯⋯⋯⋯⋯⋯⋯.2 7参考文献⋯⋯⋯⋯⋯⋯⋯⋯⋯⋯⋯⋯⋯⋯⋯⋯⋯⋯⋯⋯⋯⋯⋯⋯⋯⋯⋯⋯⋯⋯⋯⋯⋯⋯2 8致谢⋯⋯⋯⋯⋯⋯⋯⋯⋯⋯⋯⋯⋯⋯⋯⋯⋯⋯⋯⋯⋯⋯⋯⋯⋯⋯⋯⋯⋯⋯⋯⋯⋯⋯⋯⋯⋯⋯⋯⋯.3 0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3 1I V引言引言一、研究目的、研究意义自画像主要是画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真实的写照,是对于自己内心感情的宣泄,是以自己为载体对欲念、理论、环境、财富、个人思想的反复呈现同时反映在当时当地对于自我在状态的评价。
2 0 世纪的女性自画像的自我意识趋于完善,所表现的多具有自主性、侵略性、反常规性甚至是煽动与激进的,自画像成为女性艺术家自我情感表达的最佳方式本文主要研究2 0 世纪拉丁美洲墨西哥女性艺术家弗里达·卡洛自画像,从弗里达双性恋的角度出发分析弗里达·卡洛自画像的双性恋气质关于弗里达·卡洛双性恋情结在学术界存在较大争议的,笔者觉得应以辩证的态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本文主要从心理学着手剖析弗里达·卡洛的双性恋特征女性已不仅仅是满足男性的附属品,而是彰显个性的独立主体,积极争取主动权,正视现代女性对男性话语权的反抗,对“约定俗成”的男尊女卑颠覆与不幸人生境遇的抗衡,而正因弗里达特有的双性恋情,结彰显出她男性的气质与积极争取女性自主权的内因所在弗里达·卡洛不同的人生境遇和双性恋的情结,促使着她画面有着非同常比的气质,从而造就了她非凡的的艺术风格只有真正近距离的探析,才能挖掘出画家最真实的内心思想与情感,有很多学者认为弗里达·卡洛的命运是悲痛的,我却认为弗里达·卡洛的的命运是壮烈的一个向死亡发出挑战讯号的女人,连死亡都不畏惧的女性,从她的画面中我感受到更多的是其内心力量的强大,既是一种挑衅,也是一种自我正视和思索。
她那种自我顽强的意志在不同的时间段对人生的思索,及画面独特的画面语言,启迪着正在艺术道路上的我们去反思去追寻艺术的真谛在拉丁美洲动荡的年代,在墨西哥民族意识自我苏醒的年代,弗里达·卡洛的作品不仅仅着眼于她的人生境遇,还关注着拉丁美洲的政治运动和墨西哥的土著文化弗里达·卡洛对墨西哥本土文化的吸收使得弗里达·卡洛的作品充满了民族色彩,由此可见弗里达·卡洛的爱国情结相对女性而言,弗里达·卡洛的形象始终是带着男子气质的她从不因丈夫的名声威望而懈怠自己的艺术生涯,相反兢兢业业的为自己的艺术之路付出她的一生,在面对墨西哥男权为主的社会传统,她积极的争取女性弗里达·卡洛自画像的双性恋气质研究的独立自主权,不畏命运给她带来的伤痛,使得她的艺术作品有着超常的生命力,并给2 0 世纪女性艺术家自我意识的提高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也正因综上所述的几点,弗里达咔洛在艰辛的艺术道路上成为墨西哥艺术画坛上最璀璨的明星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对弗里达·卡洛的研究尚不完善,国内对弗里达·卡洛艺术研究的书籍文献都很有限,本文侧重从弗里达·卡洛的心理分析法结合她的人生境遇与作品展开论述在现有的资料里,著作主要有《薄荷心:弗里达·卡洛的秘密笔记》( 墨) 哈根贝克著,莫娅妮译,一北京出版社,《弗里达:一位女神的画像》河西著,北京新星出版社2 0 0 6 ,以上两本书对弗里达·卡洛的自画像作品和生平提供了详细的资料。
李建群著《拉美·英伦·女性主义》[ M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0 4 ,为2 0 世纪女性的自我觉醒提供时代依据主要期刊与文章有:1 、《现代拉丁美洲美术》李建群中国美术2 0 1 2 第一期2 、《现在拉丁美洲美术三》李建群中国美术2 0 1 2 第三期3 、《身体·艺术·革命.弗里达·卡洛的绘画》耿幼状美术观察2 0 0 44 、《女性绘画的自述性特征一弗里达艺术作品解析》刘婷婷南京师范大学2 0 1 05 、《踏过人生的荆棘——弗里达·卡洛自画像研究》沈文婷南京艺术学院2 0 1 16 、《杂交——弗里达·卡洛的绘画》石至莹《上海艺术家.2 0 0 57 、《弗里达绘画艺术伦》杜雪艳湖北美术学院油画2 0 0 7 从此上文献可以看出弗里达·卡洛的作品艺术内容开始被研究并得到重视,笔者深入细致的了解弗里达的生平、人格特质、创作背景、艺术表现她的艺术价值不仅仅是趋于画面的的色彩、线条、构图等画面形式,主要的还是因为弗里达的独立自主和特立独行的个性,对人生、情感、社会、政治自我表达,最为让人震撼的并不是弗里达·卡洛的作品具有多大的美感,而是大胆的诉说着在别人看来难以启齿的人生境遇与自我的内心世界。
相比国内的文献资料,国外的资料就相对完善些,由于地域限制资料收集甚少,主要书籍有:H a y d e nH e r r e r a ,F r i d aK a l l l o :T h ep a i n t i n g s ( N e wY o r k :H a 印e rC ol l i n sP u b l i s h e r S ,1 1 1 c .,1 9 9 1 ) 《弗里达——绘画》【美】海登·赫蕾拉纽约哈柏林斯出版公司1 9 1 1 ,将弗里达的人生的每一幅画按照弗里达的人生轨迹作以整理与解读;H a y d e nH e r r e r a ,F r i d a :AB i o g r a p h yo fF r i d aK a h l o 烈e wY - o r k :H a e p e rC 0 12引言l i n sP u b l i s h e r s ,I n c .,1 9 9 1 ) 《弗里达——弗里达·卡洛专传记》[ 美] 海登·赫蕾拉纽约哈柏林斯出公司1 9 8 4 ,C .F u e n t e s ,( i n 仃o d u c t i o n ) & S .M .L o w e ,( e s s a ya n dc o n u l l en t a r i e s ) ,T h eD i a r yo fF r i dK a l l l o :A n I n t i m a t eS e l f - p o r t r a i t ,H a r r yN .A b r 锄s ,a n dM e x i c oC i t y :L aV a c aI n d e p e n d i e n t e ,1 9 5 5 《弗里达·卡洛日记——一个私人的自画像》[ 美】海登·赫蕾拉1 9 5 5 等,以上文献为弗里达的作品的双重人格特质,成长的时代环境,自画像的艺术风格提供了更为细致的资料。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1 、图像法:运用图像,可以更加直观的显示画家画面的题材内容2 、比较法:本文运用了举例分析法,不同时期作品进行比较3 、文献研究法:参考各种文献进行总结,多方面归纳4 、个案调查法:深入研究单一的人或某件事本文主要的是研究弗里达自画像的双性恋气质,着手从双性恋这一特殊的角度,用心理分析法去解析弗里达画面的成因笔者通过时间点对弗里达的画像的画面的双性恋气质进行解析,探究弗里达自画像的意义文章主要是通过对中外有关弗里达绘画与生平研究的书籍进行查阅,网络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期刊收集以及图书馆借阅运用比较法、文献参考法、个案法和图像研究法进行研究弗里达·卡洛自画像的双性恋气质研究第一章弗里达·卡洛生平及自画像双性恋的成因第一节特殊的时代环境2 0 世纪世界格局动荡不安,此时拉丁美洲处于长达百年的独立运动中,拉美局势动荡,政治运动频繁1 9 1 0 年墨西哥民族革命爆发,迎来了“墨西哥文艺复兴”这一时期的拉美在艺术领域中提倡回归“土著主义”,而这种原始文化的回归,使得拉丁美洲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寻根意识加强拉丁美洲的女性在此时处于艺术中重要的角色,同一时期各国都有杰出的女画家参与艺术运动之中。
在传统的拉丁美洲的男人主要活动于政治领域和军事领域,其男性在艺术领域活动较少,而女性便在这一时期形成了艺术领域的主要角色这一时期的女性艺术家,她们的意识开始觉醒,女性自画像也不再是描绘女性自己的吸引力,而是强化某些男性的特征,在某种意义上她们强调着男女的平等,甚至颠覆常规弗里达的双性气质的自画像最具代表性,这与她所处的时代又是不可分割的弗里达·卡洛出生于1 9 0 7 年7 月6 日,她的父亲吉尔穆德·卡洛在当时已是墨西哥比较有威望的专业摄影师,母亲马蒂尔德·卡德龙是印第安人在弗里达·卡洛出生前母亲卡德龙失去一个儿子,母亲希望这个孩子能是个男孩,以慰藉她丧子之痛,可是天不随人愿,母亲非常悲伤,相继怀上妹妹克里斯蒂弗里达便处于一个被母亲忽略的位置,而弗里达的父亲十分疼爱弗里达弗里达在六个女儿中是最受父亲宠爱的一个,吉尔穆德·卡洛曾经说过:“弗里达是我所有女儿中最有才能,她最像我 ∞弗里达最初对绘画感兴趣是受父亲的熏陶,父亲从小便注重对弗里达的培养,1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