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个体化阶梯式疼痛管理模式在肿瘤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docx
5页观察个体化阶梯式疼痛管理模式在肿瘤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个体化阶梯式疼痛管理模式在肿瘤晚期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2016年3月~2017年9月接诊治疗的180例肿瘤晚期患者,将18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9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与90例实验组(实施个体化阶梯式疼痛管理模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VAS评分为(1.230.36)分,参照组患者VAS评分为(2.110.43)分,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个体化阶梯式疼痛管理模式在肿瘤晚期患者中应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情况,降低疼痛强度,因此,值得临床使用并推广关键词】个体化阶梯式疼痛管理模式;肿瘤晚期;效果肿瘤患者最为常见的病症之一就是疼痛,很多患者会承受不同程度的疼痛,影响生活质量因此,有效的疼痛管理模式对晚期肿瘤患者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此,本次选择我院接诊治疗的180例肿瘤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个体化阶梯式疼痛管理模式在肿瘤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1 资料与方法1. 一般临床资料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2016年3月~2017年9月接诊治疗的180例肿瘤晚期患者,纳入标准:应该分别1234有条理①患者沟通、认知、理解无异常,②预期生存期>3个月,③功能状态评分<4分,④排除临床资料不完整、不配合、依从性差的患者及严重肾、肝、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将180例患者通过抽签法平均分为90例参照组与90例实验组。
参照组患者中最大年龄76岁,最小年龄47岁,平均年龄(61.31.3)岁;其中女性30例,男性60例;实验组患者中最大年龄77岁,最小年龄48岁,平均年龄(62.31.3)岁;其中女性31例,男性59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中未出现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可比1. 方法1. 参照组90例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患者予以常规疼痛护理干预,对疼痛情况较严重的患者可遵循医嘱给予适量的赛来昔布,药物使用均符合伦理学1. 实验组90例实验组患者接受个体化阶梯式疼痛管理模式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①建立疼痛管理小组由护士长、主治医师、护师、护士、(顺序调整)构成疼痛管理小组,并建立患者临床档案,根据数字疼痛评分法评估患者入院时疼痛强度、持续时间、性质、发生部位等,将患者疼痛发生等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个性化阶梯疼痛护理方案②用药指导及癌痛宣教通过一对一交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患者社会、心理、生理状态进行评估,之后对患者予以健康宣教,告知患者肿瘤疼痛护理措施、治疗方法、药物不良反应、止痛原则、癌痛分类及发生机制等疾病相关知识,指导患者正确服用止痛药,并向患者强调按时、按量服用药物的重要性,防止患者私自增减的危害。
③制定阶梯式目标对患者功能状态进行评估,结合阶梯止痛原则制定针对性阶梯方案及目标;治疗既护理过程中需对患者疼痛进行评估,当患者疼痛情况高于标准值,则需及时向主治医师汇报,并对患者给予相应护理干预及镇痛药物,比如分散注意力、调整护理、活动肢体等;当患者疼痛情况处于标准值下,则会对患者予以非药物性止痛,即转移止痛法、放松止痛、心理暗示止痛法等④创建网络沟通平台建立患者-护理人员-主治医师网络沟通平台,即群、群等,便于后续沟通与出院后联系,使得医护人员进行远程疼痛指导1. 评定指标观察两组患者VAS评分情况,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中度疼痛>7分,中度疼痛4~6分,轻度疼痛1~3分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20.0软件对本文180例肿瘤晚期患者的指标数据进行分析,t检验,以 形式展开患者VAS评分情况,两组患者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以P<0.05展开2 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VAS评分无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经不同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VAS评分为(1.230.36)分,参照组患者VAS评分为(2.110.43)分,由此可见,实验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干预前后VAS评分(分, )分组nVAS评分(护理前)VAS评分(护理后)参照组904.050.552.110.43实验组904.030.461.230.36t0.264614.8865P0.79160.00003 讨论肿瘤晚期患者产生疼痛病症主要与肿瘤侵入患者神经系统、骨髓及软组织有关,还有一部分患者因癌症疼痛综合征、慢性疼痛性疾病及并发感染等因素有关,导致患者受到不同程度的疼痛,进而影响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因此,对肿瘤晚期患者实施有效的疼痛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个体化阶梯式疼痛管理模式可以针对患者疼痛原因制定个性化疼痛干预,进而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情况[1-5]基于此,本次选择我院接诊治疗的180例肿瘤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个体化阶梯式疼痛管理模式在肿瘤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通过本组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VAS评分为(1.230.36)分,参照组患者VAS评分为(2.110.43)分,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个体化阶梯式疼痛管理模式在肿瘤晚期患者中应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情况,降低疼痛强度,因此,值得临床使用并推广参考文献:[1] 杨芳,龚世峰,彭春玲,等.姑息治疗对晚期肿瘤患者疼痛管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6(6):870-872,873.[2] 陈春英,朱红珍.医护患一体化模式在骨肿瘤患者围术期疼痛管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11):40-43.[3] 芦秀琼,杜英堂,张红巧.非负性中国情感图片对肿瘤患者疼痛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18):2371-2374.[4] 黄兴兰,何静.综合护理干预在肿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实施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24):3716-3717.[5] 宋建铭,李滨.个体化阶梯式疼痛管理模式在癌痛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20):101-103.-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