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红豆杉科.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206****923
  • 文档编号:40602239
  • 上传时间:2018-05-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3.5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TAXACEAE红豆杉科傅立国 李楠 Robert R.Mill常绿树或灌木,雌雄异体或很少的雄雌同株,叶呈螺旋形排列或十字形交叉、线形或披针形,在离轴面突出或不明显的中叶脉两侧有1 气孔带,呈现出或没有树脂道,锥形花粉单独存在于叶或苞片叶叶腋,或聚集在枝条穗状联合体顶端;小孢子叶众多;花粉囊 3-9,放射状排列或在小孢子叶外部,于是有明显的近轴和离轴面;花粉无囊种子支承结构单独或成对存在于叶或苞片轴,有花梗或无柄,在基部有几个交迭或交叉成十字形的苞片;单独的胚珠笔直的生长在花轴顶端,种子无柄或有肉茎,呈核果状或坚果状,部分地被附上囊状或杯状肉质假种皮,或完全被附上假种皮;有丰富的雌性配偶体组织子叶 2萌芽生长在地上,在地下的在 Torreya.5 个类 21 个种,主要分布于北半球(除 Austrotaxus R.H.Compton:New Caledonia);在中国有 4 个类(1 个地方的)和 11 个种(5 个地方的和一个引种)1a.有中叶脉的树叶±在近轴处不显眼;花粉囊生长在小孢子叶外部,带有明显的近轴和离轴面;种子成对地生长在叶腋处,无柄;种子完全被假种皮包着……………………………………4.Torreya1b.有中叶脉的树叶在近轴处突出;有叶腋;圆锥形花粉粒众多;在树叶或苞片的叶腋处有单独的种子支承结构,短花梗或无柄;种子被杯状或囊状假种皮包围住,但末梢部暴露。

      2a.树叶交叉成十字形,有树脂道;圆锥形花粉粒排列在穗的端(侧面非常少);种子支承结构为长花梗;囊状假种皮,几乎完全围住种子除末端顶点处………………………3.柔夷花序紫杉2b.树叶成螺旋形排列,无柄,无树脂道;叶腋处有单独的圆锥形花粉粒,未形成穗;种子支承结构为短花梗或无柄,杯状假种皮仅仅围住接近种子的部分3a.小枝不规则地交替;树叶的离轴气孔带成浅黄色或浅灰绿色;当种子成熟时,假种皮成红色………………1.红豆杉3b.小枝近乎对生或似涡漩;树叶的离轴气孔带成白色粉末状;当种子成熟时,假种皮成白色;1.TAXUS Linnaeus,Sp.Pl.2:1040.1753.红豆杉属常绿树或灌木,雌雄异体;小枝不规则交替,基部有少数或几个永久或早熟非永久性的剥落芽;冬季剥落芽重叠,有突出的或模糊的纵向近轴脊,树叶 2 列,成螺旋形排列,无柄,或紫杉尖端有短柄,线形,直的或镰状,向下延,近轴面有凸起的叶中脉,离轴面有两列浅灰色,灰绿色或浅黄色气孔带,树脂道很少有独立的再生结构叶腋圆锥形花粉茎,球状,基部有重叠苞片;小孢子叶 6-14,盾形,每个有放射状排列的花粉囊 4-9,种子支承结构无柄,有几个重叠的苞片,2 或3 对在末梢交叉成十字形。

      当种子成熟时,假种皮红色或橙色,肉质种子坚果状,1 年成熟,杯状假种皮包围,但顶点处暴露;脐明显子叶 2萌芽贴地生长2n=24.约 9 个种:主要在北半球;中国有 3 个种苏门答腊岛紫杉[Taxus sumatrana(Miquel) de Laubenfels(T.celebica)H.L.Li.)],来源于印尼(苏拉威西岛和苏门答腊岛)和菲利宾中国曾有记载(例如:Fl.Taiwan,ed.2)这些记载基于这个种的一个主要概念,包括这个说明中已进行过的分类,如: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但排除云南红豆杉这一类)在亚洲紫杉明显种的总数是十分争议和需要更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新树叶小乳头状突起和其它的离轴叶面特征是最新的关注焦点小乳头状突起很小,用显微镜或放大倍率为 25 倍或放大倍率更大的镜头能很好的观察1a.在活的状态下叶状小枝成±扁平状;树叶线形到披针形,并渐缩到末梢,通常为镰状,顶点逐渐变得锐利或突然变成锥形和不明显的棘状;在小枝基部有早熟非永久性和一些永久的冬季剥落芽………………………………………………………2.云南红豆杉1b.在活的状态下叶状小枝在交叉处成“V”形;树叶线状,几乎整个叶长都等宽,直的或不明显的镰状,顶点有短棘状直到尖端;小枝基部有永久性冬季剥落芽2a.树叶通常直,中叶脉有浓密而均匀的离轴乳头状突起,基部通常是相对称的;种子成柱长方形,±整片叶宽相等,末梢两侧成钝脊,核椭圆形……………………………1. 密叶红豆杉2b.树叶微呈镰状,中叶脉无离轴乳头状突起,基部±不对称;种子卵形或三棱卵形,末梢部有 3、4 或更多钝脊;核通常成三角形或四边形…………………………………………3.T.cuspidata1. Taxus fauna Nan Li ﹠R.R.Mill,Novon7:263.1997密叶红豆杉12 米高树或大灌木;树干胸高直径 3.5 米;冬芽卵形,小枝基部有永久剥落痕,近轴脊,在顶点处突然变锐。

      活的叶状小枝在交叉处成“V”字形,轮廓为 3-6×3.5-6 厘米,树叶与轴生长成 60-90°;叶柄 长 1-1.5 毫米;近轴处亮绿色,线形,整片叶宽几乎相等,通常是整齐,1.2-3(-3.5)厘米×1.5-2.5 毫米,±厚,中叶脉和气孔带都有浓密和均匀离轴乳头状突起,中叶脉有 0.2 毫米宽的离轴 ca.,气孔带浅黄色,宽 0.6-0.7 毫米,边缘带宽 0.1-0.2 毫米,基部楔状或短小削弱,通常对称,边缘向外卷(特别是干时),顶端有尖头, ,尖端 0.5-1 毫米,花粉成卵形,6-8 毫米;果轴向上延伸到苞片顶点象短秆 ca.1 毫米;苞片 2 列最近的一个鳞状,小,末梢的一个浅绿色或半透明,非常大;小孢子叶红棕色种子成柱长方形,±整片叶宽相等,两侧微拉平,ca.6.5-7×4.5-5 毫米,末梢两侧成钝脊状,顶点尖棘形;核椭圆形,授粉期为 4 月,种子成熟期为 9-11 月混合林和 Pinus 林,通常在阴凉处;2500-3100(-3400)米(在其它部分的山脉的种降到 1800 米),西藏的西南(吉隆县)[印度北部,克什米尔,尼泊尔,巴基斯坦]中国有一个将要灭绝的种.在 FRPS,从中国西南部发现二个红豆杉种;这种植物限于西藏被鉴别为云南红豆杉,而四川西南部,西藏东南部和云南西部的植物被鉴别为云南红豆杉。

      而李楠和傅立国(Novon7:263-264.1997)认为批评性研究的类型和权威性的材料揭示云南红豆杉是云南红豆杉,在 FRPS 鉴定的云南红豆杉将作为一个新种密叶红豆杉2. Taxus wallichiana Zuccarini.Abh.Math,-Phys.Cl.Konigl. Ba-yer.Akad.Wiss.3:803.1843须弥红豆杉树或灌木高 30 米;树干胸高直径 1.3 米;树皮易变色,灰棕色,红色,或紫色,成条形剥落,破裂或衰退成空洞的剥落迹;在小枝基部有非永久性的和一些永久性的冬季早期剥落芽,三角卵形,有或没有纵向离轴脊活的状态下叶状小枝±扁平状,轮廓 3-9×1.5-6 厘米树叶与小枝轴成(50-)60-90°,无柄或柄长 1 毫米;暗绿色或平滑近轴,浅离轴, ,线形至披针状,渐缩到末梢,通常镰状, (0.9-)1.5-3.5(-4.7)厘米×(1.5)2-4(-5)毫米,中叶脉稍提高近轴,宽 0.1-0.2 毫米,浓密而均匀的离轴乳头状突起,或乳头状突起分散在中叶脉或 1 到几行乳头状突起分布在气孔带的附近,或中叶脉没有乳头状突起,气孔带浅黄色,宽 0.6-0.9 毫米,浓密而均匀的乳头状突起,边缘带宽 0.1-0.4 毫米,基部楔状或削弱,不对称,边缘扁平并向外卷, ,顶点逐渐锐利或突然成锥形和不明显的棘状,尖部 0.1-0.5 毫米。

      花粉沿 2 年生的小枝轴分散,±无柄或短花梗(花梗 ca.0.5 毫米),浅黄色,卵形,5-6×ca.3 毫米;苞片通常为6,宽卵状,浅绿色;小孢子叶 8-14,每个有(4 或)5 或 6(-8)个花粉囊种子支承结构向小枝轴末梢生长成熟时假种皮红色或橙色通常为±透明种子卵球形或倒卵球形,偶尔柱椭圆形,有时微扁平状,5-8×3.5-5 毫米,通常有钝脊(有时三角形和 3 个脊);顶点有小尖;核椭圆形到近似圆形或圆三棱形授粉期为 9 次年 4 月,种子成熟期为 8-12 月阔叶,结球果,混合林,灌木丛,森林开伐的岩石,开阔的斜坡,100-3500 米安徽南部,福建,甘肃南部,广东北部,广西北部,贵州,河南西部,湖北西部,湖南,江西,SSHANANXI,四川,台湾,西藏东南部,云南,浙江, [不丹,印度南部,?老挝,缅甸,锡金,越南]能够用它在本地山脉造林木材是优良的建筑材料,还被用在制造车辆,农业资料,家具,和造纸最近从其树叶中分离出一种化合物被证明能用作抗癌药1a.树叶线形至披针形,薄而柔软………………2a.var. wallichiana1b.树叶线形,厚且粗糙2a.叶直,末梢镰状,通常 1.5-2.2 厘米×ca.3 毫米,中叶脉颜色和气孔带相同,浓密而均匀的乳头状突起,活叶边缘扁平…………………………………………2b.var.chinensis2b.叶通常为镰状,2-3.5 厘米×2.5-4 毫米,中叶脉和气孔带颜色不同,无乳头状突起,或乳头状突起分散在中叶脉或有 1 到几行乳头状突起分布在气孔带的附近,边缘向外卷………………………………………………2c.var.mairei2a.Taxus wallichiana var. wallichiana须弥红豆杉(原变种)Taxus baccata Linnaeus subsp. Wallichiana(Zuccarini)Pilger;T.wallichiana var.yunnanensis(W.C.Cheng﹠L.K.Fu)C.T.Kuan;T.yunnanensisW.C.Cheng﹠L.K.Fu。

      叶线形至披针形,薄而柔软阔叶混合林,经常在竹林中,溪流边多;2000-3500 米四川西南部,西藏东南部,云南西部[不丹,印度南部,缅甸南部,锡金,越南]2b. Taxus wallichiana var. chinensis (Pilger) Florin,Acta Hort. Berg.14(8):355.1948红豆杉叶线形,直末梢镰状,通常 1.5-2.2 厘米×ca.3 毫米,厚而粗糙,中叶脉与气孔带同色,浓密均匀的 乳头状突起,活叶边缘扁平森林,经常在竹林中,溪流边多;1100-2500(-2700)米安徽南部(黄山),福建,甘肃南部,广西北部,贵州东南部和西部,湖北西部,湖南东北部,江西,SSHANANXI,四川,云南东部,浙江;江西有种植的(庐山)[越南北部]2c.Taxus wallichiana var. mairei(Lemée)﹠H.Léveillé)L.K.Fu﹠Nan Li Novon 7:263.197.南方红豆杉叶线形,通常镰状和 2-3.5 厘米×2.5-4 毫米,薄,中叶脉与气孔带颜色不相同,无乳头状突起,或乳头状突起分散在中叶脉或有 1 到几行乳头状突起分布在气孔带的附近,边缘向外卷。

      针叶混合林,灌木丛,森林开伐的岩石,开阔的斜坡,100-3500 米(通常在低处但比红豆杉高,特别是在东部,代表性的在 1200 米下,四川和云南升到超过3000 米)安徽南部,福建,甘肃南部,广东北部,广西北部,贵州,河南西部,湖北西部,湖南,江西,SSHANANXI,四川,台湾,云南东部,浙江, [印度南部,?老挝,缅甸,越南]3. Taxus cuspidate Siebold﹠Zuccarini,Abh.Math.-Phys.Cl.Kǒnigl.Bayer.Akad.Wiss.4(3):232.1846.东北红豆杉Taxus baccata Linnacus subsp.cuspidata(Siebold﹠Zuccar-ini)Pilger;T.baccata subsp.cuspidata var. latifolia Pilger;T.baccata var. microcarpa Trautvetter;T.caespitosa Nakai;T.cus。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