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亭集序》导学案整理分享.doc
6页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兰亭集序》导学案 编制: 审定人: 审定领导: 班级: 组名: 姓名: [知识衔接]1、解题本文选自《晋书王羲之传》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兰亭地处绍兴城西南12.5公里的兰渚山下,相传越王勾践曾在这一带种过兰花,汉代为驿亭所在,因名兰亭几经反复,于1980年全面修复如初2.关于序的体裁的常识 序是一种文体,有两种一是赠序,一是书序后者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内容多是介绍书的内容和特色、成书经过,写书目的等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兰亭集序”即兰亭会诗集的序言3、整理王羲之(321-379)字逸少,东晋琅邪人(现山东省临沂县)后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出身世家大族,性情耿直,严守操节。
起家秘书郎,后迁参军,长史拜护军将军,调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在会稽任内适逢灾荒,开仓赈济百姓因与上司扬州刺史王述失和,遂称病辞职,从此优游林下,寄情山水,专攻书法 王羲之是古代著名的书法家,相传王羲之7岁学书法,12岁读前人笔论少时曾学卫铄,自以为学得不差后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锺繇等名家书法,又在洛阳看到蔡邕写的石经及张昶《华岳碑》,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及于是遍学众碑,从此书艺大进创造了雄逸流动的新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他的行草书最能体现这种艺术美论者称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蛇”, 有“书圣”之称 王羲之胸怀旷达,喜好自然山水,他的散文疏朗简净,韵味悠长,显示了他的文学功底4、时代背景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但王羲之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和追求骈体的形式主义之气,抒写了一篇情真语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兰亭集序》,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5、文章背景古人每年三月初三,为求消灾除凶,到水边嬉游,称为修禊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二日,51岁的王羲之(当时任会稽内史)邀请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兰亭聚会(修禊),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诗歌会他们做曲水流殇之饮(列坐曲水两侧,将酒杯置于清流之上,任其飘流,停在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书法上也称《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6、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例如: 戊戌变法 辛丑条约[导学过程]一、生词癸丑( ) 修禊( ) 流觞( ) 形骸( ) 彭殇( )游目骋怀( ) 感慨系之( ) 趣( )舍 激湍 ( )会稽( ) 曾不知老之将至( ) 二、整体感知: 用课文中的话填空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首先介绍了盛会的时间、地点、事件,其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着记叙了到会的人物场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接着介绍了盛会所在地的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氛围:________________、天气: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记叙了与会者的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在第一段的基础上进行议论,交待了这场“诗会”中诗的由来先由社会人事的应酬周旋谈起,其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尽管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其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好不同、性格不同,其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但是“情随事迁”的感慨相同,其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指出,正是这种共同的感慨,引起人们写诗的欲望,用诗记下这种感慨,其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交待诗会所作成集的目的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抒发看古人之诗的感受及受到的启示,其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层交待将诗成集之目的,其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知识整理(一)通假字1、悟言一室之内 2、趣舍万殊 (二)古今异义1、列坐其次 古义: 今义: 2、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义: 今义:3、或取诸怀抱 古义: 今义: 4、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古义: 今义: 5、所以游目骋怀古义: 今义:6、俯仰一世 古义: 今义: 7、俯察品类之盛古义: 今义:(三)词类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短况修随化 死生亦大矣 2、形容词作动词 齐彭殇为妄作 3、名词作动词 映带左右 一觞一咏 4、数词作动词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5、动词的使动用法 所以游目骋怀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6、动词活用为名词 足以极视听之娱 (四)一词多义临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一1、若合一契 2、其致一也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 一觞一咏 次1、列坐其次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3、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4、余船以次俱进 5、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6、陈胜、吴广次当行致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4、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修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3、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4、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5、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6、修守战之具 期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2、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4、期(jī )年之后 5、、君与家君期日中 (五)虚词运用1、所以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吾知所以距子者,吾不言 2、之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以之兴怀 暮春之初 (六)特殊句式 1、判断句:死生亦大矣。
2、倒装句:⑴ 介宾短语后置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不能喻之于怀亦将有感于斯文 当其欣于所遇⑵ 定语后置:虽无管弦之盛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3、省略句: ⑴ 省主语: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引以为流觞曲水⑵ 省介词宾词:引以为流觞曲水⑶ 省介词“于”:映带左右 悟言一室之内(七)涉及成语 群贤毕至、崇山峻岭、放浪形骸、情随事迁、感慨系之、游目骋怀(八)重点句翻译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翻译: 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翻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