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mg****2
  • 文档编号:212361031
  • 上传时间:2021-11-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10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2.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该学习目标可以分解细化如下1.通过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初步建立地球自转的空间概念,认识地球自转的特点〔绕转中心、方向和周期〕2.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自转过程,理解昼夜更替、各地时间差异等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3.通过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初步建立地球公转的空间概念,认识地球公转的特点〔绕转中心、方向、周期和地轴倾斜方向〕4.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公转过程,理解中午太阳上下的变化、白昼和黑夜时间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等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的关系5.在实验演示、观察思考、总结归纳等探究过程中,逐步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探究精神■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2.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学难点】1.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自转过程,理解昼夜更替、各地时间差异等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2.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公转过程,理解中午太阳上下的变化、白昼和黑夜时间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等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的关系■教学方法【教法】创设情景法、实验探究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学法】情景感受法、实验体会法、地图观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1:用小华和小明没有白天和黑夜的梦想创境导入,让大家思考世界上有这样的地方吗?为什么?如果怎样他俩的愿望就有可能成为现实了?根据课前预习成果,小组成员展开讨论,引入地球自转运动知识的学习导入2:朝辉夕照,日月轮回你知道为什么太阳每天都是东升西落的吗?地球上的昼夜更替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根据课前预习成果,小组成员展开讨论,引入地球自转运动知识的学习导入3:用不同地方、时间差异的生活图片创景导入,根据课前预习成果,小组成员讨论现象成因,引入地球自转运动知识的学习开罗、纽约的时间为什么不同呢?讲授新课〔实验探究,归纳提升〕一、地球的自转实验探究,观察发现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成员转动地球仪,观察讨论地球自转的特点〔绕转中心、方向和周期〕小组成员共同思考以下问题:1.地球沿什么方向绕地轴自转?2.你知道地球自转一周是多长时间吗?3.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还是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假设在南极上空俯视呢?小组长协调大家的观察讨论结果,记录员做好相关结论的记录工作。

      教师演示、点拨提升,帮助学生认识地球自转运动的特点,并强化对地球自转方向的绘图工作实验探究,观察发现小组长组织大家,继续刚刚的实验,用灯泡、手电筒或蜡烛等光源照射地球仪,并按照地球自转方向转动地球仪,观察、讨论昼夜更替、各地时间差异等现象的产生,探究这些地理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小组长协调大家的观察讨论结果,记录员做好相关结论的记录工作教师用手电筒和地球仪演示画图、点拨提升,帮助学生理解昼夜更替、各地时间差异等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昼夜更替现象的产生、体验和分析:昼半球、夜半球和晨昏线〔圈〕的关系:晨线、昏线的判断〔自转法〕:各地时间差异现象的产生、体验和分析:地方时、区时、时间和日界限问题的解决如下教师在介绍地方时、区时、时间和日界限的相关知识时,应着重让学生认识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上的时间是东早西晚;地球上同一经度的地方时间一样,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不同;时间是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即东八区中央经线120E的地方时,是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日界限理论上是180经线,实际上与其不完全重合,是新的一天的起点和旧的一天的完毕,0点经线是另一条日界限,是自然存在的日界限;至于地方时、区时、时间和日期的具体计算问题,因为学生的知识根底还比拟少一些、理论理解的难度也很大,建议初中阶段不必涉及,可以到高中阶段再去系统学习。

      承转:用日影变化的生活图片创景导入,根据课前预习成果,小组成员讨论现象成因,引入地球公转运动知识的学习二、地球的公转实验探究,观察发现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成员用地球仪以及灯泡、手电筒或蜡烛等光源,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观察讨论地球公转的特点〔绕转中心、方向、周期和地轴倾斜方向〕用手电筒作为光源,模拟太的照射,观察光亮点〔直射点〕与地球仪上三条标志性纬线〔赤道、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小组成员共同思考以下问题:1.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太阳分别直射哪条纬线?2.太阳直射点是如何在南北半球之间移动的?3.下面两种情况中,太阳分别直射地球的什么地方?4.观察家乡所在的地区居民楼的主卧室和阳台,通常朝哪个方向?为什么?5.为使底层住户也能全年见到,两幢居民楼之间的距离应依据哪一天的楼影来计算?为什么?6.家乡所在的地区哪个季节黄昏放学的时间最早和最晚?为什么?家乡四季的景观有哪些变化?我国主要位于五带中的哪个带,这对我国有哪些好处?小组长协调大家的观察讨论结果,记录员做好相关结论的记录工作教师用手电筒和地球仪演示画图、点拨提升,并联系生活中的地理,帮助学生理解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移动、正午太阳上下的变化、白昼和黑夜时间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等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移动示意图:正午太阳上下的变化:白昼和黑夜时间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归纳比拟,实战演练■课后作业上网查询不同温度带的自然景观差异以及家乡自然景观的季节变化知识,下节课上课时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到讲台展示,小组之间互相点评和补充,获得对地球运动知识的生活体验和感悟■教学反思本节课讲解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运动现象和运动周期,引入了“天〞和“年〞两个常用的计时单位首先,学生的特点是对本节课有所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知道一些地理现象,但是认识的不够深入,因此我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入手,分析蕴含在生活现象背后的地理知识,学有所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七年级的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偏弱,但是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很高,具有很强的表现欲,因此我在讲课的过程中给学生更多参与的空间,更多展现学生的风采个性秉承新课标以学生的开展为本,在尊重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根底上,使地理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整合,通过演示、视频、建立模型等解释原理,在学生掌握地理规律的同时,通过事例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让他们能学以致用,熟练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了落实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构建了以下教法和学法: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小学已学过的知识,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以直观的演示和观察、广泛的交流与思考,使学生将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常见的地理现象。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实验演示、读图观察、分析讨论、比拟归纳等方法去发现事物的周期性变化;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引起的地理现象,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演示、画图,实现图文转换,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思维、发散思维和归纳思维能力 . word.zl-。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等学校学生手册.doc 2025年区教育系统招聘编外教师储备人才事业单位考试押题.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轴对称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200张纸有多厚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旋转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范本.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与意图.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我学会了吗教学课件.pptx 2025年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深圳市大鹏新区发展和财政局招聘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绵阳市梓潼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招聘考试试题.docx 2025年来宾市妇幼保健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无极县教育系统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灵山县第三中学调配教师考试笔试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