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环评审〔2019〕56号.doc
6页成环评审〔2019〕56号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成都市西汇水环境有限公司三道堰第二污水处理厂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查批复成都市西汇水环境有限公司: 你公司报送的《成都市西汇水环境有限公司三道堰第二污水处理厂环境影响报告表》收悉经审查,现批复如下:一、项目总投资17957.37万元,其中环保投资约613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一)主体工程:新建粗格栅及污水提升泵房(合建制)、细格栅、曝气沉砂池、膜格栅渠及调节池各1座,MBR生化池1座(含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MBR膜池1座,紫外消毒渠1间二)公辅工程:新建机修间及仓库、进出水仪表间、加药间、鼓风机房及配电间、贮泥池及污泥浓缩脱水间各1座,中水回用系统(40m3/h)以及监测系统;新建厂区供电、供水、通讯及雨污分流系统三)办公生活设施:新建门卫室及1栋综合楼(2F)等四)新建2套生物除臭装置、1间危废暂存间(位于机修间内)五)本项目总占地面积约30.56亩,建设内容包括污水处理厂、进厂管道和尾水排放管道其中,配套建设的200m DN1000进厂管道及450m DN800的尾水排放管道,分别连接一厂已建的进水管道和尾水排放管道;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2.5万m3/d,服务对象包括三道堰镇、古城镇全域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占比1.028%),总服务面积为27km2,采用“预处理+MBR生化+MBR膜+紫外消毒”处理工艺,出水水质执行《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51/2311-2016)中“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浓度限值。
本项目建成后,将沿用一厂的排水管道及排放口,届时一厂停止运营同时预留必要的资金和场地,在运行中若尾水中主要指标COD、BOD、总氮、氨氮、总磷等不能达到相关标准的情况下,须进一步采取深度处理工艺,确保尾水稳定达标二、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规划在全面落实报告表和本批复提出的各项生态保护及污染防治措施的前提下,项目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得到减缓和控制三、项目建设和运行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落实污水处理厂施工期各项污染控制措施强化施工期环境管理,结合周围敏感点分布,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优化施工场地布设、施工方式,减缓施工扬尘、噪声对周围敏感点的影响,避免施工扰民二)落实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和水土保持措施尽量减少施工临时占地面积,严格控制施工作业带范围,严禁弃渣下河,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场地清理,防止水土流失,及时做好施工迹地生态恢复三)落实施工弃渣处置措施按照“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要求,做好各类固废的处置工作建筑废料尽量回收利用;合理调配利用工程土方,建筑垃圾等应集中堆放,及时处理,临时堆放地应采取防尘、防雨措施,防止扬尘污染及水土流失四)落实污水处理厂营运期环境管理措施加强环境管理,落实环保岗位责任制,加强对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及维护,确保进厂废水处理后稳定达标排放。
同时,针对污水厂预处理单元、污泥处理单元以及生化处理单元等恶臭源产生的恶臭采取密闭、加盖等收集措施后,经生物除臭装置处理后,达标排放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做好防渗、防漏、防腐等措施,防止土壤、地下水污染对污水和污泥处理构筑物(粗格栅及污水提升泵房、细格栅、曝气沉砂池及膜格栅、MBR生化池、MBR膜池及膜设备间、污泥脱水间、储泥池)、污水输送管道和危废暂存间等区域按重点防渗区要求采取防渗处理;加强管理,严防“跑、冒、滴、漏”,杜绝可能出现的污水(液)通过各种渠道外渗到土壤、地下水系统,避免对土壤、地下水环境产生污染对各类水泵、污泥脱水机、鼓风机等选用先进的低噪声设备、设备基础减振、吸声消声、厂房隔声以及合理的平面布局,以确保厂界噪声达标按报告表提出的有关防护距离要求,做好对无组织排放废气影响控制五)落实固体废物处置措施项目产生的栅渣及砂粒经石灰石消毒处理后,和员工生活垃圾一并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废MBR膜、生物滤池废弃填料由厂商回收;脱水后的污泥应进行危废鉴定,若为危废须交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理单位处置,若不是危废则清运至具有相关资质的公司进行资源化利用(确保含水率<80%)项目产生的化验室废液(含容器前三次清洗废水)、废药品、废机油、废含油棉纱及手套属于危险废物,应妥善收集、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理单位处置。
各类固体废物应及时清运,运输应采用密闭车辆,杜绝沿途撒落和流失,防止二次污染六)高度重视环境风险防范工作认真落实运营期环保管理规章制度,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和线路的日常维护与管理,确保正常运行;严格落实污水处理厂风险防范措施,设计备用电源,防止停电等事故导致污染;建立完善环境风险防范制度,加强员工环保培训,结合项目实施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制定应急预案和环境风险事故防范措施,每年不定期开展环境风险防范演练,确保环境安全制订各项环境风险防范应急预案,加强生产运行过程风险防范管理,避免和控制风险事故导致的环境污染七)规范排污口建设,项目污水管网采取防腐、防渗管道;厂区采用双电源供电;各池体设置备用泵;进、出水口安装COD、氨氮和总磷监测装置、报警装置和污水截断装置,严格监控水质和水量四、项目性质、规模、地点、工艺、污染防治措施、生态保护措施发生重大变更的,必须重新报批五、项目建设必须严格执行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施工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应明确环保条款和责任,须按规定程序实施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六、成都市郫都区生态环境局负责该项目日常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成都市环境监察执法支队将其纳入“双随机”抽查范围。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 2019年5月13日抄送:成都市郫都生态环境局,成都市环境监察执法支队,成都市环境工程评审中心,中圣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