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商丘县坞墙遗址试掘简报.pdf
8页河南商丘县坞墙遗址试掘简报商 丘 地 区 文 物 管 理 委 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坞墙遗址位于商丘县东南约30 公里 , 在坞墙集的中部 , 地为坞墙公社东街大队 遗址原为一凸起的台地 , 由于历年取土, 四周已积水成塘 从水塘四周暴露出的灰土和铲探情况判断,遗址范围南北约70 、东西约 1 0 米左右 19 7 6 年冬, 我们调查了此遗址¹ , 采集到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二里头文化早期、殷商及东周不同时期的陶器残片 为了进一步了解商丘地区原始社会末期及夏、 商时期文化面貌和发展关系, 19 77 年春, 对此遗址进行了试掘 发掘工作自5 月 5 日开始 , 17 日结束 开探沟、探方 4 个, 揭露面积 105 平方米 兹将试掘情况介绍于下:一、 地层堆积遗址地层: 堆积延续时间较长 根据土质土色及所含器物 ,可分为五层 T l 为南北长1 8 、东西宽2 米的探沟 现以东壁为例, 说明如下:第一层: 耕土扰土层 厚 0 . 1一0. 8 米,土质较疏松, 土色不一, 有黄、褐、青灰色 出有砖、瓦、近代瓷片和早期陶片第二层: 深 0. 2一0. 8 米; 厚 0 . 35 一0. 8米。
土色青褐, 土质稍硬 出有绳纹板瓦、筒瓦、素面瓦当、釜、豆、罐等残片时代为东周第三层: 深 0 . 3 5一1. 6 米以上 此层主要堆积在探沟北部 , 愈往北愈深 由于地下水位较高 , 1 . 5 米以下即见水, 故厚度深度不详 土色红褐, 土质较硬 此层出有较多陶片, 但很少能复原 器形有扁、盆、盏、豆 、深腹罐等 时代为殷商第四层: 深0. 5一0 . 夕米; 厚 1一0 . 2 米分布在探沟南部 范围不大, 其西部被扰土层破坏 土色灰而质硬 陶片主要为泥质灰陶 , 夹砂陶、磨光陶次之 , 棕色陶也有一定数量纹饰中篮纹、方格纹、绳纹比例大体相当器形有深腹罐、 敞口高领罐、 平底盆、碗、豆、酝、委、澄滤器等 时代为二里头文化一期第五层: 此层为该遗址的主要文化堆积 因地下水位较高, 厚度深度不详 土色黄灰 , 土质较硬 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夹砂陶次之; 有少量的泥质红陶、夹砂棕陶、磨光黑陶 纹饰中以方格纹、 绳纹为多; 篮纹次之; 一定数量的素面陶片 器形有深腹、 圆腹、高领罐, 鼎、器盖、甄、康、碗、豆、餐、杯、平底盆、圈足盘等 时代为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二、 遗迹与遗物此次试掘 , 清理房基 , 座 , 都为第五层。
灰坑 9 个, H l 为第二层; H Z 为第四层; H 3 、H 4 、 H S 、 H 6、 H 7 、 H s 、 H g 为第五层 第四、五层是本遗址的主要文化堆积 , 也是此次试掘的主要收获 所以, 介绍的重点也放在此 第二、 三层遗物甚少, 又都残破不能复原, 便从略或从简了1 . 第五层遗迹房基: 5 座房基全为圆形建筑 , 但都被时期略晚一些的灰坑打破, 全貌不易辨清T 4 中F 斗局部略好 F 4 南部残墙最高点距居住面为 0 . 3 米 , 墙厚约0 . 26 米 墙体为棕灰色草泥土堆砌, 内壁再施一层厚约 0 . 04 米纯细而较硬的黄泥土 墙内尚保存最高处为考 古 1 米的烧灶面 室内居住面较硬 居住面下垫土分层, 土质密结, 似经过夯打 居住面中间有一直径 0 . 27 米的柱洞 由于破坏严重, 门向不清 据残房基推侧 , 居住面直径 3米左右 房子为平地起建, 但室内居住面略低于原地面灰坑: 属于本层灰坑 7 个 H 3 圆角方形 , 东西长 l , 9 、 南北长 2 . 2 米 坑底不平 , 填土灰黑色, 残深 0 . 6 5一 9 米; H 4 为圆形, 口部直径 1 . 7 米 , 底部呈锅底状, 填灰揭色土,残深 。
6 米; H S 为长圆形 ,填灰黑色土 , 残深0 . 6 米; H 6 为椭圆形, 口部南北长 2 . 6 、东西长1 . 3 米, 填褐色土, 底部呈锅底状 , 残深 0. 7 ,米; H 7 为长圆形 , 南北最宽处 1 . 2 米, 填灰褐色土 , 残深 0 . 1 米; H S 为长圆形 , 口部东西长1 . 6 、南北长0 . 6米 , 残深 0 . 2米; H g 为长条形 ,口部南北长 0 . 8一1. 3 、 残深 0 .4 一0 . 5 米坑内填土一般质松色深 , 均含有不同数量的陶、骨、蚌、角器及兽骨、鹿角、蚌壳、螺壳2 . 第四层遗迹灰坑: 属于本层灰坑仅 H Z , 呈长方形状, 东西长 1 . 5 、 南北长 1. 25 、 残深 0. 9 米 内浪尸少赞万下豪买 会嘿1 J we 一曰、 丫二{二户 , 」夕二么} {二介粥仁;芭咒亡 {订{{}{藕 褚甲1 、 8 . 1 式深腹旅 ( T l¾ : l 、T l ¾ : 2) 2 . 11式深腹翻 (H S : 2 、 H S : 1) 7 . 大口罐 (H 4鼎 (丁1À : 3) 12 ‘ 直口圆腹罐 ( H S: l)图 一 第五层陶器式深腹玻 (H 3 : 1) 3、呼. 111 式深腹旅 (H ‘: l 、H 夕: l ) 5、 6 . I v: l )l 斗.(H S: 4) 2 7H 4 : 4 ) 2 2 .( H S: 6) 2 89 . 小杯 (H 3大口瓮 (H 6 :筒形杯 (H 9 : 2) 18 . 器盖 ( H 6 : 4)式钵 (H 4 : 3) 2 4 . 平底盆 ( T I½ :甄 (H S: 8) 2 9 . 忽(H S: 9) ( 1斗、一5 .: 斗) 1 0 、 1 3 . 1 式高领翻 (H g : 1 、3) 1 5 . 素面小缺 (H , : 5) 1 6 .H , : 3) 11 ,n 式高领磁1 9 . 圈足盘 (T 呼½ : l ) 2 0 、 2 1、 2 3 . 碗 (H , : 7 、 H S : 13 、斗) 25 . 单耳杯 (H 3 : 3 )26 . 夹砂深腹缺 ( H S: 12)2夕. 蔽1/20 , 12 、15、 1 7、19 、21、22、23 、25 、28、29 . 1/ 6 余为 1/10)第 2 期填褐色花土。
出陶片较少, 主要是泥质灰陶、泥质褐陶,夹砂陶次之 纹饰以篮纹为主, 绳纹次之, 方格纹较少 器形有深腹罐、瓮、红陶盔嘴及扁三角状鼎足、萦足等3 . 第五层遗物陶器深腹罐 七件 分四式I 式 复原 1 件 T I½ : l 口径 15 . 5 、底径夕、 通高25 厘米 泥质灰陶, 轮制 , T I¾ : 2 残, 口径21 . 5厘米 泥质灰陶, 轮制, 宽沿外折, 方唇鼓腹 ,颈内敛, 壁饰较细绳纹(图一, s) H 式 复原 1 件 H 3 : 1 口径 15 . 5 、 通高2 4 厘米 泥质灰陶、轮制 ,平沿外折 , 沿内有一凹槽, 鼓腹圃底, 壁饰较细绳纹、浅弦纹(图版肆 , 7 ; 图一, 2) om 式 2 件 皆残 H 6 : x 口径 x6 . , 厘米 泥质红陶, 轮制, 折沿圆唇 , 唇内有一凹槽, 壁饰大方格纹(图一, 3) H 7 : 1 口径 16厘米 泥质灰陶, 轮制, 形状同上 , 壁饰菱状方格纹 (图一 , 4)W 式 2 件 皆残 H S : 1 口径 21 厘米 泥质褐陶, 轮制 ,大宽沿外折 , 尖唇, 壁饰篮纹(图一, 6 ) 。
H S :2 口径 2 3.5 厘米 夹细砂褐陶, 平沿外折, 方唇 , 肩微鼓 , 壁饰绳纹,浅弦纹(图一 , 5) 夹砂深腹罐 1 件 残 H S : 12 口 径20 厘米 手制 , 素面褐色 , 敞口深腹 (图一,26 )夹砂深腹碗 1 件 已复原 H 3 :2 口径 17.4 、底径6 . 2 、高 13 . 2 厘米 揭色手制, 尖唇微内敛 , 敞口平底 壁饰不规整绳纹 (图二, 10 ) o大口罐 1件 巳复原 H 4 : 1 口径2 4 、 底径 9 . 8 、 高 19 . 2 厘米 通体磨光 , 呈黑色 轮制, 平沿外折 , 尖唇鼓腹 , 平底肩部饰两周凹弦纹 (图版肆, 3; 图一, 7)鼎 1 件 已复原 T l ¾ :3 口径 15 .5厘米 足稍残 泥质灰陶 ,折沿圆唇, 唇外有一凹槽 , 圆腹圈底’, 壁饰篮纹 , 扁三角状足(图版肆 , 一; 图一, 2 2) o高领罐 5 件 分二式1 式: 复原 1 件 H S :3 口径 16 . 5 、底径1 . , 、 通高35 厘米 泥质灰陶, 轮制, 直口尖唇, 平底颈部饰二周凹弦纹, 器身饰篮纹(图版肆, 5 ;图一 , 一3) 。
H g : l 口径 16 . 5 厘米泥质灰陶, 轮制 , 直口尖唇, 颈部饰三周凸弦纹, 广肩 ,肩部饰指甲刻划纹 (图一, 10)n 式: 3 件皆残 H 5: 4 口径20 厘米泥质灰陶, 敞口圆唇 , 肩部饰篮纹 (图一, l ‘)大口瓮 1件 已复原 H 6 :3 口 径38 . 2 、底径 2 1 、 通高62 厘米 泥质灰陶 , 轮制, 直口方唇, 广肩 , 腹部下收 , 肩下对称双耳 , 平底, 壁饰方格纹、 多周附加堆纹 (图版肆, 4 ; 图一 , 14 )o素面小罐 1 件 已复原 H S: , 口径15 厘米 底部稍残 泥质灰陶 , 轮制, 敞口尖唇, 腹微鼓 (图一, 1 , )单耳杯 1 件 已复原 H 3 : 3 口径9. 8 、底径 9 . 2 、 通高 巧厘米 泥质灰陶, 轮制素面 , 敞口尖唇, 平底(图版肆 , 2; 图一 , 2 5 ) 小杯 1件 完整 H 3 : 4 口径4 、 底径3. 2 、高 4. 6 厘米 泥质灰陶, 手制 , 尖唇, 口内敛, 素面平底 此杯置单耳杯H 3 : 3 内, 用途与单耳杯似同为酒器 (图一 , 9)o林 2 件 分二式I 式: 残 H 4 : 3 口径 16 厘米。
泥质灰陶 , 轮制 ,素面 , 敛口圆唇 (图一 , 2 2)n 式: 残 H 斗:2 口径 17. 4 件 器形相同, 复原 1 件T I½ : 4 口径 2 7 . 5 、底径 1 9 . 5 、高 8. 8 厘米 泥质灰陶 ,轮制 ,素面 , 敞口圆唇 (图一 , 2 4) 碗 8 件 复原 3 件 H 4 : 4 口径 18 . 9 、底径 8. 3 、 高7 厘米 泥质灰陶, 轮制, 素面口微敛, 方唇, 斜壁平底(图一 , 2 3) H , : 7 口考 古径18 、底径 8 . 2 、 高8 . 8厘米敞口圆唇, 唇外有一沟槽 ,素面(图一 , 2 0 ) H S : 13 口径9 . 7 、底径6 . 3 、高4 . 5厘米素面, 敞口圆唇(图一, 2 1 ) 直口圆腹罐 2 件 均残 H S : 1 口径14 . 7 厘米 泥质灰陶, 轮制, 口较矮, 尖唇, 壁饰篮纹 (图一 , 12 ) 圈足盘 1 件 残 T 4¾ :l 口径 13 厘米 磨光黑陶 ,轮制 ,盘腹微鼓 , 盘底平 , 圈足下残 (图一 , 19)筒形杯 3 件 均残 H g : 2 磨光黑陶,轮制 , 器身饰指甲划纹 (图一, 1 7)。
器盖 2 件 均残 H 6: 4 钮残 底径4 0 厘米 泥质灰陶, 轮制 , 折肩, 肩下饰二周凸弦纹(图版肆 , 6; 图一 , 1 8)颇 2 件 均残 H S :6 微夹细砂 , 灰色陶 ,器身饰绳纹, 束腰, 腰部饰一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