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常见文言文故事(共9页).doc
9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译文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就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字义:甚:很 惠:同慧 智慧的意思 诣:拜见 乃:就,于是 示 :给 看 曰:说 未:没有人有亡斧者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人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者也俄而掘其沟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皆无似窃斧者也 注释 亡:丢掉,丢失意:同"臆",估计,怀疑 谷:山谷其:指代邻人之子 窃:偷盗 颜色:此指脸上的表情 他日:另一天 复:再 俄而:一会儿,不久 视:看 皆:都 行:走 译文 (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他)看到那人走路的样子,是偷斧子的;看那人脸上的神色,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是偷斧子的;一举一动,没有一样不像偷斧子的人。
不久,(他)挖掘那山谷(土地时)却找到了自己的斧子第二天又看见他邻居的儿子,就觉得他行为、表情、动作,都不像偷斧子的人 启示 不要随便猜疑别人,重要的是要从实际出发,摆正自己的心态 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 1.并:连同 2.去:去除,去掉 4.坐:因为,由于 5.或:有的人 6.而:表转折,此指却 啖:吃8.菱:俗称菱角,形状像牛头,紫红色,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果实有硬壳 译文 北方有个自从出生就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的人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短处),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而是想要清热解毒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地把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
寓意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如果强不知以为知,就会闹出笑话,被人耻笑世上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只有虚心潜学,才能得到真知 截竿入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字词解释 者:代词可以译为“的人” 初:开始时,文中表示第一次 执:握,持,拿 亦:也,仍然 俄:一会儿,不久 至:来到这里 遂:于是,就 计:计谋,办法 而:连词,表承接,然后 老父(fǔ):古时对年长的男人的尊称 何:疑问代词,怎么,为什么 中截:从中间截断中”在这里作“截”的状语,裁断 译文 鲁国有个拿着长竿子进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想要进城门,但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他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办法来了不久,有个年长的男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只不过经历了很多的事情,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再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依照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道理 “执长竿入城门者”鲁人,做事不会思考,死板的循规蹈矩,不知变通 。
事实可以一手拿着竹竿的一头,把竹竿的另一头放在地上,成一个斜坡,进入城门,如果把竹竿放平进去,容易扎瞎别人的眼睛,有害他人身体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反为其患 注释 字词 更:改变 闻已:听罢 益:增加 所以:表原因 缘:因为 空:空口 薄暮:靠近傍晚 具:准备好,准备 口爽:口味败坏 昔:从前 "返"通“反”,是通假字,意为“反而,反倒” 译文 从前,有一个愚笨的人,到朋友家去做客主人就请他吃饭可是他尝了几样主人烧的菜肴以后,愚蠢的人都觉得味道太淡主人听了之后,立刻在菜里加上一些盐他吃了后,感觉这菜肴十分美味于是他对自己说:“之所以菜的味道好,是因为有了盐靠近傍晚天快黑时,他才回到家,母亲已经准备好饭菜他说:“有盐吗?有盐吗?”母亲拿出盐,觉得很奇怪,只见看见自己儿子吃盐不吃饭菜母亲说:“怎么可以这样?”愚人说:“我知道天下的美味都在盐中愚人吃盐不停,吃得以后口味败坏,反而变成他的祸害天下之理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道理 :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会给弄得很糟。
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 杀骆驼破瓮- 昔有一人,先瓮②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③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即用④其语,以刀斩头既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为世人所笑注释 ① 选自《百喻经》《百喻经》的全部名称为《百句譬喻经》天竺僧人伽司腽肭从修罗藏十二部经中抄录出譬喻,集为一部,共一百个故事②瓮:一种口小腹大的陶器③以为忧:以之为忧,为此事发愁④用:采纳翻译 从前有一个人,一开始把粮食存放到了瓮中一头骆驼偷吃粮食把头伸到了这瓮中,结果头被卡在里面出不来了因为骆驼的头出不来,这个人就为此事发愁有一个老人来到见了就说:“你不要发愁,我教你一个能让骆驼头出来的方法你把骆驼的头斩断,自然就能够出来了这个人听了随即就采纳了老人的意见,用刀把骆驼头斩断了已经杀死了骆驼,进而又要把瓮打破才能取出粮食这样行事的人,被后人所耻笑 他白白杀死了骆驼结果还是要打破瓮才能取出粮食,不加思考的听信别人的话,结果白白损失了东西还未达到目的,所以会被人耻笑一毛不拔作者:邯郸淳原文:一猴死,见冥王,求转人身王曰:“既欲做人,须将毛尽拔去。
即唤夜叉拔之方拔一根,猴不胜痛叫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 注释既:既然 之:代指猴毛 方:才 胜:能忍受译文一只猴子死后见到了阎王,(向阎王)要求投胎做人阎王说:“既然你想做人,就需要将毛全部拔掉于是(阎王)就叫夜叉给猴子拔毛刚刚才拔下了一根,猴子就忍不住痛得叫了起来阎王笑道:“看你,连一根毛都舍不得拔,怎么做人呢?”原文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鞭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故语云:“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陆游《》)[3]3译文田登做州官时,自己规定要避讳他的名字,谁误犯了他的名字就生气,吏卒大多因此挨板子于是人们不得不把“灯”叫作“火”正月十五摆设花灯,允许民众进城观看,吏卒书写告示,公布在集市上:“本州依照惯例,所以就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就是来源于此!4注释1.田登:宋朝人,人名2.:做州的长官3.讳:避讳“自讳”即不许别人说自己的名字4.榜笞:用棍棒、竹板打拷打5.上元:正月十五,是元宵节6:放灯:悬挂彩灯7.州治:州府所在地8.榜:告示9.揭:公布10.许:允许11.云:说12.笞(chī):用鞭、杖、或板子打。
13.遂:于是14.自讳其名:忌讳别人直呼他的名字15.触:触犯16.作郡:做郡太守17.皆:都18.举:全19.书:写释义:允许当官的放火,不允许老百姓点灯照明比喻反动能够,老百姓的正当言行却受到种种限制歧路亡羊作者或出处:《列子说符》原文: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注释】 1.亡:丢失2.党:旧时指亲族3.竖:童仆4. 歧:岔路5.反: 同“返”返回【译文】 杨子的邻居丢失了羊,于是率领他的朋友,还请杨子的童仆一起追赶杨子说:“呵!丢一只羊,干吗要这么多人去追?”邻居说:“岔路很多不久回来了,杨子问:“找到羊了吗?”回答:“丢失了问:“怎么会呢?”回答:“岔路之中还有岔路,我们不知道往那边去追,所以就回来了寓意】(启示)本文告诉人们:在研究一门学问时,要把握方向,注重领会其实质,而不要被各种表象所迷惑 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 -父善游 吕不韦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
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j)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bi)矣 注释 ①善:擅长 ②岂:难道 ③这:的人 ④方引:正带着,牵着方,正在 ⑤遽急:立即 ⑥以此任物:用这种观点来对待事物任,对待任物:对待事物 7 悖:违反 ⑧过于江上:经过江边 ⑨引:带着,抱着 10 之:代词,指婴儿 翻译 有个经过江边的人,看见一个人正带着一个小孩想把他投到江里,小孩吓得直哭这人问他原因,那人回答:“这孩子的父亲擅长游泳孩子的父亲虽然擅长游泳,这个小孩难道也立即会游泳吗? .用这种观点对待事物,也一定是违反常理的 寓意:知识与技能是无法遗传的一个人单纯强调先天智力和体能因素的作用,而忽视后天刻苦学习的重要性,那是幼稚可笑的世无良猫- 某恶鼠,破家求良猫厌以腥膏,眠以毡蘮猫既饱且安,率不捕鼠,甚者与鼠游戏,鼠以故益暴某怒,遂不复蓄猫,以为天下无良猫也 词意 某:某个人;有个人 恶:厌恶,讨厌 破家:倾尽所有的家财 益:更加 厌:饱食 以:用 腥膏:鱼和肥肉 毡毯:毯子 率:全部 畜:养 以为:认为 暴:凶暴 逐:驱逐,赶走 遂:于是;就 天下无良猫也: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好猫。
鼠以故益暴:老鼠因此更加凶暴故:原因益:更加暴:凶暴 翻译 有人十分讨厌老鼠,破产讨得一只好猫用大鱼大肉去喂猫,用棉垫毯子给猫睡猫过着很安逸的生活,都不去捕鼠了,甚至与老鼠一块玩乐,老鼠因此更加凶暴这人十分生气,把猫赶走后,于是再也不在家里养猫了,认为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好猫 寓意 故事告诉我们:溺爱是不可取的,温室里是培养不出栋梁来的猫也是如此,人亦如此:环境过于安分,人就会懒散,不思进取主人公最后的结果全是他一手造成,他没有想过安逸会削弱猫的斗志给人以深思启示对人太过迁就会适得其反,对动物也是如此伯牙绝弦-吕不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