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极品课件必修1第6单元2.ppt
49页高考总复习.岳麓版.历史必修 1 政治文明历程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 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高考总复习.岳麓版.历史第2课时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高考总复习.岳麓版.历史基础再现 高考总复习.岳麓版.历史“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1.初步酝酿 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_________具体阐述了和平统一祖国的“_________”2.正式提出 80年代初,_________全面阐述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含义3.立法保证 1982年通过的 《___________________》使“一国两制”有了宪法保证叶剑英九条方针邓小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高考总复习.岳麓版.历史4.定为国策 1984年该方针在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通过,正式成为实现_________的指导方针5.成功实践 (1)香港回归①条件:中国国力增强,_________不断提高;“_________”的构想和各项具体方针政策日益完善②谈判:1984年12月,中英经过多轮谈判终于正式签署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实现:_________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_________行使主权。
祖国统一国际地位 一国两制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7香港高考总复习.岳麓版.历史④意义:洗刷了_________的百年耻辱,翻开了香港历史新的一页,中华民族在祖国统一大业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澳门回归①条件:_________的回归提供了成功的范例②实现: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_________行使主权(3)历史意义①是“一国两制”构想运用的结果②为_________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中华民族香港澳门国际社会高考总复习.岳麓版.历史特别说明:“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我国政治制度的创新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一国两制”既明确了港、澳、台地区在统一国家中的地位及其制度的特殊性,又顾及到各方面利益,有利于保持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国两制”是顺应时代潮流,有益于人民、有功于民族的正确方针,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选择 高考总复习.岳麓版.历史名师一题1.(2009年上海卷) “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我现在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 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 《联合声明》C.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解析: 1997年7月1日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香港结束了英国的殖民占 领,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 答案:D高考总复习.岳麓版.历史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1.1979年元旦,实现了两岸30年来_________2.8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_________、_________、通商的限制逐渐放宽3.1992年在“海峡两岸均坚持_________原则”问题上两岸达成共识4.1995年________提出的八项主张,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5.2005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 《____________》,以反对和遏制“_________”势力,促进祖国_________,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真正停火 通邮通航一个中国江泽民反分裂国家法和平统一高考总复习.岳麓版.历史特别说明: ( 1)当前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的有利因素:①“一国两制”方针充分考虑到各方的利益,有巨大感召力②香港、澳门回归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范例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④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2)阻碍统一的因素:势力和海外反华势力高考总复习.岳麓版.历史名师一题2.(2009年汕头二模) 20世纪80年代,中国邮政总局针对台湾问题发行了一套纪念封(如右图)。
结合时代背景及图片涵义,请为其拟定一个贴切的标题( )A.海峡两岸盼通邮B.和平统一,反对C.海峡两岸坚持一个中国原则D.葬我于高山之巅兮,望我故乡解析: 在20世纪80年代,两岸三通的限制放宽 从图来看,是一副望远镜,一只鸽子,鸽子的口中有一个信封,显然,是海峡两岸盼通邮答案:A高考总复习.岳麓版.历史高分跨栏 高考总复习.岳麓版.历史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主要内涵和重大意义 1.“一国两制”,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和香港、澳门回归问题,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的统一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 2.“一国两制”构想的特定含义主要指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实行“一国两制”是指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第二,实行“一国两制”是指在中国大陆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的各个方面有着重大的、 根本的区别第三,实行“一国两制”,国家的主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第四,实行“一国两制”有宪法和法律保障有较长时间的稳定性高考总复习.岳麓版.历史3.“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①有利于实现祖国的统一;②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③有利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④顺应历史潮流,有益于人民,有功于民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高考总复习.岳麓版.历史学以致用1.(2010年厦门考试) 厦门环岛路上有一巨幅标语“一国两制,统一中国”下列关于“一国两制”表述错误的是( )A.20世纪80年代初针对台湾问题提出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C.规定港澳台地区享有同样的自治权D.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解析: 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不同港澳问题属于中国主权问题,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问题因此台湾地区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答案:C高考总复习.岳麓版.历史二、对祖国统一的认识 1.统一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主流,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统一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实现国家的富强和统一是我们面临的两大任务2.用“一国两制”的方式和平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在香港、澳门、台湾设立特别行政区,并让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这既符合中国和世界历史的现实,也符合包括香港、澳门、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高考总复习.岳麓版.历史3.任何特别行政区,都是在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都没有任何主权实体的性质4.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与“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不仅是不矛盾的,而且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一国两制、和平统一”,这不是针对台湾人民,而是针对台湾岛内分裂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
高考总复习.岳麓版.历史学以致用2.(2010年宣城模拟) 2005年4月至7月,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 宋楚瑜和新党主席郁慕明先后访问大陆,三位均表示赞同“一个中国”原则,反对“”,这表明( )①祖国和平统一符合中国人民的心愿 ②“一个中国”原则符合两岸人民的最高利益 ③“”缺乏历史依据和政治基础 ④国、亲、新三党访问大陆为两岸搁置某些政治争议、平等对话树立了典范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④ D.②③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题目关键词“三位均表示赞同‘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只有A项表达最全面答案:A高考总复习.岳麓版.历史热点聚焦 高考总复习.岳麓版.历史热门依据: “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我国政治制度的创新,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大历史意义联系目前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情况,结合时政热点去掌握这一部分是近几年来命题者关注的焦点,今后在复习时要注 意与时政热点相联系,预计在2011年的高考中将会考查 “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高考总复习.岳麓版.历史(2009年中山四校联考) 邓小平说:“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一个统一的中 国。
一个中国,两种制度对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问题B.“一个中国”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C.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永远不变D.坚持台湾问题由中国人自己解决 解析: 从题干中“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可知应选B答案:B高考总复习.岳麓版.历史名师点睛:对历史概念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个中国”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包括有一定外事权,但不能行使国家主权,国家主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行使,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中央人民政府高考总复习.岳麓版.历史热点训练1.(2009年珠海二调) 据人民网报道:1974年,为打击侵入我国 西沙群岛的越南当局,中国政府决定东海舰队“直接通过台湾海峡”驰援南海台湾蒋介石海军不仅没有阻拦、还友好地亮起“请通过”信号2008年马英九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很快促成两岸直接“三通”这说明台湾民党当局( )A.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B.希望与共产党结成统一战线 C.认同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D.与共产党和民族根本利益一致 解析: 提取信息:1974年和2008年面对不同的形势,但是台湾当局都秉承一个中国的原则,做出了最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决策。
答案:C高考总复习.岳麓版.历史热点训练2.(2009年茂名二模) 2008年12月,作为大陆欢送大熊猫 代表团团长,赵学敏一行将国宝大熊猫“团团”和 “圆圆”送至台湾这主要说明( )A.和平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B.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C.不同民族有相同的心理素质D.相同民族有不同的民族文化 解析: “团团”、“圆圆”的名称暗指海峡两岸人民对祖国统一的渴望 答案:B高考总复习.岳麓版.历史2 年经典 高考总复习.岳麓版.历史1.(2009年佛山调研)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 《乡愁》吟道:“乡 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早日结束两 岸分离局面,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下列哪份文件正式阐述了这一构想( ) A.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 B.1979年 《告台湾同胞书》 C.1981年 《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D.1984年人大六届二次会议的 《政府工作报告》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成为一项基本国策的 相关知识点20世纪80年代,为实现国家统一,邓小平提出了“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后写入了1984年的 《政府工作报告》。
答案:D高考总复习.岳麓版.历史2.(2009年沈阳一模)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回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达成协议时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在同一个不愿意妥协和实力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段话主要说明( )A.中国处理国际关系时坚持不妥协的立场B.中国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崇高地位和威望C.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其外交的坚强后盾 D.英国的霸权地位丧失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一个国家的外交要在国际关系格局中取得主动,国家实力强弱是最为重要的答案:C高考总复习.岳麓版.历史3.(2009年徐州二模) 2005年4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见国 民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