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 专题训练(四) 科技文整体阅读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5.doc
11页用心 爱心 专心 1专题训练(四) 科技文整体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生境丧失的原因包括森林砍伐、农业开垦、水和空气污染等等,这导致适宜于野生动物栖息的场所面积大大缩减,从而直接导致物种地区性灭绝或者数量急剧下降生境的丧失导致野生动物大块连续的栖息地被分割成多个片断这种片断化导致了以下情况:第一,片断化的生境具有更长的边缘与人类环境接壤,人类、杂草和家养动物(如家猫、家狗和山羊等等)能够更容易地进入森林,不仅导致边缘区生境的退化,还大大增加对生境内部地区的侵扰第二,有些动物 需要轮流利用不同区域的食物资源,有些需要多种生境以满足不同生活时期或者日常生活的不同需要例如草食动物需要不断迁徙以获得足够的资源,并避免对某一块区域资源的过度利用但是当生境被隔离后,动物只能留在原地,不仅因为过度利用导致生境退化,还会因为资源匮乏而降低繁殖速度或导致死亡第三,各个片断之间野生动物种群无法正常迁移和交流,这种状况导致小种群出现,长期下去,这些隔离的小种群的遗传水平会下降,出现近交衰退等系列问 题,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地区性的种群灭绝野生动物扩散能力的降低,也会对植物扩散产生影响,因为动物的活动会帮助植物传播种子和花粉。
植物状况受到影响,自然会反过来作用于野生动物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大熊猫由于大熊猫栖息地的分割,导致大熊猫难以抵御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和人为干扰,包括正常的周期性环境变化,如每隔 60~70 年的竹子大面 积开花,这是竹子维持其长期生存的策略,因为依赖竹子,特别是以竹笋为生的物种很多,旺盛的竹林养育了各种大量的动物物种这些动物数量过多最终会抑制竹子的生长大面积的竹子开花和枯死,导致这些物种的个体或死亡或转移到其他地方,从而会大大减少当地物种的数量但在一个地方不会是所有的竹子都同时开花,因而总会有一定数量的个体保存下来竹子通过有性繁殖使自己的遗传多样性得到复壮,因此,当地食竹子动物数量的急剧减少为竹子的旺盛生长提供了条件几十万年来,大熊猫适应了竹子大面积开花的正常生态周期在正常状况下某地竹子大面积开花反而有利于促进大熊猫迁移和种群之间的交流,有效防止近交衰退,并淘汰老弱病残个体,促进了大熊猫种群的繁衍1.下列对“生境丧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森林 砍伐、农业开垦、水和空气污染等等是生境丧失的原因B.生境丧失导致适宜于野生动物栖息的场所的面积大大缩减C.森林砍伐、农业开垦、水和空气污染等是物种地区性灭绝或数量下降的反映。
D.生境丧失导致物种地区性灭绝或者数量急剧下降答案】 C(应是“物种地区性灭绝或数量下降是森林砍伐、农业开垦、水和空气污用心 爱心 专心 2染等的反映”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边缘区生境的退化和人类、杂草和家养动物对生境内部地区的侵扰是生境片断化的结果之一B.生境退化使动物只能留在原地,导致资源过度利用,并且由于资源匮乏而降低繁殖速度或者说导致死亡C.小种群是由于各片断的野生动物种群无法正常迁移造成的,长期下去,会出现近交衰退等系列问题D.动物的活动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和花粉,野生动物扩散能力降低了,植物扩散能力也会降低答案】 B(“生境退化”是果, “动物只 能留在原地,导致资源过度利用”是因,颠倒了原因与结果的关系)3.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野生动物大块连续的栖息地被分割的片断越多,对野生动物的繁殖、 生存越有利B.要减少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片断化和减少生境的退化就只能退耕还林C.一种植物的扩散或者灭绝与野生动物扩散能力的降低有十分密切的关系D.熊猫栖息地如果被分割或减少,当当地竹林大面积开花时,反而会导致生存危机答案】 D(A 项中应是“对野生动物的繁殖、生存越不利” 。
B 项中“退耕还林”只是方法之一,不是唯一的方法C 项中野生动物扩散能力的 降低只会使植物的扩散能力降低,一种植物的扩散则与野生动物扩散能力的增强有关)(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潜力无限的“白色生物”徐新明生物技术的发展引人注目以玉米和小麦为原料制成塑料和纤维的新技术,将在全球掀起一场资源和环境革命2006 年 4 月,法国产业革新部发表公告,为推动产业技术革新,政府将实施六大计划,其中就包括白色生物产业计划该计划被政府概称为“生物淀粉计划” ,其最终目标是将谷物的淀粉精制后开发出具有与石油产品同等质量的石油精制代用品,即研制出跟石油制品一样质量的谷物制的合成纤维和塑料等在生物技术的世界里,制药产业被称为“红色生物产业” ;农业被称为“绿色生物产业” ;现在,人们把大量用于工业产业的“谷物粉末”称为“白色生物产业” 白色生物产业的崛起,为各类替代石油的技术开发开辟了广阔的领域世界上许多大用心 爱心 专心 3企业都在发展壮大各自的“白色生物产业” 据测算,2010 年白色生物产业的市场规模将扩展到 1250 亿美元预计该产业占整个化学产业的市场率将达到 10%现在已经达到 770亿美元的规模,占整个市场的 7%。
大部分白色生物产业将占领生物酒精等生物燃料市场生物界最有影响的组织欧洲生物产业联合会现任会长西布斯认为,白色生物产业的崛起也为欧洲的复兴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和难得的发展良机欧洲的目标是,用谷物淀粉制作轻软坚硬的新材料迄今, “生物淀粉计划”中各项具体任务尚没公开但纤维、塑料包装和道路铺设等产业部门却对此计划情有独钟,并联合起来组成了新的化工企业按照“生物淀粉计划”的框架,到 2010 年,将成立若干家生物精品研发所,并立刻投入开发研究工作目前,在白色生物产业的实用化领域独占鳌头的企业,首推美国谷物营销商卡基尔公司属下的某环保公司该公司用玉米为原材料生产出来的树脂,已被沃尔玛和戴尔等公司用来作为包装材料用玉米为原料制出的“生物 PDO”系列产品独领风骚,据杜邦公司负责人布林克古博士讲,他们推出的“生物 PDO”系列产品中的一种命名为“索罗纳”的纤维,质量上可与用石油原料制出的纤维相媲美,前者更为柔软和轻巧,不仅富有伸缩性而且便于着色再者, “生物 PDO”系列产品,还可以作为增粘剂广泛应用于雪花膏里防止手皮肤皲裂和应用于体臭防止剂白色生物产业的各类产品将应运而生意大利诺克门特公司推出的一种命名为“马特比”的产品,就是从玉米、小麦、大豆的淀粉中提取材料制出替代型塑料制品的。
2006 年在都灵举办的冬奥会上,便选用了由“马特比”生物原料制造的一次性玻璃杯美国轮胎大亨克特耶公司 制造的“生物轮胎 ”,其中部分材料也应用了“马特比”原材料该生物轮胎的特征是比橡胶轮胎更加适宜路面的柔和性,大大降低了燃料费和减少了噪音白色生物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咄咄逼人态势令世人刮目相看,其发展潜力值得人们期待选自《百科知识》2007 年 8 月)4.从原文看,下列对“白色生物产业”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色生物产业是以谷物淀粉作为原料,旨在开发与石油产品同等质量的石油精制代用品的产业B.白色生物产业生产重点在于研制跟石油产品一样质量的谷物制的合成纤维和塑料等C.白色生物产业风起云涌,短短几年工夫,业已占据整个化学产业市场的 10%D.白色生物产业用途广泛,纤维、塑料包装和道路铺设等都是它发挥作用的重要领域答案】 C(将未然说成已然文段说的是“2010 年……预计该产业占整个化学产业的市场率将达到 10%”)用心 爱心 专心 4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白色生物产业是推动产业技术革新的一项生物技术工程,它的研究开发将会催生一场资源与环境的大革命B.白色生物产业在农业和工业两大产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工业原料不足的问题将因之而彻底改变。
C.白色生物产业的市场规模将日益扩大,在化学产业领域则尤其突出,而其中的重点又集中在生物燃料上D.白色生物产业研制出来的一些产品已经在生产与生活中得到了运用,并且较传统原料制造的产品更具优势答案】 B(“工业原料不足的问题将因之而彻底改变”的说法武断,原文无相应依据)6.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等困扰人类的问题催生了生物技术的高速发展B.欧洲的工业产业将会因为白色生物产业的兴起而起死回生C.白色生物产业计划被法国政府命名为“生物淀粉计划” ,是因为其原料为生物淀粉D.白色生物产业的研究尽管已经拉开了帷幕,但大规模实用化还需要一段时间答案】 B(“起死回生”说法不恰当原文中只是说“白色生物产业的崛起也为欧洲的复兴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和难得的发展良机” ,这并不能表明欧洲的工业产业已死)(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近十几年“全球变化”和“大洋钻探”研究中的最大进展之一,在于对地圈与生物圈相互关系认识的突破,结果是地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提高到一个空前的新高度地学与生命科学的结合,并不是新命题地质学创立伊始,就与生物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地质年代便是以生命演化为序的。
但传统的生物地层学是建立在化石形态的肉眼鉴定基础之上的,难免有片断性和表面性世纪之交,地球科学向地球深处和地球以外发展,生命科学向愈益深入的微观世界进军,正是在这里产生了两者交叉的新层次:地下深处微生物的发现,在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地球化学的层面上,开拓了全新的研究领域70 年代末“Alvin”号深潜器在东太平洋发现深海热液活动和热液生物群,说明地球上不仅有我们所习惯的“有光食物链” ,还存在着“黑暗食物链” 前者依靠外源能量即太阳能,在常温和有光的环境下,通过光合作用生产有机质,后者依靠地球内源能量即地热支持,在深海黑暗和高温的环境下,通过化合作用(chemosynthesis )生产有机质甚至数千米深海海底下面数百米的深处,还有微生物在地层的极端条件下生存,这种“深部生物圈”虽然都由微小的原核生物组成,却有极大的数量用心 爱心 专心 5“深部生物圈”的发现,大大拓宽了生物圈的分布范围,直到极地冰盖、火山热泉和洋底地层,几乎无所不在生物的分类,也扩展 到古菌、细菌与真核生物三大类地球历史的 85%只有前两类组成的原核生物,它们从还原到氧化环境都有分布,在地球系统的时空坐标中占据一大片,而我们熟悉的动、植物只是真核生物中的一部分。
从金属矿到水合物,从火山口到岩溶洞,无处不有微生物的活动,许多原来以为“无机”的地质过程,其实都是生命活动的结果传统地质学里生物的“主角”是大化石,其实改造地球的首先是原核生物,它们的生态过程影响着化学元素周期表里几乎所有的元素,默默无声地“耕耘”了 40 亿年,直到今天才有可能得到重新评价生命深化史的研究很像社会历史,引人注目的恐龙、鳞木固然重要,但真的要揭示机理,还非要深入到原核生物不可全面看来,地球生态系统的根本基础在于原核生物,它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而我们熟悉的大型生物其实是生态系统的顶层,相当于社会史里的“帝王将相” 寻找地球和生命系统演变的规律,必须深入“基层” ,深入到分子生物和生物地球化学的水平,才能理解地球系统的运作选自 2007 年 4 月《新华文摘》)7.下列对“地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及其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立在用肉眼鉴定的化石形态基础上的生物地层学,已经显示出地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B.地学向地球深处和地球以外发展,生命科学向愈益深入的微观世界进军,于是产生了地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C.对极端条件下生存的原核生物进行研究,标志着地学与生命科学交叉的研究领域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
D.要理解地球系统的运作,就要由对大化石的研究转为对地下深处微生物的研究,深入到分子生物和生物地球化学的水平答案】 B(“于是产生了地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错,文中“地学与生命科学的结合,并不是新命题地质学创立伊始,就与生物学结下了不解之缘”说明早已产生了交叉;原文中说“产生了两者交叉的新层次” ,说明进入了新的交叉阶段)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