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描写九九重阳节的古诗.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46809045
  • 上传时间:2023-05-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51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描写九九重阳节的古诗 1.描写九九重阳节的古诗赏析 九日齐山登高 朝代:唐朝|: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古诗简介 《九日齐山登高》选自《樊川诗集注》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此诗以旷达(甚至颓废)之意来消解人生多忧、生死无常的悲伤起二句兴寄高远,以高秋写高情,颇显名士风范三四句即引古名士庄周、陶潜以为解释后四句直言纵饮销忧、旷达处世,不必忧生伤逝此诗风格既爽利俊健,又含思凄恻,令人读来颇觉顿挫跌宕,风神摇曳 翻译/译文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 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 尘世烦扰终生难逢开口一笑, 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而归 只应尽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 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 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

      2.描写九九重阳节的古诗赏析 九日 朝代:唐朝|: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今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古诗简介 盛唐杜甫的七言律诗抒写自己九月九日重阳登高的感慨,思想境地和艺术造诣 赏析/鉴赏 此诗是大历二年(767)重九日杜甫在夔州登高之作诗人联系两年来客寓夔州的现实,抒写自己九月九日重阳登高的感慨,思想境地和艺术造诣,都远在一般登高篇什之上 首联表现了诗人浓烈的生活情趣诗人在客中,重阳到来,一时兴致勃发,抱病登台,独酌杯酒,观赏九秋佳色诗人酷好饮酒、喜爱生活的情态,便在诗行中活现 颔联诗笔顿转重九饮酒赏菊,本是古代高士的传统,可是诗人因病戒酒,虽“抱病”登台,却“无分”饮酒,遂也无心赏菊于是诗人向菊花发号施令起来:“菊花从今不须开”!这一带着较剧烈主观心情的诗句,妙趣神来,似乎有些任性,恰好证明诗人既喜饮酒,又爱赏菊而诗人的任性使气,明显是他困难困苦的生活遭受使然这一联,杜甫奇妙地使用借对(亦即沈德潜所谓“真假对”),借“竹叶青”酒的“竹叶”二字与“菊花”相对,“萧散不为绳墨所窘”(《诗人玉屑》),被称为杜律的创格。

      菊花虽是实景,“竹叶”却非真物,然而由于字面工整贴切,特殊显得新奇别致,全联遂成为历来传诵的名句 颈联进一步写诗人瞩目遐思,因景伤情,牵动了万千愁绪诗人单身飘泊异地,日落时分听到一声声黑猿的啼哭,不免泪下沾裳霜天秋晚,白雁南来,更简单触发诗人思亲怀乡的感情诗中用他乡和故园的物候作对比,很自然地透露了诗人内心的隐秘:原来他对酒停杯,对花辍赏,并不只是由于病肺,更是由于乡愁撩人啊! 尾联以佳节思亲作结,遥怜弟妹,寄予飘落寥落之感上句由雁来想起了弟妹音信茫然;下句哀叹自己身遭战乱,年轻多病诗人一边诅咒“干戈”象逼命似的接连发生,一边惋惜岁月不停地催人走向死亡,对造成生活悲剧的根源──“干戈”,发泄出更多的不满心情这正是诗人伤时忧国的思想感情的直接流露 此诗由因病戒酒,对花发慨,黑猿哀啼,白雁南来,引出思念家乡,忆想弟妹的情怀,进而表现遭逢战乱,年轻催人的感伤结尾将诗的主题升华:诗人登高,不仅仅是思亲,更多的是伤时,正所谓“杜陵有句皆忧国”此诗全篇皆对,语言自然流转,苍劲有力,既有气概,更见性情句句讲诗律却不着痕迹,很象在写散文;直接发谈论而结合形象,毫不感到枯燥写景、叙事又能与诗人的忧思关合很紧。

      笔端蓄聚感情,仆人公呼之欲出,颇能显示出杜甫夔州时期七律诗的悲壮风格 3.描写九九重阳节的古诗赏析 重阳席上赋白菊 朝代:唐朝|: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古诗简介 《重阳席上赋白菊》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诗人看到满园金黄的菊花中有一朵洁白的菊花,感到欣喜;后两句把那朵洁白的菊花比作是参与“歌舞席”的老人,和“少年”一起载歌载舞全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以花喻人,饶有情趣 译文 一院子的菊花金黄金黄,中间有一丛白似霜的花儿是这么孤独 就像今日的酒席,老人家进了少年去的地方 4.描写九九重阳节的古诗赏析 九日登山 朝代:唐朝|:李白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 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 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 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 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 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 自作英王胄,斯乐不行窥 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

      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 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 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 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 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 齐歌送清扬,起舞乱参差 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 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 古诗简介 《九日登山》,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依据诗义,此诗当时偕一宗室为宣城别驾者,于九日登其所新筑之台而作,诗题或许有缺文 翻译/译文 陶渊明写了《归去来》,说明不追赶俗世的高志 由于没有酒喝了,所以就到州牧那里去喝酒 于是就想象着和陶渊明一起一边欣赏菊花一边饮酒 我此时的心情不好,白白辜负了重阳佳节 能得到“题舆”这样的待遇是怎样的俊杰才能有的啊!我自认为自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就想干脆隐居在城南算了 在山上建一座小房子,下面可以看到宛溪 整日可以听到笛声、琴声,这是多么拘束啊 我以为即使是皇亲国戚也不能有这样的享受 琴高乘着红鲤鱼跃出水面,仙龟为河伯引路,这是像神仙一样的生活 举酒祭祀和自己志趣相投的先贤 自古九月九日登高的人,有几个仍旧在世呢? 沧洲不是自己的归宿,以后还有时机大展宏图。

      海上洪波涌起,惊涛骇浪 劝大家举杯为乐,喝醉了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边喝酒边听音乐,四周还有人伴舞 没有不散的宴席,客人们像落叶一样都散去了,都喝得醉醺醺的 分别之后再有时机来到这里,请大家记得曾在这里饮酒欢快过 5.描写九九重阳节的古诗赏析 九日登长城关楼 朝代:明朝|:王琼 危楼百尺跨长城,雉堞秋高气肃清 绝塞平川开堑垒,排空斥堠扬旗旌 已闻胡出河南境,不用兵屯细柳营 极喜御戎全上策,倚栏长啸晚烟横 古诗简介 《九日登长城关楼》是明代三边提督王琼的诗作这首诗描写重阳节登上长城关楼时所见的雄阔风光,并以听到敌军已撤出黄河以南地区,军中不用再戒备森严的消息,来衬托修建长城的作用和意义 赏析/鉴赏 这是一首由修建长城的将领写的长城诗长城关气概宏伟,登高远眺,朔方形势尽惹眼底此诗描写重阳节登上长城关楼时所见的雄阔风光,并以听到敌军已撤出黄河以南地区,军中不用再戒备森严的消息,来衬托修建长城的作用和意义全诗洋溢着豪迈兴奋的感情,这在众多的长城诗中并不多见 王琼在灵州、花马池等地留下了脚印和诗文,他的诗反映出明代边防的严酷现实和他忠于国事、勤劳为政的珍贵精神。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