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语言发展障碍儿童的个案研究.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17307410
  • 上传时间:2022-08-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2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设计)语言发展障碍儿童的个案研究【摘要】:导致儿童语言的发展障碍的因素有很多种,如天生的遗传缺陷、年龄、环境因素、教育因素等本文运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分析两名儿童在语言发声基础良好的条件下存在语言发展障碍的原因通过对他们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等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推出以下几点原因:缺乏促进语言发展的环境,缺乏语言输入、形成不良的心理环境、家庭不科学的教养观念并以此为基础对当前幼儿教育的改良策略做了详细的阐述关键词】:语言发展障碍 语言环境 心理环境 教养观念目前,在农村有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年轻夫妇在孩子刚出生不久就离开他们,共同外出打工,将其交给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其他亲戚代养,这些孩子或多或少出现了语言方面的发展障碍张婷婷和王涛就属于这类儿童他们被代养期间与父母很少接触甚至没有接触,这种情况是否影响了张婷婷与王涛的语言习得,而导致他们的语言发展形成障碍呢?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对于整个农村的幼儿教育有什么样的启发意义?笔者带着这些问题,查阅了相关的文献资料关于语言习得的理论,最具代表性的有三大理论派别:行为主义刺激-反映学习理论,心灵主义内在天赋论,相互作用论。

      其中,行为主义刺激-反映学习理论主张模仿、强化的作用,认为儿童的语言与其他的条件反射没有区别,是通过联想的原则,在选择性强化下形成的以皮亚杰为代表的相互作用论认为幼儿语言的获得同其他的认知活动是一样的,是儿童认知主体当前的认知机能与现实的语言环境和非语言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达到一个阶段的平衡,并逐渐达到更高阶段的一个发展过程这两派都强调语言的后天学习,重视外界环境与幼儿主体的交流本课题借鉴这两大理论的研究成果,运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对张婷婷和王涛如何形成语言发展障碍进行原因分析,探索这类特殊环境中儿童的语言教育方法论界关于语言教育的研究有很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主要偏重于学校的语言教育,对于家庭中的语言教育问题研究的比较少,这样特殊环境中儿童语言发展存在障碍的研究更是比较欠缺的本课题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语言教育领域的研究视野,丰富了研究内容对于普遍存在的农村幼儿教育问题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一、问题的提出婴幼儿时期是一个人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2~3岁是小孩子掌握口语的基本阶段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2岁儿童语言障碍的发生率在9%~17%许多文献报告,学龄儿童中具有语言障碍儿童的个体也占有相当比率,苏周简开等在1997年调查江苏省小学和幼儿园4岁-9岁儿童1120人,语言障碍的平均发生率为4.02%,其中男童占4.93%,女童占2.93%。

      注释】:[1] 苏周简开、周兢、郑荔:普通教育机构内低幼儿童语言障碍情况的调查报告,中国特殊教育,1998(第2期).据国外报道,2岁儿童言语和语言障碍的发生率高达17%,六岁为3%~6%语言障碍不仅严重影响儿童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还将影响到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首先,语言发展障碍儿童很难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需要,让成人及同伴及时地了解自己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情感的儿童,很难受周围人的欢迎其次,存在语言障碍的儿童认识能力受到很大的影响如果不能通过词、概念等语言形式向儿童传递间接经验,就会阻碍儿童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影响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一旦幼儿的语言发展受到不良因素的阻碍,就会给他的生活、学习带来不便,影响其身心健康成长如果不及时进行弥补,很有可能形成语言障碍、沟通障碍、学习障碍等异常问题,对其一生的生活学习造成影响因此,对幼儿语言发展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是很有必要的张婷婷、王涛是两名存在语言发展障碍的儿童笔者与其接触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婷婷虽然比较喜欢说话,但会说的词语很少,翻来覆去都是那几个词王涛不怎么喜欢讲话,说话时断断续续,表达能力远远跟不上同龄幼儿他们各自的父母曾带他们到医院检查过,结果表明两个孩子的发音器官,听觉,视觉,大脑发育等方面都很正常。

      这就引起笔者的思考:孩子的身体发展状况良好,为什么语言水平会如此滞后呢?有哪些因素会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这与他们的生活成长环境有没有关系呢?二、研究的方法本文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个案法也叫“个案研究”、“个案调查”、“个案历史法”是对个体最直接、最简单的一种调查方法,它可对一个人的心理发展进行比较系统全面的研究,也可对一个人某一心理侧面的发展进行研究,或者对某几个人同一心理侧面进行研究如搜集一个人的家庭情况、社会地位、作业成就和智力表现等有关的现实和历史资料,通过系统整理,综合分析,以探讨他的心理活动状况和发展变化过程及其原因或验证影响其发展变化的原因,指出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个案研究需要结合其他的多种研究方法,笔者在研究的过程中采用了几种方法:(一)观察法所谓观察法,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儿童在一般生活条件下言语和行为的变化,并且根据观察的结果判断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和规律的一种方法在本课题中我采用自然观察的方式,进行参与性和非参与性观察,从不同情况下了解婷婷和王涛的语言发展状况、性格特点及成长环境、他们父母的教养方式和祖父母的教养方式,并做详细的观察记录二)调查法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这里运用调查法是原因调查,根据调查资料分析儿童语言发展障碍的形成原因主要采用谈话法、文献法、和访问法谈话法:是通过与调查对象面对面地交谈来了解情况、搜集材料的方法,也叫面谈法本课题采用谈话法可以直接聆听到婷婷与王涛的语言的发展情况,又可以察其言观其色、随机应变地进行调查,发现一些重要的信息,还可以对他们进行随机发问,甚至刨根问底地了解情况文献调查法;是指通过对文献的搜集和摘取,以获得关于调查对象的信息通过此方法可以获得科学、权威的理论依据访问调查:是以谈话为主要方式来了解某人、某事、某种行为或态度的一种调查方法主要对象是婷婷与王涛的父母、祖父母、邻居、幼儿园老师等了解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表现及成人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等,作为背景环境分析三、个案分析(一)个案基本情况介绍案例A:1.本人的情况姓名:张婷婷 性别: 女年龄: 6岁个性特点:性格急躁,比较活泼,爱哭,情绪不稳定身体发育: 经检查,发音器官,听觉,视力,大脑发育都很正常 个人成长: 从出生到五岁一直住在农村,四个月时,脱离母乳喂养,父母外出打工,四岁时在农村一所幼儿园,5岁时,转学,进入县城一所幼儿园,寄宿,每两周由其祖母接送一次;六岁时,父母将其接回家,并转学到县城另一所幼儿园,上学、放学由其母亲接送。

      2.家庭成员情况父母皆是初中毕业,没有固定职业,常年在外打工,父亲脾气比较暴躁,每年回来一次,母亲每两个月回来一次祖父小学毕业,祖母文盲,没有职业案例B:1.本人的情况姓名:王涛 性别:男年龄: 7岁个性特点:性格内向,沉默少语,喜欢独处身体发育:经医院检查,除了偏胖外,身体健康,动作发展正常个人成长: 从出生一直住在农村,六个月时,父母至国外劳务输出,将其交于祖父母代养三年后父母接其回家,五岁时在农村一所幼儿园,每天其母亲接送回家;六岁时,在镇中心小学上学 2.家庭成员情况父亲初中毕业,母亲小学毕业,都没有固定工作,常年在外打工,父母的性格比较急躁,父母三年没有见过王涛,三年后王涛被接回父母身边生活 祖父和祖母文盲,没有职业二)语言发展状况1.语言习得迟缓语言习得迟缓一般是指儿童口头语言出现较同龄正常儿童比较迟,发展也比正常儿童缓慢一般认为18个月不会讲单词,30个月不会讲短句者均属于言语发展迟缓下面是笔者和两个案例亲属的谈话记录:案例A:祖母:“这个孩子(婷婷)说话比较迟,一般小孩1岁就能说话了,她到三岁才冒话,叫爸爸妈妈,一个字一个字地蹦出来,还不是很清楚我们都担心这孩子是不是有问题。

      案例B:祖母:“一开始还以为他(王涛)不会讲话,到了三周岁才勉强能讲出简单的字词母亲和他说话通常要一个字一个词断断续续地讲他才能懂”邻居:“小时侯跟他讲话,他就像听不懂似的,眼睛看着你也不说话从张婷婷与王涛主要抚养人以及邻居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们的语言习得都比较迟缓,特别是王涛的情况,由于祖父祖母与其的交流相对更少,所以王涛现在的语言发展水平相对于同龄孩子滞后很多2.发音不够清楚,词汇很贫乏语言发展障碍儿童在说话时,很明显地表现出语言缺陷,有时只能发出一些单音,很难组成词三岁以后说话大部分仍含糊不清另一点他们的词汇十分贫乏,不能用完整的句子去描述自己所要表达的东西让我们看下面的案例:案例A:母亲:“四岁上学时,只会简单的一些词语,或者两个词连起来说,并且总会重复说那几个词笔者认为,有些东西她心里知道是什么,但是她以前没有听别人说过,不知道怎么说,只好用她会说的来代替比如,在她看小画书《西游记》的时候,每看一页,她都会说孙悟空,指给我看 “孙悟空”一开始,我看了一下,确实是孙悟空可是,翻了很多页,她一直在重复说孙悟空原来,她看到人就说是孙悟空,或者用“这个”、“那个”代替然后自己自得其乐,咯吱咯吱地笑。

      案例B:笔者在教王涛唱《恭喜》歌时发现有许多音他是不会发的,简单的声母不能准确的发出来:“朝霞”的“zhao”发成“gao”万事如意的“ru”总是发成“yu”,而韵母的发音上也存在问题 :gong这个音总是发成geng,大公鸡“wo wo叫”,变成了“e e 叫”儿童在牙牙学语阶段的发音有很多是不标准的,譬如“裤子”说成“兔子”, “哥哥”说成“多多”这些话常常让人感到很有童趣但是如果5-6岁以上的孩子仍旧维持这种不标准的发音时,就说明存在语言障碍了婷婷的词汇显然非常欠缺,说话带有明显错误或者有许多省略、替代或歪曲现象而王涛在说话是有很多词说不清楚比如“o”发成“e”如果说可能是方言的原因,但是当地和他同龄的孩子都没有这个问题,医生的检查结果显示,他的发音器官良好,排除了他在生理上存在的问题3.语言表达能差案例A:婷婷经常用一个字或片语来表达许多不同的情况,或用不同的字表示相同的意思:婷婷:“妈妈,走婷婷:“妈妈,我要吃……婷婷:“奶奶,我要一个纸其中“妈妈,走”中的“走”有“妈妈,离开这里”“妈妈回家”或“妈妈,去散步”等不同的意思,需要依情况而定我要吃”其实她想表达的意思是:“妈妈,我要吃苹果。

      显然婷婷也不知道如何表达“一张纸”笔者曾与婷婷所在的幼儿园的园长面谈过,她对婷婷的印象特别深刻,她很好动,也很爱讲话,但是又讲不清楚,小朋友很难明白她的意图,因此常与其他小朋友发生摩擦 案例B: 在与王涛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王涛对于自己的愿望或者感受不喜欢用言语说出来,而是用其他的动作表情来表达比如,不想吃饭的时候,他也不说,只是坐在那里,即使家人询问不吃饭的原因他也不说如果家人要求他做一件不愿意做的事情,他会一边摇摆身体,一边摇头,一边发出“恩,恩”的声音,就是不说话笔者分析,王涛不擅长用语言表达,有两种原因,一是不想说,二是不知怎样表达在与王涛的一次接触过程中,我曾有意的教给他说话:有一次,他拿着玩具,往我手里塞,我估计是想让我和他一起玩,我就问她:“想和我玩,是吗?”他点了点头我们玩的是积木,玩了半天,他没有说什么,没有搭出什么东西后来我搭了个房子,说:“我搭了个房子,漂亮吗?”他点了点头,然后过了一会,他也搭了一个房子,问我:“我搭了一个房子,漂亮吗?” 他说话的时候显得很高兴,我给了他鼓励的目光,并且表扬他的房子很漂亮后来他每搭一个东西都会很兴奋地问我:“漂亮吗?”通过与王涛的这次接触,表明他对这种交流很有兴趣,而且我发现他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