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湘美版二年级美术教案下册.doc

84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411260826
  • 上传时间:2022-09-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2KB
  • / 8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湘美版二年级美术教案下册湘美版二年级美术教案下册1、 巧妙的组合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用形状和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巧妙的组合成漂亮的画面   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提高美术欣赏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感受色块和抽象图形展现出来的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形状和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巧妙的组合成漂亮的画面   难点:学会用几何图形和色块创作绘画作品   教学准备:   作业纸、彩纸、剪刀、胶水、水彩笔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课 时   一、 游戏体验,导入教学   1、 教师出示几种用彩纸剪好的几何图形:三角形、圆形、方形、梯形、半圆、椭圆等,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认出来   2、 老师在黑板上示范:用这些几何图形任意的组合,有意识的形成一幅漂亮的画面。

        3、 请学生说一说,你觉得这样的画面美不美?为什么?   4、 导入课题:巧妙的组合   二、 学习方法,大胆尝试创作   1、 欣赏教材上的范画,初步了解作画方法   2、 同学之间分组探究,这种组合画有什么特点?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3、 学生尝试练习,用学具中的几种几何图形拼摆组合一下,看看能组合出什么画面来   4、 老师提示:如果用大小和形状都不相同的几何图形来组合,是否能产生更加巧妙的画面来   5、 学生带着这个建议再次尝试,用水彩笔在作业纸上练习组合   三、 展示学生优秀的创意,总结创作方法   1、 老师出示学生的优秀作业,学生欣赏   2、 学生谈一谈尝试创作过程中自己总结出了什么经验?   3、 老师归纳总结组合拼画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 课 时   一、开展活动,拓展学习   运用上节课学到的方法,全班四人一组,用画或皱纹纸剪贴的方法,把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几何图形进行重新组合,创作出漂亮而有新意的画面来老师作评委,全班进行比赛,比一比,哪组的画最有创意,最漂亮               2、 加一加 变一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够辨认和描绘出物体的基本形状,并能想象添画成有趣的形象   2、 渗透轮廓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表现能力和想象创造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习惯和对绘画的兴趣,激发学生善于并乐于运用绘画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创意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想象添画   2、 难点:描绘物体的外形及想象添画   教学准备:   作业纸、彩笔、各种日常生活用品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课 时   一、 游戏体验   1、 让学生从纸箱中触摸不同形状的物品,并说出物体的形状   2、 设计提问:触摸物体的哪个部位可知道物体的形状?   3、 老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触摸物体的边缘可知道物体的形状,物体的边缘就是物体的形状   二、 感知,描绘基本形   1、 仔细看一看,摸一摸带来的生活用品,再与同学讨论:它的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2、 学生试着画一画   3、 讨论并总结绘画表现应注意的几个地方   4、 老师示范,学生评价   二 课 时   一、想象添画   1、 观察课件《神笔小画家》   2、 设计提问:小画家是用什么办法将洗手液的瓶子变成小老鼠的?   3、 讨论并总结:添画方法(内添、外添)   4、 老师提示:添画时基本形不变,添画不要太多   三、 戏活动:超级变变变   1、 分组讨论:小组的物品可添画成什么?   2、 比赛。

      学生四人一组,大胆给物体的基本形进行添画、添色,老师巡视指导,留意进度   四、 欣赏评价   1、 评出每组优秀作品,展示作业   2、 老师点评   3、 谈一谈这堂课的收获              第3课 猴子上树   教学目标:   1、掌握制作玩具“猴子上树”的方法,并能找出其他可行的折法   2、在添画、粘贴等装饰处理中,使活动具有一定的情节性、故事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在活动中体验探究、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教会学生“猴子上树”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用相同的方法制作多种玩具  教学准备:剪刀、胶水、白纸、彩笔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设计:   一、感知激趣   1、教师示范演示:现场演示“猴子上树”的玩具,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边看演示,边相互交流“猴子”是怎样爬树的?   3、出示课题:“猴子上树”   二、自主探索   1、 根据教材自学基本折法,折时可以互相交流学习   2、教师提供不同样式的玩具分发到小组,学生自己研究做法,并亲自动手做一做   3、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及时指导   三、表现创作   1、欣赏教材玩具,你最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   2、引导欣赏要点:作品的主题想象、创作有特色。

        3、学生小组讨论:“我的玩具是……”   4、学生动手装饰   四、欣赏评价   1、玩一玩,议一议   2、教师参与赏评   《猴子上树》课后记:   本课教学内容取材于民间游戏“猴子上树”,并在传统造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是一节融折纸、绘画、游戏于一体的综合制作课   在了解传统的“猴子上树”的基本折法与玩法的基础上,我在教学中强调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更多地发散思维,即在折法与玩法上有创新表现引导学生自学教材中的三种折纸方法,让学生尝试自己做,有的学生做的“猴子”是从外面的对折夹缝往上爬,有的是从里面的内折夹缝往上爬,看到学生高兴地做,快乐地玩,我也和学生一起又做又玩整节课极富情趣性和娱乐性                    第四课 彩点点  教学目标:1、欣赏修拉的作品,感受彩点画面的趣味,   2、尝试用彩点合理的组合颜色画一幅的画,   3、体验彩点组合画面的乐趣,同学合作愉快   教学重点: 水色比例的控制、颜色的组合搭配  难点:水色比例的控制、颜色的组合搭配  教学准备:彩笔、画纸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一个画满红色、黄色、蓝色的三个酒杯,  2、演示在画了红色点点的酒杯中点上黄色,  你觉得这个时候的酒杯里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再请你眯着眼睛看看,感觉怎么样?  二、探究发现  1、请学生上台来在另外两个酒杯中跟别添上蓝色和红色的小点点。

        眯着眼睛侃侃同学的作品,现在酒杯里的颜色分别变成了什么颜色呀?  2、欣赏画家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  你发现这幅画在用颜色上有什么特点?这样画给我们什么感觉?  3、拿出几幅范画欣赏、讨论这些画  提问:“你们看漂亮吗?能给它取个合适的名字吗?”  知道这几幅画是怎样画出来的吗?请你们选用桌面上的工具两人合作也来试试画一画  (1) 学生讨论作品的不足之处  (2) 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呢?大家讨论一下  (3) 学生共同解决不足  4、下面来看看我的演示对你是否又有帮助呢?教师演示  (1)先把纸用毛笔涂湿,如天气较热,纸面上水分蒸发很快,可以涂两次,让画纸充分吸水,但纸面不能有积水,若有积水可以用毛笔将积水吸掉,使纸面湿润,保持平整如作画在雨天,天气比较潮湿,纸面只要湿润即可,接着便是点色在点色时注意:水和色的量比  (2)色少水多,色水太淡  色多水少,色水就滴不下来  水色量比要适当,并要使笔肚吸色到饱和程度,即将笔竖起,用手指挤一下笔肚,使色水滴下来,毛笔沾色水,要使色水欲滴而未滴的样子,才能捏挤  (3)彩点点可以大一些,也可以小一些,还可以把两个点并联起来,让它们相互交融、渗化,出现另一种颜色。

      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水与色的比例  5、看清楚了吗?现在你的问题都能解决了吗?谁能来说一说  6、学生回答讲解  齐读儿歌:一点、两点、七八点,   牵牵手儿拉长线,  九点、十点、无数点,  肩并肩儿连成片  7、学生再次尝试绘画:既然问题都解决了,那现在请大家都拿起画笔,画出你胸中最美的彩点画吧  8、学生作业,教师指导巡视  (1)能基本掌握水与色的比例  (2)能表现水彩色的特点  三、评价总结  1、展示作业大家的作品完成了吗?把你们的作品贴在黑板上,互相欣赏一下,再和范画比较一下,看看你们的作品画的完美吗?哪些地方不一样?  2、互评作业          第5课 三个好伙伴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了解三原色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对色彩敏锐的感受力和运用色彩大胆表现的能力   3、让学生充分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   4、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认识三原色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三原色,并能调制简单的颜色  教学准备:水杯、颜料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设计:   活动一:用红、黄、蓝三种颜色水,吹出美丽的彩色树   一、儿歌导入   1、儿歌:红红、蓝蓝和黄黄,真是三个好伙伴,组成色彩大家庭,把我们的世界来装扮。

        2、师生一起念儿歌,进入教学活动   二、欣赏感受   从色彩作品中寻找红、黄、蓝三个小伙伴,使学生认识三原色,感受画面的美,色彩的美   三、交流讨论   色彩感觉训练:出示一张以红色为主的图片,学生分小组谈谈对色彩的感受集体交流感受   四、活动体验   1、 出示吹画的五彩树,学生猜一猜是   如何绘制出来的,激发学生对吹画技法的兴   趣   2、 欣赏姿态优美的的树,认识树的形   态特征   3、 尝试用红、黄、蓝三色吹出树的形   象,互相交流遇到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   办法   如:色彩的浓淡程度、色滴的大小、吹气的方向、力度等   4、教师适度地进行示范   五、观察获得   观察活动:观察发现三原色在自然融合中所产生的色彩变化,了解三原色的重要作用      活动二:大胆运用红、黄、蓝三色,自由地画一幅想象画   一、欣赏评述   1、欣赏优秀绘画作品   (1) 教材作品   西班牙画家米罗的作品《夏天》:大   面积红黄色的运用,烘托出夏天的气氛,   突出画面的主题画面中小面积的蓝色   和大面积的红黄色形成冷暖对比,黑色   的运用使画面增强了分量感,层次更加   分明,节奏感更强,色彩更响亮。

        三幅学生作品:主题各不相同,有   动物、汽车以及对红、黄、蓝三个小伙   伴的拟人表现小作者在三幅画的色彩   使用中均大胆地运用了三原色,或是单   色平涂,或是双色重叠,或是红黄蓝三色交叉互搭,完全是学生本能情绪的宣泄和自由自在的表现   2、交流讨论作品   二、创作表现:引导学生大胆地运用三原色进行创作   三、讨论评析:自评、互评,巩固并提高认识   教学后记:对三原色亲切的称呼使学生很容易记住这三种颜色在吹画五彩树以后可以让学生好好观察三种颜色混合后的效果用三原色创作的画最好用颜料来创作             第6课 海底世界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和特征,并能剪、。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