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拉克战争心理战主要特点及启示.docx
7页伊拉克战争心理战主要特点及启示伊拉克战争心理战主要特点及启示伊拉克战争心理战主要特点及启示伊拉克战争心理战主要特点及 启示透过硝烟未尽的伊拉克战场,美伊全面展开的心理战格外引人瞩 目,交战双方在战场拼杀的同时进行着心理上的较量,心理战已成为 美伊双方激战的主阵地美军在动用飞机和导弹对伊拉克发动“硬杀 伤”的第一战场外,还利用流言蜚语和虚实结合的新闻信息,开辟了 对伊拉克全方位心理渗透和影响的“第二战场”由此可见,心理战 这一积淀着丰富智慧的特殊作战样式,随着高技术的注入又有了新的 发展,已被称为“区别于现代陆战、空战、海战的第四种作战样 式”,是继陆、海、空、电子战之后的“第五维战争”从伊拉克战 争看,高技术条件下的心理作战,参战人员多,作战样式多,战场转 换频繁,心理战后勤保障任务繁重研究探讨心理战后勤保障的特点 和规律,并找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对于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 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伊拉克战争心理战后勤保障特点与传统的战争行动相比,心 理战具有方法手段新,形式多样;科技含量高,技术超前;行动诡 秘,欺骗迷惑;武力恐吓,震撼对方等特征心理战行动的特殊性必 然使后勤保障成为一种特殊的保障行动,从而使心理战后勤保障呈现 如下特点:1、首战必用,全程使用,从保障时间上看,心理战后勤保障为全 过程保障。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为了达到速战速决、不战而屈人之兵 的目的,首先用心理战拉开序幕,并把它贯穿始终美军在实施“斩 首行动”的当天,就展开心理战宣传萨达姆已经被炸死;其后的“震 慑”行动,更是企图通过狂轰滥炸摧垮伊军的心理防线,进而促变、 促降伊军在战场上虽然处于劣势,但其针锋相对进行的反心理战也 卓有成效可见,心理战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所形成的特殊作战能 力,已使其成为现代高技术条件下联合作战中首先使用、全程使用的 主要作战样式从刚刚结束的伊拉克战争看,心理战的保障活动往往 先于部队行动而行动,后于部队行动结束而结束,明显体现为全过程 保障这也是心理战后勤保障区别于其他专业保障的显著特点之一2、 注入科技,手段多样,从保障形式上看,心理战后勤保障为多 类型保障高技术战争中心战武器将广泛运用声、光、电、波等手段,进行包装和模拟包括移动式超短波、中波无线电台、移动式播 音设备、多管轻型火箭炮(宣传火箭弹)以及航模、电视转播、播音 飞机、无人驾驶飞机、电磁辐射、电脑病毒干扰、隐型技术等在伊 拉克战争开战之初,美军就采用高技术心战手段对伊军进行心战策 反这些科技含量高、花样种类多的心战武器,必将使各项后勤保障 工作呈现出多样性,也给心理战后勤保障带来较大的难度。
从伊拉克 战争看,未来战场上心战后勤保障主要体现为“四个结合”,即:常规保障与特殊保障相结合、通用保障与专用保障相结合、逐级 保障与越级保障相结合、定点保障与伴随保障相结合3、 对抗激烈,难度加大,从保障强度上看,心理战后勤保障为剧 增性保障从伊拉克战争看,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由于大量运用 高新技术武器装备,使战场形态将发生重大变化,前后方界限模糊 在未来实施心理战中,由于心战保障部队担负保障任务的特殊性,其 后勤物资集结地也很可能是敌全方位、全纵深、全时段打击的重点目 标,心战保障装备、物资极易遭敌破坏,这也加大了心战保障的难 度同时,根据作战的需要,为了达成某一特定的战役目的,大量的 人员和心战保障装备可能要迅速投入战场,心战后勤保障任务量将会 在短时间内快速增加,呈现出剧增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战争初期要贮 备一定的心理战后勤保障力量,必须保证具有快速扩充能力和大规模 快速实施心战后勤保障的能力二、伊拉克战争心理战对后勤保障的启示心理战中的后勤保障应 以其作战行动的特殊性为出发点,以其对后勤保障的特殊要求为突破 口,透过伊拉克战争,可以带给我们如下启示:1、要深入进行心理战后勤保障的研究。
一是要制定完善、配套的 心理战后勤保障预案完善配套的心战保障预案,是搞好心理战后勤 保障的前提条件,也是争取心战后勤保障主动权和提高心战保障应变 能力的重要措施应着眼了解未来心战后勤保障的特点和要求,重视 提高快速和机动心战保障能力根据部队所担负的作战任务和作战地 域等情况,应重点研究和制定出不同的时机、不同作战样式和不同作 战阶段的心战保障预案,并做到与部队作战预案和后勤保障预案相配 套,与上级心战保障预案相衔接二是建立健全心战物资储备体系 加强心战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储备标准,为建立心 战物资储备体系奠定基础应根据部队担负的任务,在科学分析、研 究论证的基础上,按照实物储备、经费储备和技术储备“三结合”的 方式进行储备三是建立应急心理战保障分队根据未来战争的需要 和心理战的地位,我们必须研究探讨建立专门的心理战保障分队,立 足于全方位应急支援保障特别是在一线保障区内的心理战保障力量难以完成任务的情况下,能够迅速组织应 急心战保障力量对一个或多个方向实施支援保障2、 要加强后勤官兵针对性的心理训练为了提高后勤官兵在未来 高技术条件下作战的心理承受力,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后勤人员平时的 心理训练,使之适应未来作战的需要。
主要采取如下方法:一是模拟训练法,对后勤官兵进行感性训练根据未来战场没有 前后方概念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危险情况,把后勤官兵置身于 实战环境之中,让其目睹或者体验“战场”的某些情况,增强官兵的 感性认识,使之经受心理考验二是采用合理冒险训练法,对后勤官 兵进行情绪训练在训练中有意识创设战时的氛围,营造高难度、超 常规的训练环境,在近似实战的条件下摔打后勤官兵,同时,要对后 勤官兵进行既合理又带冒险性的刺激训练从而增强官兵控制紧张情 绪和恐惧压力的能力三是采用心理调控训练法,对后勤官兵进行意 志训练根据现代战争的要求,着重培养官兵适应和处置好战场上可 能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对不同官兵的意志特点,采取不同的 训练方法如对意志软弱者,应加强意志的自觉性、目的性和原则性 的锻炼;对胆怯、犹豫的军人,应加强勇敢和果断意志的培养;对缺 乏毅力的军人,着重锻炼其意志坚韧的品质等3、 要研制心理战后勤保障的装备设施心理战作为一种软杀伤手 段,越来越受到各国军事家的重视和青睐从心理战手段运用的发展 趋势看,无外乎几种方式:一是高技术武器威慑使用高精度、大威力、远程投射系统甚至 核生化等先进武器对敌实施直接的火力打击,或采取高功率广播、空 投传单、展示武器实物模型,向敌炫耀其先进武器的性能,动摇对方 的意志和打赢信心;二是心理武器威慑。
使用次声武器、超短波武 器、致盲武器等对敌实施直接的生理机能破坏;三是场境心理威慑 采用现代高技术手段制造强光、怪声或恐怖场境和画面,或模拟暴风 巨浪,对对方实施心理震慑根据心理战现状和未来发展可能达到的 水平,我们必须加大对心理战后勤保障装备设施的研制开发心理战 后勤保障的研究,应根据未来高技术战争需要,大胆采用新技术、新 材料、新工艺、遵循“体积小、功能强、机动灵活、便于伪装、方便 适用”的原则,提高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增强心理战后勤保障的实 效性4、要积极采取综合措施医治心理创伤未来高技术战争的残酷 性,会使越来越多的官兵患上心理疾病,及时医治参战官兵的心理创 伤,也是提高作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步骤从刚刚发生的美伊战争 看,美军十分重视对参战官兵心理创伤的医治如,在伊拉克战争开 战之初,美军就从国内紧急抽调200多名心理学家、心理医生和精神 病专家,分赴伊拉克战场针对敌军心理威慑给我军官兵造成的消极 心理,必须积极对官兵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救治,以保持官兵正常的 心理机能和临危不惧、处惊不变的心理首先要对官兵进行打赢信心 培养通过介绍敌我武器性能,正确分析战场态势,使官兵坚信我们 有能力、有实力打赢,最大限度地增强官兵必胜的信心,培养官兵压 倒一切困难、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
其次要对官兵进行科学知识 灌输不但要给官兵讲授声、光、电的基本原理,而且要向官兵介绍 一些必要的心理学知识,揭开强光、怪声及恐怖场境的神秘面纱,消 除官兵心理上的迷惑,提高官兵自我心理防御能力三是要依靠自身 力量做好化解工作医治心理创伤靠专家只能解决个别人的问题,经 常性的工作还得靠自身的力量来完成要注意发挥心理教育骨干队伍 的作用,通过日常观察、个别谈心、资料分析等方法,摸清官兵气 质、性格等方面的特征,有针对性地搞好心理疏导工作《伊拉克战争心理战主要特点及启示》附送:伊犁师范学院对口支援工作总结伊犁师范学院对口支援工作总结设计研究所的工作今后我们将和对口支援高校联合申报高层次 的科研课题,希望教育部及有关部委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四) 对口支援工作的重心要下移对口支援工作要从现在的校 领导层面下移到院系、教研室以及具体人员的层面通过网络等先进 的教育手段,南京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的教授能够一对一的指导帮助 我院的中青年学术骨干,使其早成长,早出成果五) 我院衷心地希望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每年都能派出若 干名教授、副教授来我院讲学或承担研究生教学和本科生的教学任 务,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内地名校来1 — 2名专家讲学,我院有几十 名教师、几百甚至几千学生受益,可谓事半功倍。
六) 希望教育部再增加1—2所高校支援我院并纳入援疆学科建 设的计划中我院将继续加强与有支援协作关系的河海大学、苏州大 学、南京师范大学的联系与沟通,把支援的内容做大做实,为学院的 发展谋求更多更强的外部资源七) 进一步加强互派管理干部的任职挂职工作,这是提高我院 管理水平和培养干部的有效途径希望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最好 连续派出同一学科专业的专家教授把支援学科做强做大,也希望对口 支援的高校在将来的工作中,对来边疆任职、挂职的干部和任课教师 予以重点使用,创造一个人人愿意来边疆奉献的良好氛围八) 加大宣传工作的力度,营造浓厚的援疆氛围对口支援这 项事业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自加压力,抢抓 对口支援工作的机遇,不仅要加快校内改革的步伐,提升学院的办学 水平和人才质量,而且要加大宣传工作的力度,大力宣传援疆工作中 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让这项工作深入人心我院将继续以高度的政 治责任感,热情周到的服务为支援我院的专家教授、支教教师和管理 干部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让他们把才华带到边疆,把事业传到边 疆,把感情留在边疆,营造起一个和谐有序的援疆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