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艺技术)轮机轴系拉线照光工艺.doc
9页XXXXXXX有限公司1-190-1轴系拉线照光工艺ZH4485-401-011-190-1第 9 页 共 8 页 57000DWT散货船轴系拉线照光工艺XXXXXX有限公司施 工 设 计ZO000-401-01标 记质量(Kg)比 例共 8 页第 1 页标记数量修改单号签 字日 期审 核校 对编 制标 检审 定会 签描 图日 期旧底图登记号底图登记号签字、日期供图单位:技 术 部:质 检 部:项 目 组:机电车间: 船 东:共 份 面积0.06m2 目 录1. 范围………………………………………………………………………………………………32. 相关技术文件……………………………………………………………………………………33. 准备工作…………………………………………………………………………………………33.1. 专用工具的准备…………………………………………………………………………33.2. 人员要求…………………………………………………………………………………34. 轴系拉线照光需具备的基本条件以及环境要求……………………………………………34.1. 拉线照光需具备的基本条件……………………………………………………………34.2. 拉线照光的环境要求……………………………………………………………………44.3. 其他要求…………………………………………………………………………………45. 轴系拉线与轴系理论中心线的勘定……………………………………………………………45.1. 拉线目的…………………………………………………………………………………45.2. 光学准直仪照光工艺……………………………………………………………………66. 注意事项…………………………………………………………………………………………71. 范围本工艺规定了船舶在船台(或船坞内)安装阶段,轴系镗孔前的轴系找中工艺。
本工艺适用于57300DWT散货船轴系找中定位2. 相关技术文件a. SC4485-425-01-00 推进轴系布置图b. SC4485-425-02-00 螺旋桨尾轴总图c. SC4485-425-02-04 螺旋桨轴d. SC4485-425-03 中间轴e. SC4485-114-01 尾部结构(含“尾柱图”)f. SC4485-230-02 舵系布置图g. BH409Z-420-01-00 主机安装图h. BH409Z-152-117 中间轴承基座i. BH409Z-425-02-00 尾轴尾管装置图j. ZH4485-401-04 船舶交验项目清册(轮机部分)3. 准备工作3.1. 专用工具的准备a. 可调节中心的拉线照光架(A、B型各1只,内可装标准光靶)b. 19号琴钢丝,30m以上c. 90kg重的吊重块(若有能调节拉力的拉线架,可不用重块)d. 双标靶调节座2只e. 经校验过的长30m以上的长卷尺1把f. 6m长样棒3根g. 照光专用光靶以及照光仪h. 重锤3.2. 人员要求3.2.1 拉线工作必须由有经验的操作人员进行,并熟悉相关的技术文件。
3.2.2 照光工作应由专业工作人员操作4. 轴系拉线照光需具备的基本条件以及环境要求4.1. 拉线照光需具备的基本条件4.1.1. 机舱前舱壁F35肋位至艉部上甲板以下所有船体结构焊接检验、舱室密性检验结束,且火工矫正工作结束;4.1.2. 上述区域舱室(包括艉冷却水舱)密性试验结束;4.1.3. 楞木布置符合图样要求,拆去上述区域所有临时支撑和拉撑;4.1.4. 船体基线符合CSQS要求;4.1.5 发电机等大型设备已经安装到位4.2. 拉线照光的环境要求4.2.1. 要求在不受日光曝晒及温度无急剧变化且光线较暗的情况下进行,一般在晚间或阴雨天进行;4.2.2. 停止可引起船体振动以及有严重噪声干扰的一切作业4.3. 其他要求轴系拉线必须与舵系拉线工作同时进行5. 轴系理论中心线的勘定本船轴系理论中心线的勘定采用钢丝拉线结合光学准直仪照光的工艺方法5.1. 拉线工艺5.1.1. 主机轴系理论中心线的勘定:G点和H点已经由船体验船师确认,H点应固定在与船体结构无关的地方G点和H点的连线距基线高3300mm,与船体中心线重合5.1.2. 拉线目的:a. 检查轴系中心线和舵系中心线的相交度和垂直度,调整轴、舵镗孔的最佳位置;b. 确定主机的安装位置,检查主机环氧垫片的厚度是否在工艺要求的范围内,以及检查主机基座的左右偏斜是否会影响垫片的支承面积;c. 确定中间轴承的位置,以及其基座的定位高度,并检查其垫片的厚度是否在要求的范围内;d. 确定尾管前后平面的镗削量;e. 为照光确定基准,减少照光时间。
5.1.3. 记录上述工作测量的相关数据,并及时反馈给技术工艺部门5.1.4. 拉线用钢丝的选用及挠度计算:5.1.4.1. 拉线选用的钢丝其表面应无任何锈斑、折伤印痕等,本船选用19号琴钢丝,直径为Φ1mm;5.1.4.2. 钢丝挠度计算公式:Y=W(L-X)/ZF式中:Y┄挠度值,mm;W┄钢丝理论重量,g/m (19号琴钢丝理论总量为6.17g/m);X┄测量点离拉线架(G或H)的距离,m;Y┄拉线架间距离(G与H两点间距),m;F┄钢丝拉紧力,kg(本船选用90kg)5.1.5. 拉线工具的安装:5.1.5.1 在主机前端F32肋位处(G点)以及舵中心线后约2m处的H点,各设一个可调节中心的拉线照光架(G点用A型,H点用B型,拉线照光架型式见图1所示)要求拉线照光架支撑的刚度,能确保在找中过程中不产生任何变形其前端架子一直保留至轴系镗孔复照光后才可拆除A型 B型图1 可调节中心的拉线照光架5.1.5.2. G、H两点的准确位置由船体按图样尺寸(居中,距基线高3300mm)用激光仪给定G、H两点的连线即为轴系理论中心线,如后附图2所示。
5.1.5.3. 在尾轴管的前后端A、B处,各安装一个双标靶调节座,如图3所示图3 双标靶调节座示意图5.1.5.4. 通过G、H两点拉钢丝,并使钢丝穿过各个标靶调节座中心在H点处设重90kg的拉紧重块钢丝拉紧前先轻拉钢丝,适度调节各个标靶的中心位置,注意钢丝拉紧后,不应碰到调节座注:在轴系拉线时,应同时进行舵系拉线工作5.1.5.5. 测量轴、舵中心线的相交度和垂直度,要求偏离值不大于4mm(极限值为6mm),垂直度不大于1mm/m允许适量调节轴舵中心以符合要求5.1.5.6. 测量记录轴系中心线至主机基座的垂直距离(两边D、E、F处)推算主机垫片的厚度和可施工性,测量检查轴系中心和主机基座中心的误差垫片理论厚度为47mm5.1.5.7. 测量并记录中间轴承处(C点)到底面的垂直距离,确定中间轴承基座的定位高度注意在进行上述测量时,必须将钢丝的挠度因素去除船台建造考虑其坡度Δ=1:19.2)5.1.5.8. 以样棒沿钢丝线检查中间轴的长度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并检查主机安装位置是否满足图样要求如不符合,应立即反馈给技术工艺部门内场预先制作尾轴样棒和主机样棒确定前后平面的镗削量,并作好洋冲标记。
5.1.5.9. 根据上述测量,适当调整轴系中心或舵系中心,以保证轴线处于最佳状态5.1.5.10. 调整双标靶调节座(A、B处)中心与钢丝中心重合(修正钢丝挠度因素),然后卸去钢丝线5.2. 光学准直仪(简称照光仪)照光工艺5.2.1. 照光的目的照光是在轴系拉线初步找中的基础上,将照光仪安装在拉线确定的轴线中心上,通过精细调整前后标靶中心与光学仪同心,精确划出尾管的镗孔圆和检查圆,从而提高轴系的找中精度通常采用将照光仪安装在轴线的延长线上5.2.2. 照光程序5.2.2.1. G点和H点是轴系中心线的两个基准点,在轴线后端延长线上I点安装照光仪,在G点、I点分别安装光靶调整安装在I点的照光仪,使I点的照光仪中心与通过G点和H点的轴系中心线重合5.2.2.2. 照光仪的调整步骤如下:a. 在A处安装光靶,调整照光仪焦距,使I与A、G两处的光靶十字中心重合;b. 拆除A处光靶,装于B处,调节B处调节螺钉,使I与B、G两处的光靶十字中心重合;c. 分别调整A处前端光靶中心A'以及B处前端光靶中心B';d. 逐一检查A、A'、B、B'、G的中心,均应与照光仪中心重合,否则进行微调直至各点符合要求为止。
5.2.2.3. 划镗孔圆和检查圆在光靶调节座上取一光靶,装上划圆专用工具,在尾轴管前后端面划出镗孔圆和检查圆,并在圆上打上洋冲眼以便检查5.2.2.4. 焊装基准螺钉在尾轴管前后端分别焊装上下、左右四只基准螺钉,供镗排校调用,如图4所示基准螺钉必须与专用划线工具用内径卡测量,并修锉螺钉头部使之四点距离相等,其误差应不大于0.03mm图4 前后镗排校调基准点示意图6. 注意事项6.1. 通常把拉线工作安排在两个晚上进行:第一个晚上为初拉线,把测量、调整以及调整后 的再测量放在第一个晚上, 而把确定轴、舵中心后的拉线提交以及照光工作放在第二个晚上,称之为精拉线和照光6.2. 精拉线时,复查中间轴承和主机位置,决定各垫片的厚度,并作出记录6.3. 舵机座或上舵承在初拉线后修割余量,再定位焊接考虑焊接变形的因素,待焊接冷却后,在轴系精拉线时,同时提交舵系中心,再确定舵机座及舵承的加工余量6.4. 若船舶在船台建造时,船台有1:19.2的坡度,在重锤拉线确定设备轴向位置时,应考虑这个坡度的影响,并加以修正6.5. 艉管精镗前,应由验船师确认,基准螺钉确定的中心线与镗排的中心线是否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