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及含答案.doc
37页20222022 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及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及精品答案精品答案 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9090 题)题)1、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在校内或校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是()A.实验法 B.演示法 C.读书指导法 D.实习作业法【答案】D 2、在课外活动中,学生自己组织、自己设计、自己动手,这体现了课外活动的()A.灵活性 B.自愿性 C.自主性 D.实践性【答案】C 3、按照一定目的、任务,利用自己以往经验在头脑中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称为()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联想【答案】B 4、西方首先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的是()A.赫尔巴特 B.康德 C.卢梭 D.杜威【答案】D 5、与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强、不平衡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A.多血质 B.粘液质 C.抑郁质 D.胆汁质【答案】D 6、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中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中庸【答案】B 7、以 19 世纪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倡导的“三中心”是()。
A.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B.教师中心、教材中心、经验中心 C.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D.教师中心、活动中心、课堂中心【答案】A 8、儿童心理发展存在关键期,这一概念由()首先提出A.皮亚杰 B.洛伦兹 C.桑代克 D.班杜拉【答案】B 9、预防龋齿的最佳办法是()A.少吃零食 B.多喝水 C.参加体育锻炼 D.保持口腔卫生【答案】D 10、课外活动的项目、形式、方式、参加人数不受教学计划、课程标准的限制,内容丰富多彩,活动项目广泛,形式灵活生动这说明课外活动具有()A.自主性 B.实践性 C.综合性 D.灵活性【答案】D 11、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的是()A.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B.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D.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答案】C 12、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服务于学生学习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创设小学数学教学情境时应考虑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材料的呈现形式、小学生的基础知识等A.教学方法 B.教学目标 C.教学评价 D.教学策略【答案】B 13、提出“白板说”的教育家是()A.康德 B.洛克 C.卢梭 D.杜威【答案】B 14、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教学工作的总要求是()。
A.教学规律 B.教学规则 C.教学原则 D.教学细则【答案】C 15、(2020 年真题)教学圆的认识这课时,教师展示圆形纸片、硬币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然后总结圆的特点这一教学过程主要遵循的是()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答案】A 16、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活动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这体现了班级活动的()功能教师资格考前黑钻密押题,软件考前一周更新,A.满足交往 B.促进个性 C.班集体建设 D.学习发展【答案】C 17、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个体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D.社会主义制度【答案】C 18、张老师讲授我爱故乡的杨梅时,用多媒体播放江南水乡的美景,为学生创设真实、具体、中动的场景其教学方法是()A.演示教学法 B.现场教学法 C.示范教学法 D.情境教学法【答案】D 19、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研究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揭示教育工作规律的研究方法是()A.调查研究 B.实验研究 C.个案研究 D.经验研究【答案】B 20、与小学生情感发展特点不相符合的是()A.调节控制能力增强 B.冲动性增强 C.内容不断丰富 D.社会性成分增加【答案】B 2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答案】D 22、以心理学的手段和方法,对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进行鉴定、分类与诊断的过程称为()A.心理治疗 B.心理评估 C.心理咨询 D.心理卫生【答案】B 23、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到的结果一致性较高,说明该测验的()较高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答案】A 24、按照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课程计划属于()A.理想的课程 B.正式的课程 C.领悟的课程 D.运作的课程【答案】B 25、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张老师将“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拟定为教学目标之一,该目标属于()A.知识与技能目标 B.过程与方法目标 C.思想与方法目标 D.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答案】A 26、年轻的教师初登讲台时往往非常紧张,担心自己是否能被学生和领导接受如果用福勒与布朗提出的生涯关注理论来解释的话,这时教师还处在()A.关注情境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生存阶段 D.关注自我感受阶段【答案】C 27、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本人并没有受到直接的外在强化,但通过观察他人某种行为受到强化,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了类似的强化效果,心理学家班杜拉将这种现象称为()。
A.内在强化 B.负强化 C.替代强化 D.无意强化【答案】C 28、教师不再讲授,只为学生制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完成作业后,向老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A.分组教学 B.特朗普制 C.道尔顿制 D.导生制【答案】C 29、小红非常喜欢文学作品,所以上语文课时特别认真,这种学习动机属于()A.认知的内驱力 B.附属的内驱力 C.生理的内驱力 D.自我提高的内驱力【答案】A 30、衡量学生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性要素是()A.道德情感 B.道德认知 C.道德行为 D.道德意志【答案】C 31、善于迅速地辨明是非、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是意志的()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韧性 D.自制性【答案】B 32、小学生喜欢亲近老师,渴望得到夸奖,这种需要属于()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和爱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答案】C 33、下列有关儿童厌学症不正确的说法是()A.是一种情绪上的失调状态 B.主要表现是讨厌学习 C.是先天的,由遗传因素造成的 D.治疗时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相互配合【答案】C 34、下列不属于学生过错行为的是()A.考试作弊 B.调皮捣蛋 C.恶作剧 D.未经允许拿他人东西【答案】D 35、作为青年教师,除了自我学习以外,也应该通过集体备课,同事研讨教研组活动,分享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这突出体现教师专业能力是()A.沟通与合作能力 B.激励与评价能力 C.教育教学设计能力 D.组织与实践能力【答案】A 36、教学活动中一般将课分成单一课和综合课,其依据是()A.教学内容 B.教学目标 C.教学手段 D.教学任务【答案】D 37、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廉糖和水 B.硝酸钾和水 C.碘和酒精 D.植物油和水【答案】D 38、“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A.复杂性 B.长效性 C.创造性 D.示范性【答案】D 39、言语在原型内化阶段,其作用在于巩固形成中的()A.记忆表象 B.思维表象 C.动作表象 D.定向映象【答案】C 40、修车的工人把修车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和技术,应用到新的修车过程中这属于()A.顺应性迁移 B.高路迁移 C.低路迁移 D.重组性迁移【答案】B 41、家长对考试成绩好的孩子给予物质奖励是()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答案】A 42、目标管理的班级管理方法,是由美国的()提出的A.马卡连柯 B.德鲁克 C.杜威 D.布鲁纳【答案】B 43、在上体育课时脚不慎扭伤,下列做法最好的是()A.马上用热水袋热敷 B.马上揉搓患处 C.马上用冷水浸泡 D.什么也不做【答案】C 44、学校产生的重要标志是()A.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的形成 B.体脑分工和专职教师的出现 C.文字的产生和使用 D.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答案】C 45、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的教育A.政治立场和观点 B.政治思想品质 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D.品德【答案】D 46、罗老师教学观潮时,播放了一段视频让学生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其贯彻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式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答案】C 47、最近发展区是由()提出的A.布鲁纳 B.维果茨基 C.杜威 D.夸美纽斯【答案】B 48、我国现在实施的义务教育的年限是()年A.十 B.六 C.九 D.十二【答案】C 49、小明在学习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虎是哺乳动物之后,得出虎是胎生的这一判断小明的这种思维形式是()A.抽象概念 B.关系判断 C.归纳推理 D.演绎推理【答案】D 50、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A.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 B.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 C.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 D.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答案】D 51、丽丽花 10 分钟背会了山行这首诗,接着又继续读了 5 分钟这种知识保持方法属于()A.及时复习 B.使用记忆术 C.分散集中结合 D.适当过度学习【答案】D 52、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更有利于()A.坚持“循序渐进”B.促进温故知新 C.加强“教学相长”D.发展学生个性【答案】D 53、“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A.广阔性 B.独立性 C.灵活性 D.逻辑性【答案】C 54、李明上课不敢发言一旦他在课上发言,王老师就给予表扬和肯定这样李明的胆怯心理得到很大改善。
王老师对李明进行心理时运用的方法是()A.强化法 B.示范法 C.惩罚法 D.暂时隔离法【答案】A 55、现代课程理论认为,制约课程内容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A.知识技能与情感 B.难度广度与深度 C.社会、儿童与学科 D.政治经济与文化【答案】C 56、下列表述中有错误的是()A.智商决定学习成绩 B.性格影响个体的行为方式 C.认知方式是习得的 D.不同个体间智力有质与量的差异【答案】A 5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阶级性不存在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中 B.学校教育就是文化教育 C.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四阶段,即明了、联系、系统、方法应用 D.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环境,其中,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因素【答案】C 58、在英国,曾经不同阶层的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分资产阶级和贵族的子女有权上质量较高的公立学校,毕业后进人剑桥和牛津等大学接受世界上最优秀的学术教育;而工人的孩子只能接受职业教育,进而继续成为工人这种教育制度属于()A.单轨制 B.双轨制 C.并列结合制 D.分支制【答案】B 59、()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
A.全面总结 B.操行评定 C.个别教育 D.专题总结【答案】B 60、学校中的“三风”是指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构成,就其课程类型而言,它主要属于()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性课程【答案】D 61、教育制度的主体是()A.学校教育制度 B.教育体制 C.社会教育制度 D.业余教育制度【答案】A 62、德育的基本途径是()A.教学 B.政治思想教育 C.政治课 D.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答案】D 63、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时期是()A.6 7 岁 B.1011 岁 C.78 岁 D.12 13 岁【答案】B 64、某版教科书敬业与乐业课后有一段补白,介绍了“因果类复句”的特点这段补白属于教科书的什么系统()A.练习系统 B.知识系统 C.助读系统 D.选文系统【答案】C 65、当有学生中暑时,下列选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