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doc
7页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经历了三十年的历程,改革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随着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程度的加深,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又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总结我国外汇管理体制三十年来所走过的路程和取得的成果,分析外汇管理体制在新形势下所面临的挑战,对进一步推动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实现资本账户可兑换的长远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回顾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由于外汇资源短缺,经济发展水平低,同时,为适应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和进口替代性贸易战略,我国对外汇实行了高度集中的分配管理体制,集中所有有限的外汇资源,实行统一管理,采用指令性行政分配方式投入到经济建设最需要的地方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的、高度集中的外汇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原有的外汇管理体制势在必行概括起来,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结束了由国家垄断的外汇管理体制,实行了以外汇上缴和外汇留成制度为基础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管理体制;第二阶段进行了进一步的市场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取消了外汇上缴和外汇留成制度,实行了银行结售汇制度;第三阶段进一步完善了市场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改进并取消了强制结汇制度,开始实行意愿结售汇制度。
一)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初级阶段(1978—1993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配合整体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以及外贸体制改革中的下放外贸经营权,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经营方式,我国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以“减少行政干预,增加市场调节”为主线的改革改革主要围绕四个方面进行:一是不断放松直至取消经常项目的汇兑限制 ;二是逐步培育和发展外汇市场;三是逐步使人民币汇率形成市场化 ;四是不断完善和开放资本项目的外汇管理具体的改革措施包括:1·实行外汇留成制度出口企业将出口外汇收入卖给国家后,国家按规定比例给出口企业和地方外汇留成额度用汇时,企业用人民币配以额度,按国家公布的外汇牌价购买现汇,对外进行支付值得注意的是,外汇留成制度只适用于中资企业,主要是配合对中资企业贸易及非贸易外汇收入的强制结汇制度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意愿结汇制度2·建立和发展外汇调剂市场外汇留成制度的实施,调动了企业和地方进出口贸易的积极性,但在具体实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外汇额度与实体需求相分离为了满足企业相互之间外汇余缺调剂的客观需要, 1980 年我国政府推出外汇调剂业务3·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 1979 年 8 月我国国务院开始改革汇率制度,除继续保留公布牌价外,另外制定内部结算汇率。
1981 年正式实行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1 美元兑 2·8 元人民币,适用于进出口贸易外汇的结算从 1981—1984 年,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格没有变动同时继续公布牌价, 1 美元兑 1·5 元人民币,主要适用于非贸易外汇的兑换和结算1985 年 1 月 1 日取消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进出口贸易外汇按官方汇率 1 美元兑 2·8 元人民币结算1985—1990 年,我国多次大幅调整汇率,实行人民币逐渐贬值政策,由 1985 年 1 月 1 日的 1 美元兑 2·8元人民币,逐步调整至 1990 年 11 月 17 日的 1 美元兑 5·22 元人民币1990 年11 月 17 日到 1993 年年底,官方汇率调至 1 美元兑 5·72 元人民币由于外汇留成制度和调剂市场的存在, 1985—1993 年,我国实行的仍然是双重汇率,官方汇率与调剂市场汇率并存1993 年年底,外汇调剂市场汇率为 1 美元兑 8·72 元人民币二)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阶段(1994—2001 年)1993 年 11 月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提出,“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 。
我国从 1993 年下半年开始了进一步市场化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借鉴国际经验,确定了人民币完全可兑换为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为阶段性目标1·取消外汇上缴和外汇留成制度,取消外汇收支指令性计划,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 1994 年,作为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的重要步骤,我国取消了实行了15 年的外汇留成制度,实行了银行结售汇制度同时,为配合银行结售汇制度,对中资企业实行外汇账户限额管理,限额以内的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实行意愿结汇,限额以外的实行强制结汇1997—2001 年,对中资企业的外汇账户限额按企业上年度经常项目外汇收入的 15%核定1994 年,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实行意愿结汇制度,但不允许外商投资企业在外汇指定银行办理结售汇,外商投资企业要卖出外汇或者购汇都必须在外汇调剂中心进行1996 年 7 月 1 日,我国陆续推出了外商投资企业银行结售汇,实行限额结汇制度1996 年 12 月 1 日,我国不再对经常性国际交易支付和转移,包括所有无形贸易的支付和转移实行限制,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的完全可兑换2·加强对资本项目的外汇管理在经常项目实现可兑换的同时,我国对资本项目的交易和汇兑实行了严格控制,一是除国务院另有规定外,所有资本项目外汇收入均须调回境内;二是境内机构(包括外商投资企业 )的资本项目外汇收入均应在银行开立外汇专用账户,经外汇管理部门批准后才能结汇;三是资本项目下的购汇和对外支付都须经过外汇管理部门的核准,持核准件方可在外汇指定银行办理购付汇。
3·建立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中资银行及其授权分行、外资金融机构和少量经授权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等会员能够参与外汇市场的交易对外汇指定银行实行外汇周转余额限额管理,外汇指定银行持有的结售周转外汇余额超过其限额比例部分必须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卖出交易方式采取分别报价、撮合成交,由计算机系统按照价格优先和时间优先的原则对各种报价进行匹配4·进一步改革汇率制度首先,实行汇率并轨1993 年 12 月 31 日的官方汇率是 1 美元兑 5·8 元人民币,而调剂市场汇率为 1 美元兑 8·72 元人民币左右1994 年 1 月 1 日实行汇率并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 1 美元兑 8·70 元人民币其次,利用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三)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完善阶段(2002 年至今)2001 年年底,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推动了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进一步改革这一阶段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做出了以下思路调整:一是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外汇流入越多越好的观念,加强对外汇流入的监测与管理;二是转变外汇流出越少越好的观念,逐步建立正常的、合理的、可控的流出机制;三是进一步树立市场机制观念,用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方法和手段实现外汇管理的目标。
1·进一步改进经常项目外汇管理(1)进一步改革外汇账户限额管理2002 年,外汇账户限额从 15%提高到20% 2003 年 ,对国际承包工程、国际海运和国际招标等项下的经常项目外汇账户管理限额,从 20%提高到 100%2004 年,对上年度经常项目外汇支出占外汇收入的比例为 80% (含 80%)以上的,其限额提高到 50%,对外汇支出占外汇收入的比例为80%以下的 ,其限额提高到 30%2005 年,扩大了按实际外汇收入 100%核定经常项目外汇账户限额的企业范围,同时,外汇支出占外汇收入的比例在 80%以下的,其限额由 30%提高到 50%,外汇支出占比在 80%以上的,由 50%提高到80% 2006 年,外汇账户限额统一调整为按上年度经常项目外汇收入的 80%与经常项目外汇支出的 50%之和确定2007 年 8 月,取消了经常项目外汇账户限额管理,境内机构可根据自身经营需要,自行保留其经常项目外汇收入,以此为标志,我国自 1994 年沿袭 13 年的强制结汇制度,淡出了历史舞台,被意愿结汇制度所取代2)加强和改进了对外汇资金流入和结汇的管理加强对经常项目外汇收支进行真实性审核,严格监控多收汇企业的货物贸易外汇收支行为。
3)进一步简化了进出口核销管理,加大了贸易便利化程度2·完善并适度放松了资本项目外汇管制首先,有选择、分步骤地开放证券投资,拓宽资金流出流入渠道,如 2002 年,我国推出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允许合格境外投资机构投资于境内证券市场上包括股票、债券和基金等人民币标价的金融工具2007 年 6 月,推出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制度(QDII) 其次 ,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放松资本流出的管制措施,如简化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的各种手续、放宽购汇限制、放宽境内金融机构境外证券投资和代客理财等限制、实施“走出去”战略,成立国家投资公司、实行境内个人对外证券投资试点等再次,对短期资本流动,尤其是“热钱”投机活动进行抑制,如加强外资对房地产业投资的审批和监管、大幅度核减中外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短期外债余额指标等3·进一步完善外汇市场在市场主体方面,银行间外汇市场会员扩大到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大型非金融企业对外汇指定银行结售汇周转头寸的涵盖范围扩展为外汇指定银行持有的因人民币与外币间交易而形成的外汇头寸,并实行结售汇头寸综合管理交易方式由竞价方式增加到竞价方式和询价方式并用此外,通过以下方面的改革,外汇市场效率得以提高:降低交易手续费、引入做市商制度、改变标准交割时间 ,与国际接轨,延长交易时间、采用远期交易/掉期交易主协议的做法、统一内外资银行远期结售汇业务准入标准和结售汇限额核定标准、远期结售汇定价由一价变为多价。
4·进一步改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2005 年 7 月 21 日,人民币不再单一钉住美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由 1 美元兑 8·2765 调整为 1 美元兑换 8·11 元人民币,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约 2·01%银行间一揽子货币兑人民币的每日收市价,作为翌日买卖中间价,上下波幅0·3%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人民币经常项目分步骤实现了可兑换,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逐步提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日益市场化,外汇市场逐步建立并取得长足发展,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体制日益完善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对于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和对外贸易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一)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1·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总量的增长1978 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 206·4 亿美元, 1981 年为 440·22 亿美元,三年来增长了 113%, 1993 年为 1957·03 亿美元,2001 年为 5096·51 亿美元, 2006年为 17603·97 亿美元,是 1978 年的 85 倍, 2007 年为 21738·3 亿美元,是 1978年的 105 倍。
2·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总体上促进了我国贸易顺差的增长1978 年,我国对外贸易为逆差 11·4 亿美元, 1981 年为逆差 800 万美元,三年来逆差减少了 99%,1984 年、1987 年、1988 年、1989 年均为逆差年,分别为12·71 亿、37·79 亿、77·59 亿和 66·02 亿美元, 1990—1992 年每年均实现了顺差,分别为 87·46 亿、80·52 亿和 43·55 亿美元, 1993 年为逆差 122·15亿美元, 1994 年实现顺差 53·92 亿美元,此后每年持续顺差, 2006 年和 2007 年分别为 1774·75 亿和 2622 亿美元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了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汇储备总体保持稳定增长、近几年大幅增长的态势从 1979—1988 。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