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汉语课后练习的答案.doc
9页各单元练习参考答案:练习一标点下文:1.清静无为,则天与之时;恭廉守节,则地与之财君子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毁廉知为吏者,奉法以利人;不知为吏者,枉法以侵人理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廉平之德,吏之宝也非其路而行之,虽劳不至;非其有而求之,虽强不得知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求非其有,是以远害而名彰也故君子行廉以全其真,守清以保其身富财不如义多,高位不如德尊季文子相鲁,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仲忌谏曰:“子为鲁上卿,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吝,且不显国也?”文子曰:“然吾观国人之父母衣粗食蔬,吾是以不敢且吾闻君子以德显国,不闻以妾与马者夫德者得之于我,又得于彼,故可行也若独贪于奢侈、好文章,是不德也,何以相国?”仲惭而退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问其故,对曰:“昔栾武子贵而能贫,故能垂德于后今吾子之贫,是武子之德能守廉静者,致福之道也,吾所以贺宣子再拜受其言宋人或得玉,献诸司城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公仪休为鲁相,使食公禄者不得与下人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客有遗相鱼者,相不受客曰:“闻君嗜鱼,故遗君鱼,何故不受?”公仪休曰:“以嗜鱼,故不受也。
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相,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臣轨》下《廉洁章》) 参考译文:为政清简、顺其自然,则天神会赐时机;谨慎廉洁、讲究节操,则地神也赠财富君子虽富有且地位显赫,不因过分奢养而伤了自己的身体;虽贫穷且地位低下,不因追求私利而坏了廉洁的名声大家知道身为官吏,要奉公守法只为百姓造福;不知道作个官员,竟然会违反法律占夺别人钱财任职做官没有比“心静如水”更为重要,面对钱财没有比“廉洁自律”更应注意廉洁而心静,那真是做官的法宝本不是路而非要行走,虽劳累万分也到不了目的地;本不属你而偏要占有,虽强夺硬拿也到不了你的手聪明之人不会硬干不可能成功之事,廉洁之士不会强拿不属于自己之物,这样才能全身远害而美名永留所以君子要奉守廉洁而坚持为人之真,守住清白以保全自己名声钱财再多不如讲仁讲义,官职再高不及德高望重季文子为鲁国相国,其妾不穿丝绸之衣,其马不食精细之粟仲忌谏道:“你为鲁国上卿,竟然妾不穿丝绸之衣,马不食精细之粟,人家岂不要认为你吝啬小家子气,而且显不出大国的气派?”季文子答道:“但我看到众多百姓的父母,穿的是粗布,吃的是蔬果,我所以不敢那么做况且我听说君子以其德行而使国家名声远扬,从没听说依靠妾和马来为国赢得威望。
只有我讲德行、其他人也讲德行的事,才能在全国推行如果只是贪恋于奢糜挥霍的生活、喜欢穿艳丽漂亮的服装,那完全不是我们倡导的德行,又怎么来辅助国政?”仲忌听了羞愧而退宣子为钱少而愁眉不展,叔向却对他表示祝贺宣子问为什么要祝贺他,叔向说:“从前栾武子地位显赫而能安贫乐道,所以他的德行名声一直流传不衰现在你钱少而能安贫乐道,那就好比有栾武子的德行能守住廉洁底线、清白之身,那真是致福之道啊所以我要祝贺你宣子恭恭敬敬地接受了叔向的教诲宋国有人得了一块美玉,献给司城子罕,子罕却不肯接受献玉的人说:“我已将这块玉给治玉的工匠鉴定过,他认为是块好玉,我才敢把它献给你子罕说:“我把‘不贪’当作是自己的宝贝,你把美玉看作是自己的宝贝你把美玉献给我,我们俩都丢了自己的宝贝,那还不如我们各自保留自己的宝贝公仪休为鲁国相国,规定拿了公家俸禄的官员不得与百姓争利,得了国家大利的官员不能夺百姓的小利有个客人送鱼给公仪休,公仪休不肯接受客人说:“听说你爱吃鱼,所以送给你鱼,为什么不拿呢?”公仪休回答说:“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不接受你送的鱼现在我任相国,能自己买到鱼吃我拿了你的鱼而被免去职务,谁又会愿意送给我鱼?我所以不接受你送的鱼。
2. 董宣字少平,留圉人,为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候之,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棰杀之宣叩头曰:“陛下圣德中兴,而从奴杀人,将何以治天下乎?臣不须棰,请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⑴,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由是豪强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后汉书·董宣传》) 注释:⑴文叔:东汉光武帝秀,字文叔参考译文:董宣字少平,是留圉人,任令当时光武帝姐姐湖阳公主的奴仆白天杀人,乘机躲藏在主人家中,官吏无法抓捕他等到公主外出让奴仆陪乘时,董宣等候在门外,拦住车马,用刀画地,大声数说公主的过错,命令奴仆下车,乘此机会杀了奴仆公主马上回宫向光武帝倾诉,光武帝听后大怒,召董宣前来,想要杖杀他董宣磕头请罪说:“陛下以德复兴了汉朝,却放纵奴仆杀人,将凭什么来治理天下?臣不用皇上杖杀,臣请求皇上让我自杀董宣马上以头击柱,顿时血流满面。
光武帝下令小太监抓住董宣,要他向公主磕头请罪,董宣硬是不从,光武帝让人强迫他磕头,董宣双手撑地,始终不肯低头湖阳公主对光武帝说:“你是普通人时,藏匿逃亡及犯死罪的人,官吏不敢上门抓人今天你贵为天子,威严却不能实行一个命令吗?”光武帝笑着说:“天子和普通人不同于是下令让不肯低头的董宣出来,赐钱三十万豪强因此而大为震惊,京城中人称董宣为“卧虎”,有歌唱道:“枹鼓不鸣董少平 练习二标点下文:1.人命中疑狱最多:有黑夜被杀,见证无人者;有尸无下落,求检不得者;有众口齐证一人,而此人夹死不招者;有共见打死是实,及吊尸检验,并无致命重伤者凡遇此等人命,只宜案候密访,慎毋自恃擿伏之明,炼成附会之狱《书》曰:“罪疑惟轻又曰:“宁失不经夫以皋为士,安有疑狱?不经之人,岂可失出?明断如古人,犹慎重若此,况其它乎?今之为官者,为能阙疑慎狱,即是窃比皋,其自命正复不小彼锻炼成狱者,不及古人远矣,何聪明之足恃哉!(渔《资治新书》) 参考译文:人命案件中有疑点的最多有的是黑夜被杀,无人见证;有的是死不见尸,无法检验;有的是众人都证明一人犯罪,而此人被刑罚折磨致死也不招供;有的是众人都见到某人被打死,到验尸时,却并没有致命重伤。
凡是碰到这种人命案子,只能耐心等待并密访,切不可自以为有揭露隐秘坏事的本事,而作出牵强附会的判决《尚书• 大禹谟》说:“罪行可疑的,就从轻发落又说:“宁可放走犯罪的人(也不重判)皋担任审判官,哪里会有可疑之案?犯罪之人,又怎么能放走?明察断案像皋这样的古人,还这么慎重地断案,况且是别人呢?现在做官的因为遇有疑难之处能存疑而不妄作结论,因为能谨慎判案,就私下里把自己与皋相提并论,那口气真是不小那些罗织罪名、陷人于罪的人,比起古人来差得远了,哪里有什么小聪明可以依靠呢? 2.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轼《日喻》) 参考译文:南方有很多能潜水的人,天天同水生活在一起,七岁就能趟水过河,十岁就能浮在水面游泳,十五岁就能潜入水里了潜水的人哪里是随随便便就能潜入水中呢?一定是对水的规律有所领悟了天天与水生活在一起,那么十五岁就能掌握它的规律如果生来不识水性,那么即使到了壮年,见到船也会害怕。
所以北方的勇士,向南方能潜水的人询问探求他们潜入水里的技术,按照他们说的技术到河里试验,没有不淹死的所以凡是不老老实实学习却去强求规律的人,全都像北方学潜水的那种人 3. 辛公义,陇西狄道人,为岷州刺史下车,先至狱中,露坐验问,决遣咸尽,还领新讼事,皆立决有须禁者,公义即宿厅事,终不还阁或谏曰:“公事有程,何自苦!”公义曰:“刺史无德,不能使民无讼,岂可禁人在狱而安寝于家乎?”罪人闻之,咸自款服后有讼者,乡闾父老遽晓之曰:“此小事,何忍勤劳使君?”讼者多两让而止土俗畏病,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父子夫妻不相看养,由是病者多死公义欲变其俗,因分遣官人巡检部,凡有疾病,皆以床舆来,安置厅事暑月疫时,病人或至数百,公义亲设一榻,独坐其间,终日连夕,对之理事所得秩俸,尽用市药为迎医疗之,躬劝其饮食,于是悉差,方召其亲戚而谕之曰:“死生有命,不关相着前汝弃之,所以死耳今我聚病者,坐卧其间,若言相染,那得不死?”诸病家子惭而去《隋书·辛公义传》) 参考译文:辛公义是陇西狄道郡人,任岷州刺史他一到任,先到监狱中,在室外坐着审问囚犯,该判决的判决,该释放的释放,一下子将案子全处理完回去接受新的案件,都立刻裁决。
有应当监禁的人,辛公义就住在公堂上办事,不结案就不回家有的人劝谏他说:“办公事自有一定的程序,何必自找苦吃!”辛公义说:“刺史无德无能,不能使百姓不打官司,难道可以把人关在监狱里而自己在家中安心睡觉吗?”犯罪之人听到他的这一番话,都自觉地服罪以后有打官司的人,乡村父老就告诫他说:“这等小事,怎么忍心烦劳刺史?”准备打官司的人大多互相歉让而撤讼当地风俗害怕人生病,如果一人有病,马上就全家躲避病人,父子夫妻不再互相照顾扶养,因此病人大多病死辛公义想要改变这一风俗,于是分头派遣官吏巡视检查所辖围,凡是有生病的人,都用床抬来,安置在公堂上遇到夏天疫病流行时,病人有时多达数百人,辛公义亲自设置一床,独自一人坐在中间,整天从早到晚,面对病人处理公事所得俸禄,全用来买药为他们请来医生治病,亲自劝他们服药吃饭,从这以后病人都痊愈了,辛公义才把他们的亲属都召来告诉他们说:“生死由命,与互相接触无关以前你们抛弃有病之人,这是病人病死的原因今天我把病人聚集起来,坐睡在他们中间,如果说会互相传染,我哪能不死?”众多病家的子惭愧请罪而离去 练习三标点下文:1 温公丧妇从姑氏,家值乱离散,唯有一女,甚有姿慧,姑以属公觅婚。
公密有自婚意,答云:“佳婿难得,但如峤比云何?”姑云:“丧败之余、乞粗存活,便足慰吾余年,何敢希汝比?”却后少日,公报姑云:“已觅得婚处,门地粗可,婿身名宦,尽不减峤因下玉镜台一枚既婚,交礼,女以手披纱扇,抚掌大笑曰:“我固疑是老奴,果如所卜玉镜台,是公为越石长史北征聪所得《世说新语·假谲》) 参考译文:温峤死了妻子堂房姑母氏,一家人碰上战乱,辗转离散,只有一个女儿,很漂亮又很聪明,堂姑母托温峤给找个女婿温峤私下里有意自己娶她,就回答说:“称心如意的女婿不容易找到,要是找一个和我温峤一样的行不行?”姑母说:“经过战乱活下来的人,只求马马虎虎保住条命,就足以让我晚年心满意足了,哪里还敢希求像你这样的人呢?”过后不几天,温峤回复姑母说:“已经找到婚配人家,门第还过得去,女婿的名声官位都不比我差于是送上一个玉镜台做聘礼姑母非常高兴等到结婚,行了交拜礼以后,新娘用手拨开纱扇,拍手大笑说:“我本来就疑心是你这个老家伙,果然不出我所料玉镜台,是温峤做越石的长史时北伐聪得到的 2.天下未有兵甲,多刺客狱囚有意气者,勉纵而逸之后客游,偶见故囚,迎归厚待之告其妻曰:“此活我者,何以报德?”妻曰:“千缣可乎?”曰:“未。
二千疋可乎?”曰:“未也妻曰:“不如杀之其僮哀勉,密告之,乃逸去夜半至津店老父曰:“此多猛兽,何敢夜行?”勉言其故梁上有人瞥下,曰:“几误杀长者未明,携故囚夫妻二首以示勉《唐国史补》) 参考译文:天下没有刀兵之祸的时候,常常会有很多刺客勉任县尉囚犯中有个神色自若的人,勉放了他让他回去后来勉闲游到,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