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庸》第13课时教案.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449032609
  • 上传时间:2022-10-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2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中庸》第十三课时教案【教学内容】《中庸》十三章: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①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②’执柯以伐柯,睨③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④忠恕违道不远⑤施诸己而不愿⑥,亦勿施于人君子之道四⑦,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⑧,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⑨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⑩尔教学目标】1、让学生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2、有感情地朗读文句,做到读音准确,重音及停顿恰当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让其深刻领悟文句的道理, 熟读成诵.【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材<<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汇编第三册>>.【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说说自己对君子之道费而隐的理解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幻灯出示,带拼音读)2、教师范读3、正音:柯、睨、诸、谨、谨、 慥、尔、伐、曰4、采用各种方式朗读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3)学生齐声朗读 (4)老师范读,在听的过程中要求同学们认真参照范读,感受其诵读的节奏、语速、停顿,并注意多音字的读音5)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朗读加以纠正6)男女生合作读男、女生每人一句) 三、整体认知1、你读了文句,知道了什么?2、指名汇报四、理解文句1、理解文句中的重点词: ①《诗》:此诗引自《诗经·豳风·伐柯》,是赞美周公的诗②伐柯伐柯,其则不远:伐柯:砍伐木料,制作斧柄柯,斧柄《周礼》云:“柯长三尺,博三寸则,样式,标准,规定, 法则指斧柄的形式样板③睨(nì):斜视④以人治人:以人固有之道来治理人改而止:改正错误就行⑤忠恕违道不远:能够以忠恕处世,那么距离中庸之道就不远了忠,尽己之心恕,推己及人违,离开,违背⑥施诸己而不愿:别人施加给自己而不愿承受的行为⑦君子之道四:指孝、忠、悌、信四个方面的行为⑧庸德:平常的道德庸言:平常的言语⑨有余不敢尽:有能力做到的方面也不敢随便夸耀⑩慥慥(zào):忠厚诚实的样子2、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意思:(幻灯出示)孔子说:“道是不能离开人的如果有人实行道却离开人,那就不可能实行道了。

      《诗经·豳风·伐柯》说:‘砍削斧柄,砍削斧柄,斧柄的式样就在眼前’握着斧柄砍削树木来做斧柄,应该说不会有什么差异,但如果你斜眼去看,还会以为差异很大所以君子根据为人的道理来治理人,只要他能改正错误实行道就行一个人做到忠恕,离道也就不远了什么叫忠恕呢?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要施加给别人君子的道有四项,我孔丘连其中的一项也没有能够做到:用我所要求儿子侍奉父亲的标准来孝顺父亲,我没有能够做到;用我所要求臣下侍奉君王的标准来竭尽忠诚,我没有能够做到;用我所要求的弟弟对哥哥做到的敬重恭顺,我没有能够做到;用我所要求朋友应该先做到的,我没有能够做到实践平常的道德,谨慎平常的言论,还有不足的地方,不敢不再努力:言谈要留有余地,不说过头话言论要符合自己的行为,行为要符合自己的言论,这样的君子怎么会不忠厚诚实呢!”3、小组交流:说说自己对段中三个论点的理解:“道不远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言顾行,行顾言’’道不远人的意思是说,道其实就是就在人的周围,并不需要去远方求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很简单,孔子把这态度称为忠恕同时,孔子也认为能做到了忠恕,那么离中庸也不远了言顾行,行顾言的意思是说,说的和做的是不是一致。

      再深层一点地说,就是说话要顾忌到自己做不做得到,做事要顾忌自己是不是那样说的4、史例解读:(幻灯出示)以德感人三国时北海人王烈,只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并没有做官,但在老百姓当中,却具有很高的威望有一个人偷了别人的一头牛,被失主捉住了盗牛的说:“我一时鬼迷心窍,偷了你的牛,今后绝不再干这种事现在,随便你怎样处罚都行,只求你不要让王烈知道了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王烈,王烈立即托人赠给盗牛人一匹布有人问王烈:“一个做贼的人,很怕你知道,你反而送布给他,这是什么道理?”王烈说:“做了贼而不愿意让我知道,这说明他有羞耻之心我送布给他,就是为了激励他改过从善一年以后,有一天,一位老人挑着重担,正在艰难地赶路,忽然遇见一个人,这个人帮助老人挑着担子走了数十里,到了老人家门口,把担子放下,不告诉姓名就走了后来,还是这位老人,在赶路时丢失了一把宝剑,被一位过路人发现了为了避免让人任意取走,过路人便留下来看守,等待失主待老人去寻剑时,发现那位守剑的人,正好又是上次替他挑担子的人这次老人得知了他的姓名,便去告诉王烈王烈听后,很受感动他说:“惭愧啊!世上有这样好的人,我却没和他见过面随即设法打听,原来竟是从前的那位盗牛人。

      王烈不禁大吃一惊,十分激动地说:“一个人受了感化以后,改过从善的程度真是不可限量啊!”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以后要怎样做?五、拓展: 小组讨论:联系所学内容和生活,说说自己能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六、熟读成诵七、小结同学们刚才学得都很不错,希望同学们通过对《中庸》这一章的学习和感知,在以后的生活中与同学、朋友相处做到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同学们,能做到吗?【板书设计】《中庸》第十三章道不远人君子之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言顾行,行顾言【精品文档】第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