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日本大学质量保障新体系研究(下).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09704678
  • 上传时间:2021-11-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33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日本大学质量保障新体系研究(下)   (二)大学评价学位授予机构的构成及其职能  大学评价学位授予机构是大学评价委员会,它由大学学者、企业人士、社会、经济及文化各个领域的有识之士组成,在评价委员会之下设有各专业评价委员会,该委员会由评委会委员及各专业领域的专家组成由于大学教育评价活动涉及面广、数量多,以及各学科领域的专业化特点,根据需要还可将专业委员会的专家任命为评价员大学评价委员会的委员、专业委员会委员及评价员是经国、公、私立大学等有关团体、学校协会和经济团体推荐,经研究决定后产生的  大学评价委员会负责制定评价计划及其实施方针,审议、核实评价结果专业评价委员会负责审议各专业的评价项目、内容及方法各专业评价委员会下设的评价小组负责查阅各大学提交的自我评价材料、并亲自调查、走访各大学,进行实地调查、评价评价内容分为三类:学校全面综合情况、教育情况和科研情况评价机构紧紧围绕教育、科研以及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筛选评价内容,并且通过详细客观的具体项目反映出来大学评价委员会在评价活动中将充分发挥已有经验,并根据新形势的变化和学校不同类型的需要正不断地完善评价制度,在日本高等院校外部评价机构中充当着主要角色,发挥着主力军作用。

        (三)其他外部评价机构  除上述的大学评价委员会以外,其他外部评价机构还有大学基准协会、短期大学基准协会、日本私立大学协会以及日本律师联盟法务研究财团其中有的已获得政府认证,有的正在向文部科学省提出申请,要求以政府认证的评价机构参与全国高等院校的外部评价活动这些机构的前身均为各学校系统的质量管理协会,定期对加盟校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价但是长期以来这些协会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以2004年全面实施外部评价制度为契机,上述各种协会通过修改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进一步完善评价体制,以便成为政府承认的外部评价机构日本律师联盟法务研究财团属于资格认定机构,主要协同大学评价学位授予机构等对专业性较强的院校和学部开展专业性评价,重点从律师资格认定的角度对政法院校以及政法学部的教育研究质量进行评价  三、实施国立大学内部评价制度——国立大学法人评价委员会  2003年日本小泉内阁通过了《独立行政法人通则法》、《国立大学法人法》,并于2004年3月正式生效,使国立大学法人化成为现实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以后与国家的关系将发生重大变化,国立大学不再是构成国家行政组织的一部分,它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机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扩大了教育经费使用、组织、人事以及学校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权,减少了国家行政部门的干预与统治,有利于大学的自主发展。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日本政府对国立大学放任不管,而是以检查、监督的形式,通过国立学校法人评价委员会进行定期评价  (一)国立大学法人评价委员会的职能作用  国立大学法人评价委员会设立于2003年,属于文部科学省内部的一个行政组织其职能一是检查、评价法人化以后的国立大学教育研究质量、国立大学法人的工作业绩,二是接受文部科学大臣在认证、修正学校中期计划、审批学校法人处理、使用公积金或贷款方面的咨询,其中前者是该机构的核心职能,目的是维持提高国立大学的教育研究质量、保障学校经费使用的效率和效果评价委员会内设两个分会:大学分会和大学共同利用机构分会,前者重点就国立大学的教育研究活动进行评价,后者主要评价大学共同利用机构的研究活动委员会及分会根据需要还可设置部会:委员会成员一般控制在20人以内,根据需要可设临时委员和专业委员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的规定,国立大学法人必须接受国立大学评价委员会的评价国立大学法人评价委员会主要承担法人化以后的89所国立大学和4所国立大学共同利用机构的评价,代表政府检查学校是否按中期发展目标及其实施计划将财政拨款进行了校内分配、其使用效率及效果如何评价标准主要根据校方制订的中期发展目标及其具体计划,重点衡量学校是否完成了应有的使命,评价大学中期目标的执行进度和完成情况,即目标与现实情况是否一致,指出中期目标与实际实施,情况之间的差距。

      根据《国立大学法人法》规定,对国立大学的评价应充分考虑在继承发展基础学问以及在为奠基地区文化、教育、产业基础中所发挥的作用,表明了评价内容既要考虑基础理论研究,又要考虑应用性研究  (二)国立大学法人评价委员会与大学评价,学位授予机构的关系  国立大学法人评价委员会与大学评价学位授予机构的关系,后者是否还承担对国立大学的评价业务?首先肯定地说,大学评价学位授予机构仍受理国立大学的评价业务,但其程序不同于以往在评价委员会出现以前,由国立大学直接向大学评价学位授予机构提出接受评价的申请,2004年以后改为由评价委员会直接向大学评价学位授予机构提出申请《国立大学法人法》规定,大学评价委员会在调查、分析国立大学中期目标完成的情况,并做出评价结沦的同时,必须向大学评价?学位授予机构提出申请,要求接受该机构对国立大学及其大学共同利用机构的评价,并尊重其评价结果,说明了在本系统评价委员会评价的基础上,需进—步接受政府认证评价机构的综合评价,而且评价委员会必须尊重认证机构的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与资金配置挂钩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但是由谁评价是其关键在日本参议院附带决议第8项指出,国立大学法人评价委员会的评价结果与资金配置的关系应慎重处理,因为在欧美通过学校主管部门进行的评价结果与资金分配直接挂钩的国家几乎没有,更多的是通过独立于所属行政部门的评价机构的评价结果与资金分配直接挂钩。

      再有,日本大学评价制度还处于摸索阶段,故评价结果如何反映在资金分配政策上应随着评价制度的优化逐步完善然而,在国立大学法人化以后的教育财政改革中就此问题有了较为明确地规定,指出资金分配要引入两种方式,一种是计量计算法,一种是特定计算法,前者主要根据学生与教师比率等客观指标计算拨款额度,这项经费称为学校基本经营费,而后者则主要根据各学校的特定研究所需设施设备及开展特定事业所需经费给予拨款,这项经费称为特定经营费特定经营费的发放实际就是—种通过评价决定拨款的方式,但是由谁评价,评价主体是国立大学法人评价委员会还是大学评价学位授予机构却没有明确规定在大学评价学位授予机构做出的《今后评价事业中期报告》中写道,预测对中期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价结果可能会反映在下次中期目标和目标实施计划的制订及其学校运营费的分配上,也这就是说,大学评价学位授予机构等政府认证评价机构进行的评价结果可能会直接、有效地反映在资金配置上  通过上述评价机构的情况介绍可以看出,日本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凸显出如下双重结构、多元化特征:  1.认证评价与非认证评价制度的双重结构   非认证评价制度主要面向法人化以后的国立大学及国立大学共同利用机构,实施本部门内部的评价活动,在此基础上接受认证机构独自实施的评价,评价结果以认证机构为准,资金配置主要依据认证机构做出的结果。

      这就是说,国立大学需接受政府认证评价机构和没置主体或投资者的评价例如2004年4月国立大学法人化以后就有五家机构从不同侧面要求对其实施评价,其中除上述国立大学评价委员会、大学评价学位授予机构以外,还有总务省设置的政策评价独立行政法人评价委员会、内阁府的行政改革推进本部和综合科学技术会议等综合科学技术会议主要从振兴学术研究的角度对国立大学的科研经费使用情况实施独自的检查和评价因为国家科研经费的三分之二投入国立大学,政府有责任从改善科学技术政策的角度出发,重点检查、评价其经费的使用效率和效果以及人才流动、产学合作项目等情况这些机构都属于非政府认证评价机构,是直接投资、拨款、资助的政府部门和民间团体  2.综合评价与专业认定有机结合  日本政府根据高等院校及专业化特征将教育研究评价活动分为两种,一种是重点对一般院校实施的综合、全面评价,另一种是针对专业性较强的院校和学部、学科实施的专业性评价大学评价学位授予机构、大学基准协会、短期大学基准协会、日本私立大学协会四个机构重点实施一般大学的综合性评价,其中大学评价学位授予机构、大学基准协会等协同日本律师联盟法务研究财团,以及其他专业资格认定机构实施专业领域的(职业性研究生院和法学研究生院)评价,使学校教育评价与职业资格认定有机结合起来。

        3.评价机构设置主体多元化  从目前外部评价机构的设置申请情况分析,设置主体既有官也有民,官、民结合,双重结构如大学评价学位授予机构和大学设置、学校法人审议会属于官方设置,其职能作用各有侧重,前者以事后评价为重点,严把“出口”关,而后者则以事前审查、核实为核心,属于事前认定,侧重于把好“进口”关但是,随着日本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方式的转移,大学设置、学校法人审议会的职能将进一步调整,逐渐向事后评价,把好“出口”关的职能转变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民间评价、认定机构大学基准协会是各大学自主发起的民间组织,主要根据大学设置基准衡量,评价大学教育研究质量,合格者被吸收到该协会,成为大学设置基准协会加盟校,属于评价性机构,而日本技术人员教育认定机构是对专业性较强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所培养的学生实施专业资格认定的民间组织,对合格者授予职业资格证书,评价的对象主要针对学生个人上述日本高等教育评价机构,特别是政府认证评价机构的特征以图式概括,如图1所示,突出了官方与民间、评价与认定有机结合、双重、多元评价体系的特征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