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编)姜花(凤蜜花).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油条
  • 文档编号:19449685
  • 上传时间:2017-11-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77.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其实姜花老古时候应有,屈原的离骚里的"杜若" 就是它了.我也喜欢,种了两大盆,花开无数.花期长,而且至今未发现病害.强烈推荐姜 黄姜 黄 是 姜 花 的 根 茎 , 属 于 姜 科 植 物 性 味 归 经辛 、 苦 、 温 归 肝 、 脾 医 药 用 途姜 花 的 根 茎 及 果 实 入 药 , 根 茎 中 药 名 为 路 边 姜 , 味 辛 , 性 温 根 茎 冬 季 采 收 , 除去 泥 土 及 茎 叶 后 晒 干 ; 具 温 中 健 胃 、 解 表 、 祛 风 散 寒 、 温 经 止 痛 、 散 寒 等 功 效 , 主 治风 寒 表 证 、 风 温 痹 痛 、 外 感 头 痛 、 身 痛 、 风 湿 痛 、 脘 腹 冷 痛 、 跌 打 损 伤 等 果 实 中 药名 为 姜 花 果 实 , 味 辛 , 性 温 果 实 秋 冬 两 季 采 收 , 剪 下 果 穗 晒 干 ; 具 温 中 健 胃 、 解 表 发汗 、 温 中 散 寒 、 止 痛 等 功 效 , 主 治 脘 腹 胀 痛 、 寒 湿 郁 滞 等 台 湾 民 间 相 传 姜 花 的 根 茎 ,具 散 寒 、 除 风 、 治 头 痛 、 跌 打 损 伤 等 功 效 , 花 则 能 治 失 眠 。

      使 用 注 意血 虚 无 气 滞 血 瘀 者 慎 用 , 孕 妇 忌 用 使 用 方 法煎 服 , 3~10g 外 用 适 量 临 床 使 用1.治 心 疼 ( 《 奇 效 良 方 》 ) 治 心 疼 : 姜 黄 、 玄 索 、 乳 香 、 没 药 上 各 等 分 为 末 , 好酒 用 一 盏 , ( 心 疼 如 手 捉 , 一 方 用 水 煎 ) 每 服 6g, 不 拘 时 温 酒 调 服 方 中 姜 黄 破 血行 气 , 通 经 止 痛 , 为 君 药 2.姜 黄 散 ( 《 杂 病 源 流 犀 烛 》 ) 治 风 热 虫 牙 痛 : 姜 黄 、 细辛 、 白 芷 上 为 末 , 擦 牙 , 须 臾 吐 出 , 盐 汤 漱 口 方 中 姜 黄 止 痛 , 为 君 药 3.瑞 金散 ( 《 妇 人 良 方 大 全 》 ) 治 妇 人 血 气 樶 痛 , 月 经 不 行 , 经 先 呕 吐 疼 , 及 月 信 不 通 : 姜 黄120g, 牡 丹 皮 、 莪 术 、 红 花 、 桂 心 、 当 归 、 芍 药 、 川 芎 、 延 胡 索 各 15g 上 为 末 , 每服 6g, 水 一 盏 , 酒 三 分 , 煎 七 分 温 服 。

      方 中 姜 黄 破 血 行 气 , 通 经 止 痛 , 为 君 药 使 用 注 意血 虚 吴 气 滞 血 瘀 者 慎 用 , 孕 妇 忌 用 古 籍 摘 要出 自 《 唐 本 草 》 : 姜 黄 , 叶 、 根 都 似 郁 金 , 花 春 生 于 根 , 与 苗 并 出 , 入 夏 花 烂 无 子 根 有 黄 、 青 、 白 三 色 , 其 作 之 方 法 与 郁 金 同 尔 西 戎 人 谓 之 蒁 药 其 味 辛 少 苦 多 , 与 郁金 同 , 惟 花 生 异 耳 1.《 本 草 纲 目 拾 遗 》 : 姜 黄 真 者 是 经 种 三 年 以 上 老 姜 能 生 花 ,花 在 根 际 , 一 如 蘘 荷 根 节 坚 硬 , 气 味 辛 辣 , 种 姜 处 有 之 , 终 是 难 得 西 番 亦 有 来 者 ,与 郁 金 、 蒁 药 相 似 , 如 苏 敬 所 附 , 即 是 蒁 药 而 非 姜 黄 , 苏 不 能 分 别 二 物 也 又 蒁 味 苦 温 ,主 恶 气 疰 忤 心 痛 , 血 气 结 积 苏 云 姜 黄 是 蒁 , 又 云 郁 金 是 烟 蒁 。

      夫 如 此 , 则 三 物 无 别 ,递 相 连 名 , 总 称 为 蒁 , 功 状 则 合 不 殊 今 蒁 味 苦 色 青 ; 姜 黄 味 辛 , 温 , 无 毒 , 色 黄 , 主破 血 下 气 , 温 不 寒 ; 郁 金 味 苦 寒 , 色 赤 , 主 马 热 病 , 三 物 不 同 , 所 用 各 别 2.《 本草 图 经 》 : 姜 黄 , 能 生 花 , 花 在 根 际 , 一 如 蘘 荷 谨 案 郁 金 、 姜 黄 、 蒁 药 , 三 物 相 近 ,苏 恭 不 细 辨 , 所 说 乃 如 一 物 都 下 近 年 多 种 姜 , 往 往 有 姜 黄 生 卖 , 乃 是 老 姜 , 市 人 买 生啖 之 , 云 治 气 为 最 , 医 家 治 气 药 大 方 中 , 亦 时 用 之 3.《 本 草 蒙 筌 》 : 郁 金 、 姜 黄两 药 , 实 不 同 种 郁 金 味 苦 寒 , 色 赤 , 类 蝉 肚 圆 尖 ; 姜 黄 味 辛 温 , 色 黄 , 似 姜 瓜 圆 大 4.《 纲 目 》 : 姜 黄 , 近 时 以 扁 如 干 姜 形 者 为 片 子 姜 黄 , 圆 如 蝉 腹 形 者 为 蝉 肚 郁 金 , 并 可浸 水 染 色 , 蒁 形 虽 似 郁 金 , 面 色 不 黄 也 。

      现 代 研 究根 茎 含 姜 黄 素 类 化 合 物 : 姜 黄 素 (curcumin), 对 , 对 -二 羟 基 二 桂 皮 酰 甲 烷 (p,p-dihydroxydicinnamoyl methane), 即 双 去 甲 氧 基 姜 黄 素 (bisdemethoxycurcumin),对 -羟 基 桂 皮 酰 阿 魏 酰 基 甲 烷 (p- 姜 花hydroxycinnamoylferuloylmethane), 即 去 甲 氧 基 姜 黄 素 (demethoxycurcumin), 二氢 姜 黄 素 (dihydrocurcumin); 倍 半 萜 类 化 合 物 : 姜 黄 新 酮 (curlone), 姜 黄 酮 醇(turmeronol)A、 B, 大 牻 牛 儿 酮 -13 醛 (germacrone-13-al), 4-羟 基 甜 没 药 -2, 10-二烯 -9-酮 (4-hydroxybisabola-2, 10-diene-9-one), 4-甲 氧 基 -5-羟 基 甜 没 药 -2, 10-二 烯 -9-酮 (4-methoxy-5-hydroxybisabola-2,10-diene-9-one), 2, 5-二 羟 基 -甜 没药 -3, 10-二 烯 (2,5-dihydroxybisabola-3,10-diene), 原 莪 术 二 醇 (procurcumadiol),莪 述 双 环 烯 酮 (curcumenone), 去 氢 莪 述 二 酮 (drhydrocurdione), (4S, 5S)-大 牻 牛儿 酮 -4, 5-环 氧 化 物 [(4S,5S)-germacron-4,5-epoxide], α -姜 黄 酮 (α -turmerone),甜 没 药 姜 黄 醇 (bisacurone), 莪 述 烯 醇 (curcumenol), 异 原 莪 述 烯 醇(isoprocurcumenol), 莪 述 奥 酮 二 醇 (zedoaronediol), 原 莪 述 烯 醇 (procurcumenol),表 原 莪 述 烯 醇 (eiprocurcumenol), 4, 5-二 羟 基 -甜 没 药 -2, 10-二 烯 (4, 5-dihydroxybisabola-2,10-diene); 酸 性 多 糖 : 姜 黄 多 糖 (utonan)A、 B、 C、 D。

      挥 发油 (4.2%), 其 主 要 成 分 有 姜 黄 酮 , 芳 香 -姜 黄 酮 (arturmerone), 姜 黄 烯 (curcumene),大 牻 牛 儿 酮 (germacrone), 芳 -香 姜 黄 烯 (ar-curcumene), 桉 叶 素 (cineole), 松 油 烯(terpinene), 莪 术 醇 (curcumol), 莪 述 呋 喃 烯 酮 (curzerenone), 莪 述 二 酮(curdione), α -蒎 烯 (α -pinene), β -蒎 烯 (β -pinene), 柠 檬 烯 (limonene), 芳 樟醇 (linalool), 丁 香 烯 (caryophyllene), 龙 脑 (borneol)等 还 含 菜 油 甾 醇(campesterol), 豆 甾 醇 (stigmasterol), β -谷 甾 醇 (β -sitosterol), 胆 甾 醇(cholesterol), 脂 肪 酸 及 金 属 元 素 钾 、 钠 、 镁 、 钙 、 锰 、 铁 、 铜 、 锌 等 , 锌 /铜=3.7姜花(学名: Hedychium coronarium,英文名称: Coronarious Gingerlily 、 Ginger Lily) [3][4],别称南姜花、水枸姜、路边姜、蝴蝶姜、良姜、大良姜、大蘘荷、洋姜野、洋荷、土姜活、土羌活(四川中药志)、山姜活、山羌活、蝴蝶姜、蝴蝶花、白蝴蝶花、白姜花、白草果、英国花、穗花山奈、山奈、夜寒舒及立芨等 [5][6][7][8][9][10],为姜科姜花属植物 [3][11]。

      该物种是古巴的国花称由来因根茎及叶状似生姜,因而得名姜花 [12]白色的花卉因外型貌似一长约 6-8 厘米的白色蝴蝶 [6],于绿草丛中穿梭 ,因而别称为蝴蝶姜 [6]、蝴蝶花及白蝴蝶花 [7]分布:姜花原产于印度喜马拉雅山 [12][13],现分布于印度、钖兰、澳洲 [14]、马来西亚、越南及中国南方、台湾 [9],中国国内分布于广西、广东、香港 [15]、湖南、四川、云南等地 [11][14],本种为阳性植物,性喜高温潮湿环境 [9],可耐阴、耐寒但不耐风 [9],喜长于水边、沟边潮湿处、林边 [16],砂质壤土或肥沃保水性良好壤土为佳 [6]因不擅结果 [7],一般采用分株法繁殖 [9]用途:姜花的嫩芽及花可供食用 [6],块状茎可作姜的替代品 [9]及腌渍 [13],花晒干之后可泡茶饮用 [4],台湾客家部落利用姜花的干燥根部磨成的粉末作食材 [17],叶包裹成野姜花粽 [18] 亦因姜花带有独特的香味,能提炼出芳香精油作香水的制造材料 [6][9];夏威夷茂伊岛居民运用姜花的干燥茎部磨成粉末,加入按摩油中以作身体美容之用,及从花苞中提炼出胶状萃取物供制作洗发精 [13]本种为白波纹小灰蝶( Jamides alecto) [19]及大白纹弄蝶( Updaspes folus)的食草 [20]。

      医药用途姜花的根茎及果实入药,根茎中药名为路边姜, 味辛,性温,归肺、肝经 [21]根茎冬季采收,除去泥土及茎叶后晒干;具温中健胃 [4]、解表发汗 [4]、祛风散寒、温经止痛、散寒 [16]、消肿止痛 [21]等功效,主治风寒表证、风温痹痛、外感头痛 [16]、身痛、风湿痛 [16]、脘腹冷痛、跌打损伤等 [3]果实中药名为姜花果实,味辛,性温果实秋冬两季采收,剪下果穗晒干;具温中健胃 [4]、解表发汗 [4]、温中散寒、止痛等功效,主治脘腹胀痛、寒湿郁滞等 [3]台湾民间相传姜花的根茎,具散寒、除风、治头痛、跌打损伤等功效 ,花则能治失眠 [13]形态特征:姜花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高约 1-2 米根状茎块状 [22],肥厚,貌似姜 [6],具多数细长的根,横走 [16],香气浓郁 [9] [14]叶姜花,拍摄于古巴 Escambray 山叶为单叶互生 [6][9],披针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10-21 枚 [16],先端长渐尖,基部急尖,翠绿色至深绿色 [6],表面光滑,背面中肋披短柔毛 [9],长约 15-60 厘米 [16],宽约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