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复习考点08 名著阅读之《论语》(解析版).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刚**
  • 文档编号:212151195
  • 上传时间:2021-11-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0.33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考点微专题考点08 名著阅读之论语【命题趋势】2020年天津卷单独考核名著阅读,从《三国演义》《论语》和《红楼梦》中任选一部命制相关试题,住要集中在小说的情节、人物以及《论语》的思想等,考前要对着三部书认真的梳理真题再现】【2021年高考天津卷】校文学社拟从《论语》《三国演义》《红楼梦》中选取一个场景拍摄视频短剧假如你是导演,会选取哪部书中的哪个经典场景?请说明理由要求100字左右答案】场景:林黛玉进贾府原因:黛玉进贾府,是一部宏篇巨制红楼梦的开端,随着黛玉的进入,贾府的背景,人物一一陈现在我们面前;这也是黛玉下凡还泪,其美丽的悲剧一生之开端;通过对黛玉进府过程的描写,贾府繁紊礼节,奢侈排场的弊端一览无余同时也是黛玉与宝玉的第一次相会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人物形象、情节等的整体把握能力作为导演,从三部经典作品中选取哪个场景拍摄,要看对这部作品的整体把握能力,如果没有对作品的全面把握和深层理解,是选不好这个场景的换句话说,这个场景要么能够体现人物的典型性格,展现人物的精神品质,要么在整部作品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对主题起到揭示作用,或对情节的展现或转折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选《论语》,可以选择《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个场景,这个场景一是能够展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学风格,二是能够通过曾点的理想看出孔子的政治理想比如选择《红楼梦》,可以选择“黛玉葬花”这个场景,因为它将黛玉的性格,她的心思还有独有的诗人气质表现出来,更展现了黛玉精神的洁净,也暗示着宝黛爱情的悲剧结局以及贾府的悲剧结局比如选择《三国演义》,可以选“火烧赤壁”,这一场景既体现出诸葛亮和周瑜的才华,也标志着孙刘联盟正式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趋于稳定考点详解】《论语》思想概括一、为政以德正确理解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孔子认为,战争、刑名等途径无法解决社会问题,拯救道德人心才是解决社会问题人根本孔子提出了“均无贫”的思想,这与农民起义的口号“均贫富”有本质的区别孔子的“均无贫”是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而“均贫富”则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它的实际含义在劫富济贫二、克己复礼明白“仁”与“礼”的关系孔子认为“礼”不只是钟鼓玉帛等外在的形式,还有决定、支配这些形式的内核,这内核就是“仁”;“礼”是“仁”的目的和外在表现;孔子用“孝悌”把“仁”和“礼”统一起来。

      孔子的“礼”就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礼,不但讲制度、讲规范,还要讲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孔子的“仁”是在“礼”指导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仁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三、知其不可而为之 “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了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和牺牲精神(献身精神)但对这种精神要具体分析首先,行为的目的是什么,是逆潮流而动,还是为了正义事业和崇高理想为了正义事业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在精神境界上达到常人罕至的高度,其理想主义的光芒照耀着人类精神的大道,对群众的动员作用和榜样作用也不可低估其次,从斗争策略来说,要重视保存和积蓄力量,不应做无谓的牺牲但同时我们要认识到,孔子的周游用世,循礼卫道,是一种替天行道的社会责任感,是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人生追求,是从政的强烈自信,是道德勇气,是担当情怀,具有积极意义,成为后世许多知识分子的楷模四、仁者爱人1、认清孔子的“仁爱”与墨子的“兼爱”的区别通过儒、墨比较,更为深入地认识孔子的仁爱观:孔子的仁爱是以尊尊亲亲为基础的有差等的爱,墨子的兼爱是取消等级差别的普遍之爱,这就破坏了严格区分上下尊卑的宗法等级制度,所以孟子说墨子的兼爱是无父。

      2、正确理解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孔子主张志士仁人应杀身成仁,而管仲在失败后不能为公子纠死难,又做了原来政敌齐桓公的相管仲看似违背了仁道但孔子却明确地肯定了管仲的仁,原因是管仲辅佐齐桓公用和平手段维护华夏的统一,使人民免遭异族的奴役这说明,孔子的仁的高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而不是只讲求小谅小信孔子肯定管仲的大节大信,忽略他的小节小信,说明孔子在仁的认知上能知权达变孔子否认管仲知礼而肯定管仲为仁,也表明他的仁和礼之间存在矛盾之处五、君子之风儒家的道德学说,可称为内在价值论或道德至上论孔子主张“义以为上”,即以道德为最高价值儒家的价值观以重义崇德为特色,但重义崇德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轻利贱力六、周而不比与人为善——友好交往 “诚”与“信”——诚实交往 “和而不同”——“适中”交往七、诲人不倦了解孔子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方法及思想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了解孔子“述而不作”的主张八、高山仰止感悟孔子的人格之美以及感人的师生关系,探究《论语》中叠句形式与《论语》语体特点的关系孔子的品格的动人处在于他的和蔼温逊,从他对弟子说话的语气腔调就可以看出。

      同时他不是永远温和高雅的,他嫉恶如仇,有时会当着人面说出很刻薄的话孔子具有深厚的情感,敏锐的感性,高度的优美叠句多为感叹句和祈使句,这类句子的重叠使用可进一步强化语气和感情色彩就像诗歌的重章叠句,有一唱三叹之效九、沂水春风礼乐治国《沂水春风》记述的是孔子和学生们关于立志的谈话孔子问志,四学生答志从表面上看,四人答案各不相同,可实质上都是以“礼治”为中心,为目的 孔子政治上主张“礼治”,即以礼治理国家礼治,是儒家的最高理想孔先生的“礼志”既有其保守的一面,如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也有其革新的一面,如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举贤才”等因此,我们在欣赏孔子的“礼”时,既不能不加分析的全盘继承,也不可不加分析的全盘否定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十、中庸之道1、中庸之道:“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顾名思义,“中庸”就是不偏不斜、不左不右、不走极端,宽容包纳,和而不同,但它不同于无原则的调和,而是在一定原则下寻求矛盾各方的协调和谐,它和折中主义截然不同,在孔子看来,它是一种至高无尚的美德2、和而不同 “和”与“同”,在汉语中可以是同义词,但在这里是有区别的事物通过变革达到实质上的统一或调谐状 态,叫做“和”;掩盖或否定事物的矛盾,只求表面上的整齐一致,谓之“同”。

      孔子鄙视那种善恶不分、含糊苟且、两头讨好,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孟子.尽心章句下》)的折衷主义者,中庸之道反对折衷主义者的“同而不和”,赞成“和而不同”2002年10月24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美国布什总统图书馆发表演讲阐述了“和而不同”的思想他指出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 十一、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影响“因材施教”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在历史上首先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在教学上,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记载他们师生之间互相问对、讨论的情况关于教育的作用,按“克己复礼为仁”说法,培养具有弘道和行道志向的,德才兼备的君子或者志士,这是孔子对“人才”评价的重要指标孔子认为,一个教师必须掌握学生在学习上常犯的四种心理表现:广泛而不精,知识面过窄,把学习看得太容易,有畏难情绪,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心理特点,才能给予帮助和补救。

      孔子提出教学过程应划分为学、思、习、行四个阶段前两个阶段是学习知识的过程,后两个阶段则是知识外化的过程,他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要“躬行践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更完美的体现对点训练】1.根据文段内容,完成填空孔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对任何人都给予教育,不分高低贵贱,提出①_______的教育思想他针对学生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例如②__________(弟子名)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③__________的教育思想孔子还非常注重从“德”“才”两方面培养学生,主张“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具体学法上,孔子的主张也颇具深意,例如“④______,⑤______”《论语为政篇》)就强调在认真读书的基础上要独立思考,“学”与“思”缺一不可答案】有教无类 颜渊(颜回) 因材施教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第一空,根据“对任何人都给予教育,不分高低贵贱”可见,强调的是教育不分类别,是“有教无类”。

      第二空,根据后文“克己复礼为仁”,可回忆起《论语》中的记录,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故填“颜渊”第三空,根据上文孔子面对不同弟子问的相同问题,却采取了不同的回答,反映的是“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第四五空,根据“在认真读书的基础上要独立思考”“‘学’与‘思’缺一不可”可推测出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1)“仁”是《论语》的主要思想,请结合上面的语句,分条概括“仁”的特点2)学校将举办“读《论语》,谈交友”的读书交流会,拟向参会者赠送纪念书签请写一则赠言,用以印制书签要求:紧扣主题,结合《论语》中的相关名言,不超过80字答案】(1)孝顺父母,顺从兄长;克制自己而言行符合礼的规范;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坚定志向,恳切提问2)读论语辨损益悟先贤睿智,借慧眼识真伪觅交友良方【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以及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1)第一句的意思是: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由此提炼出“仁”的特点:孝顺父母,顺从兄长第二句的意思是: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由此提炼出“仁”的特点:克制自己而言行符合礼的规范第三句的意思是: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由此提炼出“仁”的特点: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坚定志向,恳切提问2)本题所写赠言内容上要紧扣活动主题,能够体现《论语》的特点、内容和文化地位,同时还要体现出“读《论语》”和“交友”之间的关系;形式上语言要简明得体,庄重,有文采,还要注意字数限制考生答案符合上述要求即可参考译文: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3.《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里仁篇》中有:“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欧阳修的《朋党论》中有与之意思相仿的话:“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请分析它们表达的思想,不超过90字答案】小人追求个人利益,而君子亦会追求个人利益,但会先考虑所得是否合于义,以义为原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君子交友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陕西省榆林市七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原卷版).docx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考试末政治(原卷版).docx 湖南省永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原卷版).docx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英语(原卷版).docx 湖南省郴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数学(原卷版).docx 福建省龙岩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政治(解析版).docx 北京市昌平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解析版).docx 2025年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化学(原卷版).docx 山东省临沂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Word版.docx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 湖南省郴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英语 Word版含解析.docx 河南省驻马店市敬业职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答案Word版.docx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解析版).docx 陕西省榆林市榆林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英语(解析版).docx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解析版).docx 湖南省永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Word版含解析.docx 湖南省邵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 陕西省榆林市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化学(原卷版).docx 云南省“美美与共”民族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联考(三)历史(原卷版).docx 陕西省榆林市七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解析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