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九产业转移、产业集聚与资源跨地区调配知识点梳理汇总.doc
5页专题九 产业转移、产业集聚与资源跨地区调配【知识梳理】一、产业转移⑴类型:劳动密集型与资源密集型产业⑵方向: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我国东部经济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⑶原因: ①转入地(拉力):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地价低且面积大,环境容量大②转出地(推力):劳动力工资上升,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日益严重⑷影响:A对迁入地影响:有利:①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②将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 ③推动城市化进程 ④增加就业机会不利:带来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B对迁出地影响:有利:①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②缓解资源与能源供求矛盾,改善环境质量与人地矛盾不利:加大就业压力,影响短期经济增长速度二、工业集聚的影响:⑴有利:①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规模效益(根本目的);②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③节约运输成本,降低能耗,集中处理废弃物(传统工业:如钢铁厂、机械厂);④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新兴工业:如电子厂、三星叠石桥)⑵不利:出现争水、争地等情况;环境污染加剧三、资源跨区域调配(一)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南水北调1.线路:规划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路2、南水北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⑴有利: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
⑵不利:调水沿线:①华北地区易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②调水沿线水污染范围对调出区:①使长江径流量减少,使航道淤塞,②长江口枯水期海水倒灌现象,水质下降(二)能源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晋煤外运1、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实施的原因:(供需矛盾)⑴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能源相对贫乏,使经济优势不能充分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常规能源全靠外部供应⑵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能源需求量小,但能源资源丰富2、线路⑴西气东输①主体工程:新疆(省)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田铺设管道到上海②分支工程:四川、重庆到湖南、湖北③主体工程并不是直线的原因:A自然――地形; B社会经济――城市分布、天然气资源(主要原因)⑵西电东送①北线:黄河上游水电,陕西省、山西省和内蒙古的火电送往京津唐工业区(A) ②中线:长江三峡为核心,调水电入长三角工业区(B) ③南线:水电及火电入珠三角工业区(C)3、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意义):⑴对东部:①缓解能源紧缺状况 ②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以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重),有效治理大气污染 ③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改善沿线及调入区人民的生活质量 ④带动沿线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 ⑵对西部:①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②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③带动沿线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④减少农村地区对薪柴的要求,从而减缓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4、晋煤外运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⑴调出区:①有利: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②不利:煤炭资源减少、地面沉降、产业层次偏低 ⑵调入区:①有利: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②不利:产生大气污染、废渣处理等环境问题⑶山西积极建设坑口电站,对山西的影响:① 有利: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经济发展;②不利:加大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压力【巩固练习】20世纪70-80年代和9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读图8(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珠江三角洲),完成1-2题C1.两次产业转移中,珠江三角洲转入和转出的产业主要以 A.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 B.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C.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D.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D2.对第二次产业转移的分析,正确的是A.产业转入区具有交通、资源、科 技等区位优势B.用地紧张、交通拥堵是产业转出的主要原因C.促进产业转出区和转入区环境污染状况的改善D.加快产业转出区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D3.华北地区是我国最缺水的地区之一,其水资源紧张的原因不是因为A.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 B.水资源浪费严重C.气候较干旱,耕地面积大 D.深处大陆内部,蒸发旺盛A4.下列解决华北地区缺水问题的措施不合理的是A.开采地下水 B.发展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C.南水北调 D.推广污水净化技术,在城市中用“中水”浇灌花草A5.关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调出区、调入区的地理环境都会有明显影响B.对煤炭调出区而言,尽管能优化产业结构,但会产生地面沉降问题C.南水北调工程对北方地区不会产生不利影响D.对煤炭资源调入区的地理环境而言,不利影响是主要的C6.下列属于我国能源跨区域调配方案的是 ①南水北调工程 ②三北防护林工程 ③西电东送工程 ④退耕还湖还林工程 ⑤西气东输工程 ⑥晋煤外运工程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③⑤⑥ D.①③⑤⑥C7.西电东送可以缓解我国东部日益严重的环保压力,主要是因为 A.西电东送使电价升高,东部用电量减少 B.西电东送使电价降低,使用环保电器者增多 C.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煤炭输入量减少 D.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工业成本降低,有能力改善环保条件A8.(江苏2009年) “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促进江苏的社会经济发展。
B9.(江苏2011年)南水北调工程对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经济发展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B10.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工程大、周期长,对调出地环境主要表现为不利影响,而对调入地环境主要表现为有利影响11.运用图表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项目地区占全国白分比(%)水资源人口耕地GDP北方地区14.744.459.243.4西北内陆区4.92.12.61.8南方地区80.453.535.254.8⑴运用表格中的相关数据,分析归纳出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结合表格中的相关信息,说明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此以外,还有哪些人为因素加剧了该地区水资源紧缺的程度____________⑶南水北调改变了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它是通过对水循环中的________环节施加 一定的影响而实现的⑷南水北调足之一会导致北方地区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问题11.(8分)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由东南向西北递减⑵人口稠密;耕地面积大,农业发达,工业发达,需水量大 水资源浪费、污染严重⑶地表径流 ⑷土壤次生盐渍化 水污染面积扩大12.(江苏2012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2年2月国家发改委公布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呼包银榆经济区”被列入西部重点开发地区本区降水较少,沙漠广布;有煤、天然气、稀土、铁、铅锌等数十种矿产资源,其中稀土储量占世界一半,天然气含量全中第一,煤炭储量全国第二材料二:图17为“呼包银榆地区示意图”⑴根据材料一分析,本区矿产资源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⑵根据本区矿产资源优势,除发展采掘工业、电力工业外,还发展______工业、_______工业等制约本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3分)⑶为促进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当地积极发展坑口电站,实施西电东送工程该工程的实施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12.(8分)⑴种类多 数量大(2分)⑵钢铁、有色金属冶炼、化学、机械制造(任答2点给2分) 水源(1分)⑶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机会; 加大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压力3分)【考题督察】1、简述江苏省内部产业转移的方向,类型,及其对苏北地区的影响。
2、简述海门三星叠石桥家纺企业集聚的优势3、简述南水北调工程对华北地区的影响4、读我国两大工程线路示意图,回答:⑴写出图中A、B两工程的名称 A________ B________⑵简述A工程开发对西部地区开发的主要意义⑶简述三峡工程建设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