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经济学说史_财大经院期末重点.doc

17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7784127
  • 上传时间:2017-09-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5.50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经院的孩子,我会告诉你这是“经济学说史”期末重点吗?原创! 亚里士多德的交换思想①每种物品都有两种用途:直接使用和与其他物品相交换②交换从物物交换开始,进而过渡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即小商业,继而过渡到以获取货币为目的的交换,即大商业前者目的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属于“家庭管理”之内而大商业是为获取货币的目的,属于“货殖” 它无限制地追求货币财富,是反自然的③货币对一切商品起着等价关系的作用,最早分析了商品价值形态和货币性质,认为商品交换是从商品—商品,到商品—货币—商品,再进而过渡到货币—商品—货币的历史发展过程④对货殖的商业资本和高利贷采取否定态度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影响:观点:①财富就是货币(即金银) ,货币就是财富②财富直接源泉在流通领域,即商业中③国内贸易不能增加一国的财富,对外贸易才会增加一国财富④商品生产只是对外贸易的先决条件和必要手段⑤国家须积极干预经济,保护国内有利于增加金银货币的工商业,促进对外贸易的有利发展影响:①贸易保护的观点和主张成为贸易保护论者的武器②“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战略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中盛行③关于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依然适用于今天市场经济中④关于特殊利益集团寻求政府问题至今屡见不鲜。

      重农主义对后来经济学的影响:①将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财富与商品流转的规律,为经济学发展成社会科学奠定了基础②杜尔哥提出的收益递减规律,对马尔萨斯和李嘉图产生了影响③最早分析了税收转嫁和税收归宿问题④提倡自由放任,他们把经济学家的注意力吸引到分析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上来⑤魁奈的《经济表》激发了凯恩斯、马克思的灵感⑥魁奈的《经济表》是国民收入分析的思想源泉,还是投入——产出分析的前驱⑦重商主义是关于自然法则的科学研究⑧提出经济和谐概念(若任个人自由必实现其最大利益所在;对个人、对于国家有益)⑨提倡自由竞争(可以激发人的创造能力)⑩分析了实物资本和货币资本⒒分配三阶级说、纯产品学说等如何理解看不见的手①看不见的手是对市场机制的形象比喻,又称“无形之手” 首次出现在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中,其作用的发挥是建立在利己动机基础上的在他看来,利己之心人皆有之,是人的本性②市场机制就是依据经济人理性原则而运行的③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依据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做购买的决策,生产者依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做销售决策市场就在供给和需求之间,根据价格的自然变动,引导资源向着最有效率的方面配置这时的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 。

      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④总而言之,在市场中,每个人在利己动机驱使下追求利益最大化,受“看不见的手”引导,达到一种非本意的社会利益⑤应用到现实经济生活中,国家干预私人经济活动,只能阻碍经济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长,实行经济自由主义才符合“自然秩序”的要求⑥自由竞争是“一只看不见的手” ,自发地调节生产的进行,国家干预私人经济生活往往会起妨碍作用⑦这一思想实质上反映了 18世纪英国产业资产阶级力图排除一切封建制度残余和重商主义政策的束缚,为资本主义经济充分自由发展开辟道路的要求⑧如果某人力图超过一般可接受的水准,则别人将争先恐后地利用此人的贪渎之心人们不能只顾自己利己之心而不顾他人利益萨伊定律①萨伊认为购买效用或价值的手段也同样是由劳动、资本和土地所创造的其他产品所组成的,于是,生产就给产品创造需求②货币并非一切交易的目的,只不过是媒介如果一种产品难于脱售而产生过剩,并非由于缺乏货币,而是由于某些产品生产过少所致③他由此得出几个结论:生产愈多,销路会愈广;一企业的成功,有助于其他企业,全体利害与共;进口会给本国产品开辟销路;鼓励消费无益,重要在于激励生产④萨伊这一理论被称为“萨伊定律” ,即“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的市场法则,被用来论证资本主义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是不可能存在的,根本否认资本主义存在供求脱节和普遍生产过剩的可能性。

      (凯恩斯 1936 年否定了此规律)古典经济学的遗产及评价①古典经济学的经济学家对到他们的时代为止的经济世界作了最好的分析②确立了政治经济学成为一门社会科学(1825 年牛津大学设立了政治经济学学科)③一些古典经济学所提出的“规律”在现今标准的教科书中仍被当作经济学“理论”进行讲授,主要有:收益递减规律、比较优势理论、消费者至上理论、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市场作为协调个人与社会利益的一种机制等④缺陷与错误:不能解决经济萧条、垄断、私人行为的外部性、公共物品的供给等问题,以及混乱的价值理论戈森定律①欲望或效用递减定理,即随着物品占有量的增加,人的欲望或物品的效用是递减的②边际效用相等定理,即在物品有限条件下,为使人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务必将这些物品在各种欲望之间作适当分配,使人的各种欲望被满足的程度相等③在原有欲望已被满足的条件下,要取得更多享乐量,只有发现新享乐或扩充旧享乐什么是古典经济学,它的主要内容及研究重点⑴一般指英国古典经济学,其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创立者是亚当·斯密,著作《国富论》 ,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⑵内容①分析了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 “看不见的手”支配着社会经济活动;②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出自由放任原则;③分析了国民财富增长的条件、促进或阻碍国民财富增长的原因。

      ⑶研究重点①着重经济总量研究,这涉及到经济增长、国际贸易、货币经济和财政问题等②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核心是经济增长产生于资本积累和劳动分工相互作用的思想③顺从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保持资本积累的良性循环,会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 萨伊的生产三要素理论:①认为生产是由生产三要素:劳动、资本、土地共同协力进行的,价值不全由劳动决定②生产三要素分别提供“生产服务” ,从而创造了效用,创造了价值③对这三种生产要素的使用,要支付代价,劳动得工资、资本得利润、土地得地租它们组成商品的生产费用,然后,用生产费用来决定价值④他还把以随供给和需求的变动而变动的价格作为测量物品价值的尺度⑤萨伊利用他的生产三要素论来说明工资、利润(利息) 、地租的来源他认为劳动、资本和土地各自提供“生产服务” ,创造效用、价值,因而也创造了自己的收入,即劳动—工资、资本—利润、土地—地租,这就是“三位一体”公式早期晚期重商主义:①早期重商主义,也称作重金主义、货币差额论,产生于 15~16 世纪,把货币看成是财富的唯一形态,主张绝对地多卖少买,严禁货币输出国外,力求用行政手段控制货币本身运动,以贮藏尽量多的货币,达到积累货币的目的②晚期重商主义,也称作贸易差额论,盛行于 17 世纪上半期。

      主张允许货币输出国外,只要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少于出售本国商品所得的货币总额,就可以赚取到更多的货币评价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斯密的经济理论在许多问题上表现出二重的观点①在价值论中,一方面正确地指出商品的交换价值由劳动决定,另一方面又认为交换价值由工资、利润、地租三种收入决定②在分配论中,一方面认为利润是对劳动创造的价值的扣除,另一方面又认为利润是“资本的自然的报酬”等等③价值规律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和前资本主义社会中有所不同在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商品直接按照耗费劳动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现实的交换是以生产价格为中心,劳动决定价值的规律不起作用了,把资本主义商品交换以生产价格为中心,看成是由三种收入决定价值了④时过境迁,斯密的某些理论可能不能解决现在的某些问题,如垄断市场、负外部性问题亚当斯密的分工思想:①发展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力的主要方法劳动者的技巧因分工和专业化而增进;分工可免除工人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所费的时间;分工使操作简单化,可促进机械发明②考察了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指出文明国家的一切工业品,从生产原料、制造工具到加工成品、运输出卖,都是由各行各业分工协作而成。

      这使劳动生产力提高,产量增加,各生产者之间通过交换,互相供给需要,使社会各部分联成一个协作的整体同时,他也指出了分工给工人带来的不利影响,使操作单一、呆板、妨碍工人智力发展道德情操论①斯密 1759 年 4 月出版了《道德情操论》 ,在书中讨论了道德的力量,它限制人们的自私并把人们组合成一个可以运转的社会 《国富论》假设一个公平社会的存在并说明个人是如何受经济力量引导和制约的②该书以人性论为出发点,认为在伦理道德方面人们都具有怜悯他人的同情心③当人们出于爱心、感激、友谊和尊敬而互相提供必要的帮助时,社会就会繁荣和幸福④但是,如果人们随时准备伤害别人,那么社会将不复存在因此,需要一个司法系统,来主持或维护社会公正我们道德的力量制定了各种行为规则来限制我们的自私自利行为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的主要内容及评价:主要内容:①人口抑制他认为人口增殖力比土地生产人类生活资料比,是无限地较为巨大②一切生物都有超越为它准备的养料和范围而不断增殖的经常趋势③占优势的人口增加力,为贫困和罪恶所抑制,使人口和生活资料保持均衡④积极抑制,如饥馑、战争、疫病、贫困等⑤预防性控制,如降低人口出生率,晚婚或无力赡养自己的子女者不要结婚或者晚婚,而在未婚前要保持贞洁。

      ⑥失业和贫困并非社会制度造成,而是人口自然法则作用的结果马尔萨斯极力反对当时英国实行的济贫法,反对社会改革他认为济贫法使无力维持家庭的人,也要结婚,生育子女,结果是使得贫民制造贫民⑦财产私有制是人口自然法则作用的结果⑧工人的工资水平和工人的生活随工人人口的增减而进退简要评价:①人口理论并非一无是处,只是具有历史局限性②提出了农业上的边际收益递减理论③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市场供给过剩理论)启发了凯恩斯④人口理论对现在的非洲仍有意义李嘉图的地租理论及其缺陷①地租定义:“地租是为使用土地的原有和不可摧毁的生产力而付给地主的那一部分土地产品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人名义工资提高了,农产品价格上涨,地租上升②他反对把地租看成是自然的赐予,自然界中好地太少,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不得不耕种贫瘠的土地,耗费更多的劳动生产农产品③缺陷:李嘉图只讲级差地租,否认绝对地租的存在对级差地租的考察涉及到两种形态:第一种形态是由于土地肥力和位置不同,在同量土地上投入同量资本,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第二种形态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追加投资,劳动生产率递减,原先投资和追加投资所形成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别,也会形成级差地租。

      李嘉图恶习“李嘉图恶习”是关于李嘉图的学社研究方法的争论,李嘉图论证了用抽象推理的方法形成经济理论的可能性,并用首创的这种用严格的假设来支持其论断的做法后来被熊彼特称为“李嘉图恶习” 而萨缪尔森称之为“抽象方法论” ,科斯则称之为“黑板经济学” 如何评价“李嘉图恶习”?①李嘉图恶习就是理论和历史的长时期分离,它剥离经济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②它是纯粹的演绎推理加上数学公式,完全无视历史、社会学、哲学和制度框架③它是在不现实、甚至是错误的假设下进行的抽象的思考④杰文斯说李嘉图把经济学的车驶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 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①现代经济学家把斯密、李嘉图直至 19 世纪中叶的穆勒的经济学说,包括这个时期的其他经济学在内,统称为“古典经济学” ②剑桥学派由于其创始人马歇尔提出的“均衡价格论”既继承了这个时期的经济学传统以生产费用解释价值决定,又融合了 19 世纪 70 年代后以边际效用解释价值决定的学说,故又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 剑桥货币理论①在货币理论方面,剑桥学派以提出货币数量说的剑桥方程式著称②1917 年庇古首先把马歇尔在这方面的论点公式化M=KPY式中:M 表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K 表示以货币形态持有的备用购买力占社会总收入的比例;P 表示价格指数;Y表示实际国民收入。

      ③以后罗伯逊在 1922 年出版的《货币》一书中,J.M.凯恩斯在 1923 年出版的《货币改革论》一书中,对剑桥方程式和马歇尔的货币理论又有进一步的阐发历史学派的主要观点①历史学派在下列问题上。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