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货币金融学复习纲要(本科学生用).doc
5页货币金融学教学纲要(本科学生用)第一章 货币、货币职能和货币层次一、货币的本质货币的本质就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二、货币形态货币形态经历了从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数字货币的过程其中,实物货币和金属货币统称为足值货币足值货币是作为非货币用途的价值与其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相等的货币信用货币是国家强制规定的一种价值符号,包括:贱金属辅币、纸币、存款货币和电子货币数字货币是一种法定加密数字货币,其本身是货币而不仅仅是支付工具中国人民银行打造的央行数字货币是DCEP是应用于电子支付的数字货币我国有支付、支付宝支付等便捷的电子支付方式,为什么还要发行数字货币?在这里,先要明确的是,我国央行将要发行的加密货币,并不是要取代现有的人民币体系现阶段央行数字货币设计,注重M0替代,而不是M1、M2的替代主要原因之一是,M1、M2本来就是基于现有的商业银行账户体系,没必要再用数字货币来数字化而且,支持M1、M2流转的银行间支付清算系统等各类网络支付手段日益高效,若以央行数字货币再去做一次M1、M2替代,只会对现有的系统和资源造成巨大浪费,而无益于提高支付效率注重M0替代的央行数字货币,主要想解决现钞和电子支付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两大问题:一是纸钞和硬币容易匿名伪造,存在被用于洗钱、恐怖融资的风险;二是基于现有银行账户紧耦合模式的电子支付,无法满足匿名支付的需求。
央行数字货币主要用于小额零售高频的业务场景以此观之,DC/EP的设计,既保持了现钞的属性和主要特征,又满足了便携和匿名的需求,是对现有货币体系和支付体系的有益补充,而不是推倒重来三、货币的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两大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想象中的或者是观念上的货币就行了;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是现实的货币;货币执行储藏手段职能时必须是足值货币四、货币层次(一)货币层次划分的主要标准是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大小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也就是变现性,是指这种金融资产在最小损失的条件下,即时变为现实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能力二)中国现行的货币层次划分为M0、M1和M2三个层次现金M0=纸币+铸币狭义货币M1=M0+可开支票进行支付的单位活期存款广义货币M2= 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等五、本位币与辅币1.本位币本位币也称主币,是一个国家确定的基本通货,是法定的用于计价、结算的货币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是足值货币本位币是无限法偿货币,即国家规定本位币有无限制偿付能力 2.辅币是货币价值在本位币以下的小额通货。
供小额交换和找零之需,辅币一般用相对较贱的金属铸造,其非货币价值低于货币价值,是不足值货币 六、“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劣币驱逐良币”规律,亦称“格雷欣法则”产生于金银双本位制即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成为良币,另一种货币则成为劣币在价值规律作用下,市场上良币消失,劣币充斥,引起经济紊乱 七、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目前,世界各国实行的都是没有金属本位货币的信用货币制度纸币不规定含金量,不能够兑换黄金,但法律规定它成为无限法偿货币和最后支付手段纸币之所以能代替金币和银行券发挥流通和支付职能,决定于两个因素:一是国家利用其权力强制其流通;二是得到公众的信任八、我国现行的人民币制度人民币是我国的本位货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和管理,是我国唯一合法的货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人民币“元”是我国法定计价、结算的货币单位国家规定,人民币是信用货币,从未规定过含金量九、货币流通规律货币流通规律,是指流通中货币必要量,也就是需要量的规律流通中客观的货币需要量(必要量)有三个决定因素一是商品数量;二是商品价格;三是货币流通速度(次数)如果用M表示货币需要量(必要量),用Q表示商品总量,用P表示商品价格(PQ则表示了商品价格总额),用V表示货币流通速度(次数),则有: MV=PQ 移项得:M=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 一、信用是以还本付息为前提的借贷。
信用具备两个显著特征:一要偿还,二要付息二、信用形式 债权人 债务人 商业信用 工商企业 工商企业 银行信用 银行等金融机构 居民、工商企业 国家信用 国债持有人 国家 消费信用 工商企业 银行 消费者三、信用工具,即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和所有权证明当信用工具成为金融市场上买卖的对象,从而实现有偿转让资金的活动时,信用工具也叫做金融工具同时信用工具对持有人来说是一种金融资产 四、票据属于短期信用工具 汇票是指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的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汇票是一种支付命令书 本票是由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指定日期或者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本票是一种承诺凭证 支票是由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其它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支票也是一种支付命令书。
五、证券是有价证券的简称,它主要包括债券和股票,属于中长期信用工具 (一)债券是债务人向债权人借款,并承诺在将来预定的时间向债权人偿还本金和利息的一种债权债务凭证债券的债务人就是债券的发行人,也就是债券到期的付款人债券的行市即债券的价格,债券到期本利和=本金+本金*利率*期限 债券行市﹦ 市场利率指金融市场认同的利率,可视为购买者的期望利率对于债券发行来说,持有期数也就是偿还期数;对于债券转让来说,持有期数指交易日至债券到期日的期数期数的计量单位与利率的期限一致 (二)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公开发行的一种有价证券 股票与债券相比有以下特征:(1)盈利的不确定性2)风险大3)流通性差4)享有股东的决策参与权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一、利息利息是让渡资金使用权的价格利息率,简称利率,它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贷出资本额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数来表示,如月息6‰,年息7%等等二、利息率的计算方法 利息的计算有两种基本方法:单利法和复利法三、 利率的决定因素:1.平均利润率; 2.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3.预期通货膨胀率;4.政府经济政策。
第四章 金融机构一、金融机构体系的一般构成 (一)特殊的金融机构--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是一种特殊的银行组织其特殊性表现在:一是政府机构,行使宏观调控与金融管理的职能,代表国家制定并执行货币金融政策,依法监管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运行;二是作为银行,不以盈利为目的,不对社会公众开展金融业务,只对金融机构开展金融业务其基本职能被概括为“银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发行的银行” (二)银行类金融机构1.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银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有:国有控股类(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股份制类(中国交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和外商投资类商业银行2.专业银行3.政策性银行是指直接为配合贯彻国家的政策而从事金融业务的银行目前我国政策性银行有:国家开发银行(已改革为商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 (三)非银行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是指除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的总称,包括:保险公司,证券机构,农村信用合作社,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财务公司,典当行和养老金托管机构等 二、国际金融机构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世界银行集团WB。
第五章 商业银行一、商业银行的业务,包括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二、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是指银行吸收资金的业务,即形成其资金来源的业务它包括银行的自有资金、存款业务、其他负债业务等 (一)商业银行的自有资金是银行全部负债业务的基础一定数量的自有资金是银行企业化经营的必要条件二)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在负债业务中占有最主要的地位三)商业银行的其他负债业务包括:1.同业拆借是指商业银行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临时借款,主要是用以解决临时资金周转的需要2.向中央银行借款这是商业银行融通资金的一条经常性质的渠道,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再贴现;二是直接借款(再贷款)其中,再贴现是最主要的形式它是指商业银行把自己为客户办理贴现业务时所买进的未到期票据,再卖给中央银行以获得资金3.发行金融债券筹集中长期资金4.占用资金是指商业银行在办理中间业务及同业往来过程中临时占用他人资金 (四)商业银行的派生存款问题 原始存款是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现金存款以及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 存款扩张倍数(派生乘数)== 派生存款=原始存款*(派生乘数-1)派生乘数的修正因子:超额存款准备金、现金漏损、定活占比派生乘数= 定活存占比定期法准金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三、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是指商业银行运用其资金,从事各种信用活动的业务。
商业银行资金运用的原则有: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它包括现金资产、贷款业务、证券投资业务,其中,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最基本的资产业务按贷款的不同方式可分为:(1)信用贷款,指只凭借款人的信誉,而不需提供任何担保的贷款2)担保贷款,包括保证贷款、抵押借款、质押贷款3)贴现业务 贴现是银行运用资金的形式票据贴现时,银行从客户手中买进来未到期票据,根据贴现率、票据贴现日与到期日的长短计算贴现利息,并从票据面额中扣除贴现利息将余额部分支付给客户票据到期时,由银行持票向票据载明的支付人索取票面金额款项有价证券贴现付款额的公式是:贴现付款额=有价证券到期本利和×(1—年贴现率×距到期年数) 票据面值×(1—年贴现率×距到期年数) (商业票据、贴现债券) 债券到期本利和×(1—年贴现率×距到期年数) (普通债券)贴现业务从形式上看是银行买进票据,但实际上是银行对票据付款人提供了信用贴现前是票据付款人对持票人的负债,贴现后则变成了对银行的负债2.证券投资业务,商业银行的投资业务特指银行运用其资金购买有价证券的活动四、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指银行不运用或较少运用自己的资产,通过向客户提供服务来获取收益的业务。
它包括:1.结算业务2.信用卡业务3.代理业务4.信托业务5.信息咨询业务6.表外业务 第六章 中央银行 一、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形成其资金来源的业务,它包括:1.货币发行2.代理国库3.国内金融机构存款4.对国际金融机构和外国政府的负债5.其他负债业务二、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指中央银行运用其资金的业务,包括:1.贷款业务2.再贴现业务3.黄金、外汇储备4.证券买卖5.其他资产业务 三、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1. 所谓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就是指在货币政策的决策和运作方面,。












